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9日 星期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7月30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7月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7月30日日【星島日報】曰, 新房策出台「滿月」 ,居二成交急跌逾50%。自新房策於上月底出台後,經過接近一個月的「洗禮」,當中新居屋定價機制改為五二折最具威力,並即時對居屋二手市場的成交及造價逐步構成影響,部分地區成交量按月跌逾五成,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而近期有不少業主相繼下調放盤叫價,並且擴大議價空間等,造價亦較以往有輕微回軟;業界人士指,新房策推出後,即時令熾熱的二手居屋·稍為降溫,帶來短暫冷靜期,預計未來居二市場成交量亦會級級向下。

【蘋果日報】稱, 居屋癲價樂年綠表873萬。居屋頻現癲價,繼大角嘴富榮花園升破千萬元後,深水埗樂年花園綠表價亦逼近900萬元。中原雷澤麟說,樂年花園剛錄破頂成交,單位為3座高層C室,實用802方呎,剛以綠表價873萬元易手,呎價10,885元,買家為公屋租戶。賣方1995年以一手價245萬元買入,賺628萬元離場。資料顯示,是次成交價打破樂富嘉強苑今年5月創下的800萬元紀錄,貴絕九龍未補價居屋。

【明報】謂, Milano 3日收4000票,超額36倍,新房策滿月 7月一手成交跌55%。特首林鄭月娥推出6招新房策「滿月」之際,焦點現樓新盤的收票情况熾熱。有機會成8月首個開售大盤、新地(0016)以折實平均實呎1.37萬元推出的元朗錦田PARK YOHO Milano(下稱Milano),市場消息稱,樓盤過去3日累收約4000票,以首張價單涉及108伙計,超額認購達36倍,成為今年迄今首3日收票最強勁新盤之一。不過,7月除了新地積極推盤外,其他發展商以銷售餘貨為主,令一手成交宗數只錄約1000宗,相對6月錄約2200宗,按月跌55%。

【文匯報】報導, 新房策貿戰添憂,發展商唞暑小休,本月新盤銷售料減50%。受政府推出新房策及中美貿易戰升溫影響,7月發展商推盤步伐放慢,買家入市又審慎,一手盤料只沽約1,100伙,按月大跌50%。業界估計,8月發展商推盤步伐料轉快,料至少有5個新盤合共逾1,600伙推售,連同其他貨尾盤,估計8月一手盤成交回升至約1,500伙,按月升約36%。不過,面對中美貿易戰升溫,息口又有上升壓力,本港樓價升勢料放緩。

【信報】指, 黃遠輝:不增供地樓價恐更癲。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上周六(28日)在元朗舉行公眾論壇,小組主席黃遠輝坦言,不敢說增加土地供應後,樓價就會回落,小組亦無法控制私人市場如何使用土地,但如果不增闢土地,情況只會更差;副主席黃澤恩則認同公私營房屋的六四比例及地積比率短期內有需要更改,例如古洞北已採用新的比率進行規劃。

【東方日報】指,半數藍籌盤估價漲逾15%。樓價未受息口及新房策等影響,升勢持續。本報追蹤20個大型二手屋苑單位,半數估價今年漲幅達15%以上,而3個藍籌盤期間更率先升破20%。廿大屋苑中,以鰂魚涌太古城估價升勢最凌厲,該盤順安閣低層戶,實用面積580方呎,去年底估價為918萬元,最新達1,122萬元,累升22.2%或204萬元,呎價19,345元。

2018年7月27日 星期五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7月27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7月27日【星島日報】曰, 新居屋禁售期擬五年增至十年。房委會早前通過居屋與市價脫鈎,讓居屋降至五二折發售,但私人市場禁售期卻維持在五年,一直被指過於寬鬆。據本報得悉,多個政黨皆向港府反映希望收緊居屋轉售限制,港府亦正積極考慮將居屋禁售期由五年延長至十年。身兼房委會委員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强透露,近日約見林鄭月娥時,曾提出延長居屋禁制期至十年,對方對此反應正面,並同意應盡快展開相關工作。身兼房委會主席的運房局局長陳帆昨日承認,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稍後就此會再作跟進及研究,但如要修訂限制,須有待房委會在下一批資助房屋出售時再商討。

【蘋果日報】稱, 荃灣星岸四年賺逾四千萬。樓市癲價持續,荃灣青山公路星岸一個特色戶不足四年升1.1倍,業主賬面勁賺4,332萬元。美聯物業黃子豪表示,上址為1座低層B室複式單位,實用面積2,392方呎,原業主三個月前便在市場放售,終以零議價8,350萬元沽出,呎價34,908元。黃子豪指,原業主於2014年11月以約4,017.8萬元購入上述物業,持貨逾三年賬面獲利4,332.2萬元,期間物業升值約1.1倍。

【明報】謂, 洪水橋棕地經營者 盼政府先安置後發展。洪水橋新發展區受影響棕地面積達190公頃,約等於10個維園,區內有不少經營建築材料及擺放大型機械設施的場地,有建材公司負責人指出,該公司在內地有廠房,仍需要在港設「中轉站」,希望政府先覓地安置業界,然後才發展新市鎮。新界鄉議局主席劉業強表示,希望政府與受影響業界溝通,考慮以流浮山一帶閒置魚塘及修復堆填區等作安置。

