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20年12月23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20年12月23日
【蘋果日報】報導,今年蟹貨王,天巒13宗蝕讓,平均每伙損失660萬。隨着市場憂慮第四波疫情惡化,二手樓劈價情況續增,而位置偏僻的新界大型洋房屋苑,在疫市下的抗跌力明顯較差。曾有「鬼城」稱號的上水天巒,年內錄得的13宗二手成交全屬蝕讓,總蝕讓金額逾8,600萬元,相當於平均每伙蝕「6球」,登上今年「蟹貨之王」寶座。

【HK01】謂,嘉林邊道豪宅部署明年推出,嘉華:對樓市感樂觀。嘉華國際(0173)旗下多個新盤,將部署於明年推出。其中,九龍嘉林邊道2號豪宅項目,以及與多個發展商合作的長沙灣荔盈街GRAND VICTORIA,料於明年第一季推售。對於本港樓市,嘉華國際營業及市場策劃總監(香港地產)温偉明認為,對明年樓市感樂觀,相信隨疫苗面世後,明年全年樓價將有5%的升幅。

【明報】稱,樂風大角嘴建新工廈,申增兩成地積比。近年積極參與舊樓併購的樂風集團,新近向城規會就持有的大角嘴必發道71至75號,申請放寬地積比率,由原先的12倍增加兩成至14.4倍;上述地盤面積3322方呎,樂風計劃重建為一幢22層高新式工廈,總樓面約4.78萬呎。樂風表示,有關計劃符合政府活化工廈政策,並會在合桃街加設綠化空間,改善環境,而方案預計不會帶來負面的交通及排污影響。

【星島日報】曰,萊坊:明年樓價料跌5%。據萊坊發布的《香港每月物業市場報告》指出,受疫情影響,近期一手住宅交投明顯放緩,現時市場觀望氣氛籠罩,拖累睇樓問盤量銳減;展望明年市況,該行指出,受失業率高企及經濟衰退等利淡因素困擾,料明年整體樓價下跌約5%,惟豪宅樓價跌幅則低於大市。

【信報】稱,黃竹坑站五期收37意向書,鐵路項目第三多,首設網上遞交。新冠肺炎第四波疫情爆發,影響不少新盤推售部署,土地市場則未見受阻。港鐵(00066)上周推出香港仔南港島線黃竹坑站物業發展項目第五期(下稱黃竹坑站第五期)昨天完成招收意向書程序,共收到37份意向書,屬鐵路項目意向書數目第三多,其中包括罕有參與的中資發展商中國金茂控股(00817)。港鐵今次引入新做法,首度容許發展商以網上形式提交意向書,更於文件中標明歡迎發展商以網上方法提交意向書。

【東方日報】指,港銀行轉按登記跌6% 創新低。銀行轉按登記創有紀錄新低!中原研究部數據顯示,今年11月登記宗數按月跌6.7%,錄1,108宗。該機構指,儘管近期銀行取態積極,惟轉按市場未見活躍,預計明年低息環境延續增加轉按套現誘因,轉按登記量將由低位回升。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指,由於銀行今年曾上調樓按息率,並大幅削減轉按現金回贈,轉按誘因大減,導致今年首11個月累積轉按登記量按年大跌逾五成,反映今年轉按市場明顯萎縮。

【文匯報】報導,中原利嘉閣明年加薪2.5%。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一手盤推盤及成交量,惟二手樓交投仍比去年佳,中原地產及利嘉閣昨日決定2021年元旦起,調高全體後勤員工薪酬,加幅均為2.5%。抗疫大前提下,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在前線後勤的通力合作下,於2020年仍力挽狂瀾,截至11月,中原香港住宅部全年營業額達35.5億元,較去年同期只下跌約2.8%。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20年12月24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20年12月24日
【蘋果日報】報導,空置稅撤銷後,豪宅可待價而沽。山頂文輝道地以呎價創紀錄新高之勢售出,九龍倉成為山頂豪宅地大贏家;然而過去一年為豪宅市道低潮期,就算新地(016)推出旗下Central Peak發售,遇上疫情都只能慢慢出貨,市場對豪宅市道都比較擔心。有市場人士認為,撤銷空置稅後,只要發展商持貨能力足夠,發展項目便可待價而沽。

