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1日 星期四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2月1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2月1日

【文匯報】報導,英皇料樓價再跌15%。差估署樓價指數連跌5個月,負資產重現。英皇國際執行董事張炳強昨表示,去年第四季至今新盤開價已下調10%至15%,料未來樓價有機會再下調10%至15%,並相信仍要留意環球局勢變化,從宏觀或微觀角度看,仍然存在不明朗因素,相信最快要第三季才會較為明朗。不過,他對樓市前景仍具信心,由於美聯儲放鴿,息口料持續在低水平一段時間,長線供應暫未看到會大量增加,在「長期缺貨」的現象下,相信可以鞏固樓市。 

【信報】指,差估署:私樓價連挫5個月,2018全年升1.62%,漲幅10年最細。私人住宅樓價繼去年首7個月連環破頂後,8月起則連跌5個月。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公布,去年12月整體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58.4,回到去年1月水平,較去年11月的367.2挫約2.4%,連跌5個月累插約9.22%,令2018年全年樓價升幅由首7個月約11.94%,大幅收窄至全年的1.62%,雖然連續10年錄得升幅,但幅度為近10年最小。

【明報】謂,負資產兩年來再現,上季262宗,按揭中介:多屬銀行員工個案,未反映發展商財仔。去年最後5個月香港樓價跌約一成,金管局最新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香港住宅按揭市場再現負資產,為2016年第四季以來首次,共262宗,涉資11.89億元,主要為按揭成數較高的銀行職員按揭貸款,以及小量剛上會選用按揭保險計劃的業主。按揭中介業界預期負資產數目將邁向千宗,但是置業者還款能力強,預料對業主或樓市影響不大。

【星島日報】曰,樓市重拾憧憬,毋忘負資產風險。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樓價指數跌幅放緩,一手樓出現「小陽春」,加上美國聯邦儲備局議息後「放鴿」,再度為本港樓市帶來憧憬。早前有政黨希望放寬按揭限制以助市民首次置業,當今市場心理預期樓市回暖,放寬按揭限制恐會刺激樓價上揚,並且增加日後樓市轉勢,小業主變成負資產的風險,金融管理局數據顯示,本港重現負資產,雖數量不多,但警號不容忽視。

【蘋果日報】稱,受惠儲局放鴿,銀行界:資金有望回流,港今年料不加P。美聯儲局發放近年最強「天鴿」,向市場輸出暫停加息的寬鬆訊號,會後聲明撤銷進一步加息指引,縮表操作亦會因應市況彈性調整。市場反應正面,銀行界普遍認為,今年美國頂多象徵式加1次息或無加息空間,本港最優惠利率(P)亦沒有調高逼切性,發鈔行之一中銀香港(2388)指,「若美國唔加,香港更加唔需要加(P)」。

【東方日報】指,租金去年升3% 跑贏樓價。租金升幅罕有跑贏樓價走勢。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數字,去年十二月私人住宅租金指數報193.3點,按年漲約3.1%,較同期售價指數升幅,高出約1.5個百分點,為一五年後首見。至於按單位類型劃分,截至一八年十二月,實用面積431方呎以下細單位的租金指數報215.3點,按年升3.5%,為升幅最多的類型。

【晴報】報導,樓市連跌5月,負資產兩年首現。去年樓市吹淡風,第四季更錄262宗負資產個案,近兩年來首現。據差估署最新數據,去年12月私樓售價指數連跌5個月,累跌9.6%至358.4點,重回去年初1月水平。惟美聯儲暫不加息,上月二手成交宗數及售價已止跌回升,代理指嘉湖山莊及沙田第一城成交錄得創新高,售價按月升3%,兩房入場費貼近500萬元。學者稱,樓市是否反彈仍言之尚早。

2019年1月30日 星期三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月31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月31日

【文匯報】報導,陳啟宗:樓市好難長期沉底。恒隆地產(0101)昨公佈去年度業績,截至去年底股東應佔純利為80.78億元,按年下跌1%;若不計物業重估收益,股東應佔基本純利為40.93億元,按年跌26%,每股派末期息0.58元。被問及對今年本港樓市的看法,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昨表示,「長遠來看香港樓市無可能有事,很多內地人仍想在香港置業,香港樓市好難長期沉底」。 

【信報】指,煥然懿居料虧 市建:毋須政府幫助。市區重建局(下稱市建局)推出的紅磡「港人首次置業先導項目」煥然懿居,以市價六二折發售,上周結束申請程序,暫錄得2.08萬份申請,超購45倍。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表示,項目餘下40多個3房大單位即使以市價發售,項目仍有機會出現虧損,惟該局財政健康,毋須政府幫助。

