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6日 星期日

樓市火熱 二手兩天逾10宗新高 河畔花園呎價16942 破沙田細戶紀錄

樓市火熱 二手兩天逾10宗新高
河畔花園呎價16942 破沙田細戶紀錄

鴨脷洲地王效應,二手樓價指數創新高,勢掀起新一輪樓價升浪,二手即時起哄,過去周末二手錄得逾10宗破頂成交。發展商更看好後市,12個新盤封盤加價。

學者提醒,外圍政治及經濟或現動盪,買家入市要評估風險。

樓市氣氛熾熱,加辣未阻買家追價入市。統計過去周末兩天,全港二手市場錄得逾10宗新高成交,涉及單位由屯門上車戶啟豐園,以至樓價逾4,000萬元的荃灣萬景峯複式戶,反映二手樓價升勢全面。

海怡892萬沽 2房新高價

鴨脷洲地王誕生後,同區海怡半島最受惠,屋苑兩房連士多房單位,造價逼近900萬元,有指6座高層G室,實用面積608平方呎,以892萬元沽出,創同戶型樓價新高,呎價14,671元。

連沙田細單位,呎價也貼近港島價,沙田河畔花園呎價月內兩度破頂,最新F座高層4室,實用面積242平方呎,業主反價10萬元以410萬元沽出,呎價16,942元,創沙田細單位呎價新高。

購買力爆發下,馬鞍山昨單日錄得8宗二手成交,屬逾一年單日最旺。至於10大屋苑周末成交量,亦連續兩周高於10宗以上。中原地產指出錄得14宗成交,按周少4宗,但仍然連續兩周多於10宗,當中以紅磡黃埔花園錄4宗最多,零成交屋苑減少兩個。至於利嘉閣地產指出錄20宗,按周多3宗。美聯物業指出錄18宗,按周無升跌。香港置業錄得7宗,按周少3宗(各代理統計屋苑有別)。

新盤信心增 12盤反價封盤

至於一手樓市場方面,發展商定價增添信心,過去3天一手市場合共有12個新盤反價或封盤的情況,涉及信置(00083)、會德豐地產、恒隆地產(00101)、中國海外(00688)、恒地(00012)及華懋的樓盤,如信置的大埔白石角溋玥‧天賦海灣,將待售的洋房加價,劃一加價5%,如1號屋由7,560萬加至7,938萬元。

同樣位於鴨脷洲的中國海外南區‧左岸亦受惠,昨日連環沽出兩伙,總價逾1億元,其中1座32樓B室以招標形式售出,連一車位以5,625.2萬元成交,面積1,787平方呎,成交呎價31,478元。資料顯示,去年12月底時,1座31樓B室,面積相同,成交價僅4,900萬元(不連車位),相隔兩個月帳面價貴15%,撇除車位價值約360萬元計算,最新成交的單位仍貴7.5%。

外圍政治影響 下月料浮現

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認為,樓市已經展開新一輪升浪,年內樓價將升1成。不過,經濟學家關焯照稱,雖然短期樓市會受地王誕生及股市造好帶動,市場氣氛及情緒高漲,不過去到下個月中開始,將會面對外圍政治影響,包括荷蘭、法國等大選結果或影響國際金融動盪,加上美國聯儲局或再次加息,屆時香港亦會有加息壓力,他形容中長綫來看,本港樓市將「好大鑊」。(系列三之一)

27 Feb 2017

經濟日報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7年2月27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7年2月27日
【明報】指,發展局關注「納米樓」現象,或改賣地條款。近年市場湧現愈來愈多面積偏小的住宅單位,有社會意見要求政府在賣地時加入「限呎」或「限量」條款。馬紹祥昨在網誌上稱,樓宇發展由售出住宅用地至樓宇落成,通常需要數年時間,其間市場情况不斷轉變,認為目前應給予市場空間因應需要作調節。但他強調,當局關心「納米樓」現象,會密切留意市場趨勢及情况,有需要時考慮在出售個別住宅用地時,透過在賣地條款施加合適要求,因時制宜回應市場需要。

【星島日報】指,P按指標性漸退,渣打:H按已「加凸」。香港的最優惠利率(P)已維持多年不變,雖然美國聯儲局前年及去年尾先後加息各一次,但P依然未有調整。渣打大中華及北亞地區行政總裁洪丕正認為,有待P與港元拆息(Hibor,H)的差距收窄至3至4厘區間,P才有望上調,但P的指標作用已減退,因現時香港大多貸款都以H為貸款息率的基準,而H早就跟隨美元拆息上升,且已「加凸」。

【信報】謂,鴨脷洲地皮超高價,陳茂波指令人擔憂。陳茂波去周六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指出,鴨脷洲地皮的造價超乎預期,強調樓市存在風險,由於近年政府售出的土地所興建的住宅單位將在未來幾年落成,預計未來4至5年每年平均有約2萬個單位供應;若美國加息速度加快,對資產價格亦可能會有影響,呼籲市民買樓量力而為。他又認為,若推出措施協助首次置業者,做法只會火上加油,並不適宜。

