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0日 星期二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1月31日

【信報】謂,銀主31盤綑綁標售15年罕見。樓價不斷創新高,銀主趁勢趕出貨。第一太平戴維斯獲銀主委託,以招標形式出售一籃子物業,包括27項住宅、2項寫字樓及2個車位共31項物業,料為2003年爆發沙士疫情以來,最大批銀主物業放售個案。該批銀主物業只會一次過整批出售,市值料達11億至12億元,較原購入價高兩成至三成,而原業主為樓東俊安(00988)前主席蔡穗新及前行政總裁柳宇等人。

【蘋果日報】稱,拍賣師:豬頭搭豬骨,八折都貴。樓市持續處於高位,但銀主盤卻有輕微增加迹象,近日就有31個銀主盤以一籃子形式放售,市值約12億元。業界人士形容該批銀主盤為「豬頭搭豬骨」,即使「打個八折都嫌貴」。環亞董事總經理及拍賣師曾傑俊表示,自己1992年入行至今,即使97年金融風暴、03年沙士,08年金融海嘯,都未見過如此龐大的銀主盤在市場推售。對於要一籃子形式買入,他說「好難賣得出」,因為涉及14間最難賣出的大埔比華利山別墅,可謂「豬頭搭豬骨」,還指即使「打個八折都嫌貴」。

【星島日報】指,家庭負債佔GDP續飆,去年升至近七成創新高。本港樓價瘋狂飆升,已大幅脫離市民的負擔能力,置業者要孭起一身樓債。根據金管局提交予立法會的文件顯示,香港家庭負債佔本地生產總值(GDP)比率則持續上升,去年第3季已進一步升至69.1%的歷史新高水平。不過,有市場人士認為,該水平仍未到警戒線,以港人健康的按揭成數水平及供款與收息比率,即使有衝擊,殺傷力亦有限,但子女靠父幹上車或成隱憂。

【明報】指,「收錢」商住地較遲發展,趕不上「用錢」設施建成,唐英年:西九擬發債度收入空窗期。政府去年初宣布將西九文化區的酒店、辦公室、住宅發展權授予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管理局可與私營機構聯合發展並攤分收入。西九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上任後首次接受訪問,透露因文化區地庫分批建成,商住用地的主要發展趕不上文藝設施建成,令收入及支出在時間上錯配,不排除透過發債填補資金缺口。他又披露第三期設施中的重點「音樂中心」,最快2026年落成。

【文匯報】報導,綠置居恒常化通過,翻新交還研縮時。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昨日開會,通過將「綠置居」計劃恒常化。小組主席黃遠輝於會後表示,「綠置居」可滿足公屋家庭的置業需要,交還的單位則可編配予公屋申請人,一個單位可滿足兩個家庭的房屋需要,但要檢討縮短翻新交還單位的時間,建議由目前118天減至104天。

【東方日報】指,銀行定息按揭戰升級。美國聯儲局議息前夕,香港銀行的定息按揭戰轉趨白熱化。消息透露,工商銀行(亞洲)周二加入戰團,推出兩年期定按,與市場最低按息看齊之餘,更配合存息掛鈎優惠。據了解,最少兩家大型銀行正籌備推定按產品,部署隨時應戰。

【晴報】報導,第一城低層呎價$1.8萬,貴過頂層連天台。二手單位銀碼愈細,呎價愈貴,而且更出現低層單位呎價高過高層單位的現象。市傳沙田第一城有最低層單位呎價高達1.8萬元,更比早前易手的頂層連天台單位更貴。市場消息指,第一城37座3樓F室,實用面積284呎,日前以516.8萬元成交,實用呎價18,197元,呎價再創屋苑歷史新高。

2018年1月29日 星期一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1月30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1月30日【星島日報】指,溫偉明料樓價升勢溫和,年內幅度約5%。就今年樓市形勢,嘉華國際總經理(香港地產)溫偉明表示,本港經濟走勢仍向好,例如失業率依然偏低、今年上班一族有機會調整人工,再加上內地經濟表現理想,均有利本港樓市,相信整體樓價會有溫和增長,升幅約5%以內,低於去年上升7%至8%,始終今年新樓供應集中在新界區,市區新盤比例未算太多,升幅將不及去年般。

【明報】指,中原施永青:料未來股市資金流入樓市。樓價續升,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表示,很多人說樓市高處不勝寒,回顧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由歷史低位的30點大升5倍至現時167.63點,反映樓價長期由投資因素帶動。早前大部分資金流入證券市場,他預計未來證券市場資金將回流樓市,惟樓價升幅未必如股市般高,預計今年樓價升約8%。他又稱,用家、具能力負擔的買家,或有新現金流人士亦可考慮入市。

【文匯報】報導,估值超高,警惕五大風險。外匯基金去年投資收入錄得創新高的2,520億元,展望今年,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表示,不能夠假設外匯基金每年都可以重複去年破紀錄成績,未來投資收入需視乎市場發展。他又警告今年市場有五大風險,指不少金融市場的資產估值已超越歷史高水平,而市場可能低估了一些風險因素,如實際情況與市場的樂觀預期不相符,隨時會引致資產市場大幅調整和波動。