【HK01】謂,傳九龍灣總部140億易手,買家擬為早前接洽第三方,高銀不評論。今早﹙23日﹚上午起停牌的高銀金融﹙0530﹚,有報道指出,該公司持有的九龍灣啟祥道高銀金融國際中心,以成交額逾140億元易手,買家為高銀早前公布以143億元出售時的獨立第三方FONG Tim。不過高銀金融回覆《香港01》時表示 ,不評論市場傳聞。

【明報】稱,九倉奪山頂地,呎價4.6萬住宅官地新高,文輝道首幅地皮總作價120億,超估值上限近一成。兩年前曾流標的山頂文輝道超級豪宅地皮上周截標,地政總署共收7份標書,昨日正式公布花落誰家,地皮由山頂大地主之一九倉(0004)以120億元投得,以可建樓面逾25.9萬方呎計,折合每方呎樓面價達46,272元,除較市場最高估值4.3萬元高約8%,更打破新地(0012)2006年底以18億元投得的加列山道12號(現為豪宅TWELVE PEAKS)、每方呎樓面價4.2萬元的住宅官地紀錄,較舊紀錄推高一成。

【星島日報】曰,屋苑逆市吹淡風,低市價3%至10%成交。聖誕節長假期將至,加上疫情持續升溫,進一步打擊二手氣氛,隨著業主進一步擴大議價空間,紛錄低市價成交,其中,康怡花園低層戶,以呎價16527元易手,低市價約5%,此外,傲形開放式戶以420萬蝕讓沽。

【信報】稱,嵐山撻訂迷你戶險守300萬,納米樓退潮,瑧蓺入伙後首錄蝕讓。政府放寬按揭保險樓價上限,加劇樓市分化,曾受熱捧的迷你戶吸引力大打折扣,紛現跌價或蝕讓。被視為納米樓「始祖」的大埔嵐山,有去年錄得終止交易的迷你單位剛成功重售,惟造價跌至險守「三球」關,較一年半前急跌「半球」或14.3%。曾誕生本港史上首個千萬元開放式樓王的西營盤瑧蓺,入伙逾2年首度錄得蝕讓,有納米戶造價劈穿「六球」沽出,身價貶值逾半成。

【東方日報】指,追周星馳8000萬,于文鳳敗訴 。藝人周星馳遭前女友于文鳳入稟追討約8,000萬元的投資分成案,剛於上周四(17日)審結,法官考慮不足一星期,於昨天頒判詞,裁定于文鳳敗訴及要支付周星馳的訟費。法官裁定,周星馳沒有與于文鳳訂立有法律效力的協議,將投資所得利潤的10%分給她。至於佔今次申索份額最多的「天比高」12號屋,法官也信納周的說法,裁定該宗發展計劃並非由于文鳳促成,而周星馳從買地開始,已決定在項目建成後預留作自住,所以就算有所謂分成協議,12號屋並不屬投資,況且它並未出售,根本無利潤可以計算。

【文匯報】報導,萬科逾5.7億統一深水埗舊樓業權。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影響樓市氣氛,惟本港土地供應不足基調未變,無地可用下只能暫時以重建項目作發展。深水埗海壇街244至256號舊樓昨午進行強制拍賣,由持有大部分業權的萬科在無對手下以一口價逾5.76億元完成統一業權。
【晴報】指, 南昌站匯璽III呎價3萬元。截至昨晚8時,新盤市場暫沽10伙,當中不乏大額成交,據匯璽III成交紀錄冊顯示,第6座45樓A室實用面積1,214呎,以3,642萬元沽出,呎價3萬元。

