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9日 星期四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21年4月30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21年4月30日
【晴報】報導,啟德THE HENLEY I 首推96伙,折實入場費$749萬。恒地(00012)旗下啟德新盤THE HENLEY I(THE HENLEY發展項目第1期),昨日上載首張價單,涉96伙,折實售價748.88萬元起,折實呎價24,382元起,折實平均呎價26,448元。

【蘋果日報】報導,區內新盤五年賣貴八成。啟德作為九龍近年最矚目的大型發展區,2013年起政府分批推售區內「麵粉」,成為各家發展商必爭之地,紛紛在區內插旗。自2016年起啟德「麵包」陸續出爐,啟德1號(I)由中海外(688)發展,是區內首個私人住宅盤,亦是前特首梁振英提出的「港人港地」首個項目,原意讓港人優先買樓,並規定30年內只可轉售予香港永久居民。

【信報】稱,恒地3年前新高價向海航買地。九龍東啟德THE HENLEY I(THE HENLEY發展項目第1期)屬恒地(00012)今年矚目新盤之一,但該樓盤所在地皮並非恒地從政府招標投得,而是3年前連同毗鄰的一幅地皮,以總作價約159.59億元向海航集團購入,每方呎樓面地價15162元,一度創當時同區住宅地樓面呎價新高。現在以THE HENLEY I首批折實平均呎價26448元計算,恒地仍有一定利潤可言。

【明報】稱,挑戰丁權,准上訴終院。高等法院2019年裁定新界原居民以「私人協約」或「換地」方式在政府土地申建丁屋違憲,與訟各方提出上訴,上訴庭今年初裁定政府及鄉議局上訴得直,表示私人協約及換地方式申建丁屋合憲。兩名司法覆核申請人郭卓堅及呂智恆早前申請上訴至終審法院,昨獲批上訴許可,爭議議題將包括英國殖民地政府1972年設立的丁屋政策中,男性新界原居民丁權是否屬於《基本法》第40條中所指的「合法傳統權益」。

【HK01】謂,長和大班霍建寧赤柱大屋「賣殼」,料勁賺8.4億。超級豪宅市場再錄矚目大刁。由有「打工皇帝」之稱、長和(0001)聯席董事總經理兼執行董事霍建寧持有的赤柱舂磡角道64至66號兩間大屋,今年2月曾傳出接獲逾9億元洽購,兩大屋新近以公司股權轉讓(俗稱賣殼)形式沽出,市場預計成交價超過9億元,呎價逾8.8萬元。

【文匯報】說,晉環收逾5500票,今年新票王。新盤再度火熱,港鐵黃竹坑站港島南岸第1期晉環昨日下午6時截票,6日累收逾5,500票,以明日首輪以價單發售的240伙計,超額登記22倍,成為今年新盤收票王,反應勁過年初南豐夥港鐵推售的康城站日出康城LP10首輪收5,160票。路勁地產銷售及市場推廣總監封海倫指,晉環入票人士當中,若以地區分布計,港島區客人佔70%、九龍區佔20%,其餘為新界區。

【星島日報】曰,ONE SOHO御海灣今截登記。由信和、莊士及市建局合作發展的旺角ONE SOHO,累收約1400票,錄超額認購約7.3倍;另外,屯門御海灣II亦累收逾1200票,錄超額認購逾15倍,兩盤同於今日截票。信和營業部集團聯席董事田兆源表示,ONE SOHO反應熱烈,預期首輪開售後,加推單位具提價空間。

【東方日報】指,滙豐P息不變,金管:流動性充裕。美國聯儲局維持利率不變,滙豐銀行帶頭宣布最優惠利率(P)按兵不動。香港金融管理局表示,市場正密切注視美國經濟復甦及通脹步伐、財政政策規模及細節,以及貨幣政策方向,呼籲市民謹慎管理市場波動可能帶來的風險。美國議息結果出爐後,滙豐旋即宣布將P保留在目前5厘水平,該行對上一次調整利率為2019年11月,當時減息八分之一厘。