【明報】謂,資深物業投資者張翹楚:大嶼填海僅需5年,應盡快落實。農曆新年前二手樓市轉旺,中原地產統計十大屋苑上周末錄得18宗成交,不單較前周末增加7宗或63.6%,而且屬去年4月以來新高。資深物業投資者及測量師張翹楚分析,本港住宅持續供不應求,料租金堅挺可支持樓價向上,預測樓價今年全年可升3%至5%。他認為,港府應該盡快增加土地供應,而填海屬有效的造地方法,因為其造地成本較低,其實工程亦僅需時5年,建議港府應該盡快拍板「明日大嶼」計劃,並開展相關的規劃及環評工作。

【星島日報】曰,淘大工業村批強拍,全幢底價逾20億。被一眾住宅群圍繞的牛頭角淘大工業村,大廈內的時昌迷你倉於2016年發生大火,導致兩名消防員殉職。事隔一年半,持有近8成半業權的大業主恒隆地產,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拍淘大工業村第1座。審裁處昨頒布裁決批准申請,並下令將第1座地皮以逾20億底價公開拍賣,投得地皮的發展商須於中標後6年內完成重建。項目可重建為住宅用途,若以底價成交,樓面呎價約1.1萬。

【蘋果日報】稱,長實今年推3盤涉2,400伙。樓市回暖,去年未有大型項目推出的長實(1113),本年重新出擊,將推三盤涉及逾2,400伙。集團助理首席經理(營業)何家欣表示,今年將推三個項目,包括西半山波老道21至25號豪宅項目,第1期涉115伙、長沙灣海壇街項目,涉876伙及日出康城第八期,提供1,422伙。

【東方日報】指,經濟凶兆啟德商業靚地流標。政府推出的市區靚地接連失利,繼去年十月山頂豪宅地王未達底價被政府收回後,連前臨維港的啟德舊跑道區商業地,亦出乎意料地流標,相信為逾二十年來首幅收回的商用土地。市場認為,中美貿易戰拖累整體氣氛,發展商對後市並不樂觀,經濟已響起警號,估計今年地價會跌一成。 

【晴報】報導,90後難上車,1個月人工買唔到1呎樓。房屋是現屆政府施政重點之一,雖然近期樓價稍為回落,但新一代要置業仍難若登天。新論壇和新青年論壇研究發現,樓價在1987至2017年間大幅上升,呎價佔新世代收入比例亦不斷上升,在1993年出生的一代大學畢業生,收入最低的1成人,工作1個月也買不起1呎新界「上車盤」。

2019年1月29日 星期二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月30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月30日

【信報】指,摩通估樓價季末觸底彈7%,春節後轉旺,全年計持平。市場普遍估計本港樓價只會短暫調整,摩根大通本月初預期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由去年8月高位累跌15%後,將於本季尾見底回升,全年樓價將無升跌,摩通亞太(日本除外)研究部聯席董事、香港股票及亞洲地產研究主管梁啟棠昨天表示,短期經濟增長及收入增長放緩令樓價調整,但支持本港樓價高企的因素不變,由於資金流動性充裕,樓價難以大跌,預期農曆新年後樓市再現小陽春,一二手成交均有好轉。

【明報】謂,嘉湖海逸重建,249份意見近全反對,有市民揶揄項目密集媲美「城寨」。「超人」李嘉誠退休後,由「小超」李澤鉅主持大局的長實(1113)動作多多,早前就向城規會申請把天水圍嘉湖海逸酒店重建成5000伙迷你戶,有關申請於昨日截止公眾提交意見,最少接獲的249份意見中,接近全數反對,包括元朗區議員李月民等,有市民更揶揄項目「論密集程度及規模媲美昔日『城寨』,甚至可以申請列入世界紀錄」。

【星島日報】曰,地監局︰去年投訴跌28%。樓市交投去年放緩,連帶整體投訴個案亦按年下跌,地產代理監管局表示,於去年共接獲306宗投訴個案,按年減少28%,其中以未妥善處理臨約的投訴最多,而去年亦有41名代理被撤銷牌照(即釘牌),按年升逾1.15倍。至於最常見的投訴個案,包括未妥善處理臨時買賣合約或租約,佔69宗;同時提供不準確或具誤導性的物業資料佔35宗;以及未有與客戶訂立或解釋《地產代理協議》;此外,也有28宗投訴為沒有履行有關回贈承諾。

【文匯報】報導,逸瓏灣8乏後勁,次輪去貨31%,全日售出37伙,三房四房滯銷。年近歲晚,市民入市意慾減,新盤即使低開銷情也轉慢。累收約230票的大埔白石角逸瓏灣8昨日發售次輪118伙,全日售出約37伙,銷售率僅31%,兩房接近沽清,三房及四房大單位滯銷,只售出約6伙至7伙,相比上周三首輪首日售出174伙,銷售率達76.3%,明顯後勁不繼。信置發言人表示,截至昨晚6時,該盤於短短7日累沽218伙,套現逾17億元。