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20年12月22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20年12月22日
【蘋果日報】報導,山頂超級洋房,劈價3億,蝕4,033萬,區內今年最大損手。經濟前景陰霾密佈,超級豪宅必賺神話亦幻滅。屬香港超級豪宅地段的山頂白加道,和黃2013年以現樓方式推售白加道28號,其中5號洋房業主兩年前索價8.3億元放賣,去年一度傳易手,卻未見買家落實承接;洋房終以5.3億元沽,兩年劈價3億元,原業主賬面連使費蝕4,033萬元,乃今年山頂最大宗「見血」成交。

【HK01】謂,時裝店重返銅鑼灣駱克道同一地舖,租金較10年前平7成。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政府今日(21日)宣布將現有社交距離措施延長最少2個星期,包括晚市禁堂食,令近一年持續受壓的零售舖市雪上加霜。有代理指出,有時裝品牌趁租金回落,以約10餘萬元承租10年前曾經使用過的銅鑼灣駱克道地舖,惟是次租金較當時大幅下挫7成。

【明報】稱,經絡曹德明:明年負資產不會急升。香港失業率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上升,第三季樓市的負資產宗數和金額按季上升了六成,不過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表示,現時實際個案數字較2003年數字仍相差甚遠。他預期明年負資產數字保持平穩,因為現時銀行按揭有提供「還息不還本」幫助,而有壓力的業主亦會提早沽出物業,所以明年數字雖會有上落,但不會急升。

【星島日報】曰,黃竹坑站5期今截意向。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為樓市增添不明朗因素,惟大型項目上馬步伐未見放緩。港鐵旗下黃竹坑站5期,於今日截收意向書。據業內人士指出,項目屬市區鐵路盤,將吸引本港及中資發展商積極參與,市場估值約101億至114億,每呎樓面地價約1.6萬至1.8萬。

【信報】稱,外資沽工商廈勁賺,今季5宗,多屬自用及長揸,日企佔總值43%。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接近一年,全球陷入經濟危機,不少企業因需資金周轉而出售物業套現。據本報統計,單計第四季,市場已錄最少5宗由外資公司或機構沽出的大額工商物業,共套現近9億元,大部分屬自用樓面及持貨多年,獲利豐厚離場。

【東方日報】指,銀主狂掟貨,4盤嗌3億。疫情仍未受控,經濟前景未許樂觀,豪宅物業走勢難被看好,市場昨單日新增4個大額銀主盤,總叫價逾3.3億元,其中南區淺水灣道56號單位,最新開價1.9億元放售,料為今年最貴重銀主貨。其餘兩個都是西半山豪宅,包括蔚然高層戶,實用面積約1,300方呎,現叫價4,850萬元放售,較7年前購入價僅高約1.3%,同區瑧環另一個低層放盤,實用面積650方呎,開價1,680萬元,亦只較10年前入貨價高約1.3%。

【文匯報】報導,疫襲樓市24%人擬「不供本」。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香港經濟無可避免地受到拖累,樓市面對的不確性也在增加。有置業調查指出,70.5%業主對供樓未感壓力,但29.5%感壓力,近四分一人(24%)更打算或已使用「供息不供本」。面對疫情,多數市民對置業都顯得謹慎,60.1%指來年會「靜觀其變,或先按兵不動」,考慮再置業有16%,考慮換樓則僅11.9%。四成人估計來年樓市平穩,疫情會否惡化將是影響樓市的關鍵因素。

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

日地產新聞摘要2020年12月16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20年12月16日
【HK01】謂,全球最貴街道,英皇羅素街巨舖交吉3個月,免租借友好營業至聖誕。曾經是全球最貴商業街的銅鑼灣羅素街,在疫情下接連出現吉舖。屬「羅素街大地主」之一的英皇國際(0163),近日「破天荒」把街內已交吉約3個月的全幢巨舖物業「借用」予友好商戶營業至聖誕節檔期,分文不收。期內涉及的租金價值逾2,250萬元。上述全幢舖位物業位於羅素街22至24號,由英皇持有,地下至4樓涉及總面積8,740平方呎,位置面向時代廣場,位置極佳。