【蘋果日報】稱,施永青:人們恐懼現金多,乜都會買。樓市升勢未止,中原集團主席兼總裁施永青認為,現時樓價不斷向上,不是樓宇因素影響,而是投資因素帶動市場。以前人們恐懼樓價,現時則恐懼現金太多,所以「乜都會買」。他認為,現時為財富大蒸發的年代,不是播種投資的好時機,而是一早買咗樓的人收成的時候。有兩類人適合入市,其一是能力綽綽有餘的用家,要提心吊膽的人就無謂入市,等政府的政策照顧。其二是有新錢流入的人,例如商人有盈餘亦可入市。

【信報】謂,屯門PARKVILLE首置15伙下月售,提前交購樓意向,自費證明從未上車。新世界(00017)旗下屯門單幢盤THEPARKVILLE預留15伙作「新世代首次置業計劃」,供25至35歲香港永久性居民及在本港從未置業的年輕上車客認購,早前截票累收1191張登記,超購78.4倍,發展商落實2月11日起發售,而合資格人士須於2月8日前遞交購樓意向,並於揀樓當日簽定臨約前須自費證明從來沒有在港擁有物業。

【東方日報】指,東涌業主沽樓轉掃八車位。車位價格及買賣交投隨大市爆升,有投資客更賣樓套現再掃車位。東涌藍天海岸業主早前以近一千萬元沽出持有的單位後,本月斥約一千四百萬元連掃區內八個車位。該區今個月已錄得超過三十宗車位成交,創區內單月新高紀錄。

【晴報】報導,牽晴間719呎,$900萬易手。利嘉閣地產資料顯示,粉嶺牽晴間7座中層C室,實用面積約719呎,為三房兩廳一套間隔,雙方以900萬元促成交易,折合實用面積呎價約12,517元。以樓價來說,屬屋苑標準單位新高價。

2018年1月28日 星期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1月20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1月20日【星島日報】指,中港財團競投進取,安達臣道25標破紀錄。股市連番報升,地價卻持續水漲船高,繼九龍塘地皮以天價成交後,昨日截標的九龍安達臣道首幅住宅地皮同樣矚目,該地皮合共接獲二十五組中港財團入標角逐,打破九龍區地皮入標數目紀錄,雖然地皮位處新發展區,惟業界卻將地皮每方呎估值調升至九千至一萬三千元,另外,亦有財團調高入標價逾一成以進取價競投。

【明報】曰,CCL首破167點,七大指數齊破頂。樓價指數再闖高峰。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67.51點,按周升1.16%,並首破167點。事實上,現時指數與170點大關僅距離約1.5%。中原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本周CCL、CCLMass、CCL(中小型單位)、CCL(大型單位)、港島、九龍及新界東,七大指數齊創歷史新高,為34周、即8個半月以來首見。他又指,數據反映樓價沒有受到聖誕及元旦長假期影響,走勢持續向上。CCL今年春季目標為175點,現時相差7.49點。

【信報】謂,津匯400萬入場撼君譽峰,3天五新盤開價近年罕見。股市連番創新高,帶動樓市氣氛亦轉熾熱,連同周五(19日)新加入搶客戰的兩新盤,3天內共有5個新盤爭相開價。恒地(00012)北角長樓花期單幢項目君譽峰周五公布首批推60伙價單,折實平均呎價2.73萬元,貼近同區新盤造價,折實入場費476.9萬元;另一邊廂已屬現樓,由其士與寶聲合作發展的土瓜灣單幢項目津匯,同日發出首張51伙價單,折實平均呎價1.92萬元,較上月同區新盤翰畋首批低近半成,折實入場費399.9萬元更吸引,令一手市場急升溫,出現五盤混戰局面。業界人士表示,5盤3天內連環開價相當罕見,惟各盤首批定價處於市場上限,發展商求價多於求量,將以「唧牙膏」方式推售。

【文匯報】報導,地價成林鄭「首置盤」指標。賣地市場繼續熱火朝天之際,不可忽略每幅地皮賣價對後市的影響。昨日截標的安達臣道對出用地,身處的位置前身為安達臣道石礦場,今次為該發展區首次有地皮招標。猶記得政府去年10月中在《施政報告》提到的「港人首置上車盤」,第一個選址亦落戶石礦場內,今次地皮成交價,肯定會成為首置上車盤的指標。

【蘋果日報】稱,學者:政府為達標,劏房盤陸續來。面對劏房盤熱潮來勢洶洶,浸大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現時難杜絕發展商推出劏房盤,因近年政府放寬發展商修改圖則,部份發展商看中商機,畫出多個細單位圖則,令大量劏房盤進入新盤市場。麥又指,因近年政府為了達到建樓指標,有意放寬批地和圖則的監管,同時過往批出的圖則即將進入市場,所以未來一、兩年仍會有部份劏房盤發售。

