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9日 星期四

10大屋苑6月暫75成交 逾1年低 半數呎價下跌 美孚挫4%最多

10大屋苑6月暫75成交 逾1年低
半數呎價下跌 美孚挫4%最多

贈閱友好 

二手樓市吹淡風,6月份10大屋苑錄75宗買賣,創逾1年新低,8個屋苑交投低於10宗,龍頭屋苑鰂魚涌太古城僅錄7宗成交。半數屋苑呎價按月下跌,美孚新邨跌4%最多。

新盤分薄客源,加上金管局5月再度收緊按揭,影響陸續浮現。本報統計10大屋苑6月份二手交投,截至6月29日累錄75宗成交,較上月的135宗,跌44%。6月份買賣總數,創出2016年2月錄得的74宗後,逾1年新低。

泓景臺交投 按月大減7成

除了牛頭角淘大花園交投按月橫行外,其餘9個屋苑交投下跌,當中長沙灣泓景臺錄兩宗成交最少,按月少7成。交投陷冰封,8個屋苑交投少於10宗。荔枝角美孚新邨及天水圍嘉湖山莊,分別錄7宗及23宗成交,並創出逾1年來新低。

代理指出,普遍業主未有因交投銳減,而願意減價放盤。新盤搶客下,睇樓量按月下跌2至3成左右。龍頭屋苑鰂魚涌太古城本月僅錄7宗成交,按月跌46%。最新啟天閣中層B室,實用面積797平方呎,以1,410萬元沽出,呎價17,691元。

至於樓價表現,5月份只有沙田第一城呎價按月跌1.9%。不過,6月份有5個屋苑呎價按月下跌,反映成交量小,令樓價易出現波幅。當中以美孚新邨呎價報11,800元,按月跌4%最多。

黃埔花園 呎價升幅居首

另總結上半年10大屋苑表現,全綫屋苑樓價向上,惟成交量錄945宗,較2016年下半年少22%,反映樓市持續乾升。3個屋苑包括新都城、淘大花園及黃埔花園,樓價升幅逾1成。

紅磡黃埔花園呎價升勢突出,主要受惠一宗呎價1.9萬元的高價成交,屋苑6月平均呎價報16,600元,按月升6%居首位,另屋苑呎價半年升幅33%,亦居10大屋苑首位。

7月份新一屆政府上場,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加上下半年仍有機會加息,以及新盤供應充裕,將影響二手交投。另中原估價指數(主要銀行)CVI報78.39點,按周跌0.26點。CVI走勢反覆回軟,預示銀行收緊按揭審批後,樓價升勢可能受阻。

撰文:

文倩婷

30 June 2017

經濟日報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7年6月30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7年6月30日【明報】曰,十大屋苑百宗買賣,16個月新低,本月300宗租賃超買賣兩倍。多個新盤蓄勢待發,本月二手交投淡靜。十大屋苑本月僅錄約百宗成交,較上月全月錄約166宗大跌近四成,為近16個月新低。另一邊廂,十大屋苑本月卻錄逾300宗租賃成交,較買賣成交量多兩倍,連續兩個月維持在300宗以上。

【信報】謂,艾爾敦:樓價頻破頂不值得慶賀。艾爾敦2004年擔任滙豐銀行亞太區主席時曾預警本港豪宅樓市泡沫,獲外界譽為「有良心銀行家」。艾爾敦指出,本港高樓價問題似乎未有改善,加上社會貧富懸殊加劇,提醒當局要小心處理這問題。艾爾敦表示,近年不時看到樓價創新高的報道,惟這些現象並不值得慶賀。相反,若有天報章標題指大部分人負擔得起樓價,這才值得高興。

【東方日報】指,美樂賣748萬,貴絕新界西居屋。居屋樓價繼續癲升,屯門居屋美樂花園4座單位以748萬元轉手,創新界西居屋樓價新高。有報告指過去二十年居屋樓價升幅驚人,單是樓王身價,期間已由560萬元,急升至現時逾880萬元,升約57%。美樂花園4座高層D室,實用面積約861方呎,早前以748萬元售出,較九七年同類升價44.4%,實用呎價約8,688元,成交價為新界西最貴居屋單位。

【文匯報】報導,地王效應,商廈拆售暢旺。當今寫字樓市道當旺,上半年兩幅地王誕生掀起熱話,發展商更乘勢拆售商廈項目,為商廈市場帶來新供應,並錄得理想的銷情,買賣宗數佔上半年整體商廈成交量逾三成。業界人士認為,拆售單位銀碼細,投資成本較甲廈低,租金回報變相高,吸引投資者進場,料下半年交投將保持活躍。

【星島日報】指,信和第四季連推兩盤。信和營業部聯席董事田兆源表示,集團計畫下半年推售2個全新樓盤。其中,集團夥拍華置合作發展的觀塘市中心第2、3發展區大型重建項目,將提供約2000伙,計畫分2期推售,另一全新盤將是西貢對面海項目,主打大單位,將提供分層單位及獨立洋房,涉30伙,預期全數單位均可享開揚海景。兩盤均計畫於短期內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預期可於年底前推出應市。