【蘋果日報】稱,施永青轉軚,料樓價升20%,分析員林一鳴憂現97爆煲翻版。全港最貴地王上周誕生,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創新高,中原集團主席兼總裁施永青面對現實,由看今年樓價跌一成,昨日表示180度轉軚,指樓市新升浪降臨,未來兩年睇樓價升20%。綜合樓市專家意見,經紀一致唱好,估計樓價升10%至30%。部份分析員則看淡,林一鳴認為現在是97年的翻版。

【東方日報】指,北水掀港地王風,金融系統藏禍端。繼中資企業高價奪得東九龍多幅地皮後,上周又有中資財團勇奪鴨脷洲住宅地,誕下香港新地王!可是,「北水」湧港令長期量寬環境所造成的房地產資產泡沫進一步「昇華」,香港市民將更難置業,何喜之有?政府更須警惕地王風險傳導至金融系統,一旦外圍市場動盪,香港經濟將遭受重擊!

【晴報】報導,地價樓價無必然關係。近日再有中資發展商以天價投得住宅地皮,被質疑推高地價及樓價。發展局局長馬紹祥昨在網誌表示,香港屬開放型經濟體,來自不同地域的資金均可在香港購買土地,屬正常商業活動,政府不宜干預,又指地價與樓價兩者沒必然關係。

【文匯報】報導,租貴環境差,「前街友」寧再瞓街。據非政府機構及本地大學的研究顯示,全港無家者人口由2013年的1,414人增至2015年的1,614人。在港人想盡辦法置業圓夢的同時,有研究卻指不少曾試過露宿的人士因租金太貴或居住環境太差而要再次露宿,平均露宿次數亦由2013年的2.8次及2015年的4.2次增至4.4次。研究亦發現,受訪者的平均年齡為49.6歲,較2013年及2015年同類調查的54.9歲及54.3歲大幅下降,當中1%不足25歲,反映再露宿者亦有年輕化趨勢。

2017年2月20日 星期一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7年2月21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7年2月21日
【明報】指,市建局中環蚊型地,收22標破紀錄,料可建116伙住宅,最高估值15億。中區住宅地皮罕有,市建局中環卑利街/嘉咸街地盤A重建項目昨日截標,除吸引早於2012年已投得卑利街/嘉咸街地盤B的長實地產(1113)入標外,近年少有競投市建局項目的希慎(0014),是次亦有遞交標書。項目共收22份標書,打破2015年7月馬頭角北帝街/新山道收20份標書紀錄,創市建局截收標書數目新高。

【蘋果日報】稱,屯門劏場舖兩年蝕八成。「劏場」繼續浴血,兩年多前以貴絕新界「劏場」開售的屯門壹號總站再錄蝕讓慘案,商場一個88方呎舖位,剛以69萬元成交,投資者慘蝕246.2萬元,成為商場歷來最大宗蝕讓。

【文匯報】報導,擬夥發展商搞房產,西九冀自給自足。西九文化管理局諮詢會昨日舉行會議,該局預計未來10年,每年營運赤字達5億元,計劃與私營發展商合作,發展酒店、辦公室及住宅,並攤分收入。諮詢會成員黃英琦認為,應向立法會申請撥款,而非將發展權給予發展商。西九管理局行政總裁栢志高表示,沒有動機及能力擔任發展商角色,僅盼西九項目自給自足。

【信報】謂,呂志和籲市民支持填海。嘉華國際(00173)主席呂志和昨天出席集團新春慶祝酒會時,被問到本港樓市狀況,他說:「我都唔知點講……我年幾兩年都買唔到地。」他形容,去年底奪得啟德地皮是「好彩」。他強調香港很需要土地供應,希望政府建議填海等方案時能獲得大家支持。

【東方日報】指,新盤特色戶屢創新高。近年新盤樓價屢創新高,不少特色戶成交呎價高達五、六萬元,由於「麵包」有價,故發展商普遍願高價買「麵粉」。西半山敦皓早前沽出的平台特色戶,呎價高近5.5萬元;而上環No.1加冕臺最後1伙頂層特色戶亦以呎價逾5.3萬元售出,兩宗個案呎價均屬項目新高。即使新界區新盤做價亦屢創新高,荃灣柏傲灣一房單位呎價超過2.07萬元,創新界區一房單位的紀錄。

【星島日報】指,按息戰爆發,華僑永亨首年僅1.7%。大行積極參與按揭減息戰下,更激化中小型出重錘迎戰,華僑永亨繼續以超低息定按揭計畫搶客,最新將首年定息由1.8厘下調至1.7厘,次年起則看齊市場最低按息水平H加1.3厘。有市場人士認為,今次的定息計畫具有吸引力。