【蘋果日報】稱,銀行紛降H按封頂利率。一個月港元拆息持續尋底,多間銀行將H按封頂利率下調。據兩名市場人士指出,以往H按封頂利率近乎清一色2.475厘,反而最優惠利率(P按)則為2.375厘,令到後者似乎較吸引,不過近日多間大型銀行都將H按封頂利率下調至2.375厘,幅度為10點子,令到H按現時較吸引。

【東方日報】指,「父幹」賣樓超高風險。中原財務董事總經理梁理中稱,香港早年已有公積金制度,至○○年十二月一日實施強積金制度,政府容許僱員可按照個別公司訂定的「歸屬比例」條款,提取全部公積金利益。部分人因此多了筆資金,他們普遍會將錢用來買「磚頭」,或投資股票市場。另一些現時50至60歲的人,在他們的年代,樓市尚未起飛,一些較進取的人會多買幾層樓,故現時手中可能有兩層或以上物業。隨樓價上漲,他們的身家都因而暴漲。

【晴報】報導,外派員居住城市榜,香港排名大跌。人力資源顧問機構ECA International昨公布地區評分報告,評估全球逾400個地區的整體生活質素。結果顯示,本港在最適宜外派員工居住地點的排名中,較去年下跌12位至第41位,新加坡則繼續蟬聯榜首,其次為布里斯班、悉尼和阿德萊德。

2019年1月28日 星期一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月29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月29日

【信報】指,新世界黃浩賢:今年續推逾千伙,去年沽1214單位,吸金280億創紀錄。新世界發展(00017)去年成功捕捉樓市高位沽貨時機,把集團售樓收益推高至逾280億元的新台階,不但打破集團賣樓歷史紀錄,更令新世界登上去年賣樓吸金亞軍的席位,憑藉北角柏蔚山及西貢清水灣傲瀧熱銷,使新世界成為去年唯一有兩個可套現逾百億元樓盤的發展商。今年該集團主力銷售5個項目,包括3個全新樓盤,涉逾1000伙,全新項目以土瓜灣上鄉道瑧尚打頭陣。

【明報】謂,十大屋苑本月勢破190宗,7個月最勁,新盤熱銷帶動,買家新春前提早入市。隨着新盤銷情熾熱,加上二手業主願意減價,農曆新年前夕二手交投暢旺,十大屋苑本月已累錄189宗成交,料勢破190宗,成交量按月增加逾七成,除了屬連續3個月突破100宗水平外,亦是自去年6月錄得214宗成交後新高。業界人士表示,二手市場最壞時刻已過,除非再出現特別負面因素,否則二手做價已經「跌定」。

【星島日報】曰,啟德地中標價較次標高一成。啟德住宅地在上月底開標,由中國海外以80.33億奪得,樓面呎價13523元,地政總署昨公布其餘標價,出價介乎46.9億至72.49億,呎價由7896至12204元,其中首標較次標高出約10%,差額7.84億;同時,亦有個別財團抱「執雞」心態,最低出價較中標價低逾四成。

【文匯報】報導,彭博料今年港樓跌一成。彭博行業研究亞太區房地產行業高級分析師黃智亮昨日預料,本港樓價今年將跌5%至10%,主因是近期新盤定價保守,部分甚至較同區二手有折讓,加上空置稅令發展商有誘因加快推售現時9,000伙尚未出售的已落成單位。在記者會上,黃智亮指出,上半年樓價調整幅度較大,至於下半年走勢則需要視乎中美貿易戰的最新走勢。

【蘋果日報】稱,台式奶茶掀熱潮,舖位呎租最貴$833。台灣珍珠奶茶狂熱持續,單是去年四大核心區新開的便有15間,其中「貢茶」以月租9萬元於旺角登打士廣場地下,承租一個108呎蚊型舖位,呎租達833元,成為去年開業最貴呎租奶茶舖。去年四大核心商業區新開約15間台式飲品店,月租由3萬元至15萬元,呎租由55元至833元,當中旺角新開的台式飲店數目多達7間,尖沙嘴及銅鑼灣並列第二,兩區新開的店舖約3間,中環則錄兩間。

【東方日報】指,二手回暖,8大現象。 買家為免「遲買會貴」,趕於農曆新年前入市,令近日市場罕現搶盤及零議價等八大回暖現象。元朗尚悅有兩房戶同時獲至少四組客爭購,終由年輕情侶客以530萬元成功購入。而葵涌新葵芳花園亦有買家大幅提高買樓預算70萬元入市。

2019年1月27日 星期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月28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月28日

【明報】謂,嘉華:小陽春早臨,新盤毋須減價,今年推啟德嘉林邊道兩新盤,市值逾百億。去年底樓市遇冷鋒,觀塘凱滙首批單位以低啟德新盤餘貨價位三成作招徠,除帶動市場再升溫,本月開售的全新盤大埔天鑽、白石角逸瓏灣8,均沿用此方程式、以低市價推售首批單位;嘉華(0173)營業及市場策劃總經理(香港地產)溫偉明接受專訪時稱,樓市小陽春已提早到臨,集團今年重點新盤、涉單位1006伙的啟德項目,不會刻意低價開售;對早前表示大埔白石角嘉熙的餘貨在新春後或下調售價,溫強調市况已經改變,不會出現割喉式減價。