【明報】稱,映日灣開放式呎租60元,貴絕荃灣。雖然租務市場迎來傳統淡季,不過有部分今年入伙的新盤,隨着市場陸續消化租盤後,個別單位租金創出新高。包括今年6月入伙的荃灣映日灣,新近有開放式單位以實用呎租60元租出,以呎租計為荃灣區新高紀錄。上述為映日灣2座高層B室,實用面積217方呎,採開放式間隔,新近以1.3萬元租出,實用呎租約60元,創區內紀錄新高。

【東方日報】指,新居屋白表家庭,抽中首4籌料可揀樓。樓價高企,不少市民依靠居屋「上車」。房屋委員會昨為今期居屋進行首次網上攪珠,決定申請人揀樓次序。今期居屋接獲23.6萬份申請,爭奪7,047個單位,超額認購約33倍。今次居屋單位是復售以來最多,申請宗數亦較去年少,本報推算白表家庭抽中頭4個籌有較大揀樓機會,白表單身人士的機會仍非常渺茫,即使抽中頭籌,亦只有約三成四的機會揀樓;綠表家庭則料抽中首9個籌才可揀樓,不過仍需視乎實際市民揀樓情況。

【晴報】指,SEA TO SKY周五售285伙,入場費$1131萬。長實(01113)旗下將軍澳日出康城第8期SEA TO SKY,昨日公布第6號銷售安排,於周五(18日)開售新一輪285伙,包括236伙3房及49伙4房,折實最平的單位為第3座5樓D室,786呎3房,售價1,131.4萬元,呎價14,394元。

【星島日報】曰,指標屋苑造價「疫市」硬淨,升幅介乎1.2%至8.5%。新冠肺炎爆發至今近1周年,樓市經歷多番起伏,本報追蹤20大屋苑樓價最新走勢,當中14個屋苑表現「硬淨」,於疫市售價不跌反升,升幅介乎1.2%至8.5%,當中以奧運站維港灣及牛頭角淘大花園居首;業內人士指出,儘管疫情令本港經濟疲憊不堪,惟市場亦受低息環境等利好因素支持,帶動樓價於疫市下有力靠穩。

【文匯報】報導,SEA TO SKY周五推285伙。日出康城兩個新盤本周末競相出擊吸客。長實夥港鐵合作的日出康城SEA TO SKY 於本周五以先到先得方式推出285伙,包括236伙三房戶及全數推出餘下49伙四房戶,第3座J單位更是首度推出應市。今批最平入場單位為第3座5樓D室海景三房戶,實用面積786方呎,折實價1,131.4萬元,折實呎價14,394元。

【信報】稱,長發邨綠表395萬年內三破頂,剛需強勁,資助房屋疫市屢誕樓王。疫情影響下今年樓市表現反覆,卻無礙部分屋苑樓價屢錄破頂成交,尤其是剛需強勁的資助房屋,例如長發邨剛趕上今年尾班車,再誕公屋王。該屋邨1座敬發樓高層21室,實用面積485方呎,原圖則開放式改3房間隔,新近以未補地價395萬元易手,樓價創該公屋未補地價新高,呎價8144元,價錢主要反映單位屬高層兼享海景的因素。原業主2013年斥52.94萬元入市,持貨約7年賬面獲利342.06萬元,賺6.5倍。

【蘋果日報】報導,西營盤舊樓申強拍估值9,099萬。九建(034)近年積極擴充港島西營盤高街一帶土地,年中時曾申請強拍高街4、4B、6及6A號舊樓,最新又就高街2B及2C號舊樓申請強拍,目前為兩座6層樓高唐樓,樓齡57年,涉及10個住宅單位及2間地舖項目尚有兩名業主未被收購業權,估值約9,099萬元。

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20年12月15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20年12月15日
【HK01】謂,翠華中環旗艦店舊址丟吉9個月,業主轉陣一拆三招租,叫租19萬起。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零售食肆前景暗淡。鄰近中環蘭桂坊及蘇豪區、原由翠華餐廳承租近22年的中環威靈頓街4層逾8,000平方呎巨舖,交吉約9個月後一直無人問津,新近有消息指出該巨舖將會「一拆三」推出市場放租。其中貼近街道的地下及地庫舖位,意向月租約50萬元,不過有市場人士指出,目前市況相當惡劣,相信租金需要較意向價回落四成至30萬元或以下,才能夠獲新租戶承接,而目前一樓部分則叫租約19萬元。