【文匯報】報導, 房會將研延長居屋轉售年期。房委會昨日舉行公開例會,房屋署署長應耀康在會上指出,今年出售的居屋在新房屋政策下,將以五二折發售,但未來的定價可能高於或低於五二折。身兼房委會主席的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社會上有不少聲音要求再收緊居屋轉售限制,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未來會討論延長居屋轉售年期,希望社會給予時間,有決定時會交代。

【信報】指, 花旗:69%市民料樓價續升。花旗銀行昨日公布第二季香港市民置業意向調查,結果顯示69%受訪者認為樓價會在未來12個月繼續上升,比例創調查8年以來新高;認為樓價會在未來12個月下跌的受訪者只有9%,比例回落至2017年第一季水平。一半受訪者則表示對置業不感興趣,對置業感興趣佔19%,比例與過去兩季相若。

【東方日報】指, 明年新居屋料可網上申請。樓價高企,居屋申請爭崩頭,市民往往要大排長龍交表。房屋署署長應耀康昨日在房屋委員會公開例會上透露,正研究倣效房屋協會,引入網上申請居屋,方便市民全天候申請,預計二○一九年新居屋可採用。今期居屋更改定價機制,單位將降價出售,料會吸引更多市民申請,應耀康指新機制下進行申請人負擔能力測試時,會改為採用非業主住戶的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計算,折扣率每期或會不同,有可能較今期的市價五二折高或低,但單位售價至少有七折。

【晴報】報導,大圍顯徑邨誕公屋王 3房單位$665萬易手。本港居二市場再誕公屋王!大圍顯徑邨一個3房單位,新近在自由市場以665萬元易手,呎價約1.2萬元。據EPRC經濟地產庫資料顯示,顯徑邨顯貴樓高層10室實用面積566呎,可分間3房,成交價高達665萬元,呎價11,749元。原業主於2012年以238萬元在自由市場購入,轉手升值1.8倍。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7月26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7月26日【星島日報】曰, 趙苑三期全盤標售。近期發展商加緊推售全新項目,其中由卓能集團發展的薄扶林趙苑三期由2幢物業組成,每幢4層,其中地下至3樓為住宅,提供41伙,單位面積由586至2555方呎,備有開放式至5房間隔,單位設落地玻璃幕牆及露台,項目總建築面積73293方呎,地盤面積為41323方呎。目前整個項目以招標形式放售, 並透過轉讓公司股權式發售,並將於下月28日截標,據悉, 目前部分單位已出租,將連租約發售。

【蘋果日報】稱,蔡志忠拆售中環中心,逾七千萬入場。商廈市場火熱,長實地產(1113)去年以400億元出售中環中心商廈75%業權交易,買家陸續沽貨,消息指資深投資者蔡志忠將拆售中環中心22樓全層,成項目首個拆售單位,最細單位1,600方呎起,入場費逾7,000萬元。蔡志忠表示,中環中心22樓全層建築面積約2.5萬方呎單位,將分拆成12個單位,最細面積由1,600方呎起。他認為假如你能以幾千萬元買入中環中心,你是買家,自己亦會想購入,目前吸引到大量買家交涉。

【明報】謂, 獅子山學會白仲祺:「娥六招」無用 增供應最實際。特首林鄭月娥上月底推出修改居屋定價機制等6項房屋政策新措施(下稱「娥六招」,見表),希望扭轉今日房屋供不應求、樓價飈升的局面。不過,獅子山學會營運總監白仲祺認為,「娥六招」對市民置業的幫助有限,當中居屋以市值五二折出售,料令認購人數大增,中籤率大跌,減少真正有實際置業需求家庭的上車機會;他認為,林鄭若真心希望穩定樓價,增加住宅土地供應才最有效,包括改劃部分粉嶺高球場用作興建10萬伙居屋。

【文匯報】報導, 「癲價」居屋令社會驚醒,資助房屋應「去商品化」。本港樓市熾熱,導致二手居屋價格亦水漲船高,大角咀富榮花園日前誕生本港首宗破千萬元的居屋成交紀錄。居屋本質是資助房屋,通過政府資助協助有住屋需求的中下階層市民安居,而絕非為助人出租或轉售圖利。「癲價」居屋的出現,再次提醒當局必須以新思維,重新審視居屋的定位和功能;尤其在政府加大對未來資助房屋財政承擔的新政下,更要審時度勢,改革資助房屋的流轉機制,將新資助居屋 「去商品化」,力防炒賣牟利,令合資格家庭的居住權得到充分保障,確保社會公平和公帑用得其所。

【信報】指, 何超瓊傳9億購歌賦山道屋,每呎16.13萬,創亞洲屋苑洋房新高。山頂超級豪宅買少見少,名人為得心頭好不惜重金出擊。市傳賭王何鴻燊千金何超瓊或相關人士,去年底動用近9億元購入山頂歌賦山道28號單號屋,若成交屬實,呎價將高見約16.13萬元,創下亞洲屋苑式洋房最高呎價紀錄。另外,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莫華倫家族成員新近再度出擊,擲2775萬元購入西半山慧苑單位,不足3個月豪擲逾半億元買樓。