2017年2月19日 星期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7年2月20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7年2月20日
【明報】指,不足161呎「納米樓」,4年飈11倍,政府:需要時賣地條款或增要求。本報統計屋宇署過去5年就新建私樓項目批出的動工紙資料,以屋宇署實用樓面面積(UsableFloorArea)計算,面積小於15平方米(約161呎)的「納米樓」單位,去年獲批興建達2657個,較2012年飈升逾11倍,佔去年新建單位13%。發展局、運輸及房屋局回覆稱,會密切留意市場情况,有需要時考慮透過賣地條款施加合適要求。

【蘋果日報】稱,湯文亮爆家姐發達史,廖太靠500萬起家,今擁逾210億。剛躋身福布斯富豪榜的紀惠集團揸弗人廖湯慧藹,女富豪中排行第五,身家逾210億元。廖太曾加入廖創興銀行,但在1976年辭去經理一職,手持500萬元本金創辦紀惠前身的偉邦投資公司,以財仔名義向銀行借入同業拆息(Hibor),用來買賣住宅物業。1986年,紀惠以近1,300萬元買入赤柱舂磡角道VistaHorizon開始,踏上收租公司之路。1993年,廖太跟風北上投資,千禧年之前,紀惠重返香港市場,廖太當時決定剩係買車位,直至2003年沙士,眼見市場湧現大批銀主盤,紀惠將資金轉投銀主商廈及舖位,並在當年購入第一個舖位,轉型做長線收租投資者。

【文匯報】報導,謝玲玲:舖位回報高,股票比例佔少數。「投資房地產一定沒錯的,全世界都同一樣道理,但最重要是選對了地點。」總結多年的投資經驗,謝玲玲認為商舖投資最容易:「連裝修及管理等不用太上心,不像住宅投資,出現任何家居小問題都要費時處理。」以前自己也有投資住宅,但回報及後來的發展遠不及商舖投資。她又謂,以前經常花很多時間在多方面投資,發現房地產最理想,固定租金收入,不像股市上落無常,總是擔驚受怕。

【信報】謂,陳茂波:盈餘超預期因賣地佳。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周三(22日)公布,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上任後的首份預算案;對於外界批評政府以往經常估錯財政盈餘,陳茂波昨在網誌解釋,今年政府賣地收入較預期理想,是盈餘超乎預期的一大原因;但他補充,政府賣地收入受眾多因素影響,加上一年之間市場上千變萬化,無人有水晶球能夠預知。

【東方日報】指,新財年供應3九龍地矚目。本周將公布下一個財政年度賣地計劃,賣地表僅剩8幅住宅地,提供單位只有5,000個,要將賣地表「回復」至本年度初的約1.92萬伙難度甚高,相信下年度鐵路項目及啟德發展區地皮,會再成為供應達標來源。市場料新財年新增地皮主要來自市區,除啟德發展區外,焦點有機會是西南九龍近興華街西及九龍龍翔道住宅地,兩地提供逾2,000伙,估值近150億元。

【星島日報】指,港島地王天價爭奪,內房出價逾150億。上周五截標的鴨脷洲臨海住宅地,吸引一眾中港發展商以進取價競投。本報獲悉,多家財團均以「超高價」入標,其中內房龍光地產及合景泰富合組財團,出價更介乎約一百五十五億至一百五十八億元,樓面呎價逾二萬零三百多元,較市場估值上限高出最少三成半,意味着該幅地皮將打破塵封近二十年的紀錄,成為本港歷來最貴的新地王。

【晴報】報導,高爾夫‧御苑三月初推售首批62伙。恒基粉嶺高爾夫‧御苑昨公布銷售安排,恒基地產營業(二)部總經理韓家輝指,首批62伙將於3月4日(周六)推售,當中佔九成為大單位,分布於2、3、7、9座。

2017年2月15日 星期三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7年2月16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7年2月16日
【明報】指,由香港到英國,穩步踏上置業路,莊太量:寧願供完一層再買一層。經濟學教授的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表示「唔鍾意欠銀行債,寧願等自己日後儲夠錢後,有機會才再買第二層樓收租」。他認為樓價不會如1997至2003年般大跌七成,因只有當本港很多人無工做供唔起樓,才會賤價拋售自住物業,再假若本港樓價下跌五成至低於深圳樓價的話,我相信很多深圳人會來港買樓,反彈力好強。

【信報】謂,為何港銀拒隨美國加息。首先,據金管局最新數字顯示,H按的比重高達95.1%,調高最優惠利率對銀行在按揭貸款業務盈利幫助不大。另外,銀行加按息多會一併調升存款利率,目前香港持牌銀行總存款金額高達11.69萬億元,加息無疑顯著加重銀行資金成本。第三,辣招令按揭業務競爭異常激烈,銀行難以大幅加按息。