【明報】稱,馬鞍山郊園邊8綠化地,申改劃發展,最近距郊園15米,環團斥違諾「試水溫」籲反對。政府近年多次改劃土地作住宅用途,最新擬改劃8幅馬鞍山的綠化地,發展逾7200伙公私營房屋單位。但有環保團體發現,該8幅綠化地靠近馬鞍山郊野公園,其中兩幅位於馬鞍山村路的地皮,距郊野公園不足15米及35米,批評將嚴重破壞郊野公園景觀及生態,斥政府違反承諾,藉改劃手段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若今次改劃成功將掀起極壞先例,呼籲市民在明日公眾諮詢完結前反對計劃。

【東方日報】指,工廈天台僭建貨櫃屋,隨時冧樓一鑊熟。公屋輪候時間創下近20年以來的高峰,市民上樓無期,天台僭建屋應運而生,有價有市。葵涌一幢工廈有人在光天化日下,明目張膽把4個貨櫃屋吊到天台,貨櫃屋內廁所、抽氣扇等齊備,間隔非常精緻,隨時可以入住。後知後覺的屋宇署在本報踢爆事件後,才發出清拆令,4個非法僭建的貨櫃屋在兩個月後終完成清拆,免卻人為災難。按當區天台屋市價,約200呎的單位月租至少6,000元,換言之出租4個貨櫃屋即可月賺至少2.4萬元,收入豐厚。有議員直斥屋宇署在打擊僭建惡行上執法不力,如同縱容涉事者,要求當局加強執法。

【星島日報】曰,首10個月落成量1.36萬伙,較去年同期回升12%。疫情走勢持續,進一步打擊私人住宅施工及落成量,屋宇署最新數據顯示,10月私樓落成量僅1伙,不但按月大跌,同時為2013年7月後,約逾7年以來最低,惟總結今年首10個月,累計落成量為13689伙,則較去年同期增約12%,並與去年全年數字相若,並以新界區為主導。至於期間私樓施工量則為343伙,較9月上升1.6倍,為近3個月最多。

【文匯報】報導,本木呎價創三萬新高。恒基地產旗下尖沙咀本木昨日透過招標售出2樓A5室特色戶,單位面積490方呎,連784呎平台,以1,470萬元成交,折算呎價30,000元,創項目開售以來呎價新高。據悉,上述買家為區內客,鍾情項目獨特的建築設計及優越地段。該盤亦公布將於本周五發售9伙。

【信報】稱,黃竹坑站五期估值最多114.5億,市區靚地今收意向,反應料佳。政府銳意推動「躍動港島南」計劃,南區一帶發展潛力受憧憬,港鐵(00066)亦依計劃推出香港仔南港島線黃竹坑站物業發展項目(下稱黃竹坑站)第五期於今天(15日)起招收意向書,下周二(22日)截止。雖然新冠肺炎疫情未見緩和,惟市區靚地吸引力大,市場相信該用地的估值(已包括補地價)有望超越100億元,最高約114.5億元。

【蘋果日報】報導,上環吳興記舖短炒賺800萬。工商物業自上月底起撤銷雙倍印花稅,有投資者趁機短炒獲利。其中主要售賣本地漫畫經典《老夫子》、位於上環的吳興記書報社舖位,即上環樂古道68號地下1及2號舖連高層地下,面積合共3,000方呎,原於上月初以2,200萬元易手,惟業主持貨僅1個多月即沽貨,賬面獲利800萬元或36%。

2020年12月6日 星期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20年12月7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20年12月7日【信報】稱,波斯富街舖長約租6.5萬十年低,零售業備戰聖誕,銅鑼灣空置率首降。銅鑼灣過往貴為核心旅遊消費區,隨着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本港封關後旅客銳減,業主須大幅劈租吸客。區內波斯富街61號地下,最新以每月6.5萬元租出,租期達兩年,屬超過10年來該街道月租最低的長租地舖成交。由於舖租明顯回落,刺激租賃交投增加,銅鑼灣商舖空置率在11月回落至11.65%,屬今年以來首次出現按月下跌情況。