【東方日報】指, 公屋凶宅受追捧,樓價逼到人都瘋。有道是人窮志短,其實人窮不僅志短,而且百無禁忌,新一期特快公屋編配計劃開始申請,相信爭崩頭的情況甚於往年,無殼蝸牛不理好醜,但求就手,既折射房屋問題持續惡化下的無奈,更是對港府房屋政策失敗的控訴。過去,人們對凶宅總是避之則吉,如今卻變得百無禁忌,並非人們不再迷信,或者信奉甚麼特別的宗教,而是走投無路才「出此下策」。畢竟鬼是虛無縹緲的,而房租及生活的壓力是實實在在的。事實上,公屋輪候大軍愈排愈長,平均上樓時間愈拖愈久,現在已達到五點一年,相信未來還會進一步延長,渴盼上樓的市民連公屋凶宅都「照殺」,乃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晴報】報導,富榮花園3房$1065萬售,榮登居屋樓王。樓市升勢未止,千萬居屋王應運而生。大角咀富榮花園一個中層3房已補地價單位,在自由市場以1,065萬元售出;據了解上手業主20年前購入價約182萬元,升價5倍。有地產代理指區內盤源少,直言今次成交「抵買」;亦有代理指同屋苑有3房單位曾叫價1,250萬元,但看好後市封盤。因有破頂成交,同區私樓叫價急漲80萬至150萬元。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7月27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7月27日【星島日報】曰, 新居屋禁售期擬五年增至十年。房委會早前通過居屋與市價脫鈎,讓居屋降至五二折發售,但私人市場禁售期卻維持在五年,一直被指過於寬鬆。據本報得悉,多個政黨皆向港府反映希望收緊居屋轉售限制,港府亦正積極考慮將居屋禁售期由五年延長至十年。身兼房委會委員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强透露,近日約見林鄭月娥時,曾提出延長居屋禁制期至十年,對方對此反應正面,並同意應盡快展開相關工作。身兼房委會主席的運房局局長陳帆昨日承認,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稍後就此會再作跟進及研究,但如要修訂限制,須有待房委會在下一批資助房屋出售時再商討。

【蘋果日報】稱, 荃灣星岸四年賺逾四千萬。樓市癲價持續,荃灣青山公路星岸一個特色戶不足四年升1.1倍,業主賬面勁賺4,332萬元。美聯物業黃子豪表示,上址為1座低層B室複式單位,實用面積2,392方呎,原業主三個月前便在市場放售,終以零議價8,350萬元沽出,呎價34,908元。黃子豪指,原業主於2014年11月以約4,017.8萬元購入上述物業,持貨逾三年賬面獲利4,332.2萬元,期間物業升值約1.1倍。

【明報】謂, 洪水橋棕地經營者 盼政府先安置後發展。洪水橋新發展區受影響棕地面積達190公頃,約等於10個維園,區內有不少經營建築材料及擺放大型機械設施的場地,有建材公司負責人指出,該公司在內地有廠房,仍需要在港設「中轉站」,希望政府先覓地安置業界,然後才發展新市鎮。新界鄉議局主席劉業強表示,希望政府與受影響業界溝通,考慮以流浮山一帶閒置魚塘及修復堆填區等作安置。

【文匯報】報導, 房會將研延長居屋轉售年期。房委會昨日舉行公開例會,房屋署署長應耀康在會上指出,今年出售的居屋在新房屋政策下,將以五二折發售,但未來的定價可能高於或低於五二折。身兼房委會主席的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社會上有不少聲音要求再收緊居屋轉售限制,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未來會討論延長居屋轉售年期,希望社會給予時間,有決定時會交代。

【信報】指, 花旗:69%市民料樓價續升。花旗銀行昨日公布第二季香港市民置業意向調查,結果顯示69%受訪者認為樓價會在未來12個月繼續上升,比例創調查8年以來新高;認為樓價會在未來12個月下跌的受訪者只有9%,比例回落至2017年第一季水平。一半受訪者則表示對置業不感興趣,對置業感興趣佔19%,比例與過去兩季相若。

【東方日報】指, 明年新居屋料可網上申請。樓價高企,居屋申請爭崩頭,市民往往要大排長龍交表。房屋署署長應耀康昨日在房屋委員會公開例會上透露,正研究倣效房屋協會,引入網上申請居屋,方便市民全天候申請,預計二○一九年新居屋可採用。今期居屋更改定價機制,單位將降價出售,料會吸引更多市民申請,應耀康指新機制下進行申請人負擔能力測試時,會改為採用非業主住戶的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計算,折扣率每期或會不同,有可能較今期的市價五二折高或低,但單位售價至少有七折。

【晴報】報導,大圍顯徑邨誕公屋王 3房單位$665萬易手。本港居二市場再誕公屋王!大圍顯徑邨一個3房單位,新近在自由市場以665萬元易手,呎價約1.2萬元。據EPRC經濟地產庫資料顯示,顯徑邨顯貴樓高層10室實用面積566呎,可分間3房,成交價高達665萬元,呎價11,749元。原業主於2012年以238萬元在自由市場購入,轉手升值1.8倍。

2018年7月24日 星期二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7月25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7月25日【星島日報】曰, 財團申強拍達17宗,首七個月破去年紀錄。財團加快強拍舊樓增土儲,新近連錄兩宗強拍申請個案,包括恒基就九龍城南角道住宅舊樓地盤,獲得95%業權並申請強拍,估值逾4.5億元;以及另一中小型財團就尖沙嘴金馬倫道商用舊樓申請強拍。今年強拍數量急升,截至昨日已錄得17宗申請個案,超越過去兩年的全年宗數,同時亦追平2015年全年水平,業內人士指,因應地價水漲船高,不少財團均通過舊樓收購為增加土儲的重要渠道,料強拍申請陸續有來。