【蘋果日報】稱,傳政府增透明度,賣地投標價或公開。地價屢創新高,有傳港府有意計劃將賣地的頭五標價格公開,讓外界得悉發展商真實出價,最終目的是想反映發展商買地的意欲並不如外界預計中進取,從而壓抑火熱的樓市,業界大多歡迎新措施。

【晴報】報導,海之戀.愛炫美今日開價。長實(01113)旗下荃灣海之戀.愛炫美宣布於今天開價,並在7月1日開放示範單位公眾參觀,隨即收票。集團董事郭子威表示,首批推出的單位全部也有海景,因此在價格上會和上一期的單位有所分別。長實高級營業經理封海倫表示,凡曾經登記認購1期單位,若今期成功購入首輪銷售單位,2房戶獲贈1萬元豐澤禮券,3、4房戶可獲2萬港元禮券優惠。同時,凡購買4房的買家會獲得優先參與揀樓,並提供優先認購車位。

2017年6月27日 星期二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7年6月28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7年6月28日【文匯報】報導,長實推過渡貸款,棄順逆按揭。前日長實地產投資董事郭子威聲稱擬與本港7間銀行商討合作,為荃灣海之戀‧愛炫美提供順逆按揭,被市場批評違反安老政策原意。事隔一日,長實態度出現180度轉軚,其執行董事趙國雄昨表示,有關方案只是構思,集團決定不會推出此類計劃方案,又指煞停此按揭計劃並非受到政府壓力。一邊煞停,另一邊長實夥拍利嘉閣按揭及經絡按揭轉介推出為期6個月的過渡性貸款,協助換樓客資金周轉。

【明報】曰,何猷亨﹕搞地產進取但不貪心,尚嘉不與中資鬥高價盲搶地。賭王四太梁安琪旗下尚嘉控股現正推出在港首個住宅項目灣仔壹嘉,標誌着其身兼澳博(0880)助理營運總裁的兒子何猷亨,正式涉足地產市場。何猷亨接受專訪時指,尚嘉成立短短3年已在港發展3個新樓盤,他形容公司取態是「進取但不貪心」,因為老闆(即母親)雖然財力雄厚,但作為中小型發展商需睇餸食飯,不會與中資財團盲目鬥高價搶地。

【信報】謂,花旗盧韋柏:樓市泡沫已成,調整15%合理。香港樓市與經濟發展可謂息息相關。花旗香港及澳門區行長盧韋柏認為,本港樓市已形成泡沫,下跌15%是合理調整,惟現時未見到樓價急劇向下的因素。近年樓價屢創新高,反映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連升19周後,上周終於回落。盧韋柏分析,在量化寬鬆政策之下,全球資金泛濫,而買家購買習慣改變,也是推升本港樓價的原因之一。

【蘋果日報】稱,星展梁兆基:未來樓價視乎「父母儲蓄」。星展銀行高級經濟師梁兆基則指出,要估算未來樓價走勢,要視乎父母儲蓄,「影響樓市的因素是看每人的父母有多少儲蓄,父母儲蓄越多,個人收入多少已不重要」,他又指現時市民買樓不在乎利息增加,因他們擔心現時不上車,未來樓價上升及息口增加時更難置業,他更直言「擔心樓價升多過跌」,現時樓價最大的風險就是突然爆升20%,導致爆升的原因包括美國不加息及人民幣貶值。

【東方日報】指,中資高價搶地效應,大行睇樓價再升10%。中資財團湧港高價投地,推高香港地價,世邦魏理仕預期中資仍會積極投地,有機會進一步推高地價,估計住宅樓價下半年上升約5至10%。另中資財團亦積極吸納重建項目,華潤置地(01109)以11.09億元購入中環贊善里1至4號項目作重建發展。

【晴報】報導,中銀香港:全年樓價料升8%。中銀香港(02388)昨發表研究報告,指本港樓價去年4月至今,錄得升幅近20%,主要受惠於經濟好轉以及利率未有跟隨美息調整,但近期情況發生變化,因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升幅稍為緩和,故認為樓價上升趨勢不可持續,料下半年樓市將平穩發展或輕微向上,估計全年樓價升8%。

【星島日報】指,藍籌屋苑交投急挫,按月下跌二至七成。隨着上月金管局收緊按揭、美國於月中宣布再度加息,並且一手盤繼續積極開售搶客下,準買家入市態度審慎,令藍籌屋苑交投量顯著回落,相較5月份同期,普遍下滑約五成,部分更只有個位數字成交,業界認為,除非業主願再擴大議幅,否則短期內成交量將依然受壓。

2017年6月26日 星期一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7年6月26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7年6月26日【星島日報】指,陳爽:港樓市易升難跌。今年以來,香港樓市火熱,在港人面對「上車難」,內地房企爭相來港投地,或夥拍港企業聯手投地,地價高企,樓市未來的走勢更惹關注。光大控股首席執行官陳爽認為,香港始終是中資「走出去」的第一站,內地富裕階層來港置業需求很大,他認為香港樓市仍然易升難跌。對於內地樓市,陳爽認為,「樓市泡沫一直存在……說到底就是錢太多。」