【星島日報】曰,黃光耀:樓市首季進鞏固期,中小單位售價趨升。雖然有外界睇淡今年樓市表現,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接受專訪時稱,對於樓市毋須「看得咁淡」,首季情況會較為審慎,在經濟仍向好下,樓價料有5%至8%的升幅,而豪宅物業更看高一線。而集團今年推3個全新項目,其中日出康城7期先打頭陣,將於上半年推售。

【信報】指,銅鑼灣兩舖結束「長期」短租,星牙科設備商每月30萬承接怡和街舖。零售旺區舖位租金回落,對商戶吸引力持續上升,銅鑼灣怡和街兩個近年以短租接短租形式「無間斷」獲承租的店舖,罕有地同於本月成功脫離短租舖行列。當中經歷長達4年「長期」短租的怡和街18號地舖連1樓,近日終以每月近30萬元租出,惟租金較上一份長租約大減近六成。

【東方日報】指,1/4屋苑估價月挫半成。近期二手交投雖有加快迹象,但由於市場仍不乏低價成交,令一月估價續跌。本報追蹤20個大型屋苑單位,佔25%個案按月跌幅逾半成,當中鰂魚涌兩大指標屋苑同挫5.8%,康怡花園有中層戶每方呎估價更低至不足1.5萬元。市區屋苑業主的叫價向來強硬,但近期亦出現「撐唔住」的情況。康怡花園估價跌幅明顯,E座中層戶由上月812萬元,下跌47萬元,現時為765萬元,以實用面積524方呎計算,呎價14,599元。

【文匯報】報導, 十大屋苑成交,逾40星期最旺,二手過年前迎小陽春。樓市仍然處於下跌軌道,不過臨近農曆新年出現小陽春,交投量有回升跡象。中原及美聯各自統計十大屋苑周六日市場成交量,分別有18宗及11宗,按周上升63.6%及120%,創出近期周末成交量新高。代理認為,新盤向隅者眾多,不少流入二手市場揀樓,推高睇樓量及成交量,同時間各區上車盤價格由高位回落,市場購買力因此重新入市,令成交量得以提前回暖。

【蘋果日報】稱,學者關焯照:樓價開始見底。樓市回暖,十大屋苑本月成交量回升,本周交投量更創近10個月新高,提前進入小陽春。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表示,自去年12月觀塘凱匯以低二手價兩成開盤,市場購買力逐漸浮現,而緊接的1月新盤,同採低開策略,交投氣氛才轉好。

【晴報】報導,古洞北粉嶺北,建屋糧倉。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在網誌表示,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是刻不容緩的建屋「糧倉」,現壓縮為2個階段進行,將提供合共約7.18萬伙,當中近70%為公營房屋,料可容納約18.81萬新增人口,若立法會順利通過撥款將進入施工階段。

Copyright © Yi Lam Property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年1月25日 星期五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月26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月26日

【明報】謂,恒地錦田南地積比申增至5倍,擬建2368伙。雖然發展商施工步伐放緩,但仍積極改劃土地作住宅發展。恒地(0012)或有關人士就元朗錦田南一幅約27萬方呎綜合發展區用地,申請修訂錦田南分區計劃大綱核准圖S/YL-KTS/15,修改當中涉及綜合發展區地帶的發展細節,計劃由原先建議地積比率2.1倍,增加至最少5倍,即可建樓面面積由56.76萬方呎提升1.4倍至135.14萬方呎,恒地擬建8幢樓高18層高的住宅大廈,將提供2368伙、平均面積571方呎的住宅,另設1幢2層高的會所及7.14萬方呎休憩用地。

【星島日報】曰,靠變細樓加供應,增長恐難持續。發展商紛紛以低於市價推售全新樓盤之際,政府連續三季的數據都顯示,未來三、四年增私人住宅供應量可達九萬三千伙,中短期不愁會「賣斷市」。不過,部分新增供應量是靠把原先設計的大單位「劏多劏細」,再加上政府調低日後的私樓供應比例,若不能大增土地,私樓供應過了這幾年「高增長期」後,前景未明,將削弱樓價調整力度。

【信報】指,私樓去年落成2.1萬伙,14載高,1.84萬單位施工 天水圍供應多。政府過去數年密密推售私人住宅用地,帶動私人住宅施工量和落成量上揚。運輸及房屋局(下稱運房局)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落成的私人住宅單位達8300伙,創2004年有紀錄以來按季新高,帶動全年落成量達2.1萬伙,成為2004年錄得2.6萬伙以來的14年最多。施工量雖連續兩季處於2000伙或以下,惟全年仍有1.84萬個單位施工,較2017年的1.7萬伙按年增加約8.2%。