【蘋果日報】稱, 自製公屋王景林邨售六球,屬內部加名成交,業界:對市場影響。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公佈「娥六招」,提出調整資助出售房屋定價機制,不過資助房屋升勢未停止,將軍澳公屋售價首度見「六球」,比去年黃大仙下邨公屋再貴5萬元,成為全港最貴公屋成交。其後查證,單位屬內部加名成交,雖然是次成交價創新高,但業界相信該類成交對市場影響不大。

【明報】謂,萊坊:樓價超3年前高位25%。樓市升勢持續,萊坊最新物業報告指出,受惠於一手住宅銷售量上升,6月住宅成交量按月上升21.6%至6173宗,同時住宅樓價連續26個月上升,為本港有紀錄以來最長升市,樓價較2015年9月、即近3年前的頂峰高約25%。另外,甲級寫字樓的租賃需求持續強勁,有多個明年才租約期滿的中環寫字樓收到預租要約,預料甲級寫字樓租金將會繼續上升。

【文匯報】報導, 首置盤轉售須更嚴,滿足居住防止炒賣。市建局董事會昨日通過,接受政府邀請,把馬頭圍道/春田街發展項目轉為「港人首次置業」先導項目(首置盤),以回應政府早前公佈的房屋政策新措施。首置盤目的為滿足未能負擔私樓的較高收入人士及家庭的居住訴求,由市建局、政府提供公帑補貼較其他資助房屋更大,因此首置盤必須設置更嚴謹的禁售和流轉限制,進一步強化其居住功能,盡可能遏制投機炒賣,確保首置盤發揮「上車」自住的功能,凸顯資助房屋公平合理、善用公帑的原則。

【信報】指, 打造「新中環」 鰂魚涌海濱擬建5商廈。由太平協和相關公司持有的鰂魚涌海裕街兩幅地皮,因擬建25層高工廈引起社會關注,早前發展局與業主達成原址換地協議。發展商最新向東區區議會提交文件,計劃在一層零售平台上興建5幢不規則形狀商廈,料每幢樓高不超過10層,有意打造成「新中環」。

【東方日報】指, 信置推8物業招標,共值逾十億。繼日前兩名資深投資者大手放售旗下逾120億元物業後,信和置業(00083)亦推出八項工廈物業及地廠招標,涉及樓面逾10萬方呎,市場估計涉及十多億元,截標日期為下月二十三日。

【晴報】報導,料最平$379萬 年底預售,馬頭圍道項目變首置盤。市建局董事會昨正式通過,將450伙馬頭圍道項目轉為「港人首置上車盤」,以62折至72折出售,根據目前市值估算,折後平均呎價為14,570元至16,920元,最細單位入場費約379萬元起,即首期約40餘萬元,最快年底預售,明年中入伙。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稱,若日後市建局在資助房屋上扮演更積極角色,政府會在資源上作出支持。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7月24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7月24日【星島日報】曰, 群盤推高成數樓按,二按息率最高四厘。踏入新盤推售潮,發展商為求吸客,頻頻推高成數按揭優惠,甚至二按搶客,務求吸納手頭上資金不足的買家入市,引致近期一手盤銷情明顯增快,雖然有助買家加快購貨,但上述兩類樓按的息口,往往高於銀行,甚至部分二按計畫,首階段息口約3至4厘,直接加重買家的供樓開支。有業內人士認為,若選用高成數按揭及二按等,一旦樓市逆轉,買家小心衡量風險。

【蘋果日報】稱, 房協建公屋料免補地價,與房委會睇齊,啟德項目慳數十億。特首林鄭月娥早前提出調整資助出售房屋訂價機制,並將啟德一幅私樓用地撥予房協發展公營房屋,但房協表明若按現時制度繳付地價,將面對極大財政壓力。據悉房協將於下月初與特首林鄭月娥及政策局會面商討新補價安排,有指新安排擬仿效房委會做法,若日後政府撥地予房協興建公營房屋會免收地價,若作興建資助出售房屋則會收取土地開發成本,料啟德地皮及作為漁光村重建接收屋邨的石排灣道地皮可受惠於新安排,前者應可免收數十億計地價。

【明報】謂, 大鴻輝鄧成波,共放售逾120億物業。市况持續向好,本港兩大物業投資者不約而同放售一籃子物業,市值共逾120億元,其中近年轉型為發展商的大鴻輝興業,新近委託第一太平戴維斯代理、招標出售合共23項商業物業,估計市值46億元,物業分為港島、九龍(一組)、九龍(二組)及新界4個組合共23項物業;雖然大鴻輝傾向售予單一業主,但買家亦可購買單一組合。

【文匯報】報導, 佳明青衣盤已獲批則。佳明集團(1271)旗下青衣細山路項目屬區內十多年來首個私人市場新盤。佳明集團營業及市務總監顏景鳳表示,項目推約800伙,已批圖則,料明年第一季或第二季取得預售樓花同意書。她表示,項目定價會參考荃灣等區新落成項目,因青衣私人市場已很久沒推新盤,故不合適用來定價,也未必會參考青衣的二手樓來定價。

【信報】指, 新地膺7月售樓吸金皆稱王,周周有樓賣奏效,銷467戶套71億。新盤市況踏入7月明顯降溫,本月首23天僅錄得約900宗一手成交,較上月同期逾2000宗大幅減少55%。一眾發展商以新地(00016)推盤最積極,共售出467伙,佔整體逾半數,套現金額達71.32億元,成交宗數及金額遠遠拋離其他發展商。新地尚有元朗新盤部署周內登場,現時距月底尚餘不足10天,相信其他發展商難以趕上,令集團本月提早封王,並成為「賣樓王」及「吸金王」雙料冠軍。