【東方日報】指,海航:港買地為調節樓價。海航集團近期頻頻來港高價投地,兼且積極海外併購,股東身份又撲朔迷離,令外間對該集團一舉一動都十分關注。海航創辦人之一兼現任董事局主席陳峰在接受本報訪問時也慨嘆:「你們太關心我們了!」為了釋除外界對集團各方面的疑惑,陳峰親自揭開「神秘股東」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會(下稱慈航基金會)和「貫君(Guanjun)」的面紗。他並暢談在香港高價買地,其實另有苦心,是為了「調節香港地產的價格」。

【明報】曰,十大屋苑次季估價飈,分析:收緊按揭「幫倒忙」,刺激細戶估價。中文大學商學院客席教授冼日明表示,雖然政府於過去一季連番加辣,但收緊按揭等招數只是「幫倒忙」,促使細單位樓價及估值升得更快。收緊按揭之後,由於樓價總額愈細的單位,可承做愈高的成數按揭,自然增加市場對此類單位的需求,導致銀行對細戶估值亦更見進取。冼日明又表示,除非發生經濟危機或SARS等,否則下半年各大屋苑的估值亦難現跌勢,估計上落幅度低於一成。

【文匯報】報導,林鄭房策重心或傾斜首置。候任特首林鄭月娥快將上場,市場關注之後房屋政策會否有變動,地產界對於林鄭評價普遍正面,相信她可以繼續現屆政府的房屋供應政策,並增加土地供應及推出措施協助首次置業人士。市場預料其房策將會以置業為主導,例如推出其政綱所述的「港人首置上車盤」。但亦有大行擔心作風硬朗的新特首,或會推出新「辣招」,加上對資產泡沫的憂慮,預期本港發展商會繼續受壓。

【信報】謂,星展︰港樓價續升局限經濟增長。行業前景樂觀。由於香港與內地關係日益緊密,難以避免不會受到內地經濟周期的影響,只要有良好的政策,相信銀行仍然可以持續增長。他不諱言環球銀行監管趨嚴是一大挑戰,而本港樓價持續上升亦會局限經濟增長,解決負擔能力的問題實為重要。

【蘋果日報】稱,璈珀3.6億豪宅,僭建6天台屋,屋宇署貼清拆令被阻。入伙僅一年多的半山豪宅璈珀天台僭建6間小屋,土地註冊紀錄顯示僭建物所在天台連15樓複式單位,是去年由懋德航運鄭氏家族成員以3.6億元購入。屋宇署回應指已決定取締該天台僭建物,但署方人員早前欲進入屋苑張貼清拆令時被管理公司職員拒絕,屋宇署正研究把清拆令刊憲及把物業釘契。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7年6月27

【明報】曰,愛炫美擬伙7銀行推逆按揭,按證:不鼓勵長者用逆按揭年金供樓。賣樓向來「多橋」的長實(1113),旗下最快本周開價的荃灣西海之戀‧愛炫美,正與7家有提供逆按揭的銀行洽商合作,為買家承做一按,若相關買家的父母希望享有穩定現金收入,可同時申請逆按揭。長實形容上述舉措為「順逆按揭一條龍」,即正常一按、逆按揭由同一銀行承做,旨在令資助子女買樓的長者更安心。按揭證券公司發言人澄清沒有與發展商或銀行,與相關新樓盤作任何接觸或討論。

【文匯報】報導,許智文:靠父幹恐成習慣。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表示,發展商推出「順逆按揭」計劃,旨在協助一批實力不足的年輕人入市,但變相係「以物業供物業」,名義上發展商有幫忙,採用逆按揭的確讓老人家可以繼續居住在單位內,但當中的風險必須留意,因為一家人所面對的整體風險上升,子女一旦經濟出現問題,父母由於正在逆按揭,無法有多餘能力協助,連自身生活亦有問題。

【信報】謂,施永青:現今低息供應少,樓市難爆煲。香港樓市經歷多次危機,最終仍能重拾升軌,再闖高峰,而近來樓市氣氛更有超越1997年之勢,引發市場對當年泡沫爆破危機重臨的憂慮。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指出,雖然現時樓價與市民收入脫節,但因有不少因素與97年不同,相信當年樓市崩盤的情況不會重演。

【蘋果日報】稱,地價破頂,反映市場估計自動續契。自香港回歸以來,本港招標土地年期絕大部份均已經跨越2047年,而地價、新盤呎價屢創新高,有測量師指出,實際是反映地產商、業主對於自動續契的信心。潘永祥說:「其實目前市場狀況,(地產商、業主)已經畀咗錢庫房,仲早咗好多年畀添。」他解釋,土地成交價格屢創新高,可以反映市場有信心毋須補地價,「從估價學角度,現時已經係另類補咗地價,而且可以自動續期,所以發展商先至咁高價買起塊地。」