【東方日報】指,長沙灣商貿地售78億破紀錄。香港地價飛升,商用地皮亦不斷刷新地價新紀錄。長沙灣瓊林街商貿地昨由新世界發展(00017)以逾77.94億元投得,打破啟德商用地皮去年底錄得的舊紀錄,創政府賣地史上最貴單一商用地皮,每方呎樓面地價約7,808元,較市場估值上限還高約4.1%。業界估計項目將來呎價可高達2萬元,勢創西九龍商廈呎價新高。

【蘋果日報】稱,寶蓮寺前方丈疑遭契女挪用物業。捲入假結婚及挪用寺院資產醜聞的大埔定慧寺女住持釋智定,其師傅大嶼山寶蓮禪寺及定慧寺前方丈釋初慧大和尚,前年發燒入院後,在94歲生日辭世,死因庭昨召開研訊。初慧弟子及社署社工披露,初慧的一名「契女」曾主動申請成為初慧的監護人,但申請中途離奇失蹤,初慧在西營盤的物業則疑遭她挪用,轉名給自己後變賣。

【星島日報】指,金管促樓按火險增彈性選擇。金管局就釐清銀行營運守則涉及按揭物業的火險保費問題,已去信銀行公會及接受存款公司公會,要求修訂有關火險守則部分,冀銀行向客戶提供的投保金額選擇必須具透明度及彈性並取得客戶的雙方同意。

【文匯報】報導,中銀:美最快6月加息。美國聯儲局主席耶倫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時指,等待太久才加息不明智,有機會令日後須快速加息,擾亂金融市場和將美國經濟推向衰退。中銀香港投資管理總經理陳少平昨於電話會議表示,估計美國3月加息機會不大,今年加息步伐將「一次起兩次止」,料最快6月加息,屆時香港未必跟隨,但若美國在12月第二次加息,則本港或跟隨加息0.25厘,相信對樓市影響不大。

【晴報】報導,星漣海或推存款掛鈎按揭計劃。長實地產旗下馬鞍山星漣海上月已獲批預售,發展商表示爭取下周公布樓書,並開放示範單位。被問到會否提供辣稅優惠,長實地產投資董事郭子威表示,希望可以幫到有實際需要的買家,包括本地換樓客及內地客,透露會考慮與銀行合作存款掛鈎按揭計劃。

2017年2月13日 星期一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7年2月14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7年2月14日
【信報】謂, 房策大同小異,覓地才是王道。林鄭的房屋政策「以置業為主導」,具體做法是重新打造一環扣一環的置業階梯,增加「綠置居」供應,讓公屋租戶購買居屋。現任特首梁振英接受傳媒訪問,被問到有何錦囊給予接任人,他說「要有堅強意志、洪荒之力去執行、增加土地供應」。誠哉斯言,要是沒有足夠的土地供應,房屋政策講得再美麗動人仍然是廢話。

【蘋果日報】稱, 雍澄軒買家擬集體控長實。長實2013年拆售雍澄軒酒店遭證監會介入,最終令交易告吹,賠償買家定金、律師費及約1萬元利息。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昨陪同拒絕接受賠償的買家代表到消委會開會,認為長實應按原合約賠償定金兩倍的合理損失,要求啟動「消費者訴訟基金」,以集體訴訟追討。

【明報】指, 房協第四季推兩單幢樓600伙,位於將軍澳屯門,七成兩房。繼房委會公布3月推出新一期居屋後,房屋協會亦計劃今年第四季推出兩個資助房屋項目,分別位於將軍澳及屯門,共提供600多個單位,當中約七成屬兩房單位,實用面積逾400方呎,另有兩成是一房單位,以及一成是600方呎以上的三房單位,預料可於2019至2020年入伙。

【星島日報】指, 增港人首次上車盤,重建置業階梯。房屋土地問題纏擾港人多時,特首參選人林鄭月娥昨日在初步政綱中建議重建置業階梯,包括增加「綠置居」供應,和構建類似夾屋的「港人首置上車盤」,以滿足不同收入家庭的需求。林鄭強調,要解決房屋問題,必須有足夠土地,她提出成立專責小組,由專業人士及各持份者組成,商討透過填海、舊區重建、「棕地」、郊野公園邊陲和私人發展商土地儲備等各種開發土地的方法。

【東方日報】指,租金爆升九年最激。過往農曆新年前向為住宅租市傳統淡季,但隨着樓市被辣招扭曲,租市亦一反常態。香港一月住宅租金按月再升1.5%,為九年來升幅最大的一月份,鴨脷洲海怡半島按月升1.8%最標青,兩房戶月租高見2萬元。不過,市場個別屋苑租盤明顯增加,天水圍嘉湖山莊租盤較去年低位增2.3倍,市場人士料未來租金升勢存在隱憂。

【文匯報】報導, 公屋等上樓均候4.7年。公屋輪候時間再度延長。房委會昨日公佈最新公屋輪候數字,截至去年12月底,一般家庭平均輪候時間,由去年9月底的4.5年延長至4.7年,當中單身長者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則由2.4年延長至2.6年,與政府「三年上樓」的承諾愈來愈遠。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柯創盛表示,輪候時間節節上升,在於沒有土地建屋,社會要思考發展綠化地及棕地等,否則「很快突破5年」。

