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海怡半島呎價 貴高位近1成

海怡半島呎價 貴高位近1成

不少大型屋苑呎價已升穿去年高位,其中鴨脷洲海怡半島呎價,較去年高位貴近1成。

嘉湖呎價8344元高出7%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部資料顯示,海怡半島調整呎價(經過加權調整,反映屋苑樓價整體走勢)最新報16,497元,較去年5月份高位約15,090元,高出9.3%。

另外,亦較去年9月錄得的14,627元(以CCL創歷史新高當周計),高出12.8%。

新界西樓價創新高下,區內指標屋苑天水圍嘉湖山莊,最新調整呎價錄8,344元,較去年9月的7,800元(以CCL創歷史新高當周計),高出約7%。

二手續錄高價成交,有內地客以公司股權轉讓形式,購入太古城兩房則王。成交單位為高安閣高層H室,實用面積580平方呎,連租約以1,050萬元沽出,與分層兩房紀錄高價看齊,平均實用呎價18,103元,該內地客節省樓價15%印花稅及樓價15%買家印花稅,合共涉及約315萬元。

太古城2房高層1050萬沽

單位原業主為投資者黎汝遠胞妹黎藹湄,據悉於太古城仍持有數個單位,暫不作出售。另外,沙田碧濤花園怡景閣高層D室,實用面積1,108平方呎,連車位以1,280萬元沽出,呎價11,552元,屬理想價。

30 Dec 2016

經濟日報

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6年12月28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6年12月28日
【星島日報】指,辣稅價量齊升,上月新招冰封二手。樓價連番錄破頂,政府於上月初進一步增加從價印花稅(DSD),一律增加至樓價15%,以打擊投資者入市,抑制樓市上升。據稅務局資料顯示,今年首11個月,有逾2300宗成交需繳付BSD,按年上升半成;業界預料,引入新辣招後樓市交投量急降,料稍後有關稅務將會大跌。

【明報】指,黃竹坑工商物業,呎價高見萬元。南港島線通車,黃竹坑一帶物業看高一線。中原工商舖及市場資訊顯示,黃竹坑過去兩年商廈買賣成交呎價由2015年最低逾7200多元,升至2016年最高1.49萬元水平。早年已拆售的商廈項目ONEISLANDSOUTH及W50,近月二手成交呎價已逾萬元水平。

【信報】謂,市建局研油旺轉移地積比。儘管市區日益老化,但具有重建價值的物業卻不斷減少,市區重建局明年第二季將進行為期兩年的油麻地和旺角(下稱油旺)地區規劃研究,並會研究轉移地積比率和儲備地積比率的可行性,令市建局過去面對的一些困局或規例限制得以鬆綁。

【蘋果日報】稱,80後炒曉峰園車位獲利。近期車位炒風熾熱,吸引不少投資新手也爭分杯羹,資金亦轉炒二線車位。美聯物業樊志聰表示,青衣曉峰園剛錄得一宗車位短炒成交,為L1層雙號車位,本月25日聖誕節以53.68萬元摩出。賣方為一名年約30歲的80後投資初哥,上月21日以44.5萬元買入該車位,已簽正式買賣合約及支付樓價一成大定,成交期長達半年,結果持貨僅一個月便摩出車位,升值兩成,扣除費用,淨賺約7萬元。

【東方日報】指,3幅地料下季推,涉千八伙。今個財政年度政府推地情況理想,今年四至十二月的三個季度已推共約1.61萬單位,距離年度供應1.8萬伙目標僅咫尺之遙,料日內公布明年一至三月份的賣地計劃只要達標便可,預期賣地表其中3幅地較有機會推出,可供興建逾1,800伙,包括一幅啟德發展區住宅地。而黃竹坑站鐵路上蓋項目料隨着南港島線通車,亦料短期內推出招標。

【文匯報】報導,資金湧工商舖,來年勢更猛。港府11月初向住宅物業埋手「加辣」,市場焦點旋即轉向工廈、寫字樓及舖位等非住宅物業,造就連番破頂個案。即使本月初美國宣佈加息,惟市場早已消化影響,有業界更預期,非住宅物業交投量明年將按年增長兩成。

【晴報】報導,港鐵今開通,海怡樓價追平太古城。港鐵南港島綫(東段)今正式通車!首班特別車於清晨5時55分由海怡半島站開出,駛往金鐘全程只需11分鐘。受惠通車效應,本月海怡半島租金及呎價均創新高;其中呎價升至1.62萬,已追平港島龍頭屋苑太古城。