【東方日報】指,Nicholson呎售12.8萬,亞洲分層次高。超級豪宅新盤錄高價成交。會德豐地產負責銷售的山頂MountNicholson第三期,昨落實以招標形式售出中高層兩伙分層大宅,由同一組買家以11.38億元購入,平均呎價逾12.8萬元,創亞洲分層住宅呎價次高紀錄。MountNicholoson第三期昨售11樓C及D單位,成交價分別逾5.47億及逾5.9億元,實用面積分別4,266及4,596方呎,折合實用呎價分別128,413及128,414元。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1月29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1月29日【文匯報】報導,轉按風暴逼近,恐抬百萬上會。早年不少新盤提供高成數、低息前期供款方案,吸納一批購買力。如今「蜜月期」將屆滿,有業主紛紛考慮轉按。不過,加息逼近,港府多項辣招,加上發展商造按種種限制,轉按變得地雷遍地。按揭業界建議,轉按人士應留意,向銀行轉按的金額能否覆蓋原先向發展商貸入的款額,自己能否通過壓力測試,並應留意有否罰息期,以免無辜加重支出。若樓市未來出現調整或持平,最壞情況下,業主恐要抬過百萬方能保住層樓。

【蘋果日報】稱,貨櫃碼頭起樓,麥齊光:可住30萬人,稱置業需求大不會推冧樓市。港府覓地建屋困難,近日有聲音建議在葵涌貨櫃碼頭上建「空中樓閣」,發展局前局長麥齊光認為「有得做」,可為多達30萬人提供容身之所。他接受本報專訪時詳述,碼頭過去一直「曬貨箱」,一地兩用後,碼頭營運商可發展地產項目,香港市民有屋住,只要循序漸進推出新盤,不會推冧樓市。

【信報】謂,新地本月沽320伙套43億稱王,雲海平台戶呎造3.21萬,貴絕馬鞍山。新地(00016)旗下馬鞍山雲海一期氣勢如虹,呎價不足3周三度「破頂」,剛過去的周六(27日)落實以3572萬元沽出標售的高層連平台特色戶,呎價破3萬大關至3.21萬元,貴絕馬鞍山區。雲海一期銷情佳,亦帶動新地本月累積售出近320個新盤單位,套現約43億元,提早成為本月新盤市場「吸金王」及「賣樓王」雙料冠軍。過去周末(27日及28日)4盤交鋒,均取得沽清或接近售罄成績,令兩天一手錄逾200宗成交,按周增加逾20%,同時推高本月一手交投至約950宗,按月增加近兩成,本月僅餘3天,最少仍有11個樓盤合共推售約110伙,一手交投量極大機會重返逾千宗水平。

【星島日報】指,東港城「跳價」,每呎1.9萬新高。近期特色戶有價有市,將軍澳東港城錄「跳價」成交,香港置業助理分區董事劉浩勤表示,東港城6座頂層複式D室連平台特色戶,面積892方呎,以1695萬元易手,呎價達19002元,成交呎價較舊紀錄高30%。原業主於1998年10月以875.4萬元購入。

【明報】指,楊超成8780萬沽中保大廈單位。投資者活躍於寫字樓買賣。美聯商業營業董事甘廣然表示,由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胞弟楊超成持有的中環中保集團大廈8樓15至18室,新近以8780萬元轉手,以單位總樓面5003方呎計,呎價17,549元,成交呎價創該廈新高。

【東方日報】指,銀主盤交投半年飆1.4倍。住宅樓價持續上升,加上盤源短缺,就連過往較難賣的銀主盤亦被熱搶。本報綜合市場成交資料,去年下半年已曝光的住宅銀主盤成交至少有74宗,較上半年約31宗大升約1.4倍,當中千萬元以下的中小型單位所佔比例,由約52%進一步升至約66%,個別成交更屬創新高價。

【晴報】報導,10大屋苑,周末交投增逾5成。據美聯物業資料顯示,上周末10大藍籌屋苑錄得約20宗買賣成交,較對上一周的13宗上升約53.8%,創4周新高,並連續8個周末維持雙位數水平。據分區成交統計顯示,10大屋苑上周末僅得康怡花園沒有錄得成交,最多則為美孚新邨的7宗成交,其次是嘉湖山莊的3宗成交。

2018年1月25日 星期四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1月20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1月20日【星島日報】指,中港財團競投進取,安達臣道25標破紀錄。股市連番報升,地價卻持續水漲船高,繼九龍塘地皮以天價成交後,昨日截標的九龍安達臣道首幅住宅地皮同樣矚目,該地皮合共接獲二十五組中港財團入標角逐,打破九龍區地皮入標數目紀錄,雖然地皮位處新發展區,惟業界卻將地皮每方呎估值調升至九千至一萬三千元,另外,亦有財團調高入標價逾一成以進取價競投。

【明報】曰,CCL首破167點,七大指數齊破頂。樓價指數再闖高峰。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67.51點,按周升1.16%,並首破167點。事實上,現時指數與170點大關僅距離約1.5%。中原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本周CCL、CCLMass、CCL(中小型單位)、CCL(大型單位)、港島、九龍及新界東,七大指數齊創歷史新高,為34周、即8個半月以來首見。他又指,數據反映樓價沒有受到聖誕及元旦長假期影響,走勢持續向上。CCL今年春季目標為175點,現時相差7.49點。