【東方日報】指,IMF憂港樓市驟冧。香港土地資源有限,住屋供應似乎無以為繼。據運輸及房屋局截至去年底數據,未來三至四年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量,連續三季低企9.3萬伙,市場預料短期樓價將回升,令樓泡惡化。無獨有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警,香港樓市仍有急速調整風險,強調大增房屋供應,是目前最需要的措施。 

【文匯報】報導,趙國雄料納米樓跌價三成。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去年底估計,本港樓價最多跌20%,尤其看淡納米樓市場,更預計該類單位樓價有機會大跌30%。趙國雄昨接受本地電視傳媒訪問時堅持其看法,又指納米樓未必有如預期般受租客歡迎,始終200餘方呎單位太細,不適合人居住,假如租金萬餘元,租客料選擇改租面積大些的二手舊樓,「咁先住得人」。 

【蘋果日報】稱,豪客斥2.5億掃20伙凱滙。新盤市場罕見「一約多伙」大手掃貨成交。一手住宅物業成交紀錄冊顯示,信置(083)觀塘凱滙2期有20個單位,獲一名買家以一份買賣合約形式買入,涉資2.47532億元,料成為政府2017年4月實施15%雙倍印花稅打擊「一約多伙」後,近兩年最大宗一約多伙掃貨個案。

2019年1月24日 星期四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月25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月25日

【星島日報】曰,銀行超高現金回贈搶客,金管局開綠燈未擬設限。在金管局緊盯下,銀行難以大減按息搶按揭,惟有轉攻超高現金回贈作招徠,近期有大行的現金回贈更可高逾2%,連業界人士也指情況不健康,惟金管局放行未擬設限。該局副總裁阮國恒表明,銀行提供現金回贈只要符合相關指引便可,局方暫無計畫採取進一步要求。此外,他重申現階段尚未確定樓市周期出現轉變,故不會調整按揭貸款成數。

【明報】謂,海璇海景樓王月租10萬,4房呎租高見120元,挑戰港島東紀錄。2017年開盤初期須先準備700萬元本票才能參觀示範單位的新地(0016)北角海璇上月入伙,本報特意走訪部分租盤,月租10萬元的全維港景樓王單位終曝光。據代理表示,項目暫錄約20個單位放租,由月租2.3萬元的開放式單位,至最貴月租19萬元、實用呎租120元的海景4房戶,勢挑戰港島東分層住宅新高呎租及月租紀錄。

【信報】指,壽臣山綠化地擬建150伙豪宅,改劃後樓面呎價達6萬,問鼎地王。政府覓地困難,中短期主要仍靠改劃土地用途增加房屋用地供應。位於南區壽臣山南風道一幅綠化用地,政府建議改劃為住宅用途,以發展約150個逾千方呎單位。市場人士預計,該用地勢受發展商追捧,市值最高約95.3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下稱樓面呎價)可高達6萬元,有機會超越2017年中區美利道商業地以每方呎50064元創下的賣地表樓面呎價高位,搶下樓面呎價地王寶座。

【東方日報】指,市區大屋苑重現6球盤。二手樓價回落,市區大型屋苑八成樓按上車盤重現。鰂魚涌南豐新邨兩房單位,三個多月累劈140萬元後,獲首置客以600萬元承接,樓價重返一年前水平。以實用面積391方呎計,呎價僅約15,345元。去年樓市高峰期時,主要市區二手屋苑600萬元或以下放盤及成交全數消失,該類單位可承做八成或以上樓按,現時重現八成按盤,料可推動市場交投。 

【文匯報】報導,中企淡出中環商廈市場。中資對中區寫字樓熱度下降。仲量聯行數據最新顯示,中資於中環寫字樓新租約佔比,在經歷連續6年上升後出現回落,以樓面計,由2017年的49%急降至去年的29%。業界指,去年寫字樓租金升幅約7%,但受到內地經濟增長放緩影響,加上政府收緊資金外流,今年租金升幅相信會大幅放緩,料最多升5%。由於來自內地的投資需求將持續疲弱,今年甲廈資本值料下跌5%至10%。 

【蘋果日報】稱,入伙盤鬥平租,低見$9,000,囍逸嘉匯業主減價吸客。近期多個新盤收樓,加上臨近歲晚,一眾業主為趕及過年前將單位出租,部份願減價,萬元以下的租賃成交增多。其中,於2016年開售的信置(083)粉嶺囍逸,去年11月起收樓,市場錄兩宗萬元樓下的租賃個案,其中開放式戶月租低至9,000元,呎租38.3元。另市區入伙盤啟德嘉匯,一房戶月租減至1.3萬元。

2019年1月23日 星期三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月23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月23日