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

全年供應料達標 賣地收入6年高 下季擬推5地涉2455伙 本周公布

全年供應料達標 賣地收入6年高
下季擬推5地涉2455伙 本周公布

本年度首3季政府批地1.56萬伙,達標87%,本周內將公布下季賣地計劃,涉5幅住宅地共2,455伙,達標在望。

而2016年賣地收入暫達782億元,創2010年政府主動賣地後新高。

雖然本年度(2016至2017年度)來自「一鐵一局」的土地供應減少,不過政府積極透過賣地計劃推地,首3季已累積批出17幅住宅用地,合共涉及1.05萬伙,加上即將批出的啟德第1K區2號(涉880伙)及第1L區1號地盤(涉660伙),預計期內政府賣地供應約1.2萬伙,較去年同期約8,160伙,大增約5成,料本年度最終批地數目可達1.8萬伙長策目標。

首3季供應1.56萬伙 達標87%

至於「一鐵一局」至今只有約1,000伙,不過隨着南港島綫將於今日通車,黃竹坑站上蓋項目1期(涉約1,000伙)亦有望短期內招標,令「一鐵一局」供應增至2,000伙,連同約1,440伙私人重建及補地價項目,首3季私人住宅土地供應約1.56萬伙,較1.8萬伙的政府供應目標已經達標87%。

因此,今個財政年度餘下最後一季,政府只要多推約2,400伙,便能夠達到供應目標,將其餘地皮滾存,留力在下個財政年度推出。下季預計可推出的地皮共5幅,涉及2,455伙,將按季減少47%,但與去年同期相若,預計今年度土地供應可達1.8萬伙的目標。資料顯示,可供下季推出的5幅地皮,分布在啟德、堅尼地城、屯門及馬鞍山等,合共市值92.1億至104.4億元。

此外,中資來港高價搶地,令賣地收入大增。截至昨日止,政府今年已批出27幅住宅及工商地皮,22幅為住宅地,當中有6地中標價超過50億元,較去年多出4幅,並帶動政府今年賣地收入高達782億元,按年大升76%,為2010年政府主動賣地後的6年高位。若連同日內公布招標結果的啟德1K區2號地,以及今年補地價收益暫錄約53億元,全年賣地收入近900億元。

主打中小型地 料涉啟德1K區1號

高力亞洲估價及諮詢執行董事張翹楚稱,據過往經驗,政府賣地安排不會較目標超出太多,預計下季以中小型地皮為主,而大型地皮則留待下個財政年度再推。他相信,近期頗受中資發展商歡迎、賣地成績不錯的啟德,下季將再有地皮推出,因政府若希望推動該區成為大型商業及住宅區,有需要加快推地。

擔起今年推地重任的啟德區用地,市場預計下季最多只會加推一幅,餘下兩幅則滾存至下個財政年度,當中以第1K區1號地盤機會較高。地皮位於上周截標的第1K區2號地盤旁,位置上較貼近沙中綫啟德站。項目可建樓面約57萬平方呎,市場估值約45.6億至57億元,樓面地價每平方呎介乎8,000至1萬元。

撰文:
余敏欽

28 Dec 2016

經濟日報

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6年12月24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6年12月24日
【明報】指,細眉細眼難扭轉困局,開拓土地須大刀闊斧。根據最新《長遠房屋策略》,未來10年總房屋供應目標46萬個單位,其中公屋20萬個、居屋8萬個,惟這類公營單位,政府仍未找到足夠土地興建的,由去年預測涉及2.5萬個,擴大至今年預測的4.4萬個,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形容這是「警號」。事態反映開拓土地進展緩慢,設若政府仍然細眉細眼,不大刀闊斧地開拓土地和增加土地儲備,則極可能出現長策淪為畫餅充飢,供應未能達標的情况。

【信報】謂,啟德住宅地收16份標書,發展商無懼海航天價奪兩地。中資海航集團在不足兩個月內以「天價」連取九龍東啟德發展區兩幅住宅官地,其他發展商未有打消入標賣地表地皮的意欲,周五截標的啟德第1K區2號住宅地盤共收到16份標書,屬2013年至今區內截標10幅地皮中的第三多。

【蘋果日報】稱,屯門劏場舖勁蝕177萬,兩年前貴絕新界,今貶值逾七成。乘住宅出辣招,劏場拆售熱潮方興未艾,但兩年前高價出售的劏場逐一出現大幅蝕讓。屯門壹號總站今年錄3宗成交,原業主全部勁蝕過百萬元,最新1樓一個面積不足100方呎劏舖以62.8萬元售出,舖位兩年勁蝕177萬元,大幅貶值74%。

【星島日報】指,長沙灣商貿地招標,市值料逾70億。本港商貿地供應緊張,政府昨日推出長沙灣大型商貿地皮,於下周五起招標,可建樓面達99.8萬方呎,屬過去逾10年發展規模最大的商貿地皮,錄多家財團率先表興趣競投,市場估值高達69.9億至79.9億元,每方呎地價約7000至8000元,地皮造價有力挑戰商貿地新高,成新晉商貿地王。