【信報】謂,津匯400萬入場撼君譽峰,3天五新盤開價近年罕見。股市連番創新高,帶動樓市氣氛亦轉熾熱,連同周五(19日)新加入搶客戰的兩新盤,3天內共有5個新盤爭相開價。恒地(00012)北角長樓花期單幢項目君譽峰周五公布首批推60伙價單,折實平均呎價2.73萬元,貼近同區新盤造價,折實入場費476.9萬元;另一邊廂已屬現樓,由其士與寶聲合作發展的土瓜灣單幢項目津匯,同日發出首張51伙價單,折實平均呎價1.92萬元,較上月同區新盤翰畋首批低近半成,折實入場費399.9萬元更吸引,令一手市場急升溫,出現五盤混戰局面。業界人士表示,5盤3天內連環開價相當罕見,惟各盤首批定價處於市場上限,發展商求價多於求量,將以「唧牙膏」方式推售。

【文匯報】報導,地價成林鄭「首置盤」指標。賣地市場繼續熱火朝天之際,不可忽略每幅地皮賣價對後市的影響。昨日截標的安達臣道對出用地,身處的位置前身為安達臣道石礦場,今次為該發展區首次有地皮招標。猶記得政府去年10月中在《施政報告》提到的「港人首置上車盤」,第一個選址亦落戶石礦場內,今次地皮成交價,肯定會成為首置上車盤的指標。

【蘋果日報】稱,學者:政府為達標,劏房盤陸續來。面對劏房盤熱潮來勢洶洶,浸大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現時難杜絕發展商推出劏房盤,因近年政府放寬發展商修改圖則,部份發展商看中商機,畫出多個細單位圖則,令大量劏房盤進入新盤市場。麥又指,因近年政府為了達到建樓指標,有意放寬批地和圖則的監管,同時過往批出的圖則即將進入市場,所以未來一、兩年仍會有部份劏房盤發售。

【東方日報】指,Nicholson呎售12.8萬,亞洲分層次高。超級豪宅新盤錄高價成交。會德豐地產負責銷售的山頂MountNicholson第三期,昨落實以招標形式售出中高層兩伙分層大宅,由同一組買家以11.38億元購入,平均呎價逾12.8萬元,創亞洲分層住宅呎價次高紀錄。MountNicholoson第三期昨售11樓C及D單位,成交價分別逾5.47億及逾5.9億元,實用面積分別4,266及4,596方呎,折合實用呎價分別128,413及128,414元。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1月22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1月22日【明報】曰,恒大向恒地買地,首插旗港住宅,「買殼」形式購屯門官地,料投資逾百億。內房龍頭中國恒大(3333)首度進軍本港住宅市場。本報翻查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恒地旗下附屬、2015年以36.3億元投得屯門管翠路住宅用地的福彩發展有限公司,多名董事包括恒地副主席李家誠等辭任,改由多名恒大背景內地人士入主,意味地皮或已易手。市場估計,由於項目可建近80萬方呎,規模不小,投資額料逾百億元。

【星島日報】指,鄭若驊主動披露南區物業亦涉僭建。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昨日再度為大宅僭建問題向公眾致歉,同時透露已聘請認可人士檢查名下其他物業有否僭建物。她昨晚約十一時回應傳媒查詢,透露其位於港島南區的物業有三處沒有登記紀錄的改裝,全部均是買入該物業時已經存在,認可人士建議依原圖則修正;至於沙田兩個物業,包括駿景園以及火炭金豪工業大廈一個單位,則沒有僭建物。她昨天在電台節目中就僭建問題五度向公眾致歉,強調自己作為業主須為僭建物負責,並重申不會辭職。

【信報】謂,遠金呎造5.26萬,全港商廈次貴。商廈續現高價成交,資深投資者永光地產大股東譚逢敬剛斥資逾5.68億元購入金鐘遠東金融中心中高層全層,呎價5.26萬元,僅次於中環中心頂樓,成為全港呎價次貴。上述商廈成交為遠東金融中心29樓全層,建築面積約1.08萬方呎,以5.68億元易手,呎價5.26萬元。現時全層分租予兩個租戶,月租合共103萬元,新買家回報近2.2厘。

【文匯報】報導,津匯兩日收近900票,超額認購逾16倍。大批新盤趕趁農曆新年前出籠搶客,市場上數個新盤現正同步收票,估計合共已錄逾一千二百張入票。當中其士國際(00025)及寶聲集團合作的馬頭角津匯成績最突出,首個周末開放示範單位速錄近900張入票,超額認購逾16倍。

【蘋果日報】稱,中資佔中環寫字樓新租64%。本港核心商廈被中資掃貨,承租力亦隨之增加。仲量聯行昨日發表報告,去年全年中資佔中環寫字樓新租約比例達64.2%,按年增加13.2個百份點,創自2013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該行報告指出,去年12月中環寫字樓受長假期影響,新租賃宗數按月減少32%,但中資佔中環租賃成交達67%,其中兩家中資公司承租中環中心合共3萬方呎樓面。全年計中資佔中環租賃比例達64.2%,較2016年51%增加13.2個百份點。