【晴報】報導,林鄭政綱,倡建港人首置上車盤。特首選舉提名期今正式開始至3月1日結束。參選人林鄭月娥則在提名期開始前夕,公布部分政綱,提出重新建立置業階梯,興建約450呎、年輕中產家庭可負擔的「港人首置上車盤」,並增加綠置居供應。她說,要成立由規劃、工程、環保等專業人士組成的專責小組,研究開拓土地方案,包括填海、舊區重建、棕地、郊野公園邊陲等。

2017年2月12日 星期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7年2月13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7年2月13日
【明報】指,麥當勞「賣包不賣磚」,持15靚舖,租給中信為首財團20年租金料值19億。作為港人「開餐勝地」的麥當勞餐廳,今年初正式染紅,將內地和香港業務連同未來20年之特許經營權,以161.4億元售予中信股份(0267)及基金凱雷等合組的財團,惟麥當勞可謂「賣包不賣磚」;本報發現,至少有15個原由麥當勞持有之舖位,已轉由麥當勞總公司旗下另一房地產公司持有,而雙方亦已訂立20年租約,估計總租金涉約19億元之多。

【信報】謂,嘉匯旺場,兩天收逾900票,部署加推至少90伙或提價。嘉華(00173)旗下九龍東啟德嘉匯承接上月中國海外(00688)同區「港人港地」項目啟德1號(II)(簡稱2期)的旺勢登場,首批180伙以貼市價推售,折實平均呎價約1.8萬元。示範單位過去周末首度開放供參觀及接受登記,市場消息指出,兩天共收票逾900票,超購4倍。據悉,最少有兩組準買家大手入票,各有意大手購10伙。

【蘋果日報】稱,銀行搶樓按添新戰線,存款按揭實際年息0.9厘。銀行按揭減息戰不絕,現時最低可達1個月港元拆息(H)加1.3厘,有銀行選擇開拓新戰線,永隆銀行提供的存款掛鈎按揭,高息存款額可達按揭貸款餘額60%,較一般銀行50%為高,更具慳息效果,分析料為吸引高質素客戶,不過一般上車客未能受惠。

【星島日報】指,新盤入伙大增租金受壓。美聯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市場上多個新盤陸續入伙,據過往經驗,新盤入伙時,必有2成至3成為租盤,而不少業主在收匙後都會將單位放租;而當中有部分投資者為盡早將單位租出,或會以低市價放租,料新盤入伙頭半年,都會令該區整體租金有所下跌,料租金「有價講」,而新盤入伙一年後或低市價租盤持續減少的情況下,租金便能反映市況。

【東方日報】指,鴨脷洲勢誕百億地王。政府今季突然加插推出鴨脷洲利南道住宅地,並於本周五截標,該地皮屬罕有港島臨海大型住宅地,相信可吸引不少發展商入標競投,市場預期每方呎樓面地價可達約1.5萬元,估值最高約114.3億元,勢成近四年來首幅「百億地王」。

【文匯報】報導,嘉匯收800票,有人想買10伙。啟德區多個新盤在首季短兵相接,本周末輪到嘉華旗下嘉匯開賣,樓盤上周已經開價,消息指,周末兩天共收到約800票,按首批180票去計超額3.4倍。嘉華國際總經理(香港地產)溫偉明昨指,項目日內會有加推安排,暫未有加價打算,日內會公佈銷售安排。又認為雖然同區多個新盤發售,但相信市場仍然可以吸納。

【晴報】報導,10大屋苑成交低位徘徊。據美聯物業分行統計,上周末10大藍籌屋苑錄得約9宗買賣成交,仍處於低位。而成交集中於上車屋苑較密集的新界區,巿區仍有5個屋苑錄零成交,表現兩極化。
以分行統計數據顯示,新界區一枝獨秀,3個指標屋苑包括荃灣中心、沙田第一城及嘉湖山莊,共錄得約7宗成交,剩餘的2宗分別來自太古城及新都城。

2017年2月10日 星期五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7年2月11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7年2月11日
【明報】指,1月BSD成交宗數按月升六成。港府去年11月突擊為樓市「加辣」後,雖然令去年底地產市場氣氛受一定影響,但據稅務局提供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錄得涉及3款辣稅的成交宗數,普遍錄得上升勢頭;當中1月涉買家印花稅(BSD)的成交宗數有229宗,相比去年12月的145宗,按月上升58%。至於涉BSD稅款為6.439億元,較去年12月4.373億元按月上升47%,為1月涉及成交宗數、稅款兩方面均錄按月升幅最大的辣稅,顯示境外買家在香港置業的現象未有減退。