【東方日報】指,樓價升六周,逾兩年最激。加辣後二手樓價「無跌過」,代理行樓價指數已連升6周,最新報145.44點,創逾14個月新高。反映二手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報145.44點,按周升0.18%,連升6周共1.36%,指數創63周新高;該行城市大型屋苑領先指數按周升0.15%至146.68點,創63周新高。分區方面,新界東及新界西樓價指數,按周升2.08%及1.71%,升幅同為8周最大。

【文匯報】報導,遠東:港發展商應放眼世界。中資出海成為常態,近年參與本港土地亦愈見普遍,加上作風進取,在買地市場上揮贏許多地頭蟲。昨日走標的啟德住宅地皮,更錄得至少五家內房商入標競投。面對中資強勢的介入,本地地產商反應亦算正面,認為有競爭才有進步,香港發展商應該將目光放眼世界,才能獲得先機。

2016年12月21日 星期三

新盤全年成交料1.8萬伙 9年高 主推迷你戶 整體單位平均價1050萬

新盤全年成交料1.8萬伙 9年高
主推迷你戶 整體單位平均價1050萬

今年一手成交量達1.8萬伙,創近9年新高,金額涉1,900億元創歷史新高,平均每單位千萬元,業界預期,加息及政府換屆或影響樓市明年前景,料發展商以貼二手價推盤。

今年年中樓市回升,一手市場熾熱,惟踏入11月政府再出辣招打擊樓市氣氛,樓市再度轉靜,利嘉閣地產預計,連同餘下的10天,2016年全年最終一手住宅註冊量可達1.8萬伙,按年升約8.7%,將會是繼2007年錄得約2萬宗水平後,近9年來新高;至於成交金額料全年錄約1,900億元,創歷史新高,按年增14%。

二手靜 明年一手續主導

以此計算,今年平均每個一手單位的成交價約1,050萬元,對比高位2011年平均每伙售價1,270萬元低17%,基於過去4年樓價已有一定升幅,相信主因是近一年有不少迷你單位推售,拉低一手平均售價。

統計顯示,今年銀碼200萬至299萬元的迷你新盤,成交量按年增52%、而300萬至499萬元的中小型戶登記成交量,則按年升45%,反映今年細價物業的熾熱情況,市場人士相信,樓價持續高企,迷你戶熱潮仍然未退,相信明年一手市場仍繼續由細價樓主導。

反觀二手市場持續淡靜,全年僅錄得約4.07萬宗成交,按年微跌1.5%,維持近年低位水平,主要原因是一手發展商提供彈性的付款辦法,例如稅務回贈、高成數按揭為買家減辣,吸去了二手市場購買力,現時政府再加辣,明年一手市場主導的情況應會更加明顯,代理行預測明年二手成交量將維持約4萬宗水平。

業界料新盤貼二手價推

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表示,明年有新特首上場,即使現有辣招不撤,再加辣的機會不大,加上整體經濟及失業率靠穩,對明年樓市有支持作用,基於一手供應增加,發展商要推盤,預計明年一手成交有機會突破2萬宗水平,金額料逾2,10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樓價方面,明年中小型住宅樓價料升5%,豪宅樓價可看高一綫,料漲8%,一手發展商難出現大幅劈價賣樓,料貼二手價推盤。

城市大學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認為,明年一手成交量能否再創新高,要視乎美國最終是否落實加息3次,以及加息對樓市的影響;亦要觀察新一屆政府的房屋政策。

不過他認為政府近年積極增加土地供應,發展商的銷售策略仍會以去貨為主,以貼二手價推售。

22 Dec 2016

經濟日報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6年12月22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6年12月22日
【明報】指,施永青籲撤辣,建首置盤助上車,「107動力」9周年晚會,暢談特首熱門候選人。下屆特首選戰如箭在弦,候選人的房屋政策必成焦點之一。不少香港等着一圓上車夢,到底下屆特首可以如何造就港人最大福祉呢?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最近出席「107動力」九周年晚會分享他對多名特首熱門人選的看法。另外,他建議下屆政府取消印花稅辣招,重新恢復買樓投資移民,令市場回復健康發展;並撥出足夠的土地予私人發展商興建「首置盤」,照顧本港居民需要。

【信報】謂,何文田站一期收6標書,新地長實參與,中資興趣淡。港鐵(00066)何文田站上蓋物業發展項目第一期(下稱何文田站第一期)昨天截標,共收到6份標書,符合市場預期。理想城市集團企業估值部主管張聖典認為,由於中資缺乏與港鐵合作經驗,若獨資入標,「勝算」相對較低。