【東方日報】指, 劉業強轟港府未維護原居民丁權。新界原居民的丁權等權益,一直備受社會爭議。新界鄉議局昨日舉行「新界日」村民大會,逾千人出席。鄉議局主席劉業強形容,現時是原居民「生死存亡嘅臨界點」,批評政府沒有保護原居民傳統權益,處處卸責,很多鄉村缺水缺電,交通道路嚴重不足;副主席林偉強更指新機場當年全賴村民騰出土地,但政府竟未有預留丁地,加上東涌不少鄉郊地區缺乏車路及水路,斥政府過橋抽板。

【晴報】報導,PARK YOHO Milano 首批推不少於108伙。新地(00016)積極加推新盤,旗下錦田PARK YOHO Milano(峻巒第2C期)昨日正式開放3個現樓單位,並公布將會於數日內開價,首張價單不少於108伙。新地代理總經理陳漢麟指,定價會參考發展項目其餘期數近期成交價,現樓示範單位將於開價後會對外開放予公眾參觀。

2018年7月22日 星期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7月23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7月23日【星島日報】曰,PARKYOHO上樓書快開價,雲滙海璇分段加推。新地推售新盤不停步,旗下元朗錦田北PARKYOHOMilano剛上載樓書,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昨日表示,項目1期及2A期現已交樓,第2C期Milano已批入伙紙,料於未來2至3日開價,並開放示範單位予公眾參觀,最快8月初開售。發展商將率先於今日開放示範單位予傳媒參觀。另外,同系白石角雲滙2期及北角海璇前日作次輪銷售,其中,雲滙2期全數沽清66伙,料短期內加推,將視乎市場反應考慮是否加價。

【蘋果日報】稱,驚現劈價成交,低估值逾百萬。受「渡輪事件」影響的珀麗灣,近日錄得一宗劈價成交,業主大幅劈價近百萬元,以840萬元沽出三房單位,呎價貼近1萬,低銀行估值逾百萬。珀麗灣客運公司想縮減中環渡輪班次,雖然申請遭到運輸署否決,不過珀麗灣交通不便問題依舊,樓價向來都較市區平。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最近屋苑竟有宗劈價近100萬的成交個案!該單位為8座極低層D室,近日以840萬元沽出,三房實用794方呎,呎價貼近萬元。

【明報】謂,莎莎女婿:事業有成自然可FullPay。本港樓價持續攀升,年輕人難圓上車夢,THEBLOCKGROUP創辦人暨行政總裁陳振邦認為,遙不可及的夢想不等同要放棄追求,建議年輕人可先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待事業上創出成就,或能意想不到地「FullPay(一次過付款)買樓上車」。莎莎國際(0178)郭少明女婿陳振邦,亦是創辦近半世紀的威威洗衣粉太子爺,陳氏近年積極投資物業,於2016年9月以2650萬元購入荃灣金熊工業中心2個單位,將其改裝為68間迷你工作室THEBLOCKSEA出售,大收旺場,1個月內售逾六成單位,成交呎價約7000元。

【文匯報】報導,新房策後半個月,發展商急賣現樓豪宅。政府上月底推出一手空置稅,半個月過去,地產商亦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應對措施。有代理行根據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統計,7月截至15日雖然出售的新盤單位只得673個,按月跌50%,但當中面積較大的洋房及特色單位,銷售卻逆市上升14%至49伙,意味一手空置稅影響下,由於現樓豪宅銷售進度一向緩慢,受影響較大,不排除有發展商或調整推盤策略,寧願先推現樓豪宅,將樓花新盤「讓路」。

【信報】指,公私營發展農地,宜獨立架構處理。土地供應專責小組4月底展開為期5個月的「土地大辯論」,尚餘兩個多月便結束,公私營合作模式成為討論焦點之一。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指出,即使公眾支持以公私營合作發展農地,但「魔鬼在細節當中」,應交由獨立於政府的架構處理,釋除公眾對官商勾結的疑慮。

【東方日報】指,新界二線屋苑癲過藍籌。住宅樓價持續癲升,本報追查新界區15個二線屋苑,其中佔8個上半年的平均實用呎價都漲20%或以上,當中屯門時代廣場平均呎價約15,800元,升幅逾24%最高,較同期新界西藍籌物業漲幅,更高近兩個百分點。屯門區向為上車盤集中地,樓價被追低水,升幅亦最顯著。祥益袁思賢稱,區內新盤推出,開價遠超同區二手價,帶動買家追價入市,尤其是市中心二手屋苑,在僅一個月內,可以出現相差達50萬至60萬元的「跳價」成交。

【晴報】報導,西區「天價劏房」,80呎月租$8000。港大科斯產權研究中心聯同明愛莫張瑞勤社區中心於去年11至今年6月期間,抽查西區114幢大廈內的劏房租金,發現該區劏房平均月租高達5,116元,較九龍西區高約10%;當中有僅80呎的劏房,月租逾8,000