【東方日報】指,改建劏房拆牆柱損樓宇結構。近年不少舊樓業主為增加租金收入,懶理樓宇結構安全,將單位改建成劏房出租,更誤以為不受法例監管及毋須向當局申請,有資深建築測量師直言是誤解,又指絕大部分改裝劏房均會破壞樓宇結構,市民切勿為「賺到盡」而肆意拆牆拆柱,令舊樓危機愈滾愈大。

【星島日報】指,灣仔壹嘉開價,每呎折實2.6萬。由賭王四太梁安琪旗下尚嘉地產發展,位於灣仔的單幢新樓壹嘉,昨日突擊公布首張價單,推出52伙,定價737.1萬至1377.2萬元,平均呎價約28509元,發展商提供折扣優惠,買家採用即供方案可獲最高7%折扣,折實平均呎價約2.65萬元,折實入場價約685.5萬元。

2017年6月25日 星期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7年6月26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7年6月26日【星島日報】指,陳爽:港樓市易升難跌。今年以來,香港樓市火熱,在港人面對「上車難」,內地房企爭相來港投地,或夥拍港企業聯手投地,地價高企,樓市未來的走勢更惹關注。光大控股首席執行官陳爽認為,香港始終是中資「走出去」的第一站,內地富裕階層來港置業需求很大,他認為香港樓市仍然易升難跌。對於內地樓市,陳爽認為,「樓市泡沫一直存在……說到底就是錢太多。」

【東方日報】指,海航:港買地為調節樓價。海航集團近期頻頻來港高價投地,兼且積極海外併購,股東身份又撲朔迷離,令外間對該集團一舉一動都十分關注。海航創辦人之一兼現任董事局主席陳峰在接受本報訪問時也慨嘆:「你們太關心我們了!」為了釋除外界對集團各方面的疑惑,陳峰親自揭開「神秘股東」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會(下稱慈航基金會)和「貫君(Guanjun)」的面紗。他並暢談在香港高價買地,其實另有苦心,是為了「調節香港地產的價格」。

【明報】曰,十大屋苑次季估價飈,分析:收緊按揭「幫倒忙」,刺激細戶估價。中文大學商學院客席教授冼日明表示,雖然政府於過去一季連番加辣,但收緊按揭等招數只是「幫倒忙」,促使細單位樓價及估值升得更快。收緊按揭之後,由於樓價總額愈細的單位,可承做愈高的成數按揭,自然增加市場對此類單位的需求,導致銀行對細戶估值亦更見進取。冼日明又表示,除非發生經濟危機或SARS等,否則下半年各大屋苑的估值亦難現跌勢,估計上落幅度低於一成。

【文匯報】報導,林鄭房策重心或傾斜首置。候任特首林鄭月娥快將上場,市場關注之後房屋政策會否有變動,地產界對於林鄭評價普遍正面,相信她可以繼續現屆政府的房屋供應政策,並增加土地供應及推出措施協助首次置業人士。市場預料其房策將會以置業為主導,例如推出其政綱所述的「港人首置上車盤」。但亦有大行擔心作風硬朗的新特首,或會推出新「辣招」,加上對資產泡沫的憂慮,預期本港發展商會繼續受壓。

【信報】謂,星展︰港樓價續升局限經濟增長。行業前景樂觀。由於香港與內地關係日益緊密,難以避免不會受到內地經濟周期的影響,只要有良好的政策,相信銀行仍然可以持續增長。他不諱言環球銀行監管趨嚴是一大挑戰,而本港樓價持續上升亦會局限經濟增長,解決負擔能力的問題實為重要。

【蘋果日報】稱,璈珀3.6億豪宅,僭建6天台屋,屋宇署貼清拆令被阻。入伙僅一年多的半山豪宅璈珀天台僭建6間小屋,土地註冊紀錄顯示僭建物所在天台連15樓複式單位,是去年由懋德航運鄭氏家族成員以3.6億元購入。屋宇署回應指已決定取締該天台僭建物,但署方人員早前欲進入屋苑張貼清拆令時被管理公司職員拒絕,屋宇署正研究把清拆令刊憲及把物業釘契。

2017年6月23日 星期五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7年6月24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7年6月24日【明報】曰,賣地推1350伙,11季最少,港鐵市建零供應,補地價等提供5380伙。政府銳意增加土地供應,但現屆政府最後一次公布新季度賣地計劃,來季只推售3幅住宅官地,僅提供約1350個單位,數字為11個季度、即兩年半以來最少,亦是自2010年政府主動恢復賣地後有紀錄以來的第3低。不過,儘管官地新供應不多,卻不乏焦點靚地,當中長沙灣臨海住宅地皮料可成為另一幅百億地王。

【星島日報】指,地監局赴京簽資格互換。中港關係緊密,經濟互動頻繁,昨日地監局主席梁永祥、連同行政總裁韓婉萍,在北京與中方代表簽下協議書,讓中港代理資格可以再作互認,同時8大代理商會(包括香港房地產代理業聯會、香港地產代理商總會、香港專業地產顧問商會、香港新界地產代理商聯會、地產代理(從業員)總公會、地產代理人員協會、地產代理管理協會,以及香港地產代理專業協會)亦組織訪京團出席,見證該重要時刻。