【信報】謂,啟德龍譽擬本季出擊,保利:口碑為先,不求新高價。政府銳意發展九龍東為第二個核心商業區,意味啟德發展區潛力雄厚,該區的全新住宅項目自然備受買家追捧。其中嘉華國際(00173)周四(9日)公布首批價單以貼市價推出的新盤嘉匯,周五首天開放示範單位予公眾,隨即吸引大批巿民到場參觀。保利置業(00119)毗鄰嘉匯的全新項目龍譽剛獲批預售樓花同意書,發展商隨即展開軟銷,計劃本季發售,強調希望先做好口碑,並會考慮提供不同優惠,售價不會刻意追求同區新高。

【蘋果日報】稱,房協入稟禁樂年花園法團釘契。房協屋苑、深水埗樂年花園的小業主發現,房協身為屋苑大業主,全資擁有屋苑商舖及車位的「屋邨公用地」業權,卻只負責以上地段小部份管理費,大部份均需由小業主支付的「住宅管理費」中扣除。小業主認為房協濫收管理費,本計劃入稟土地審裁處控告,惟房協日前先發制人,入稟高院控告屋苑業主立案法團,要求法庭聲明根據大廈公契,房協毋須就屋苑的「非住宅用地」支付管理費。

【星島日報】指,長沙灣商貿地截標,獲九財團競逐。本港商貿地皮供應短缺,政府近年頻推出優質商貿地皮,當中可建樓面近100萬方呎的長沙灣商貿地皮於昨日截標,穩收9份標書,合乎市場預期,入標財團多元化,涉及中港財團,部分更合資競投,以分散風險。據悉,有1至2組財團以每方呎地價逾6000元入標,不但合乎市場預期,同時意味該地皮每方呎地價勢創區內新高,成為該區商貿地新指標。

【東方日報】指,非持牌代理或禁入售樓處。新盤主導樓市,代理爭生意時有肢體衝突發生,地產代理監管局亦關注情況,惟非持牌人士並不受監管,故該局或會向其僱主問責,若情況不受控,會研究禁止非持牌人士逗留售樓處。

【文匯報】報導,樓價指數回升,九龍再創新高。九龍新盤頻出,造就區內樓價繼續創新高。反映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按周升0.48%報146.59點,創近一年半第二高。當中,九龍區CCLMass按周大升1.41%報146.80點,三周內兩度創歷史新高。

2017年2月9日 星期四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7年2月10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7年2月10日
【蘋果日報】稱,資策執董「自購自撻」旗下豪宅。資本策略(497)旗下尚家生活位於銅鑼灣道33號的豪宅新貴YooResidence,出現發展商自己撻定事件。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豪宅新貴YooResidence的22樓D室一房單位,實用面積349方呎,於2013年4月一手新例實施之前,以1,216.2萬元售出,呎價34,848元,並已經簽定正式買賣合約,買家為方文彬(Jimmy),中英文名皆與資本策略執行董事同名,估計為同一人。惟買家於購入單位近4年後,於上月取消交易。

【星島日報】指,積極拓地,居屋供應才能達標。以目前公屋輪候平均四年半和居屋認購嚴重超額,有特首候選人提出,增加市民入住公營房屋的比例,合乎社會需求。關鍵在於不能為此令私樓減產,以免令樓價更高,唯一辦法就是增加居屋和出租公屋的供應,而在未能夠額外增產前,首先要做到達成長策制訂的目標。

【明報】指,嘉匯呎價1.8萬,貼啟德1號II,非「港人港樓」開價較預期克制。地價屢創新高的啟德發展區,再有新盤推出。嘉華(0173)啟德嘉匯昨公布首張價單,涉及180伙,首批折實實呎17,998元,與中海外(0688)上月推售港人港地項目啓德1號II首批折實1.75萬元相若,開價比市場預期克制,但暫時仍為啟德區內首批平均實呎最高的新盤。

【信報】謂,50屋苑平均呎價1.22萬,逼歷史高位,下月勢破頂。二手住宅交投量持續放緩,成交呎價卻節節上揚。利嘉閣地產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全港50個指標二手屋苑(下稱50屋苑)的加權平均實用呎價為1.22萬元,按月升0.7%,連升10個月,較2015年8月的歷史高位僅低23元(不足0.2%),業界料平均呎價今年3月有機會突破歷史高位。

【東方日報】指,計算公屋富戶資產,擬扣除退休金。房屋委員會收緊富戶政策引起居民強烈反響,質疑此舉容易「殺錯良民」,房委會資助小組委員會下周二開會討論讓步方案,包括計算資產時扣除強積金計劃及公務員長俸下收取的一筆過退休金,並剔除住戶獲得的保險賠償。同時,房屋署提出簡化住戶的申報程序,只需申報資產有否超過公屋入息限額一百倍即可,毋須即時提供詳細資料或證明文件。