2018年7月20日 星期五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7月20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7月20日【星島日報】曰,公私合營額外地積比,政府建屋佔五至七成。以公私營合作方式釋放新界農地儲備,一直被視為較可行的中短期供應選項。消息指,港府內部對新機制的實施方式已有初步構想,傾向以獲得通過城規會審批的私人農地發展項目作為對象,由擁有該項目的發展商制訂公私營合作計畫,向政府設立的獨立機制申請;獲得批准的項目,其額外地積比要與政府攤分,用作興建公營房屋,分配比例未有定論,但初步認為公營房屋最少要達到五成,亦有意見認為要達六成或七成。發展商需要就餘下用作私人房屋的土地補地價,料地積比率目前低於一倍的土地最具「增值」潛力。當局認為在公營房屋土地緊絀下,此舉雖可能惹「官商勾結」批評,但卻是有效增加公營房屋的方法。

【蘋果日報】稱,中資華潤集團近60億買入,壽山村道創最貴屋地紀錄。原由張松橋購入何東花園的最貴屋地寶座,終於易位!周壽臣家族後人持有的港島南區壽山村道39號屋地,落實以近60億元易手,買家為中資華潤集團。翻閱歷史,何東和周壽臣生前是非常好的朋友,結果兩人留下的屋地,最終都在近年落入中資之手。有測量師預料,屋地重建後每呎可賣15萬元。

【明報】謂,首置盤擬六二折,市建下周商議。政府上月底提出將市建局馬頭圍道發展項目轉作首置上車盤。消息透露,市建局董事會下周二將討論該項目的轉售限制及折扣率,初步建議業主購入單位5年內不得轉售,5年後可透過補價在公開市場轉售。消息並透露,初步擬以市價六二折出售單位,若以政府6月底數字推算,估計單位售價介乎378.8萬至738.7萬。

【文匯報】報導,張炳良:港人需共同取捨覓地建屋。今年的書展正在舉行,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卸任公職後出書回顧自己任職局長的5年時光。他昨出席書展推介新書時表示,面對房屋問題,香港整個社會的不同社區都應該共同作出取捨,使用不同方法覓地,否則建屋就是艱難的。張炳良說,很多自己接觸到的香港年輕人都關心住屋問題,包括樓價上升以及獨立租屋情況。要解決這個問題,整個社會要同心同力,並共同作出取捨。

【信報】指,屋宇署5月批15圖則,萊蒙十八鄉建兩住宅。中資近年積極來港拓展版圖,其中萊蒙國際(03688)旗下元朗十八鄉路一幅地皮,今年5月獲屋宇署批准興建兩座分層住宅。另外,屋宇署數據顯示,今年5月共有6個私人住宅項目合共2422伙動工(以該署接獲上蓋建築工程動工通知為準),較4月的2103伙增加約15%,並屬去年10月以來近7個月最多。

【東方日報】指,房策新瓶舊酒,錯而不改為過。今年以來,香港樓價繼續飆升,即使特區政府再度出招,亦無阻升勢。歸根究柢,土地供應依舊沒有突破,政府只顧做諮詢,在現有供應玩數字戲法,叫市民置業將價就貨。如是者,於事無補,結果香港住屋問題只會一天比一天嚴重,香港的遠景,焉能樂觀?

【晴報】報導,港人首置上車盤,消息指設5年限售期。政府新房策下,市建局馬頭圍項目將納入「港人首置上車盤」,料提供約450個單位。市建局下周二(24日)將召開董事局會議討論售賣細節,昨有消息指,項目將設5年限售期,期內不可免補地價轉售予綠白表人士。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7月21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7月21日【星島日報】曰, 地建會率先晤政府,商公私營發展地皮締三贏。本報昨日獨家報道,政府內部就公私營合作有新構思,向發展商就已由農地改劃住宅的地皮,提供額外地積比,增加合作發展誘因,惟須與政府攤分新增樓面,以興建公營房屋。地建局亦率先表態,已就公私營合作的構思,向政府表達意見,並形容有關建議為「三贏局面」,政府、發展商及市民亦可因而受惠,惟將會在政府落實有關建議細節後再表達具體看法。

【蘋果日報】稱, 娥六招遏抑樓市,CCL首錄微跌,港島新界現減價成交。特首林鄭月娥上月底公佈「娥六招」後,樓市終現跌勢,繼上半月公屋及居二市場成交按月大減55%後,反映二手樓價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87.31點,按周跌0.21%。對於樓市出現跌勢,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表示,短期內還有不少因素令樓價受壓,如新興市場走資問題、人民幣短期內急跌等因素都有機會拖累本港股市大跌,從而致樓價受壓。

【明報】謂, 赤柱一級歷史建築 部分擬「挖空」,83年瑪利諾神父宿舍申改建豪宅。一級歷史建築、有83年歷史的赤柱瑪利諾神父宿舍或被改建,業主近日向城規會申請改劃,包括擬改建宿舍西面部分為3層別墅。根據設計概念圖,部分宿舍猶如被「挖空」,業主承認發展方案對宿舍外牆有一定程度改建,但稱無意拆卸宿舍,反而設法保存舊建築。有保育團體批評,將昔日修院改建成豪宅,對歷史建築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

【文匯報】報導, 粉嶺工業地收7標書,估值7億。粉嶺安樂村安全街工業地昨午截標,由於項目用途廣泛,昨日吸引不少財團入標。地政總署發言人表示,共收到7份標書。現場所見,入標財團包括英皇、恒地、信置和億京等,另森信紙業集團亦有入標,以上5家公司均為獨資入標。