【蘋果日報】稱,Neway太子爺轉攻地產收租,翻新旺角巨舖,擬低市價35%招租。Neway太子爺薛世恒(Daniel)幾年前出走Neway唔做卡拉OK,現時轉行做地產,學人做收租佬。首個項目是花費5,000萬元翻新昔日旺角旗艦店,命名為「Loftby20」,打造1.7萬方呎旗艦店向品牌招手,意向月租133萬元,呎租78元,低市價35%。Daniel不諱言:「呢個時候招租的時機差到不得了,但租舖的時機就好到不得了。」物業8年前低位買入,預計整個商場月收200萬元租金,回報率12厘。

【星島日報】指,港鐵項目接連推,黃竹坑站先登場。港鐵於今年度首2季均未有推出任何項目,至今季才推出何文田站1期項目,政府早前透露,有意在南港島線東段通車後,緊接於下季推出黃竹坑站上蓋項目第1期,預計涉及約800伙,勢將掀起新一輪地皮爭奪戰。

【東方日報】指,舖王爭霸66億掃貨。今年下半年私人投資者入市步伐明顯加快,市場上8名投資者今年至少購入33項物業,主要為舖位,總值至少66.46億元。其中,舖王鄧成波家族最活躍,掃入物業屬「全方位」,遍布各區,包括銅鑼灣及尖沙咀等主要街道舖位,另亦投資民生區葵涌及荃灣的大型商場,該家族全年入市金額至少33.45億元,較去年至少多約六成,料為今年投資金額最高的投資者。

【晴報】報導,港鐵何文田站地皮接6標書。港鐵(0066)表示,昨日截標的何文田站第一期物業發展項目(箭嘴示)收到6份標書文件。市傳補地價金額約62.8億元,每呎樓面補地價8,459元。中原測量師行執行董事張競達認為,項目位處傳統豪宅地段,交通網絡完善。即使政府「加辣」,發展商對罕有優質地皮仍十分渴求。

【文匯報】報導,利嘉閣:豪宅明年看高一線。運房局局長張炳良日前公佈長遠房屋策略,未來10年供應目標維持46萬個單位。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對此預計,本港樓市未來兩年繼續供不應求,明年住宅市場交投將呈量穩價升的走勢,一二手整體住宅買賣登記可望增至6萬宗,中小型住宅樓價冀再升5%,而豪宅樓價更可看高一線,按年料漲8%。

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中資海航擲54億再下一城 啟德地呎價1.36萬創新高

中資海航擲54億再下一城
啟德地呎價1.36萬創新高
http://s.nextmedia.com/apple/a.php?i=20161220&sec_id=4104&s=0&a=19871255

地價拉動樓價 刺激樓市氣氛

地價拉動樓價 刺激樓市氣氛

加辣後地價仍然爆升,啟德地皮再由中資發展商天價奪得。分析認為,內房發展商善於利用地價帶動樓價的策略,塑造豪宅形象,預計短期樓市氣氛或受賣地消息刺激。

屢次天價批地 啟德轉型?

海航在上月初首次奪得啟德第1K區地皮,每平方呎地價達1.35萬元,當時已經被視為天價奪地,甚至在市場引起「入錯標」疑雲。事隔一個多月,海航再度奪得啟德地皮,而兩次奪地之間,正經歷政府加辣,市場普遍認為,發展商入標出價會較保守,多間測量師行均將地皮估值下調,惟最終地價仍然創新高。

緩和加辣加息負面影響

今次情況除了向外界展示對啟德區地價的信心外,有測量師,內地發展商善於利用地價帶動樓價的策略,亦即是透過高價投地塑造樓市氣氛,並且打造豪宅區形象,經過兩次高價批地,市場對於啟德發展區印象已經有所不同。

本港土地供應緊張的情況,較內地一綫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亦更容易用上地價帶動樓價的策略,預計受高價賣地的消息,短期將刺激二手市場氣氛,緩和政府加辣及美國加息等負面消息的影響。

其次,中資發展商就政策對樓市影響的敏感度,往往未及經歷政府多次加辣的本地發展商,加上作為新晉的投資者,為打入市場,出價亦往往較為進取。

事實上,過去五礦地產(00230)、保利置業(00119)首度在港投地,均是以創新高價奪得。

20 Dec 2016

經濟日報

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

10大屋苑兩天5成交 近半年新低 買賣拉鋸 業界料二手交投明春好轉

10大屋苑兩天5成交 近半年新低
買賣拉鋸 業界料二手交投明春好轉

美國宣布加息後首個周末,業主態度企硬,二手買賣拉鋸,10大屋苑過去周末僅錄5宗成交,創出近半年新低。業界預期,最快明年新春後,二手交投氣氛將有望好轉。

根據中原地產統計資料顯示,過去周末10大屋苑僅錄5宗成交,較前周的9宗減少4宗,並創本年6月份後,近半年來最低。至於零成交屋苑由前周的5個增至6個,集中於中價屋苑,包括鰂魚涌康怡花園、紅磡黃埔花園等。