2021年4月21日 星期三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21年4月21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21年4月21日
【信報】稱,一個月拆息跌破0.1厘,重返11年低,每月供樓較年前慳一成,H按佔比料續新高。本港游資泛濫,與供樓按息相關的一個月銀行同業拆息(HIBOR),昨天跌破0.1厘,進一步下滑至0.09679厘,創近11年新低。與一年前相比,當時港元拆息仍高於1.2厘、新造拆息按揭(H)觸及封頂息的情況截然相反。以400萬元按揭計,分25年攤還,業主每月供樓支出與一年前比較減少超過2100元(約12%),全期利息開支可慳約64萬元。

【蘋果日報】報導,學者:仍未「通關」樓市有變數。自去年港府放寬按揭成數上限後,首季本港樓市交投熾熱,發展商新盤連珠炮發,但港人多個月來都有能力一一承接,然而近月推盤終見有疲態,一手新盤有數次開售反應轉趨冷淡,部份買家靜觀其變,部份轉戰二手,因此變相輪到近期二手樓市交投回暖。不過,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指,早前一連數個月連環推盤,已經釋放大部份積壓大半年的購買力,加上經濟環境持續疲弱,未來若然遲遲未能「通關」,樓市升勢恐怕仍有變數。

【HK01】謂,大家食創辦人呂茂正5200萬購迎海花園複式戶,啃辣招稅15%。豪宅成交暢旺,從事飲食業多年、由低做起的大家食飲食集團創辦人呂茂正於上月底,斥資5,200萬元購入馬鞍山迎海一個連花園複式單位,並繳付高達樓價15%的從價印花稅 DSD,涉資780萬元。據大家食飲食集團網站資料,呂茂正創立大家食集團之前曾任職待應、廚師,也曾在港島區以木頭車賣雞蛋仔,隨後見港人喜愛麵食,便於1998年創立大家食,目前大家食擁7間分店。

【東方日報】指,外資銀行撤出中環,傳預租港島東商廈。新冠肺炎疫情仍持續,本港經濟未見起色,再有外資企業為縮減營運成本而計劃遷出中環。市場消息指,現時租用中區甲級商廈國際金融中心一期多層樓面的瑞士私人銀行寶盛集團,市傳已預租港島東太古坊二期4層樓面,料待原有寫字樓租約到期後便遷入。

【星島日報】曰,晉環提速最快明開價,星凱.堤岸緊接出擊。大型焦點新盤開售漸見成熟,其中黃竹坑新盤晉環,最快明天開價,緊接於本周末開放示範單位及收票,首張價單涉逾160伙,涵蓋1至3房戶型。另外火炭重頭盤星凱.堤岸,發展商準備工作已近完成,將於獲批預售後隨即應市,最快於下月開售。

【明報】稱,中原按揭王美鳳:拆息下跌支持樓市。拆息再度回落,並跌穿0.1厘,見近11年新低。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表示,資金充裕是推低拆息主因,1個月拆息曾於2009年跌至0.06厘的歷史低水平,當年銀行結餘處於2000億至3000億元水平,現時在全球量寬環境下,本港銀行體系結餘超過4500億元創歷史新高,並已持續逾半年,在不受短期或季節因素影響下,她認為1個月拆息仍會徘徊0.1厘上下附近水平。

【文匯報】說,低息助燃,樓價11年升2.7倍。疫情之下,本港樓價卻居高不下,近月交投更越趨活躍,其中原因離不開低息環境對樓市的支持。翻查資料,本港由2008年開始,持續長達11年的低息環境,期間本港實際利率只得2.5厘左右,如果用拆息按揭,利率可以更低。長期的低息,加上本港樓市供不應求的結構性問題,造就持續11年的大升市,差估署樓價指數自2008年至今,每年都錄得升幅,樓價亦由最低位104.8點升到最新的384.5點,累計升幅接近2.7倍。

2021年4月19日 星期一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21年4月20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21年4月20日
【HK01】謂,譚仔創辦人家族成員億億聲買樓,豪宅身價等同逾千萬碗鴨血米線。「譚仔雲南米線」及「譚仔三哥米線」母企譚仔國際準備上市。譚仔一碗廉價米線俘虜唔少港人味蕾,同時亦帶動譚氏家族成員身家暴漲,近年相關家族成員入市購買豪宅物業都「億億聲」計,單是計算3位家族人士買入豪宅的資金,已高達逾4.67億元。以譚仔三哥最新推出、價值39元一碗的「水煮湯鴨血米線」計算,足足可以買入超過1,197.64萬碗米線。