【星島日報】曰,逸瓏灣8截收1180票,超購四倍今開售。市場氣氛回暖,新盤群起出擊,發展商積極於農曆年前開售,大埔焦點盤逸瓏灣8,今日進行首輪開售,昨日截收逾1180票,超額登記逾4倍,當中以用家客源主導,料有機會首輪後提價加推,加價空間亦大,趁勢搶佔市場。由信和發展的大埔白石角逸瓏灣8,屬近期焦點新盤,該公司營業部聯席董事田兆源表示,項目連日收票情況理想,並於昨午3時截票,收逾1180票,以首輪228伙計算,超額認購逾4倍,可見買家對樓市仍有信心。

【明報】謂,去年豪宅買賣1926億,歷史新高。儘管樓市去年第四季遇冷鋒、樓價亦掉頭回落,惟全年貴價物業交投仍突出。中原報告指出,去年價值2000萬元以上豪宅(含一二手物業),整體買賣登記錄得4189宗,涉總值1926.7億元,較2017年3873宗涉1678.66億元,分別升8.2%及14.8%,宗數及成交金額齊創1996年有紀錄以來的23年新高。

【信報】指,外圍未穩港滙震,買樓易遇「黑天鵝」。本月初環球股市展開反彈浪,市場信心增加,股評家開始建議買乜追乜,實情係不少大難題仍懸而未決,一些負面消息開始觸發調整,包括有報道指美國將如期本月30日正式申請引渡華為CFO孟晚舟到美國受審。此外,據報中美就一些敏感議題如知識產權保護等仍未有共識,美國總統特朗普發推文催促中國快些拿出真協議,唔好再玩玩吓。

【東方日報】指,一周4場拍賣,全食白果 。樓市經歷一輪跌浪後,樓價暫已喘定,惟業主取態回勇窒礙交投,令市場乍暖還寒。過去一周,市場舉行了四場物業拍賣會,在業主不願讓步下,罕有地全數「食白果」。相反,個別出貨意欲強的業主不惜大手劈價,元朗PARK YOHO Genova單位勁減600萬元售出。

【文匯報】報導,嘉寓頂層連天台呎租叫104元。信和集團推出全新租務住戶品牌Sino Suites,當中於2017年7月以6,500萬元收購的中環結志街36號唐樓,翻新為出租住宅嘉寓,共有5伙,自去年11月推出招租以來,已租出4伙,現尚餘5樓頂層連天台戶每月叫租3.95萬元,連傢俬出租但不包水電費,實用面積382方呎,另有306方呎天台,實呎叫租104元。

【蘋果日報】稱,峻巒再見血,蝕340萬斬纜,呎價不足萬元,平絕元朗半新樓。近年高價開售的新界鄉郊新盤血流成河。新地(016)元朗峻巒Park Yoho Genova再錄二手蝕讓,一個三房戶僅售900萬元,較業主一年多前近1,200萬元買入價低24%,連開支慘蝕340萬元,呎價不足萬元,重返2015年第一期水平,較Park Yoho發售中的一手貨賣平逾三成。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月24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月24日

【明報】謂,測量師陳昌傑獻策增供應:邊境地換棕地,引條例收農地。有調查顯示本港供樓負擔比率高達20.9倍,屬全球最難負擔,各界普遍認為港府應該積極增加土地供應以壓抑樓價升勢,而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經過公眾諮詢後,早前發表報告指發展新界棕地及農地是最多市民支持的增地選項。今期本欄專訪有逾30年測量界經驗的宏基測量師行董事陳昌傑就此獻計。他認為,港府可在新界邊境偏遠地區覓地,安置原本在棕地上的作業者,騰出棕地發展住宅;另外,他建議港府加快在新界規劃新發展區,如有需要,可以《土地收回條例》向地產商收回農地發展公營房屋。

【信報】指,新地113億奪啟德維港景地王。政府近年密密推出九龍東啟德地皮招標,並售出首幅擁有無遮擋維港景色的跑道區「前排」地皮。上周五(18日)截標,鄰近啟德郵輪碼頭第4C區3號住宅地(下稱4C3地皮)得主曝光,新地(00016)以市場預期範圍內的112.6億元,擊敗5批對手成功投得,每方呎樓面地價(下稱樓面呎價)約17360元,僅次於該集團去年5月投得啟德第1F區1號住宅地(下稱1F1地皮)的樓面呎價17776元,以約2.3%之差成為賣地表啟德地皮樓面呎價次高;相對上月批出、啟德跑道區「後排」地皮的樓面呎價13523元,即一個月急漲28.4%。

【東方日報】指,中環中心呎價跌穿3萬。中美貿易戰仍未解決,本港寫字樓買賣價受壓。消息透露,由資深投資者陳秉志或有關人士持有的中環中心中低層全層,以逾7.36億元易手,新買家市傳為紀惠集團。據悉,該單位每方呎成交價僅約29,500元,為該廈過去九年首現呎價跌穿三萬元水平。美聯商業部羅仲英稱,市場上質素相若的商廈一直欠缺全層放盤,若推出放售,普遍市值呎價由3.3萬至3.5萬元。以此推算,該沽出的全層戶成交價,料低於市價超過一成。 