【蘋果日報】稱,天價豪宅,天台起石屎屋玻璃屋,倚巒5洋房涉僭建,3間遭釘契。曾有亞洲第一豪宅稱號的山頂施勳道8號倚巒,驚爆連環僭建,多達三幢洋房在天台偷雞加建石屎屋及玻璃屋,遭屋宇署一口氣「釘契」。本報拍得的高空圖所見,這個曾兩度創下全亞洲最貴住宅紀錄的豪宅,涉僭建洋房或多達5伙。山頂洋房呎價動輒10萬元以上,倚巒最大僭建屋目測約300呎或以上,料值3,000萬元。

【東方日報】指,中環再有百億商地供應。發展局局長馬紹祥昨公布下季賣地計劃,將推出兩幅商用地皮,其中市建局計劃以招標方式推出中環卑利街/嘉咸街項目地盤C,作零售/酒店/辦公大樓發展,提供逾43.35萬方呎商業樓面面積。理想城市企業估值部主管張聖典估計,上述項目每方呎樓面地價料約2.3萬元。折合估值約99.71億元,暫屬市場最高估值。

【文匯報】報導,納米盤AVA61銷情未見熾熱。納米樓銷情受考驗,單位面積只有150方呎至232方呎、由資深投資者盧華家族發展於長沙灣AVA61首批85伙昨日下午4時開售,消息指,截至昨晚7時半售出27伙,銷售率只有32%,逾90%為開放式戶。其中1伙連平台沽出單位,價單定價為430.7萬元,以即供價計算396.2萬元,即供呎價為24,609元,創今年區內單幢物業呎價新高。

【信報】謂,樓價指數19連升斷纜。樓價指數高位回軟,反映主要大型屋苑二手住宅樓市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連續17周破頂及連升19周的升浪終於斷纜,最新報159.12,按周跌0.48%;此外,四大分區樓價指數齊跌,更是今年2月以來首見。不過,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認為,CCL創歷史新高後回軟屬正常,並非樓市轉勢向下訊號,CCL仍繼續以160為短期目標。

2017年6月22日 星期四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7年6月23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7年6月23日

【文匯報】報導,24%人有恐慌買樓症。香港回歸祖國20年前夕,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指,政府換屆前夕,金管局連環收緊按揭未能為樓巿降溫。美聯物業今年第二季進行「樓巿入巿情緒」調查顯示,約24%受訪者出現恐慌入巿徵狀,按季微升2個百分點,恐慌入巿情緒升溫,樓巿乍現「輕泡沫」。

【信報】謂,馬紹祥樓市把脈,留意供應及加息。政府下一屆班子人選塵埃落定,任期將於本月30日完結的發展局局長馬紹祥表示,由於個人理由和希望有更多私人空間,決定不留任。面對樓價持續上揚,他認為,市場重視物業的投資價值,惟提醒準買家須留意私人住宅供應量增加和利率上揚等因素。

【明報】曰,新盤七一後搶灘,下季7100伙,愛炫美長實重頭戲,新地6盤逾2600伙最矚目。6月因未有大型新盤登場,令一手銷情下滑,七一將至,意味將踏入第三季,新盤市場料將升溫。據本報統計,來季將有17個主要全新項目可供推售,總共涉7122個單位,當中以長實(1113)荃灣西海之戀.愛炫美、新地(0016)將軍澳日出康城4A期、華懋荃灣西全.城匯最具規模。不過,有分析員估計,加息陰霾下,下半年樓價走勢將會下滑。

【星島日報】指,宏安巨資購白石項目,打造海景豪宅。本報日前獨家率先披露,宏安斥巨資,以轉讓公司股東形式向國企內房中國城市建設及港資俊和的財團,購入馬鞍山白石耀沙路興建中項目,宏安昨日公布證實已購入該地皮的所有股權,將計畫發展海景豪宅,涉500個單位。業內人士預期,由於過往亦有市區地皮以此方式推出市場測試水溫,料是次成交將為市場掀起「二手政府地」放售熱。

【晴報】報導,新居屋攪珠18歲大專女中頭籌,或無得揀樓。新一期居屋接獲逾10萬份申請,超額認購49倍,單身申請便佔57%。房委會昨攪珠決定揀樓次序,一名以白表單身首次申請的18歲大專女生「中頭籌」,抽中首個號碼「36」,其母表明會付首期兼供樓。惟申請眾多,白表人士只有抽中首個號碼才有揀樓機會,但屬揀樓次序最後的白表單身族,可能機會渺茫。

【蘋果日報】稱,房協年底推調景嶺、屯門兩盤。樓價瘋狂,無殼蝸牛要上車惟有寄望資助房屋。房協今年底將接力推售兩個資助房屋項目,分別位於將軍澳港鐵調景嶺站及輕鐵屯門石排站附近,共提供約600個單位;房委會也計劃明年首季推售新一批居屋,料可提供約4,400個單位,當中不乏市區靚盤,包括啟德發展區首個居屋項目,以及長沙灣副食品批發市場第一及第二期等。