二手交投淡靜,天水圍嘉湖山莊僅錄1宗成交。美國宣布加息後,買家欲執筍貨,積極外出探盤。中原地產副區域營業經理馬斯力指出,該行周末睇樓量約40枱,亦不乏新客戶查詢,不過業主議價空間不大,二手買賣表現差。

嘉湖3房 加辣後首破500萬

成交包括嘉湖山莊翠湖居3座低層B室,實用面積633平方呎,成交價505萬元,屬11月份政府加辣後,屋苑3房戶首次突破500萬元水平,平均呎價7,978元,亦反映美國加息後,二手單位未現減價平賣的情況。

另外,港島藍籌屋苑太古城兩房戶以675萬元售,中原地產高級區域營業經理張光耀指出,單位為鄱陽閣低層C室,實用面積482平方呎,兩房間隔,以成交價675萬元計,呎價14,004元。兩間主要銀行對單位估價分別為614萬元及570萬元,反映單位造價仍屬市價水平。

至於美聯物業統計10大屋苑,錄得9宗,按周少兩宗。利嘉閣地產錄得6宗,按周少4宗。香港置業指出錄5宗,按周少5宗(不同代理統計屋苑有別)。

高價持續 栢慧豪園呎價破萬

業界人士認為,美國宣布加息,以及臨近聖誕新年假期,買家開始擱置入市,料二手成交會持續低位橫行。目前業主叫價仍然強硬,加上發展商推盤意慾低,樓市氣氛淡,預料明年新春過後,二手交投氣氛將有望好轉。

另外,美國加息後續錄高價成交,新屯門中心3座高層E室,實用面積597平方呎,祥益地產營業經理黃慶德指出,單位以545萬元沽出,屬屋苑3房樓價新高。

其次,天水圍栢慧豪園分層戶呎價首破1萬元,祥益地產營業主任林家倫指出,屋苑6座高層C室,實用面積493平方呎,以508萬元沽出,呎價10,304元。

撰文:
文倩婷
19 Dec 2016

經濟日報

買家無懼加息 新盤二手現高價 西營盤No.1加冕臺 頂層呎價5.3萬創新高

買家無懼加息 新盤二手現高價
西營盤No.1加冕臺 頂層呎價5.3萬創新高

買家無懼加息,一、二手市場續錄高價成交,用家以1,370萬元購入太古城3房戶,較銀行估值高5%;一手市場西營盤No.1加冕臺特色戶呎價更見5.3萬元,創新高。

盡管在辣招及加息的利淡因素下,現時二手市場業主減價意慾低,加上市場盤源少,優質戶仍獲用家以理想價承接,太古城銀星閣中層D室,實用面積749平方呎,屬3房連套房間隔,望內園景,屬屋苑的優質單位放盤,原先開價1,420萬元。

中原地產高級區域營業經理趙鴻運指出,美國宣布加息後,業主減價50萬元,獲用家以1,370萬元承接,呎價18,291元。原業主1992年以281萬元購入單位,持貨24年,轉手獲利1,089萬元,升值3.9倍。

太古城3房1370萬售 高估價5%

根據兩間主要銀行網上估值系統顯示,單位估值分別為1,225萬元及1,305萬元,即成交價較估值,至少高出65萬元,幅度約5%,反映出美國宣布加息,暫未對樓價有明顯影響。

一手市場方面,雖然未有焦點新盤推售,但餘貨特色戶卻連番創出新高價。永泰(00369)旗下西營盤No.1加冕臺頂層A室特色戶,以2,752萬元易手,據悉買家以公司名義購入,故須繳3成辣招稅,涉資825.6萬元,物業實用面積516平方呎,另有116平方呎平台,實用呎價53,333元,創項目呎價新高;同系銅鑼灣瑆華亦沽出高層C室,面積383平方呎,作價1,415萬元,實用呎價近3.7萬元,同樣創項目新高。

年尾樓市淡 睇樓量按周跌2.7%

其他餘貨項目的優質單位亦見承接力,恒地(00012)灣仔尚匯售出高層B室,作價6,700萬元,面積1,438平方呎,呎價46,592元,據悉項目已悉數沽清。

另外,長實地產(01113)馬頭角君柏亦售出1座頂層B室特色戶,面積1,723平方呎,價單定價5,579.8萬元,價單呎價32,384元。

雖然加息暫未對樓價構成影響,但辣招打擊樓市買賣,加上臨近年尾,屬樓市買賣淡季,買家睇樓意慾低。根據利嘉閣地產研究部數據估算,全港50個指標屋苑錄1,425組客戶預約睇樓,按周跌2.7%。