【信報】指, 中環地庫舖損手3000萬,振邦大廈持貨10個月減價23% 賣1億。舖位交投暢旺,但中環卻現舖位蝕讓個案。中環皇后大道中振邦大廈地庫巨舖,去年9月成交價1.3億元,近日轉售予太子珠寶鐘錶主席及行政總裁鄧鉅明,作價1億元,即舖價10個月內急跌逾23%,原業主持貨不足一年蝕3000萬元離場。該舖位在皇后大道中有一個入口直落地庫,據了解,原租客為曾被評為米芝蓮一星的高級粵菜館波士廳,於2013年起租用,月租曾達38萬元。惟波士廳在2016年完約後,舖位一直丟空,至今已超過兩年,就算去年有新買家購入亦未能租出。

【東方日報】指, 首置盤,夫婦其中一方曾置業皆不合資格。市區重建局董事會下周二將拍板落實馬頭圍道港人首次置業先導計劃的申請資格及訂價安排。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透露,除了曾經置業或以公司持有物業而股權超過五成的人士不合資格申請之外,若夫妻其中一方曾置業或擁有物業,未持有物業的另一方,市建局初步亦認為不能當作首置論,即該對夫婦不合申請首置資格。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7月20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7月20日【星島日報】曰,公私合營額外地積比,政府建屋佔五至七成。以公私營合作方式釋放新界農地儲備,一直被視為較可行的中短期供應選項。消息指,港府內部對新機制的實施方式已有初步構想,傾向以獲得通過城規會審批的私人農地發展項目作為對象,由擁有該項目的發展商制訂公私營合作計畫,向政府設立的獨立機制申請;獲得批准的項目,其額外地積比要與政府攤分,用作興建公營房屋,分配比例未有定論,但初步認為公營房屋最少要達到五成,亦有意見認為要達六成或七成。發展商需要就餘下用作私人房屋的土地補地價,料地積比率目前低於一倍的土地最具「增值」潛力。當局認為在公營房屋土地緊絀下,此舉雖可能惹「官商勾結」批評,但卻是有效增加公營房屋的方法。

【蘋果日報】稱,中資華潤集團近60億買入,壽山村道創最貴屋地紀錄。原由張松橋購入何東花園的最貴屋地寶座,終於易位!周壽臣家族後人持有的港島南區壽山村道39號屋地,落實以近60億元易手,買家為中資華潤集團。翻閱歷史,何東和周壽臣生前是非常好的朋友,結果兩人留下的屋地,最終都在近年落入中資之手。有測量師預料,屋地重建後每呎可賣15萬元。

【明報】謂,首置盤擬六二折,市建下周商議。政府上月底提出將市建局馬頭圍道發展項目轉作首置上車盤。消息透露,市建局董事會下周二將討論該項目的轉售限制及折扣率,初步建議業主購入單位5年內不得轉售,5年後可透過補價在公開市場轉售。消息並透露,初步擬以市價六二折出售單位,若以政府6月底數字推算,估計單位售價介乎378.8萬至738.7萬。

【文匯報】報導,張炳良:港人需共同取捨覓地建屋。今年的書展正在舉行,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卸任公職後出書回顧自己任職局長的5年時光。他昨出席書展推介新書時表示,面對房屋問題,香港整個社會的不同社區都應該共同作出取捨,使用不同方法覓地,否則建屋就是艱難的。張炳良說,很多自己接觸到的香港年輕人都關心住屋問題,包括樓價上升以及獨立租屋情況。要解決這個問題,整個社會要同心同力,並共同作出取捨。

【信報】指,屋宇署5月批15圖則,萊蒙十八鄉建兩住宅。中資近年積極來港拓展版圖,其中萊蒙國際(03688)旗下元朗十八鄉路一幅地皮,今年5月獲屋宇署批准興建兩座分層住宅。另外,屋宇署數據顯示,今年5月共有6個私人住宅項目合共2422伙動工(以該署接獲上蓋建築工程動工通知為準),較4月的2103伙增加約15%,並屬去年10月以來近7個月最多。

【東方日報】指,房策新瓶舊酒,錯而不改為過。今年以來,香港樓價繼續飆升,即使特區政府再度出招,亦無阻升勢。歸根究柢,土地供應依舊沒有突破,政府只顧做諮詢,在現有供應玩數字戲法,叫市民置業將價就貨。如是者,於事無補,結果香港住屋問題只會一天比一天嚴重,香港的遠景,焉能樂觀?

【晴報】報導,港人首置上車盤,消息指設5年限售期。政府新房策下,市建局馬頭圍項目將納入「港人首置上車盤」,料提供約450個單位。市建局下周二(24日)將召開董事局會議討論售賣細節,昨有消息指,項目將設5年限售期,期內不可免補地價轉售予綠白表人士。

2018年7月17日 星期二

豪宅避空置稅 減價增優惠促銷

豪宅避空置稅 減價增優惠促銷


富豪‧悅庭洋房減千萬 愛炫美送旅遊套票

 地產版 2018/07/18 


     