【東方日報】指,粉嶺高球場用地2020到期,七成受訪者撐改劃建屋。私人遊樂場用地的土地規劃備受關注,其中一幅佔地最廣、爭議最大的粉嶺高爾夫球場的用地將於二○二○年到期,有政黨透過語音調查,收集市民對球場改為住屋用地的意見,結果有約七成受訪者認為過度佔用土地資源,應將該土地轉作建屋用途。

【晴報】報導,雲海提價加推43伙,平均呎價$19253。新鴻基地產(00016)旗下馬鞍山雲海一期首輪銷售沽清,前日次輪推售108伙,即日全部售罄。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表示,項目共售出230伙,套現約30億元,將加推第6號價單涉43伙,折實平均呎價19,253元,標準單位價錢約有2至4%加幅。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1月25日

【星島日報】指, 「首置上車盤」面對高地價煩惱。繼上星期龍翔道地皮創下九龍每方呎樓面平均地價新紀錄後,位近秀茂坪的安達臣道地皮,又在多達二十五個內地和本港大中小財團入標角逐下,以市場估計的上限價批出,反映地產商不惜高價補充土地儲備,來應付後市需求。這幅地由於位居半山,坐擁維港景觀,加上龍翔道剛誕生新地王,市場早已調高了地價預期,結果由華懋旗下公司以三十一億一千二百八十萬元投得,平均樓面呎價一萬二千元,貼近市場估值上限。

【蘋果日報】稱, 浪翠園97「樓蟹」返家鄉。新界兩大97年經典「樓蟹」命運各異。新地(016)發展的深井浪翠園,市場剛錄得97年摸頂貨成交,業主死捱21年才返家鄉,賬面賺16萬元。長實(1113)天水圍嘉湖山莊有「97貨」變樓王,勁賺逾七成,兩房逼近500萬元。

【東方日報】指, 前少年股神,絕橋炒車位。大學生時代已被稱「少年股神」的中國泛海證券投資部副總裁洪龍荃,於一六年開始投資車位,以每個約140萬元購入兩個將軍澳廣場車位。他後來因看好港珠澳大橋為東涌區帶來的潛力,再以每個約80多萬元購入區內映灣園數個車位,惟扣除雜費後,回報僅1厘。其後,他見該屋苑車位價格升幅不俗,故去年以每個約160萬元陸續售出,並轉移投資將軍澳日出康城領都車位,以每個約170萬元購入該屋苑兩個車位,現時每月以3,900元出租。

【信報】謂, 華懋31億奪安達臣道首幅地。觀塘安達臣道石礦場未來數年將變身成為九龍東全新發展區,區內首幅住宅地上周五(19日)截標,地政總署共接獲25份標書,最終由超過7年未有投得賣地表地皮的華懋先拔頭籌,爆冷以逼近市場預期上限的31.128億元奪得該地皮,每方呎樓面地價12003元。

【文匯報】報導,首置盤恐成「雞肋」。觀塘安達臣道住宅地昨日揭盅,每呎樓面地價竟達1.2萬元,媲美啟德新區,業界料將來賣價或超過每方呎2萬元。有測量師按此推算,將來同區的「港人首置上車盤」,即使七折後亦要1.5萬元以上,與二手住宅的售價不會差太多,對於政府原擬措施受惠對象,即家庭收入在5.2萬元至6.8萬元的準買家來說無異於雞肋,「個價唔上唔落,變成三不象」。

【晴報】報導,蔚藍灣畔特色戶$2050萬易手。美聯物業資料顯示,將軍澳蔚藍灣畔優質特色單位獲同區換樓客斥資2,050萬元承接,呎售逾1.98萬元,創屋苑及坑口區呎價及造價新高。成交單位為蔚藍灣畔3座高層C室,實用面積1,031呎,連859呎天台,獲同區換樓客承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1月22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1月22日【明報】曰,恒大向恒地買地,首插旗港住宅,「買殼」形式購屯門官地,料投資逾百億。內房龍頭中國恒大(3333)首度進軍本港住宅市場。本報翻查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恒地旗下附屬、2015年以36.3億元投得屯門管翠路住宅用地的福彩發展有限公司,多名董事包括恒地副主席李家誠等辭任,改由多名恒大背景內地人士入主,意味地皮或已易手。市場估計,由於項目可建近80萬方呎,規模不小,投資額料逾百億元。

【星島日報】指,鄭若驊主動披露南區物業亦涉僭建。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昨日再度為大宅僭建問題向公眾致歉,同時透露已聘請認可人士檢查名下其他物業有否僭建物。她昨晚約十一時回應傳媒查詢,透露其位於港島南區的物業有三處沒有登記紀錄的改裝,全部均是買入該物業時已經存在,認可人士建議依原圖則修正;至於沙田兩個物業,包括駿景園以及火炭金豪工業大廈一個單位,則沒有僭建物。她昨天在電台節目中就僭建問題五度向公眾致歉,強調自己作為業主須為僭建物負責,並重申不會辭職。