【東方日報】指,內地客入市續增,佔首季新盤11%。今年首季樓市交投增多,美聯指出,期間內地買家(以買家姓名拼音辨別)佔一手及二手私宅個人名義買家比率,分別達11%及6.6%,並連升3季,較去年第二季低位約8.7%及5.1%增加。在新購買力支持下,該行預期本季樓價升約3%。該行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稱,上述樓買家購買逾5,000萬元至1億元一手物業最多,佔比例高達48.3%,而二手樓則以逾1億元佔比達33.3%最高。市場估計以上買家部分已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

【星島日報】曰,會德豐季內連推兩盤。新盤接連出擊,會德豐地產可望於季內連推兩個新盤,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表示,啟德沐泰街10號正待批預售樓花同意書,示範單位及售樓書正在準備當中,料最快今季推售;另外,藍田KOKO HILLS第2期已獲批預售樓花同意書,料年中推出。

【明報】稱,淺水灣道3號突上樓書,擬推4房招標。正部署開售沙田半山瓏珀山、屯門御海灣II兩個全新盤的新地(0016),同系樓齡已約23年的港島南區老牌豪宅、淺水灣道3號,部分單位作長線收租,惟昨日突擊上載樓書至一手銷售網;代理消息指,新地擬稍後以招標形式,推售個別連裝修的低層標準4房單位,以測試市場水溫。

【晴報】報導,晉環最快周內開價,首輪涉至少160伙。路勁地產牽頭發展的港鐵黃竹坑站港島南岸第1期晉環,價單最快周內登場,昨日率先開放示範單位予傳媒參觀。路勁地產銷售及市場推廣總監封海倫表示,項目料5月初開售,價格參考南區豪宅。

【信報】稱,3食品集團年內掃工廈涉1.2億,恆香增購元朗富華多伙,金記冰室踏足葵涌。新冠肺炎疫情雖然持續,但政府去年底撤銷有關工商舖物業買賣的雙倍從價印花稅(DSD),令用家加快入市步伐。一度受疫情嚴重打擊的食品及餐飲業,紛紛出動掃貨自用,今年以來至少錄得3家食品餐飲集團購入共36321方呎工廈樓面,涉資共1.16605億元,其中百年老字號恆香老餅家或有關人士斥資3750萬元入市元朗富華工業大廈多個單位,連鎖食肆金記冰室及八方雲集亦各自動用4910.5萬元及3000萬元買入工廈單位。

【蘋果日報】報導,蔡志忠8,000萬沽OK Mall舖位。市場消息指出,京瑞廣場二期OK Mall一樓153號舖,面積約6,169方呎,原業主蔡志忠早前以8,800萬元叫售,新近減價800萬元或約9%,至8,000萬元轉手,呎價約12,968元。據了解,舖位目前由連鎖快餐店「大家樂」以月租20萬元承租,租金回報約3厘。

【文匯報】說,市建局大角咀項目招標。市建局公布,大角咀橡樹街/埃華街重建項目昨日開始招標,邀請39家發展商邀交標書,截標日期為5月20日。由於此前項目收到41份意向書,意味有兩間發展商不符合入標資格。項目料可建總樓面約59,966方呎,消息指招標條款列明,日後賣樓收益達12.5億元就必須要向市建局分紅,而單位每伙面積不可少於300方呎

2021年4月18日 星期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21年4月19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21年4月19日
【HK01】謂,內房萬科搶佔香港市場,兩年賣逾千伙,周銘禧:上車最緊要踏實。內地龍頭發展商之一的萬科企業(2202)旗下萬科(香港)執行董事周銘禧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看好本港樓市,未來仍會積極透過各種方式增加土地儲備。他透露自己剛踏入社會時,亦花了好一段時間儲蓄首期,亦有向家人借得部分首期上車,他認為「上車」最緊要踏實,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改變住屋環境,「就算我都係接近30歲(置業),唔係話一畢業就要走去買樓,都係需要經過努力。」他勸勉年輕人置業要小心衡量個人財政能力及實際需要,量力而為。