【文匯報】報導,施永青:樓市「下降年」跌幅有限。施永青表示,今年是樓市的「下降年」,走勢呈先升後回,年初會出現小陽春,惟樓價下跌趨勢較強,年底樓價將較年初低,不過跌幅有限。施生指,樓市下行的第一個支持位已出現,雖不敢說樓價跌勢已完,但早前跌勢較深的天水圍嘉湖山莊及沙田第一城的樓價最近已回升,不乏買家還價入市,相信「呢個位會企一企」。 

【蘋果日報】稱,內地共享辦公室攻港,傳撻定縮租。內地共享辦公室(Co-working Space)龍頭氪空間(Kr Space)去年中高調來港,創辦人劉成城豪言另一老大哥WeWork在內地已「Game Over」,來港要進一步打倒對手!公司劍指本港核心甲級商廈,一口氣租下銅鑼灣及灣仔超過10萬方呎樓面,風頭一時無兩,但短短八個月就接連傳出裁員,甚至傳言要撻定賠上數千萬元。

【晴報】報導,煥然懿居獲逾2萬申請,超額43倍。市建局港人首置上車盤「煥然懿居」,昨截止申請。截至昨晚7時,暫共收到逾2萬份申請表,當中約6成屬一人申請,另約4成為家庭申請,實際申請數字有待進一步點算,即現時已超額認購43倍。 

【星島日報】曰,逸瓏灣8即沽174伙,提價加推每呎1.46萬。新盤市場掀起推售戰,多個全新盤接力應市,其中大埔白石角逸瓏灣8昨首度開售228伙,售樓處現揀樓人龍,首日即沽約174伙,佔推售總數逾76%,並以2房戶最受捧,買家不乏年輕客源。發展商亦打鐵趁勢,旋即加推118伙,並提價2%,折實平均呎價14633元。

2019年1月21日 星期一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月22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月22日

【星島日報】曰,九龍塘現樓緹山新春後應市。短期內多個全新項目作出新部署,其中九龍塘龍駒道緹山,料最快農曆新年後推出。市場消息指,屆時將以招標方式出售,料售價有機會創區內新高。嘉里發展的龍駒道項目,昨日命名為緹山,為推售前做好準備。該公司發言人表示,項目最快料農曆新年後推出。發展商早前曾指,項目樓盤地勢較高,在開則上因地制宜,善用這優勢,景觀甚為開揚。

【文匯報】報導,土地短缺,中原料明年供應現斷層。本港再成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關鍵之一是土地供應不足,社會各界就該議題提出不少建議,中原測量師行昨天發表報告,表示支持政府的「明日大嶼」計劃,並建議政府適當增加新界地區住宅地發展密度;該行亦指政府賣地已過高峰期,2017年和2018年政府賣地的樓面面積大幅下降,料最快明年起將出現供應斷層,屆時全年私樓供應量有機會跌穿1萬伙。 

【明報】謂,匯璽本月勢破百宗租賃。多區均有新盤相繼入伙,除日前長實(1113)荃灣西海之戀錄得首宗租務成交後,新地(0016)南昌站匯璽亦持續錄得租務成交。市場消息稱,匯璽本月暫錄得約85宗租賃成交,估計全月勢破百宗租賃個案,其中1B座中層H室,實用面積444方呎,屬兩房間隔,月租約2.3萬元,實用呎租近52元,業主於2017年以934萬元買入,租金回報近3厘。

【蘋果日報】稱,喜築買家墮「黑廁陷阱」。三年前曾涉嫌在銷售過程中違反《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的麗新(488),旗下土瓜灣喜築再獻新猷。有J室業主收樓時發現,原本在浴室的窗戶突然「被消失」,浴室頓變成「黑廁」。樓書顯示的平面圖與現實不符,或成業主踢契理由。律師梁永鏗表示,如果理據充足,表達到涉及誤導或違規的成份,發展商或賣家應會提早願意作出賠償。

【信報】指,野村:樓價上半年跌7%後靠穩。野村發表報告,預測今年香港住宅樓價下跌7%,調整將集中在上半年,樓市於下半年料趨穩。同期住宅按揭利率預計只會溫和上調,在貸款需求低迷及香港銀行同業拆息上升壓力減緩的情況下,估計今年實際按揭利率只微升25個基點,至約3.4厘水平。該行表示,發展商於2013年至2015年地價相對較低時買地興建的住宅項目,今年將陸續推出市場,預料一手住宅供應相當充裕,發展商會有較大空間減價爭生意。