【東方日報】指,Genova首日速收600票。新盤市場再掀入票認購熱潮。新鴻基地產(00016)旗下以折讓價出擊的元朗錦田北PARKYOHOGenova,昨起正式接受認購登記,消息透露,首日速錄逾600張入票,較首張價單推出138伙超額認購逾3倍,料創項目各期首日收票最多紀錄。該盤現樓周末將舉行嘉年華會加強吸客,料進一步推高睇樓人流及入票

2017年6月20日 星期二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7年6月21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7年6月21日
劉愷威【星島日報】指,刑事制裁工廈劏房保生命。政府建議把出租工廠大廈單位作住宅用途刑事化,為了保障基層市民生命安全,這是走對了一步,收效如何則視乎執法和判罰寬緊,至於市區基層住屋問題的癥結,仍然很難解決。社區組織協會估計,現時住在工廈劏房者有四千戶約一萬人,住戶多是單身、新移民、領綜援人士等,他們覺得市區工廈劏房租金比私樓劏房廉宜。

【晴報】報導,兩高官齊警告︰樓市風險漸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再就香港樓市作出警告,指本港地產市場處境危險,易受外圍因素影響而出現回調,調整幅度難以估計,籲市民要審慎。他說,20年來本港的金融體系日趨強健,能抵禦樓市回調帶來的影響,相信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的狀況不會重演,政府亦已採取措施增加供應及遏抑需求,現時情況與當年不同。

【文匯報】報導,元朗Genova首批平同區二手10%。美國有機會再加息,本港新盤開價審慎。新地於元朗錦田北PARKYOHOGenova昨日公佈以略低於二手價約10%推出首批138伙,折實平均呎價11,550元,兩房折實入場費580萬元。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形容,首批單位售價為「全城起動價」,比同區二手價有折讓,最快下周推售。發展商亦為換樓客提供最高達售價120%的物業抵押貸款,定息1.88厘,每月只須還息。

【東方日報】指,工廈非法改住宅倡列刑事。近年愈來愈多工廈單位非法改為住宅劏房出租。發展局及屋宇署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呈交文件建議修訂《建築物條例》,建議向使用或明知而容許他人使用有關工廈處所,作非法住宅用途的工廈處所擁有人、租客、承租人、負責人或擁有人;以及協助教唆等人施加刑事制裁,以提高阻嚇。但當局指出,純粹在工廈居住而不擁有工廈處所的住戶多屬弱勢社群,建議法例豁免該等人士。

【信報】謂,陳家強:辣招難敵低息量寬。本屆政府任期即將完結,已表明不會留任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在接受電子傳媒訪問時直言,任內雖曾多次推出樓市需求管理措施,但在全球長期低息環境下,措施最多只可以穩定市場,難以遏抑樓價,「這是QE效應,令價錢升高,想上車的市民感覺好艱難,解決方法只能透過增加供應」;他承認,當樓價與市民購買力脫節,反映樓市可能被炒起,政府必須留意。

【明報】曰,劉愷威斥2852萬,購灣仔商廈全層。不少影視界藝人都鍾愛買磚頭,近年主力在內地發展的藝人劉愷威(圖),於上月底購入商廈物業。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灣仔順豐國際中心26樓全層於上月底易手,面積約2228方呎,成交價約2852萬元,折合呎價1.28萬元,買家為卓栢國際有限公司,公司董事為劉愷威(LAU,HOIWAIHAWICK)及吳志良。資料顯示,上址原業主2013年以約2280萬元購入上述單位,持貨4年轉手獲利約571萬元,單位升值25%。

【蘋果日報】稱,標普料今年樓價難大跌。市場憂慮樓市重現97泡沫爆破畫面,但評級機構標準普爾預料,年內樓巿不會出現大幅度調整,港人置業能力仍然存在,因為本港家庭資產負債表維持強勁表現,逾六成家庭已還清債務,「他們能為下一代(置業)提供支援」,有助支持香港樓價,料香港樓市在短期內不會出現重大調整。

2017年6月18日 星期日

嘉湖3房500萬沽 3年升值87%

嘉湖3房500萬沽 3年升值87%

二手樓價指數連升19周,處於歷史高位,細價樓升幅更驚人。天水圍嘉湖山莊一個3房單位,持貨剛滿3年以500萬元易手,期內升值87%,利潤甚可觀。

祥益地產分行經理林家倫透露,嘉湖山莊賞湖居6座低層H室,實用面積552平方呎,屬於3房間隔,原業主於2014年5月以267.5萬元購入,持貨滿3年,即以500萬元沽出,帳面獲利232.5萬元升值87%。其次,同屋苑美湖居1座高層H室,實用面積540平方呎,原業主於2014年4月以300萬元購入,今年5月中以528萬元易手,升幅達76%。

滿限售期即賣個案增

事實上,近期市場錄得不少同類個案,根據利嘉閣地產統計資料顯示,今年首5個月,共錄652宗住宅剛滿(約2014年1至5月期購入)額外印花稅限售期即時脫手的個案,涉及成交總值37.32億元,較當年購入價總值27.88億元,上升約34%。而去年同期同類總計數字為603宗,成交金額28億元,較購入價24.89億元上升12%。數字反映,今年二手樓市氣氛較去年同期明顯改善,小業主更願意趁高位沽貨。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5月份全港3,062宗已知上手購入價的二手私宅買賣登記中,帳面獲利個案共3,025宗,佔比達98.8%,創了去年11月政府加辣以來的7個月高位。至於期間每宗私樓轉手的平均賺幅高見79.5%。