【星島日報】曰,地產商倡祖堂地「鬆綁」,八成宗族成員同意可賣。本港土地需求持續,地產界冀為土地發展規限拆牆鬆綁,當中佔地多達二千四百公頃的祖堂地,地產界過往一直難以統一業權,故多年來並未大規模發展。本報獲悉,本港有個別龍頭地產商近期向當局獻計,建議港府修改法例,賦權予民政專員,若申請人已獲如八成等大多數的宗族成員或所有「房長」同意,則應批准有關人士出售祖堂地。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立法會謝偉銓形容,有關做法類似市區一直奉行的《強拍條例》,當發展商收集超過指定業權份數後,則可向法庭申請強拍。就相關建議,民政事務總署回覆本報查詢時指,政府當局收到有關意見後,會作適當考慮。

2021年4月13日 星期二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21年4月14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21年4月14日
【信報】稱,甲廈新租賃樓面連增四季。隨着本地疫情逐漸受控,世邦魏理仕預期,經濟和商業房地產市場快見底,需求將逐漸上升。當中,2021年第一季全港甲級寫字樓租賃活動持續增加,新租賃樓面達84.05萬方呎,按季增長26.8%,連升四個季度,租金按季跌幅亦放緩至3.3%。該行預期,租賃氣氛逐步改善,預期今年全年甲級寫字樓租金下跌5%至10%,較去年全年挫17.4%有所紓緩。

【星島日報】曰,御海灣突上樓書快開價,THE HENLEY緊接出擊。新盤市場經過短暫的整固期,至今氣氛漸漸升溫,屯門御海灣II昨突上載樓書,發展商以快打慢,最快周內開價,於月內開售。啟德大型新盤THE HENLEY I亦步亦趨,最快下周上載樓書,月內開價及開放示範單位,並於下月初開售。

【明報】稱,銅芯口罩廠晶苑,承租安盛4萬呎,月租逾百萬元,呎租25元料較上手跌兩成。新冠疫情反覆之際,繼早前有市場消息指宏利以月租逾400萬元承租觀塘國際貿易中心後,觀塘再錄大額商廈租務成交。以製做銅芯口罩為港人熟知的晶苑國際(2232),以月租逾100萬元租用觀塘巧明街安盛金融大樓共3層、涉約4.13萬方呎樓面,而當中3萬方呎樓面屬安盛集團(AXA)棄租樓面,現呎租折合僅約25元,料較安盛租用相關樓面時的呎租約33元低逾兩成。

【蘋果日報】報導,首季豪宅租賃旺,山頂南區錄181宗。豪宅市道暢旺,屢現大額租賃。美聯物業表示,山頂南區於今年1至3月的租賃成交共錄得約181宗,涉及每月租金總價約2,119萬元,若以總實用面積約38萬方呎計算,區內平均呎租約55.7元。若以戶型劃分,洋房租賃共錄得約38宗,每月總租價約864.8萬元,以總實用面積12.46萬方呎計,區內洋房平均呎租約69.4元。

【HK01】謂,柬埔寨富豪13.5萬租出北角海璇樓王,回報僅1厘。新地(0016)北角海璇一伙平台特色戶,在2019年以逾1.53億元售出,呎價達7.3萬元,成交價及呎價均創屋苑新高,更打破港島東呎價最貴紀錄。據市場消息指,該單位新近以每月13.5萬元租出,租金回報僅1.06厘。

【東方日報】指,城規會7年內批33宗增加發展密度申請,合增約4.58萬個住宅單。本港土地短缺,政府現時容許在規劃條件許可下,將若干「發展密度分區」內私人住宅用地和公營房屋用地的最高住用地積比率調高2成,以增加房屋供應。發展局回覆立法會財委會指,截至今年2月,城規會共批准了33宗增加發展密度的規劃申請,涉及53幅用地,並改劃了88幅用地作更高密度的發展。有關措施實施7年以來,合共額外增加約4.58萬個住宅單位,包括約2.56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和約2.02萬個私樓單位。