買賣氣氛薄弱,料本年餘下數周的預約睇樓量,以及二手交投宗數,會於低位徘徊,業界預料,要待農曆新春後,樓市才會有明確方向。

17 Dec 2016

經濟日報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6年12月19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6年12月19日
【文匯報】報導,供應量水分多,盼訂人均面積目標。政府近年不斷強調,指未來3至4年一手市場私樓潛在供應量有9.3萬伙,是歷史新高。事實內裡水分甚多,原因是政府近年以賣地條款及稅費等手段,促使發展商大建劏房。一個地盤,以前規劃可建200伙,現在劏細後變成建400伙,供應量馬上倍增。結果是,這些新增的「供應」不單無助平抑樓市,反而因劏房越來越高的呎價,進一步推升了樓市。

【信報】謂,太古城重返半年新低價,美加息亂樓市,新界走高市區憔悴。政府上月向住宅「加辣」,上周美國又宣布加息,本港銀行雖未有跟隨,但已令二手樓市方寸大亂,表現兩極。新界區屋苑繼續出現新高價,天水圍栢慧豪園錄得標準分層戶首度呎價破萬元成交,屯門新屯門中心有單位以545萬元易手,創屋苑新高價。不過,市區屋苑鰂魚涌太古城翠湖台鄱陽閣實用面積482方呎單位,要減價至675萬元才獲承接,成為屋苑近半年新低。至於荔枝角美孚新邨3期「凹海」戶,以1438萬元售出,低市價1.5%。

【明報】指,恒地明年港島東西區雙線出擊,林達民:兩盤涉千伙,多戶型吸年輕客。美國落實加息後,雖令近日整體二手成交急挫,惟恒地(0012)營業(一)部總經理林達民接受專訪時表示,加息只對買家構成心理影響,無礙集團推盤大計,集團部署明年在港島東、西兩區左右開弓,旗下西環大樓重建項目、鰂魚涌民新街項目,合共提供逾千伙,將打造成針對年輕客戶群的時尚精品盤。林認為港府加辣反有利首置客入市,料樓價600萬元上下的中小型單位,會成明年較受歡迎的物業類別。

【蘋果日報】稱,涉騙城規會稱與凱莉山合作令地升值,元朗教父姪兒夫婦,假建校真套現600萬。《蘋果》調查發現,「元朗教父」戴權家族成員涉屢用假資料,先後向城規會申請在屯門掃管笏地皮建教堂及小學,從而令地皮升值並押地套現。該公司向城規會聲稱屬加拿大最大教會的分支,及與英國貴族名校凱莉山(MountKelly)合辦內地幼稚園,但《蘋果》查證後發現這些聲稱全屬謊言,最終部份申請卻獲城規會批准。有當區區議員質疑城規會把關不力,間接助長申請人再三以假資料闖關,又斥城規會得悉真相後未有報警追究。

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6年12月17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6年12月17日
【信報】謂,啟德地接21標書破紀錄,無懼美預告明年加息三次。美國聯儲局落實加息四分一厘後,預告明年會再加息3次,較市場普遍預計的兩次為多,惟消息未有打擊中港發展商競投本港地皮的意欲,位於九龍東啟德發展區一幅住宅用地周五截標,共收到21份標書,數目是2013年5月以來截標的9幅啟德地皮中最多。

【明報】指,CCL連升5周,距高位僅1.2%。加辣後樓價持續上升,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45.17點(反映加辣後第三周樓價走勢),創下62周、即約16個月新高,按周則升0.18%,連升5周共1.18%,主要受大型單位上升推動,進一步逼近去年9月146.92點的歷史高峰,僅低約1.2%。其中CCL(大型單位)報147.67點,創63周新高,按周升0.24%,連升5周共3.29%。

【蘋果日報】稱,創業失敗,回巢做散仔,欠債1,700萬兼婚變,美聯前高層跳橋亡。一名曾經年薪過千萬元的美聯物業前高層,近月經歷女兒出世、離婚及創業失敗欠下1,700萬巨債,數日前他被迫回巢做月薪7,000元的「散仔」,人生經歷如過山車般跌宕。至前晚深夜,他被人發現由港鐵觀塘站對開的行人天橋墮下,跌落大約25米下的樓梯,當場頭爆肢折身亡,警方經過調查後相信案件沒有可疑,而死因則有待調查。

【星島日報】指,領展連沽五物業,英皇7.28億購穗禾商場。市場憂慮明年加息步伐加快,投資者目標紛轉移至回報高而穩定的民生區商場。領展早前標售的五個商場,合共以約三十六億四千萬元沽出,較今年九月的估值高兩成九,新買家包括本地投資者、發展商及內地財團等。其中競爭較激烈的穗禾苑商場,最終由英皇集團以「志在必得價」七億二千八百八十萬元投得,較出價第二高的財團高逾一成。

【東方日報】指,加辣無料到,樓價照飆。樓市「食慣」辣招,二手樓價於加辣招後繼續向上。反映二手樓價走勢的代理行樓價指數,在加辣招後三周累升0.76%,升幅為4次出招後同期最多,報145.17點,創62周以來新高。新盤亦剛再錄高價成交,永泰地產(00369)旗下西營盤NO.1加冕臺THEPIERRE特色單位售2,752萬元,實用呎價53,333元,創項目新高紀錄。