政府推出空置稅,豪宅市場影響最大,促使發展商擴大優惠促銷現樓豪宅項目。元朗富豪‧悅庭洋房大幅減價1,000萬元推售,而荃灣海之戀‧愛炫美亦推出優惠吸客。

豪宅市場料受空置稅影響最大,發展商減價推售單位。元朗富豪‧悅庭日前修改2個單位售價,其中丹桂村路79D號洋房,面積2,162平方呎,最新定價為2,940.3萬元,較去年4月定價3,941.6萬元,大幅下調1,000萬元,減幅25%。項目同時削減2%付款折扣優惠,即上述單位實際減幅約23%。
不過,上述洋房早於2016年11月定價2,630.8萬元,去年4月大幅加價5成至3,941.6萬元,是次減至1,000萬元,仍較2年前的定價為貴。
SAVANNAH洋房 月內招標
除減價外,有新盤項目推出優惠吸客。荃灣海之戀‧愛炫美至今累售1,419伙,尚餘17伙。發展商推出3伙4房單位應市,將於周五連同另外2個單位以先到先得形式發售,而首3名購買指定4房的買家,可獲贈價值18萬元的9天芬蘭旅遊套票,相等於樓價不足1%。
另外,會德豐地產將軍澳SAVANNAH已入伙,同樣受空置稅影響,故月內以招標形式推售洋房。發展商表示,意向呎價約3萬元。
而經絡按揭轉介為項目買家推出大額按揭計劃,最高可達樓價7成或3,500萬元,息率為P(現時為5.25厘)。貸款額更無上限,全期息率低至P加2厘,按揭貸款年期最長可達20年。另中原按揭亦推出同樣條款的按揭計劃。
另一方面,華懋集團清水灣半島北銀景峯日前上載樓書,項目共設3座獨立屋,面積由2,438至2,981平方呎,項目已屆現樓,相信發展商將加快推售步伐,今日稍後時間將開放現樓示範洋房予傳媒參觀。
名鑄呎價6.8萬 尖沙咀新高
而已入伙多年的尖沙咀名鑄,近日連沽多個特色單位,例如66及67樓D室單位,單位面積2,064平方呎,昨日以逾1.4億元售出,呎價6.8萬元,創尖沙咀呎價新高紀錄。另新地(00016)旗下山頂Twelve Peaks沽出2號屋,面積4,197平方呎,昨以4.95億元售出,呎價約11.8萬元。

18 July 2018

經濟日報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7月18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8年7月18日【明報】謂, 四叔山頂屋發水1.2倍,收緊前申請,破超人深水灣大宅紀錄,5年前補地價逾3億。雖然政府早於2011年收緊物業「發水」比例上限,但成功趕及發水尾班車、由恒地(0012)主席「四叔」李兆基家族持有並作自住的山頂白加道35號3幢「皇宮屋」,發水比例就高達118%,總面積比屋宇署批建圖則多出3.15萬方呎,發水比例較長和系創辦人「超人」李嘉誠的深水灣道79號還要高。四叔等人曾於2013年補地價,涉及約3.36億元。

【星島日報】曰, 貨尾盤大舉出擊, 競吸用家投資客源。踏入下半月,多個貨尾盤連環推售,爆發搶客戰,在過去周六日連環登場的大埔白石角雲滙2期以及北角豪宅海旋,發展商於今周末同日添食;另外,將軍澳現樓盤SAVANNAH亦連推5座洋房招標,加上荃灣海之戀.愛炫美連推4房大戶吸客,料新一輪新盤戰一觸即發。

【信報】指, 花旗料樓價轉跌,地產股恐降級。本港樓價升勢持續,花旗今年初預測上半年樓價續升10%,下半年則跌5%,全年計仍然有5%升幅。結果本港上半年樓價升幅達13%,故花旗上周調整預測,估計下半年樓價將回調7%。該行近日再發表報告,指上半年樓價升13%之後,下半年調整風險升溫,預期市場可能因此進一步下調香港地產股評級。

【蘋果日報】稱, 鄭家純妻掃柏蔚山5伙,斥資1.28億,力撐新世界物業。千金難買心頭好,北角豪宅僧多粥少,引來名人追捧。新世界(017)主席鄭家純妻子葉美卿近年鍾情於豪宅,新近再以逾1.28億元,購入5伙北角豪宅柏蔚山,豪擲近2,000萬元辣稅,成上年購入「千萬劏房」西營盤瑧蓺後,再度力撐新世界物業。

【文匯報】報導,山頂豪宅近5億沽,呎價11.79萬。政府新推空置稅殺到,現樓豪宅盤加快銷售步伐,部分亦創新高價。山頂豪宅TWELVE PEAKS昨落實以4.951億元售出2號示範屋,呎價達11.79萬元,扣除各項優惠後,屬項目同戶型新高價。新世界尖沙咀名鑄昨亦以招標形式售出1伙複式特色戶,成交價1.40352億元,呎價68,000元 ,創項目新高呎價。

【東方日報】指, 沙田嘉順苑被指「縮水」貨不對辦。沙田居屋嘉順苑最近入伙,有業主投訴單位疑貨不對辦,較售樓說明書列明的呎數少約四平方呎,單位變相「縮水」,但房屋署一直未有跟進處理,業主擬向消委會投訴。沙田嘉順苑屬單幢式大廈,樓高三十一層,共二百四十八個單位,實用面積介乎四百四十五至四百四十九呎,售價由二百多萬至三百多萬元不等,今年六月入伙。

【晴報】報導,50指標屋苑,平均呎價首破$1.5萬。綜合利嘉閣地產研究部數據所得,2018年6月全港50個指標屋苑的加權平均實用呎價首次突破1.5萬元,報15,153元,較5月的14,893元再升1.7%,並連續第17個月破頂。數據亦顯示,今年上半年樓價已累升近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