【文匯報】報導,匯豐:港今年可不隨美加息。匯豐銀行亞太區顧問梁兆基昨接受電台訪問後表示,雖然美國現時出現通脹,不過經濟仍未穩定,美元過分強勢或會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預計美國在今年內會加息一至兩次,下半年加息機會較大。本港資金充裕,息口無太大上升空間,料香港跟隨美國加息的機會不大。

【晴報】報導,香港興業今年擬推3新盤 。香港興業昨日舉行新春團拜,集團銷售及市務總監史慕蘭(右)介紹,集團今年擬推出3個全新住宅項目,上半年料先推出與南豐合作發展的沙田九肚尚珩、下半年擬推出毗鄰愉景灣津堤的N1d項目,西貢甲邊朗超級豪宅項目已取得滿意紙,有機會在今年內以招標形式發售。

2017年2月7日 星期二

地產新聞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地產新聞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7年2月8日
【明報】指,土地政策須深思熟慮,勿輕率助長地產霸權。土地房屋是香港市民最關心的問題,多名特首參選人的政綱均設專章,大談增加土地和公營房屋供應。香港市民飽受高樓價之苦,與「地產霸權」息息相關,前任政府長時間停止造地、縱容「發水樓」牟取暴利等歪風,尤惹詬病。增加房屋供應,是釜底抽薪之道,不過特首參選人除了要有遏抑樓價的決心,還有責任闡明政策不會向地產商利益嚴重傾斜,斷絕官商勾結和縱容「地產霸權」賺到盡的嫌疑。

【蘋果日報】稱,東九工商廈星光熠熠。娛樂圈中人近年密密吸納東九龍工商物業,除了藝人古天樂之外,名人業主多不勝數,包括漫畫家馬榮成、導演劉偉強、余文樂等,令東九龍變成娛樂小圈子。娛樂圈中人買東九工商物業持續,藝人余文樂2015年以2,131.7萬元買入觀塘中海日升中心高層單位。無綫前高層何麗全寶煇娛樂主席謝嘉豪等有關人士,去年亦以1.2億元買入觀塘320號工廈TheIcon兩層樓面。

【晴報】報導,曾俊華︰6成人住公營屋乃長策,梁振英質疑無地何來樓?特首參選人曾俊華前日發表政綱,提出要令6成港人可以住公營房屋,特首梁振英質疑,即使未來長時間不賣地起私樓,亦未必可以做到這個目標,要求曾俊華向社會交代。曾俊華則回應指,6成人住公營房屋是長遠目標,期間仍會起私樓。

【信報】謂,星漣海特色戶呎價挑戰3萬,意花園2500人次參觀,最快今開價。中國海外(00688)九龍東啟德發展區「港人港地」項目啟德1號(II)(簡稱2期)標售低座單位「平地一聲雷」,以呎價3萬元售出,震驚市場。長實(01113)旗下剛獲批預售的馬鞍山星漣海,銷售信心亦明顯加強,爭取月內推售,項目共454伙,包括24個頂層連天台特色戶;其中,個別有內置樓梯直通天台的特色戶,期望呎價可突破3萬元,挑戰區內呎價新高。此外,同系元朗洋房項目意花園昨天開放供代理參觀,吸引逾2500人到場,發展商最快今日搶閘開價。

【東方日報】指,大行按揭戰蓄勢再劈息。各大銀行在新一年為「跑數」出招,令按揭戰再升溫,市傳三大發鈔行按息均已經減至一個月期拆息(H)加1.3厘,今年以來累減5點子,加上拆息持續回落,新做按息實質較去年底低0.22厘,按揭客月供款可減4.3%,按揭代理預期按息仍然會尋底。

【星島日報】指,代理人數3.69萬半年新低。上月代理持牌人數,創近半年以來新低紀錄,據地監局資料顯示,截至1月底的代理持牌人數為36939人,按月微跌0.9%,為2016年7月底後,約半年以來的低位。地監局昨公布截至1月底的代理持牌人數為36939人,較去年12月下滑0.9%,為半年以來的新低,同時亦終止持牌人數連升三個月的情況。

【文匯報】報導,赫蘭道12號獨立屋放售。南區赫蘭道作為不少高官名人的豪邸地段,市場新錄赫蘭道12號獨立屋放售。大屋實用面積7,891方呎,擁約7,000方呎戶外空間,面向淺水灣海景。負責是次出售工作的第一太平戴維斯住宅發展及投資部副資深董事何家威表示,是次如此級數的獨立屋於市場上極度罕有,相信將備受內地與香港超級富豪追捧。

二手萎縮 代理分行上月減逾百間 代理3.69萬減336人 流失人數40月最多

二手萎縮 代理分行上月減逾百間
代理3.69萬減336人 流失人數40月最多

二手交投萎縮,地產代理行現倒閉潮。地監局數據顯示,1月份持牌代理人數錄3.69萬人,按月減少336人,流失人數為40個月最多;而代理分行數目更在單月大減過百間。

地產代理監管局公布,截至今年1月31日,持牌代理人數為36,939人,較去年12月底的37,275人,減少336人,減幅0.9%,中止過去3個月的升勢,以單月流失的人數計,更是自2013年9月以來,創40個月最多。