【文匯報】說,世邦魏理仕:舖位酒店值博率高。港府首季開始實施疫苗接種計劃,本地疫情逐漸受控下有望今年內能通關,商用物業市場正迎來曙光。世邦魏理仕昨日發表的《2021年第一季市場觀點》指出,投資物業租售價跌勢已接近見底,購入舖位及酒店物業的值博率較高,首季已有投資者率先入市

2021年4月12日 星期一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21年4月13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21年4月13日
【信報】稱,納米戶佔總落成3.8%歷來第三高,去年建成799伙,九龍城佔比全港最多。近年不少新盤會提供實用面積215方呎或以下的納米戶,但因面積太細影響生活質素,備受社會關注。運輸及房屋局最新數據顯示,去年落成的20888個私人住宅單位中,納米單位佔799伙,較2019年的982伙減少18.6%;納米戶佔全年總落成量的比例,更由2019年的7.2%大降至去年的3.8%,但仍屬1984年有紀錄以來第三高。

【明報】稱,納米樓落成跌19%,學者指租值跌,料趨勢持續。中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認為,近年樓價高企,發展商「走投無路」才推出納米單位,惟去年政府放寬住宅物業按揭成數,市民可選擇面積較大的單位,令有關單位需求減少,儘管整體樓價回升,納米樓租值仍向下,相信趨勢會持續。

【蘋果日報】報導,樓價高企,愛儲磚頭不減,全港錄211萬業主,36人持逾百物業。環球經濟不景氣之際,本港樓價高踞不下,港人仍鍾愛「儲磚頭」。運房局最新於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透露,截至去年3月底,本港擁有1個物業的人數錄得165萬人,較五年前160萬人升約3%,帶動整體業主人數錄211萬人,而全港有36人持有逾100個物業;而手持1個物業的人數亦達165萬。

【東方日報】指,8800資助屋3年內落成。新一期居屋選址預計最快今年6月出爐!根據運輸及房屋局最新資料,本港料有7個資助出售房屋項目於未來3年落成,涉及8,800個單位。其中有3個屬於市區靚盤,如北角渣華道、土瓜灣高山道及啟德2B2號地盤;其餘4個則位於擴展市區,包括東涌第54區、沙田安睦街第一期、觀塘安達臣道石礦場RS-1號地盤、坑口昭信路,部分有望納入新一期居屋銷售,勢必再爭崩頭。

【星島日報】曰,古洞北首幅地皮矚目,財團勢掀高價搶奪。土地供應短缺,政府銳意拓展新界東北,當中古洞北新發展區就成為「試金石」,區內首幅住宅地將於月底截標,勢成市場焦點;隨着區內基建及交通發展日趨成熟,加上該地可建樓面逾百萬方呎,甚具規模。業界人士指,除吸引一眾大中型財團入標,料成兵家必爭之地,預期有部分更將以高價爭奪。該地皮市值逾54億至66億,每方呎約4500至5500元。

【文匯報】說,深水灣徑8號呎售8.9萬南區分層新高。超級豪宅持續受捧,港島南區深水灣徑8號以3.75億元售出一個四房戶,呎價達89,000元,呎價不但創下該盤新高,較2019年4月以呎價8萬元售出的花園特色戶B單位記錄高出約11%,更為南區分層單位呎價新高。另外,何文田128 WATERLOO及馬鞍山SILERSANDS同時出現雙破頂成交個案。

【HK01】謂,戴德梁行:首季商廈棄租涉72萬呎,較去年底增17%,外資佔比較多。企業棄租商廈情況有增加,戴德梁行香港董事總經理蕭亮輝表示,截至2021年首季,遭棄租的商廈樓面升至72.4萬平方呎,較2020年底的61.8萬平方呎,進一步上升17%,也較2019年全年的32.9萬平方呎,增加1.2倍。

【晴報】報導,山水盈盡推餘下42伙同五售,折實最平$1162萬。路勁地產旗下錦田北高埔徑3號項目山水盈,已屆現樓,昨日盡推剩餘單位,涉22伙分層戶及20伙洋房,周五開賣。22伙分層戶,實用面積980呎至1,006呎,折實售價1,161.9萬元至1,380.9萬元;而20伙洋房會以招標方式發售。