【信報】謂,遠金呎造5.26萬,全港商廈次貴。商廈續現高價成交,資深投資者永光地產大股東譚逢敬剛斥資逾5.68億元購入金鐘遠東金融中心中高層全層,呎價5.26萬元,僅次於中環中心頂樓,成為全港呎價次貴。上述商廈成交為遠東金融中心29樓全層,建築面積約1.08萬方呎,以5.68億元易手,呎價5.26萬元。現時全層分租予兩個租戶,月租合共103萬元,新買家回報近2.2厘。

【文匯報】報導,津匯兩日收近900票,超額認購逾16倍。大批新盤趕趁農曆新年前出籠搶客,市場上數個新盤現正同步收票,估計合共已錄逾一千二百張入票。當中其士國際(00025)及寶聲集團合作的馬頭角津匯成績最突出,首個周末開放示範單位速錄近900張入票,超額認購逾16倍。

【蘋果日報】稱,中資佔中環寫字樓新租64%。本港核心商廈被中資掃貨,承租力亦隨之增加。仲量聯行昨日發表報告,去年全年中資佔中環寫字樓新租約比例達64.2%,按年增加13.2個百份點,創自2013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該行報告指出,去年12月中環寫字樓受長假期影響,新租賃宗數按月減少32%,但中資佔中環租賃成交達67%,其中兩家中資公司承租中環中心合共3萬方呎樓面。全年計中資佔中環租賃比例達64.2%,較2016年51%增加13.2個百份點。

【東方日報】指,粉嶺高球場用地2020到期,七成受訪者撐改劃建屋。私人遊樂場用地的土地規劃備受關注,其中一幅佔地最廣、爭議最大的粉嶺高爾夫球場的用地將於二○二○年到期,有政黨透過語音調查,收集市民對球場改為住屋用地的意見,結果有約七成受訪者認為過度佔用土地資源,應將該土地轉作建屋用途。

【晴報】報導,雲海提價加推43伙,平均呎價$19253。新鴻基地產(00016)旗下馬鞍山雲海一期首輪銷售沽清,前日次輪推售108伙,即日全部售罄。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表示,項目共售出230伙,套現約30億元,將加推第6號價單涉43伙,折實平均呎價19,253元,標準單位價錢約有2至4%加幅。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1月13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1月13日【蘋果日報】稱,維景灣畔一劏五,呎租貴過山頂豪宅,90呎租$12,000,業主最多月收$42,000。劏房租金成近期熱話,繼長實將軍澳「劏房之城」緻藍天前日創出呎租82元後,不出一日同區維景灣畔再破紀錄,有業主更甚,將單位一劏五招租,賺盡水位。代理表示,維景灣畔5座高層F室3房單位,實用面積664呎,被業主劏成5間房,房間面積最細只有48呎,最大90呎,平均面積64呎,呎租介乎105至150元,貴絕將軍澳。

【東方日報】指,工廈W212實呎達2.5萬。樓市熾熱,各類型物業均受追捧。新鴻基地產(00016)旗下荃灣樓花工廈W212,火速售出8層樓面,最高建築呎價約1.5萬元,實用呎價達2.5萬元,直逼鄰近臨海住宅新盤最高呎價紀錄,據悉,項目部分單位昨已加價逾5%。消息透露,該盤昨加推3樓部分單位價單,個別較之前推出7樓單位呎價高約4%。據悉,項目售出連預留已有10多層樓面,僅餘數層樓面未售。

【明報】曰,三大辣稅去年304億,按年升26%,BSD增44%,內地買家有增無減。繼差估署早前公布去年11月份香港私樓售價指數連續13個月破頂之後,稅務局最新資料顯示,綜合買家印花稅(BSD)、額外印花稅(SSD)、雙倍印花稅(DSD)三大樓市辣稅,政府去年徵收的三大辣稅金額合共303.9億元,較2016年錄得的241.36億元,按年增加26%;當中去年BSD稅款涉逾87億元,按年大增逾四成,反映本港物業仍深受內地及境外買家追捧。

【信報】謂,海航傳年息9厘洽新地借錢應急,為啟德地皮再融資,或鋪路合作發展。約一年前豪擲272億元先後購入啟德4幅住宅地皮的海航集團,近日又傳出要為地皮再融資「撲水」,今次更向本港大型地產商埋手。路透引述消息指出,海航正與新地(00016)洽談一筆貸款,用作償還為購入啟德地皮而安排的過渡性貸款,惟未有透露借貸金額,但據報海航願意向新地支付高達年息9厘。據悉,海航分別有一筆25億元及28億元過橋貸款,須在1月15日及2月23日前償還。