【文匯報】報導,麗新:加息對樓市影響不大。美聯儲局日前加息0.25厘,並明言明年將加息三次,市場擔心打擊本港樓市。麗新發展(0488)副主席周福安昨表示,樓市升跌要視乎明年加息速度,若只加一至兩次,相信影響較小。周福安稱,現時將軍澳藍塘傲和馬頭角喜築2個項目,已售出約四分三單位,「餘下的尾貨慢慢賣不要緊」。

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凱旋門全層2.3億易手

凱旋門全層2.3億易手
http://s.nextmedia.com/apple/a.php?i=20161216&sec_id=15307&s=0&a=19866947

息魔來襲 太古城3房減50萬放售 收租客690萬沽泓景臺 止賺離場

息魔來襲 太古城3房減50萬放售
收租客690萬沽泓景臺 止賺離場

加息陰霾下,或令樓市步入調整期,個別二手業主減價求售,包括太古城高層3房戶,即時減價50萬元,以1,200萬元放售。

有收租客即時減價沽樓,以690萬元售出長沙灣泓景臺兩房戶,止賺離場。

美國宣布加息0.25厘,地產代理指出,市場早已預告加息,對業主來說並非震撼性消息,暫時只有零星放盤願意減價。至於買家欲趁機「執平貨」,不過出價與業主底價,仍有約1成的距離,料未來一、兩個月二手交投會轉靜。

以港島藍籌屋苑太古城為例,中原地產高級區域營業經理趙鴻運指出,昨日只有約5個放盤叫價錄得調整,包括寶安閣高層H室,實用面積706平方呎,屬3房間隔,美國加息後,減價50萬元,以1,200萬元放盤,呎價16,997元。資料顯示,去年同座高層戶,造價約1,180萬元,反映上述放盤仍屬市價。

沙田富豪高層 減價6%放售

亦有沙田富豪花園業主,主動聯絡代理減價放盤,世紀21奇豐譚培坤指單位為碧華閣高層A室,實用面積919平方呎,原叫價918萬元,現表示只要買家出價860萬元,可即時「收票」,減幅約6%,現叫價屬屋苑同類型高層戶最平。

其次,富豪花園碧華閣高層B室,實用面積725平方呎,連約680呎天台,原本叫價824萬元放盤,昨日減至816萬元售出,呎價11,255元。

東半山嘉雲臺 低層累減12%沽

面臨加息,收租客沽貨止賺離場。中原地產副區域營業經理許永生表示,長沙灣泓景臺6座低層G室,實用面積473平方呎,減價10萬元,以690萬元沽出單位,平均呎價14,588元,屬市價。

據悉,新買家購入單位自用,原業主於2008年以249萬元入市,持貨8年,轉手獲利441萬元,升值1.8倍。

豪宅方面,東半山嘉雲臺7座低層A室,實用面積1,507平方呎,業主10月初放盤,原本叫價4,350萬元,政府加辣後減至4,100萬元,美國加息後進一步減價至3,860萬元售出,累積減幅約12%,惟成交價仍屬於市價水平。

撰文:
文倩婷
黎煥成

16 Dec 2016

經濟日報

加息重臨 銀行出招定息搶按揭 華僑永亨首年定息1.6厘 全城最平

加息重臨 銀行出招定息搶按揭
華僑永亨首年定息1.6厘 全城最平

美國加息周期展開,有銀行即推定按搶客。傳華僑永亨推首年定息1.6厘,貸款額100萬元起,低市場水平近0.4厘,全城最平。業界料港明年加息機會大,短期轉按需求增。

聯儲局自去年12月後,昨再加息0.25厘,本港滙豐及中銀(02388)均表示維持最優惠利率(P,現為5厘)不變,惟搶按戰火持續熱燒。消息指,華僑永亨昨即將定按首年利率的1.75厘減至1.6厘,其後為H加1.36厘(昨1個月拆息為0.66厘,即實際供樓利率為2.02厘),借貸額門檻僅100萬元起。

拆息勢升 定息產品具吸引力

近年按揭市場由H按主導,當中滙豐的拆息成本利率最佔優,據知該行1個月拆息0.61厘,H按低至H加1.35厘,實際供款利率約1.96厘。假設按揭額300萬元、還款期25年,全期月供12,657元,首年利息開支57,954元。

不過,若選用華僑永亨的定按,借貸額及年期相同,首年月供及利息支出分別為12,140元及近4.73萬元,與前者相比,首年利息支出則可節省18%,即約1.07萬元。

另外,渣打及中銀將H按減至H加1.33厘至1.34厘水平,實際供樓利率介乎1.99厘至2厘,惟首年息率較永亨高出近0.4厘,貸款額亦須超過1,000萬元才被考慮。近期拆息持續升,預計美國下年加息步伐加快,聯滙制度下,港拆息勢必上升,觸及H按封頂位,業界人士認為,定息產品對市場具吸引力。