美加息後周末 10大屋苑僅3成交 二手樓價高位整固 買賣陷拉鋸

美加息後周末 10大屋苑僅3成交
二手樓價高位整固 買賣陷拉鋸

美國宣布加息後首個周末,買家轉趨觀望,10大屋苑僅天水圍嘉湖山莊錄買賣。業界指出,本月推出新盤不乏細價單位,分薄客源下,二手交投陷低谷。

二手市場氣氛轉靜,中原地產指出,該行統計的10大屋苑中,只有天水圍嘉湖山莊錄得3宗成交,其餘9個屋苑包括太古城、美孚新邨等,全數未錄成交。而過去周末10大屋苑交投量,更創出近20周,即1月份後新低。

至於美聯物業指出,周末錄得約5宗買賣,較上周多1宗。利嘉閣地產指錄5宗,按周少兩宗。香港置業指出錄兩宗,按周跌兩宗(各代理統計屋苑有別)。

新盤分薄客源 二手交投轉淡

二手代理指出,過去周末睇樓量按周減少約2、3成。美國宣布加息後,買家期望業主會提供2至3%的議價空間,或者能以市價購入一些擁有裝修、或質素較好的單位,惟普遍買家未願意減價放盤,令交投膠着。

至於錄得3宗成交的嘉湖山莊,有兩房戶以390萬元沽出,屬屋苑過去一個月最平。成交為麗湖居7座高層F室,實用面積442平方呎,呎價8,824元。銀行對單位估值普遍超逾400萬元。中原地產分區營業經理伍耀祖指出,上述單位屬匙盤,以交吉形式出售,不排除業主心態轉弱而低於市價沽樓。原業主1996年以129萬元入市,獲利261萬元。

事實上,踏入6月份二手交投明顯轉淡,除了因新盤吸納大批購買力,以及新盤樓價500萬元單位可供選擇外。最主要二手樓價近日於高位整固,暫未衝破關鍵水平。如沙田第一城兩房戶樓價,近月多於470萬至490萬元之間徘徊,然而個別優質戶叫價,已突破500萬元關口,買家與業主於樓價上拉鋸,亦令本月沙田第一城僅暫錄10宗成交。

粉嶺中心高層呎售12283

另邊廂二綫屋苑樓價仍高企,粉嶺中心B座高層4室,實用面積368平方呎,單位放盤翌日即以452萬元沽出,平均呎價12,283元,與屋苑呎價紀錄看齊。其次,新屯門中心兩房樓價破頂,祥益地產高級區域經理黃慶德指出,屋苑1座高層D室,面積501平方呎,以新高價483.8萬元沽。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指出,美國加息對本港樓市影響輕微。不過,市區新盤最平300萬元以下有交易,二手盤源及價格上,難以與新盤抗衡。二手業主心態強硬,但普遍準買家持審慎態度,令二手交投放緩。

撰文:

文倩婷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7年6月19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7年6月19日【星島日報】指,泡沫逐漸形成,王冬勝憂股市大調整。下月香港將回歸二十周年,曾身經十個大大小小金融風暴的滙豐亞太區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王冬勝接受本報訪問,談及香港目前最大挑戰時,指出全球股市已開始逐漸形成泡沫,「市場一定會找個理由做調整」,相信屆時調整幅度將較以往更大。本港樓市方面,他料即使五、六年後本港樓市供應量到位,樓價亦難望回落至○八年的水平。

【文匯報】報導,陳德霖:現時置業利率風險高過97。回望1997年樓市泡沫爆破,大量負資產個案出現,經濟衰退下很多人無力償還貸款而被收樓。觀乎現在一手樓熱銷,市民排隊搶樓似曾相識,樓價指數亦超越1997年,以致市場憂慮樓市泡沫再現。隨着美聯儲加息,香港息口雖無跟隨上揚,但金管局多次提醒市民息口最終趨同,置業時需充分考慮能否承受未來20年至30年的風險。至於香港會否出現1997年負資產情況,陳德霖認為,收緊按揭成數後樓價需下跌更多才會出現負資產,不過買家需面對的利率風險卻不可小看。

【信報】謂,梁志堅倡放寬按揭減印花稅,政府頻出辣招,樓價不跌反飆。香港回歸20年來,政府推出不同政策應對樓市情況,惟部分政策增加對市場的束縛,反令樓價暴升。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認為,政府2010年以來推出的多項樓市辣招並不成功,反而令準買家擔心日後更難入市而急於上車,導致樓價不跌反升。他建議,金融管理局應放寬按揭成數限制等,政府亦可考慮降低印花稅等稅率,減低政府干預對市場的影響。