【文匯報】報導,十年高樓價,半數人死慳。香港去年股市、樓市齊升,坊間一般認為有助產生「財富效應」,市民會放膽消費。不過,香港中文大學昨日發佈的調查卻顯示,即使是有樓人士,超過五成(52.9%)受訪者完全不覺得高樓價會令財富增加,66%人更不覺得可以「放膽消費」;租客更慘,近九成(89.3%)人完全不覺得財富增加及83%人不覺得可以「放膽消費」。不論業主或租客,整體上覺得樓價升對個人「好處多些」的僅佔7.8%,認為「壞處多些」卻有37%,另合共有49.7%人因樓價高而要節衣縮食。

【星島日報】指,龍翔道豪宅地王截收十標書。政府今個財政年度頻推靚地,當中九龍塘龍翔道豪宅地王昨日截標,接獲十份標書,入標財團以大型發展商為主,包括長實、新地及恒基等獨資參與,另亦錄信和等發展商以合資形式競投,業內人士指,該地皮估值逾一百零五億元,每方呎地價逾二萬四千元,呎價有力挑戰九龍新高紀錄。

二手再升溫 一城樓價連環破頂 頂層548萬新高 820呎高見1045萬  

二手再升溫 一城樓價連環破頂
頂層548萬新高 820呎高見1045萬
 

二手市場升溫。沙田第一城連天台戶以548萬元易手,創屋苑同類新高價,更較1個月前賣貴12.5萬元;另屋苑820平方呎單位以1,045萬元沽,成交價創屋苑標準分層戶新高紀錄。

準買家趕農曆新年前入市,帶動沙田第一城頻錄高價成交,屋苑兩房連天台戶約1個月再破頂。美聯沙田第一城分行聯席區域經理黃錦瀚表示,沙田第一城3座頂層連天台單位,實用面積327平方呎,以548萬元沽出,創有紀錄以來兩房單位新高,實用呎價16,758元。

一城2房單月賣貴13萬

資料顯示,對上一宗同類高價,為38座高層連天台於去年12月以535.5萬元沽出,今次造價再推高12.5萬元。1月至今沙田第一城錄約24宗成交,較上月同期的22宗,升約9%。

而屋苑再錄過千萬元成交,為33座低層A室,實用面積820平方呎(建築面積980平方呎),成交價1,045萬元,呎價12,744元,為屋苑第4宗過千萬元成交,包括兩宗連天台戶及1宗3房連套房間隔。該成交價創屋苑標準分層戶新高紀錄。

荃中高層零議價440萬沽

盤源缺造就價高,美聯荃景圍分行首席高級營業經理鍾家豪表示,荃灣中心4座高層D室,實用面積324平方呎,即放盤即零議價440萬元沽出,實用呎價13,580元,售價為同類新高。

今個月至今荃灣中心錄12宗買賣成交,實用呎價約1.25萬元。

另一方面,美聯物業九龍豪宅區域營業董事鍾坤文表示,九龍塘又一居1座低層F室,實用面積568平方呎,以1,163萬元易手,實用呎價20,475元,因單位屬低層,售價為同類高價。

此外,北京物業羅樹新表示,鰂魚涌康怡花園A座高層15室,實用面積668平方呎,原業主放盤一星期,本來叫價1,120萬元,最終以底價1,100萬元沽出,較開價減20萬元,實用呎價16,467元。新買家為區外換樓客,已睇樓六星期,買入作自住用途。原業主於1996年7月以495萬元購入。

周六、日10大屋苑較對上一個星期一律報跌,中原錄得13宗成交,按周跌28%;美聯兩天錄得13宗買賣成交,按周回落約32%;利嘉閣累錄15宗,下跌6宗;香港置業錄8宗成交,跌約43%(註:四大代理10大屋苑各有差異)。

撰文:

盧金施

22 Jan 2018

經濟日報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1月24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1月24日【蘋果日報】稱,經紀與客WhatsApp吵架 暫時釘牌。地監局昨日公佈去年344名地產經紀違規被處分,其中一名經紀透過WhatsApp與客人吵架,繼而在公眾場合口角,因影響行業形象而遭暫時吊銷牌照,屬於首宗案例。地監局昨日總結2017年數據,344名持牌代理違規被處分,當中19人被釘牌,主要是當事人牽涉刑事、破產等。

【東方日報】指,半生拚搏為買樓,房策失誤嘆奈何。國際調查機構取樣自全球293個大城市的樓價數據顯示,全球26個大都會樓價達到「嚴重不可負擔」水平,而香港再度高踞榜首!以家庭收入中位數,全家人不吃不用,將19.4年總收入儲起,才足夠負擔起一個小型住宅單位,與一六年的18.1年比較,難捱程度又上一層樓。須留意的是,調查來自去年第三季數字,當時香港樓價尚未破頂,若計算迄今再升多百分之四,可以預見須耗廿載方能上車已是指日可待。

【明報】曰,去年二手夾屋129宗,成交量4年新低。樓市熾熱,夾屋樓價雖然跟隨大市上升,但利嘉閣研究部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去年全港僅錄得129宗夾屋二手買賣登記,較2016年的159宗下跌19%,為2013年錄得122宗買賣登記後的4年新低位。不過,由於本港整體樓價持續上升,期內物業成交總金額按年跌幅卻較少,由2016年的8.83億元,減少12%至去年的7.75億元。