利嘉閣按揭董事總經理黃詠欣指,加息令用家成本增加,構成心理影響,會誘發轉按需求增加,預計本港明年下半年有望跟隨加息,料H按及P按佔比或至8比2水平。

特首:不因加息 減土地供應

此外,特首梁振英昨日在網誌回應指,若加息令香港樓價下跌,並非是解決房屋問題的體現。因為不增加供應,縱使樓價因加息而下跌,房屋供應仍然短缺,居住環境亦不會改善,因此絕不會因加息而減少土地供應,在遏抑炒賣需求、投資需求和外來需求問題上,也不會減辣。

另外,綜合學者意見認為,加息屬於市場預期內,對樓市雖然造成心理影響,買家觀望減慢入市,令成交量減少,但樓價短期未必會大跌,須視乎本港會否跟隨加息。

16 Dec 2016
經濟日報

2016年12月14日 星期三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6年12月15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6年12月15日
【信報】謂,港息跟加是正路,拒絕同步添煩惱。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本港時間今天凌晨公布議息結果,加息四分之一厘已無懸念。去年底聯儲局加息,香港已經無跟,今次再唔跟,會有一定風險,因為世界環境唔係幾太平,未來一年環球政經風險頗多,一旦香江出現資金外流,隨時可能要加凸。本港是否加最優惠利率,視乎銀行之間的利益,若今次再不跟上美國利率,可能對樓市發出一個錯誤的訊息,本港日後也毋須跟美國加息,置業者信以為真,錯誤上了車,日後會追悔莫及。

【明報】指,陽光房地產CEO吳兆基:加息樓市更健康,看好東九商廈。陽光房地產基金(0435)行政總裁吳兆基預測,不論美國聯儲局今日凌晨的議息結果如何,料明年只會再加息0.25厘至0.5厘,本港即使跟隨,只是糾正過去多年息口偏低的情况,令樓市發展更健康。他表示,由於集團早前已沽出部分非核心物業套現近10億元,加上看好九龍東寫字樓長期前景,明年將考慮收購該區寫字樓,另會密切留意其他物業收購機會。

【蘋果日報】稱,康城三期460萬混賬,收費貴市價倍半,業主揭300次運送無紀錄,港鐵藉泥頭費掠水。日出康城三期緻藍天爆出濫收天價泥頭費醜聞,由屋苑至將軍澳堆填區不足3公里路程,一車5噸裝修泥頭收費4,900元,是市價的2.5倍,而且往往未載滿便運走,涉嫌走多幾轉賺取更多費用;其中一次運送的泥頭只有260公斤,等於每公斤運費18元。涉事的勞氏清潔公司單憑泥頭費已賺取423萬元,管理公司港鐵亦額外賺34萬經理人酬金,小業主被迫埋單457萬元。

【星島日報】指,新樓供應量穩增,首10月1.79萬伙動工。政府加快推地步伐延續近4年,新樓供應亦確認步入上升軌;據屋宇署數字顯示,今年首10個月動工量達1.79萬伙,較去年同期增加18%;而首10個月落成量達1.14萬伙,較去年同期增加26%;惟10月份僅獲批6份圖則,為2002年有紀錄以來新低,包括青龍頭御天峰獲批重建為7座洋房。

【東方日報】指,小巴大王攻舖市激賺。投資物業最重要是睇準時機,有小巴大王稱號的馬亞木,其家族早年投資有道,成功把握大跌市吸納舖位,其長子馬僑生稱,隨着香港樓價連年上升,加上其「有入冇出」的投資策略,家族資產激增至約300億元,生意亦由原先主打小巴業務,轉型為主打投資物業,物業佔總資產高達七成。目前核心區舖位已較高峰期跌價三至四成,他預料明年將會止跌,亦將會是一個吸納的好時機。

【文匯報】報導,金朝陽:核心舖租明年跌三成。近期核心街舖零售表現不景氣,金朝陽租務及市場總經理郭靜雯表示,近年自由行人數放緩的情況令核心街舖組合漸見轉變,區內高檔品牌陸續轉變為中價品牌及食肆,預計明年整體核心區街舖租金可能再跌兩成至三成。至於民生地區舖租則沒有太大下調壓力。

【晴報】報導,遠東尚澄,合共提供231伙。遠東發展沙頭角住宅項目尚澄合共提供231伙住宅單位,標準戶型包括開放式、1房單位、1房半及2房單位,頂層單位附設天台空間。項目單位平均面積約300至400呎。發展商指,由於該區已逾十年未有新供應,相信需求相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