【蘋果日報】稱,世紀21周浩然:97不是買樓是搶樓。從事過銀行業及律師樓的周浩然,也見識過97樓市輝煌的大時代,當時他由律師樓投身物業經紀,現時擔任世紀21集團董事總經理,他直言當年不是買樓,是搶樓。風暴來臨前,銀行借貸寬鬆,「97年個個借九成,十個茶煲九個蓋」,一張買賣合約,在正式成交前已摩出幾次,賺了幾轉,因而一夜之間,賺一百幾十萬屬等閒。他憶述當時經濟好景,美孚天橋底不少人玩啤牌,一夜輸十萬八萬大有人在,但第二朝在樓市炒炒賣賣,又賺一大筆,非常瘋狂。

【明報】曰,公屋增14%,住客少8%,輪候者不跌反升。過去8期的「回歸20年」系列,主要說政治和法治,未來一周話題會轉去經濟民生。回歸後歷任4屆政府共3名特首,由「八萬五」到「孫九招」,由負資產到復建居屋,房屋問題依然纏繞港人。近年樓市已陷入瘋狂,400方呎單位動輒開價近千萬元,公屋及居屋已成為市民上車希望;但對於邊緣一群,何時上樓仍然是一個夢,房屋政策何去何從,至今仍未有答案。

【東方日報】指,首兩季賣地收益逼千億,破盡紀錄。今年政府批出多幅天價地王,加上中資狂搶住宅地,令賣地收益水漲船高,若連同將於本周公布招標結果的屯門住宅地,上半年賣地收益將直逼千億大關,料超過998億元,將較去年全年多出超過150億元,單計上半年更已破盡歷年賣地收入紀錄。

【晴報】報導,10大屋苑僅5成交8屋苑捧蛋。美聯物業數據顯示,上周末10大屋苑錄5宗買賣成交,較對上一周多1宗,但有8個屋苑未能錄得成交,且連續5周只得單位數成交。分區統計顯示,港島區3個指標屋苑及九龍區4個指標屋苑中,均全數未能錄得成交,而新界區3個指標屋苑中,嘉湖山莊錄得4宗成交,沙田第一城則錄得1宗成交。

2017年6月16日 星期五

每日地產新聞摘要2017年6月17

每日地產新聞摘要2017年6月17日【星島日報】指,萊坊:首季樓價升幅,本港全球排次席。萊坊昨公布今年第1季的《全球樓價指數》,顯示本港物業的樓價,於期間按年增長14.8%,為該報告中55個城市及國家中,排行第2位。萊坊亞太區研究部主管NicholasHolt表示,今年第1季,樓價升幅最強勁的10個國家及城市,3個位於亞太區,首位則為冰島,上升約17.8%。

【蘋果日報】稱,全港最細161呎示位曝光,劏房盤成風,測量師:仲會細啲。樓價高企,導致發展商大建劏房盤。近年不斷推出市區劏房盤的投資者盧華,旗下深水埗Ava61繼日前開價後,昨開放面積只有161方呎的全港最細示範單位。業界指劏房成風,未來或出現僅有100方呎的微型單位。

【明報】曰,四太港首新盤,灣仔壹嘉快推,提供104伙,料短期上載樓書。雖然美國聯儲局加息四分之一厘,但未對發展商推盤步伐構成影響。「賭王」何鴻燊四太梁安琪旗下尚嘉控股在香港首個住宅發展,位處灣仔道、屬舊契項目的新盤壹嘉,正部署短期內出擊,為灣仔繼2013年11月開售囍匯以來,區內約3年半來首個全新推售住宅盤,預計短期內將上載樓書。

【文匯報】報導,勒緊樓按CCL繼續破頂。縱然金管局收緊樓按、美國加息,樓價繼續向上飆升。反映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連續17周創歷史新高,兼創最長新高紀錄,勢升穿160點水平。CCL最新報159.88點,連續17周創歷史新高,按周升0.61%,估計下周CCL有機會升破160點水平。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CCL連續17周創歷史新高,創最長紀錄,並連升19周共9.59%。

【信報】謂,耀安邨綠表350萬,新界公屋王,單月賣貴72萬,富戶形成購買力。政府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對樓市的影響逐步浮現,在私人住宅樓價不斷被搶高下,近月大批購買力加速湧向資助房屋市場,刺激樓價相對可負擔的綠表市場(第二市場,已補地價)連月爆發破頂浪潮。馬鞍山公屋耀安邨一個高層戶以綠表價350萬元易手,除晉身新界綠表公屋王外,造價更較同類單位短短一個月內賣貴72萬元(約25.9%)。

【東方日報】指,政府冇靈魂大埔靚地鋪塵。公屋落成量不足,申請人輪候時間愈來愈長,冇靈魂政府一直歸咎覓地建屋難,只顧向綠化地及郊野公園埋手,對其他可發展的土地視若無睹,事實上本港閒置土地俯拾皆是,本報發現其中一幅有潛質發展房屋的土地位於大埔富善邨旁邊,佔地逾六公頃,面向海濱公園,足以自成一邨,興建多幢公屋大廈,提供四千多個住宅單位,讓逾萬人安居。立法會議員、大埔區議員和公屋團體均促請政府考慮發展該地,地盡其用,解決公屋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