2021年4月1日 星期四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21年4月1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21年4月1日
【HK01】謂,中原施永青: 政治局勢逐漸「定型」,全年樓價看升15%。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今日出席活動時表示,去年樓市雖受疫情及政治等因素影響,但樓價未有大跌,隨多種不利因素開始明朗化,政治局勢逐漸「定型」,加上客源增幅比盤源增幅大,故維持全年樓價上升15%的預測,料第二季升幅會較第一季更明顯。

【明報】稱,陳清白:若再大增供應拖冧樓價,惹官商勾結疑慮。中央領導人近日多次明言要本港解決房屋問題,房屋政策似醞釀大變,令人回想起1997年金融風暴至2003年SARS期間私樓樓價暴跌七成的血淚史,陳清白便是該次房策急轉彎的受害者之一,當時他坐擁數十個住宅單位大跌價至負資產被迫蝕讓,財富大蒸發。他本周接受專訪時強調,決策者應該汲取當年「八萬五」推冧樓價的教訓,目前在本港經濟面對不少挑戰之際,應該以穩定樓價為大前提,並認為港府若再次大增供應、賤賣公屋推冧樓價,令大部分市民受害,僅少數財團得益,難免會惹來官商勾商的疑慮。由於具備眾多不明朗因素,他認為港樓現在沒有投資價值,有自住需要亦應儲夠五成首期才上車。

【星島日報】曰,中洲火炭星凱.堤岸快應市。中洲置業於本港首個、位於火炭坳背灣街1號住宅項目,於昨日命名為星凱.堤岸。中洲置業行政總裁陳志興指,正待批預售,惟已進入尾聲階段,若獲批售樓紙,將隨即推出發售,項目投資額逾100億,涉1335伙,料2022年12月入伙。

【東方日報】指,第二階段棕地檢視完成,料可提供3.1萬房屋單位。發展局昨公布規劃署已完成第二階段棕地檢視,涉及的290公頃棕地中,有62公頃已經或將會納入發展,預計可提供3.1萬個房屋單位;另有11公頃獲物色為可能具潛力在短、中期內作公營房屋發展,當中最大的一幅棕地群位於元朗流浮山沙江圍北、天影路以西,佔地5公頃。

【文匯報】說,劏房租管倡設可加可減機制。特區政府委任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研究實施劏房租務管制的可行性。小組昨日向政府提交最終報告,建議制定有強制性條款的「標準租約」,列明租期固定為兩年,租期內租金不得上調,租客並有權續租一次,從而獲得「2+2」的四年租住權。在完成首兩年租期後,小組建議業主續租時可調整租金一次,但須按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私人住宅租金指數調整,加租不得高於相關幅度,並設15%封頂機制;若指數屬負數,租金亦要被強制減租,讓劏房租金也有「可加可減」機制。不過,小組未有建議制定「起始租金」(即「起租點」),有關注團體直言,擔心業主趁措施未落實前瘋狂加租,令住屋繼續成難以負擔的「奢侈品」。

【信報】稱,宏安夥趙朗3億掃PARKVILLE基座舖。政府宣布撤辣後,工商舖市場大手成交頻現,宏安地產(01243)及宏安集團(01222)公布,夥拍長實(01113)執行董事趙國雄兒子趙朗,斥資3億元向新世界(00017)購入屯門THE PARKVILLE地下及1樓共11個舖位,總樓面面積為13858方呎,呎價約21648元。

【蘋果日報】報導,搶復活節檔期,首批推50伙,尚瓏呎售3萬,貴絕西營盤。發展商搶復活節檔期,新盤展開新攻勢。富豪酒店集團(078)發展的西營盤單幢項目尚瓏昨開價,首批50伙,折實平均呎價30,299元,較恒地(012)去年9月開賣同區藝里坊.2號均價27,620元,高出近一成,創下西營盤新盤首批呎價新高紀錄。

【晴報】報導,維港滙III周日售78伙,折實入場費$667萬。由會德豐地產及信置(00083)牽頭發展的西南九龍長沙灣新盤GRAND VICTORIA維港滙III(維港滙發展項目第3期),昨日公布銷售安排,周日(4月4日)開售首輪78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