【蘋果日報】報導,華懋創辦人顧氏,拓新式工廈。顧氏家族以化工染料分銷及製衣發迹,近年轉型從事地產業務,其中第四代、SAGE智銳物業董事顧曉楠,於英國劍橋大學法律系畢業後,與母親、地監局前主席陳韻雲合辦服務式住宅品牌「V」,及後更自立門戶,並重建家族位於屯門的凍倉物業成新式工廈,以迎合市場大趨勢。

【HK01】謂,新世界突撃推售長沙灣全新樓花商廈,市傳意向呎價1.3萬起。新世界發展(0017)旗下長沙灣荔枝角道888號的全新甲級寫字樓 888 Lai Chi Kok Road,今日突擊推售。據知,先拆售其中4層樓面,市場流傳意向呎價約1.3萬至1.4萬元,為「撤辣」後首個推售的全新商廈項目。是次為自《施政報告》公布撤銷非住宅物業的雙倍從價印花稅後,首個推售的全新商廈項目。據樓書資料,項目樓高28層,項目預計落成日期為2022年4月。

【明報】稱,疫情衝擊,本月新盤銷情料急挫六成,分析:收緊限聚令,「發展商想推盤都推唔到」。11月整體新盤成交錄逾2650宗、創20個月按月新高紀錄後,業界一度估計本月新盤交投可保持熾熱,惟新一波新冠疫情來勢洶洶,港府再收緊限聚令,發展商推盤意欲轉趨觀望,部分具規模的焦點新盤已表明留待明年推出,估計本月餘下時間登場全新盤,主要是規模不大的項目、或主力採招標發售的低密度項目,以及以餘貨盤支撐。業界估計,12月一手成交將介乎1000至1500宗,成交宗數料按月跌四至六成。

【東方日報】指,新盤看增,明年料3.3萬伙應市。香港樓市今年一直受疫情困擾,發展商推盤步伐被迫拖慢,多個大型項目延至明年推出。據本報統計,2021年部署開售的新盤合共提供逾3.3萬個單位,較今年暫推新盤單位總數的逾1.3萬伙,多出逾1.5倍。當中以元朗區多達5,600伙供應最充足,市區則以啟德佔逾4,500伙最多。

【星島日報】曰,定按減息反應淡,僅接獲九宗申請。雖然按揭證券公司自11月將定息按揭試驗計畫的息率大幅下調0.56厘,其中10年期定按息減至1.99厘,稍為貼近H按(拆息按揭)息率,但卻碰上港元拆息持續尋底,令H按息又再明顯低於定按,結果減息後的定按反應仍是一般,至今按證只接獲9宗申請,涉及貸款額四千多萬元。

【文匯報】報導,新盤續旺,蔚藍東岸單日沽67伙。本港第四波疫情爆發,市民雖減少外出睇樓,惟未礙樓市成交,油塘蔚藍東岸於剛過去的周六單日售出67伙,令到剛過去的周末兩日一手市場共錄87伙成交。另外,市場消息指,截至昨晚7時,長沙灣弦雅已收近200票,按首批推出單位計超額認購逾5倍。二手市場則呈價跌量升局面,交投按周亦有上升。

【晴報】指,本木修訂價單,17伙提價最多2%。恒地(00012)旗下佐敦德成街新盤本木,昨修訂價單應市,涉及17個單位,價錢上調1%至2%,最快今日公布銷售安排,周末開售。

2020年12月3日 星期四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20年12月4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20年12月4日
【HK01】稱,渣打夥科一物業按揭,推「按揭API平台」。科一物業按揭宣布,夥20家中型代理與渣打合作推出「按揭API平台」,客戶只需透過平台遞交線上按揭申請意向,輸入個人及物業資料,並同意銀行職員隨後跟進按揭情況,資料便即時傳送到銀行,降低申請按揭時的繁複性。