【東方日報】指,港樓價世上最難頂。香港人買樓上車,沒有最難,只有更難!國際調查機構發表的報告顯示,香港家庭要不吃不用20.9年才買到樓,難以負擔樓價的程度,已連續九年高踞世界首位。儘管樓市已踏入調整階段,但業界認為進一步下挫空間有限,市民勢必繼續捱貴樓!國際調查機構Demographia發表題為《15th Annual Demographia International Housing Affordability Survey》的報告,採集了截至二○一八年第三季全球8個國家309個國際大城市的數據。同時統計了91個人口逾100萬人的頂級大都會樓價數據,當中有29個大都會達到樓價「嚴重不可負擔」的水平。

【晴報】報導,煥然懿居暫獲1.62萬申請,超額35倍。馬頭圍道港人首置盤「煥然懿居」本月3日起接受申請,市建局昨稱截至前日(20日)累計收1.62萬張申請表,最新超額認購35倍;不計民政署各民政諮詢中心派發的表格,至今已派出2.23萬份申請表。

Copyright © Yi Lam Property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年1月17日 星期四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月18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月18日

【星島日報】曰,恒基林達民:樓市高位回落具支持,料年中重拾升軌。樓價從高位回落,恒基營業(一)部總經理林達民指出,從新盤低價開售錄得理想銷情,反映樓價從去年高位下跌至今,已漸找到支持點。面對樓市進入調整期,林達民表示,中美貿易戰為樓價出現調整的主因,該糾紛實屬政治角力,更重要的是,是次的調整與過往的樓價下調,最大的分別為是次的貿易戰可以舒緩。他續指出,貿易戰持續發酵,對中美兩國的經濟而言,恍如「七傷拳」,有害而無利,故預測貿易戰有望於本年年中前逐步明朗化,而樓市調整期亦緊接於年中前告終,並可望重上升軌。

【文匯報】報導,花旗料港樓今年升5%。今年環球經濟繼續受不明朗因素影響,花旗私人銀行環球首席投資策略師魏廷文昨出席記者會時表示,該行雖預期今年環球經濟增長仍高於3%,但料市場正處於經濟後周期,市況波動性將增加,建議投資者對環球市場資產進行配置以分散風險,同時審慎使用槓桿式投資。另外,該行亦預期,本港樓市今年有機會升5%。

【明報】謂,東北準備開始收地,折射發展棕地困境。新界東北發展延宕多年,政府終於開始準備收地,然而具體收地賠償和清拆工作會否橫生枝節,出現保育抗爭和不遷不拆風波,仍需密切留意。土地小組報告指出,發展棕地得到市民壓倒性支持,然而絕非「手到拿來」選項,新界東北發展由規劃、收地到建成首批公營房屋,至少需時18年,正好折射發展棕地的困難,突顯多管齊下覓地建屋的必要,不能空談「先棕後藍綠」。政府落實新界東北發展,收地賠償安置等開支數以百億元計,反觀附近的粉嶺高球場,政府毋須分毫即能率先收回32公頃土地,政府若要服眾,不能迴避土地小組局部發展高球場的建議。

【蘋果日報】稱,反駁「幫村民起屋」承諾,原告指方國珊:套丁只為賺大錢。西貢區議員方國珊被指24年前在西貢大網仔投資1,200萬元「套丁」建丁屋,惟合作地主指她違約於是興訟。原告昨指方承接舊公司12個新界土地項目,雄心萬丈打算建丁屋賺大錢。方否認為錢:「我係有理想!同埋係承諾!」堅稱不清楚其他項目是否興建丁屋。惟法官質疑:「你志願係履行承諾嘛,你唔知,點履行?如果其中一個項目係起港珠澳大橋,咪要成幾十億?冇可能㗎嘛?」惟方仍堅稱不知情。

【信報】指,四新盤累收7300票,凍資7.3億,天鑽9人爭1伙,Downtown 38超購13.7倍。新盤混戰將進入正面交鋒階段,周六(19日)率先對撼的中國海外(00688)大埔天鑽及新地(00016)土瓜灣Downtown 38昨日齊截票,其中天鑽累收逾4300票,超購7.85倍,接近9人爭購1伙;Downtown 38則累收2280票,超購13.7倍,接近15人爭1伙,競爭較激烈;連同永泰地產(00369)屯門大欖The Carmel及信置(00083)大埔白石角逸瓏灣8,總計4盤累收逾7300票,凍結市場資金逾7.3億元。

【東方日報】指,促政府推組裝合成起樓,建築商:省一半人力。政府推動建造業界實行組裝合成建築法,金門建築總裁何安誠促請房屋委員會興建公營房屋時,帶頭大規模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推動業界實行,才可令新技術建築成本下降。他指公營房屋多年來只採用預製組件廁所,其他組件停滯不前,大大落後於競爭對手新加坡,新加坡六層高的數據中心,大規模採用預製組件建成,可節省一半人力。

【晴報】報導,議員促收棕地建屋。立法會昨辯論增加短中期房屋供應改善公營房屋短缺的議案,有議員促請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新界棕地及閒置農地、全面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等;亦有議員提出在將軍澳堆填區復修地重置高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