【星島日報】指,MONTEREY每呎3.9萬破頂,創將軍澳分層造價紀錄。會德豐地產發展的GRANDMONTEREY,剛錄得新高價成交,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稱,該盤以招摽形式售出1伙特色戶,為2A座頂層A室,面積1629方呎,附設1576方呎天台、以及215方呎平台,成交價達6353.1萬元,呎價高見3.9萬元,為項目新高之餘,更成為將軍澳區呎價最高的住宅;他表示,該盤特色戶只餘3伙,呎價有機會再創新高。黃氏表示,項目累沽664伙,佔項目總數95%,套現逾60億元。

【信報】謂,信置今年推3盤涉逾2600伙。去年多次奪得地皮發展的信置(00083),其營業部聯席董事田兆源出席利嘉閣周年晚會時指出,該集團未來會增加土儲,只要價錢合適,仍會吸納地皮發展。該集團今年將推出3盤,涉及逾2600伙,其中深水埗項目料最先登場,短期申請售樓紙,預計第二季推出;觀塘重建項目先推第一期約1000伙,與同系大埔白石角項目均預計下半年推售。

【文匯報】報導,IMF料港今年經濟增2.8%,警惕5挑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昨發表報告,預計由於香港消費將繼續受到偏緊的勞工市場的支持,而各項大型基建及住屋項目陸續開展則令投資可望保持強勁,因此今年經濟增長可達2.8%。不過,IMF又提醒本港需警惕5項挑戰,警告本港現時樓市失衡,因此建議香港政府繼續致力增加房屋供應,為現時熾熱的樓市逐步降溫。

2018年1月21日 星期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1月22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1月22日【明報】曰,恒大向恒地買地,首插旗港住宅,「買殼」形式購屯門官地,料投資逾百億。內房龍頭中國恒大(3333)首度進軍本港住宅市場。本報翻查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恒地旗下附屬、2015年以36.3億元投得屯門管翠路住宅用地的福彩發展有限公司,多名董事包括恒地副主席李家誠等辭任,改由多名恒大背景內地人士入主,意味地皮或已易手。市場估計,由於項目可建近80萬方呎,規模不小,投資額料逾百億元。

【星島日報】指,鄭若驊主動披露南區物業亦涉僭建。律政司司長鄭若驊昨日再度為大宅僭建問題向公眾致歉,同時透露已聘請認可人士檢查名下其他物業有否僭建物。她昨晚約十一時回應傳媒查詢,透露其位於港島南區的物業有三處沒有登記紀錄的改裝,全部均是買入該物業時已經存在,認可人士建議依原圖則修正;至於沙田兩個物業,包括駿景園以及火炭金豪工業大廈一個單位,則沒有僭建物。她昨天在電台節目中就僭建問題五度向公眾致歉,強調自己作為業主須為僭建物負責,並重申不會辭職。

【信報】謂,遠金呎造5.26萬,全港商廈次貴。商廈續現高價成交,資深投資者永光地產大股東譚逢敬剛斥資逾5.68億元購入金鐘遠東金融中心中高層全層,呎價5.26萬元,僅次於中環中心頂樓,成為全港呎價次貴。上述商廈成交為遠東金融中心29樓全層,建築面積約1.08萬方呎,以5.68億元易手,呎價5.26萬元。現時全層分租予兩個租戶,月租合共103萬元,新買家回報近2.2厘。

【文匯報】報導,津匯兩日收近900票,超額認購逾16倍。大批新盤趕趁農曆新年前出籠搶客,市場上數個新盤現正同步收票,估計合共已錄逾一千二百張入票。當中其士國際(00025)及寶聲集團合作的馬頭角津匯成績最突出,首個周末開放示範單位速錄近900張入票,超額認購逾16倍。

【蘋果日報】稱,中資佔中環寫字樓新租64%。本港核心商廈被中資掃貨,承租力亦隨之增加。仲量聯行昨日發表報告,去年全年中資佔中環寫字樓新租約比例達64.2%,按年增加13.2個百份點,創自2013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該行報告指出,去年12月中環寫字樓受長假期影響,新租賃宗數按月減少32%,但中資佔中環租賃成交達67%,其中兩家中資公司承租中環中心合共3萬方呎樓面。全年計中資佔中環租賃比例達64.2%,較2016年51%增加13.2個百份點。

【東方日報】指,粉嶺高球場用地2020到期,七成受訪者撐改劃建屋。私人遊樂場用地的土地規劃備受關注,其中一幅佔地最廣、爭議最大的粉嶺高爾夫球場的用地將於二○二○年到期,有政黨透過語音調查,收集市民對球場改為住屋用地的意見,結果有約七成受訪者認為過度佔用土地資源,應將該土地轉作建屋用途。

【晴報】報導,雲海提價加推43伙,平均呎價$19253。新鴻基地產(00016)旗下馬鞍山雲海一期首輪銷售沽清,前日次輪推售108伙,即日全部售罄。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表示,項目共售出230伙,套現約30億元,將加推第6號價單涉43伙,折實平均呎價19,253元,標準單位價錢約有2至4%加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