2019年1月份起,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的開放應用程式介面(開放API)框架分階段落實。科一網頁於首階段今年年初已將多間銀行按揭資訊作實時分享平台。今與渣打香港合作進入第二階段,置業人士於科一網頁可直接向渣打香港查詢按揭優惠詳情及申請,過程簡便快捷。

【明報】稱,摩笛唱好,領展九置彈半成,料港零售明年重拾增長,寫字樓相對弱。儘管本港受第四波疫情影響,零售市道恐再轉差,但摩根士丹利昨日發表報告,預計香港零售市場明年上半年將有一個強勁的開始,迎來為期兩年的復蘇,市場會傾向兩極,高端零售及低端零售將會跑贏中端市場,寫字樓租金則慢一步於明年下半年才見底。該行上調九龍倉置業 (1997) 及領展 (0823) 的評級至「跑贏大市」,兩股昨日收市升4%至5%。

【東方日報】指,1900伙批賣樓花飆93%。疫情反覆令本月新盤推售步伐減慢,但無礙發展商籌備明年售樓大計。地政總署資料顯示,11月共有4個住宅新盤獲批預售樓花同意書,共涉1,900伙,按月增93.6%。同月亦有4個住宅項目入紙申請預售,單位量按月急升逾1.3倍,當中以新鴻基地產(00016)的天水圍濕地公園路1號項目第1期規模最大,提供1,224伙。

【晴報】謂,機場3跑將完成填海,明年底竣工,「11 SKIES」綜合購物娛樂,料成新地標。機管局落實多個項目發展「機場城市」,預測未來10年將投資逾400億元,包括機場第3跑道工程料本月底前完成填海,2024年前啟用整個系統;而航天城項目料可吸引廣東省以外內地客及東南亞旅客,其中於2025年前分階段落成的「11 SKIES」,將成全港最大型的綜合購物、餐飲、娛樂設施,連帶亞博館2期發展,更設全港最大室內表演場地,塑造機場成為新地標。

【星島日報】曰,弦雅每呎開價1.96萬,本木蔚藍東岸錄超購。疫情升溫下,但新盤亦接連出擊,長沙灣弦雅昨突擊開價,提供最高15%折扣,折實平均呎價19658元,貼市價出擊。尖沙嘴本木昨截收338票,超額近10倍,今推售32伙;油塘蔚藍東岸亦同步截票,截收近4800票,入票人士以向隅客為主。

【文匯報】報導,瓏珀山最快月內上樓書。新地沙田多石街豪宅瓏珀山(瓏珀山第1期)原定年內推售,但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表示,瓏珀山進入最後階段,樓書及示範單位近完成,最快有機會本月內公布及開放,預計下月開售。換言之,該盤出時間有所延遲,雷霆解釋,項目需要更多時間作準備,故安排下月推售。他又指,受疫情影響,今年一手交投按年下跌兩成多,但豪宅新盤因限量開放現樓參觀,不太受疫情影響。

【信報】稱,曾華倩兄1.5億購歐陸貿易中心。工商舖落實撤銷非住宅物業雙倍從價印花稅(DSD),但有個別知名人士或團體在「減辣」前已入市。著名呼吸系統科醫生、藝人曾華倩胞兄曾華德旗下醫療公司,上月初以1.5億元購入中環歐陸貿易中心全層單位。由於上述單位在「減辣」前買入,故要繳付樓價8.5% DSD,涉及金額1275萬元;若有關交易在上月26日或之後進行,便可節省637.5萬元印花稅稅款。

【蘋果日報】報導,上月四盤申預售,新地項目最大型。發展商繼續部署推盤,地政總署公佈,上月新增4宗預售樓花申請,分別為新地天水圍濕地公園路一號,涉及1,224伙;恒地(012)粉嶺馬適路8號,涉及603伙;宏安青衣寮肚路8號,涉及320伙;以及遠東發展大圍沙田嶺項目,涉及66伙。4宗申請共涉2,213伙,比上月的954伙增加1.3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