上月5220成交 較高峰跌45%

當中可擔任經理的代理(個人)牌照(俗稱大牌)流失較多,最新報17,128人,按月減少213人或1.2%,而反映前綫代理的營業員牌照(俗稱S牌),亦減少123人至19,811人,跌至逾一年新低。

值得關注的是,反映代理分行數目的營業詳情說明書數目,最新報6,494份,較去年底6,602份,大減108份或1.6%,情況屬於極為罕見,或反映有不少代理分行在春節過後倒閉;而公司牌照亦減少至3,362份。

政府「加辣」 經營難棄續牌

事實上,受政府加辣及淡季影響,上月整體物業成交註冊量僅5,220宗,較去年9月高峰期大跌45%,相較同期總數達3.69萬人持牌代理,相當於每7個代理分一張單,競爭相當劇烈,尤其整體成交量側重在一手市場,不利以從事二手買賣為主的中小型代理行。

會員以中小型代理為主的房地產代理業聯會,聯合主席郭德亮稱,政府近年一再「加辣」,不少會員均反映經營困難。對於牌照數目在1月份大減,郭德亮解釋有3個原因,一方面是1月份是不少代理行續牌的時間,在過一年已倒閉的代理行放棄續牌,反映在數據上。此外,傳統上春節屬於淡季,所以有不少行家選擇此時結業。

專業地產顧問商會會長鄺志輝亦稱,過去一年樓市交投不算暢旺,集中新盤市場,部分「捱不住」的代理行選擇不在年初續牌,導致營業說明書數目大減,又認為所涉及的個案以大型代理行為主,反映業界重組業務,反而細行經營成本較低,較容易死守,預計整體代理行數目不會有大跌空間。

他續稱,發展商積極推盤,預計未來中小型代理行亦要積極參與一手買賣,才能夠增加競爭力。

撰文:
余敏欽
8 Feb 2017

經濟日報

2017年2月6日 星期一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7年2月7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2017年2月7日
【明報】指,料政府800億盈餘,稅務學會倡首置免印花稅。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本月22日公布,香港稅務學會預計本財政年度政府盈餘將增至700億至800億元,認為市民對「派糖」有期望,但學會認為一次過的紓困措施不能持續,建議政府豁免首次置業買家的從價印花稅,及透過寬減創新科技等行業的稅收,改善本港營商環境。

【信報】謂,啟德1號2期呎售3萬新高,低座招標一句鐘沽,10天內漲價20%。九龍東啟德發展區基建配套多,發展潛力優厚,因此備受追捧,地價和樓價走勢均成為全港焦點。由中國海外(00688)興建的「港人港地」項目啟德1號(I)及(II)(簡稱1期和2期),成交呎價連環破頂,2期一個分層單位昨天循招標形式以實呎逾3萬元售出,呎價不足10天急彈20%;嘉華國際(00173)位於同區的全新樓盤嘉匯推售部署如箭在弦,發展商擬本周內開價,定價參考啟德1號。業界人士相信,啟德1號造價創新高,為該區其他樓盤開價注入強心針。

【東方日報】指,港島商舖租值年挫13%。零售業進入寒冬。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本月廿二日公布,屆時將一併公布全港物業重估應課差餉租值的結果。差餉物業估價署初步數據顯示,本港商舖租金去年大跌,其中港島區更是重災區,租金平均跌幅達一成三。有旅遊及零售業界指過去兩年內地個人遊旅客減少,加上消費模式轉變,銅鑼灣、尖沙咀等旅遊區生意大不如前,部分行業更被迫「蝕住做」,不少奢侈品牌退租離場,估計情況持續。有學者炮轟政府過去多年只靠「食老本」,不思進取,促請政府開發新景點及加快發展大嶼山等,保持香港作為東方之珠的優勢。

【星島日報】指,陳德霖指樓市成交跌,加辣成效仍待觀察。政府去年十一月初推樓市加辣措施,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上兩個月樓市成交量顯著下跌,但樓價反覆,故仍須較長時間觀察加辣招的成效,並要綜觀多項因素來確定樓市周期階段。他又特別提及美國跨國企業存留海外盈利累積多達兩、三萬億美元,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新政或令有關資金回流美國,導致新興市場出現資金外流壓力,但有信心資金最終會重返香港。

【文匯報】報導,房供比不改七三,免私樓炒貴加租。增加房屋供應及穩定樓市是今屆政府施政重點。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見圖)昨日在立法會一個會議上表示,要解決房屋問題,必須興建大量公營房屋,不能再蹉跎及拖延下去,預計今年將推售2,600個居屋單位,明年則有4,400個居屋單位。有立法會議員建議將公私營房屋供應由六四比改為七三比,他強調若忽略私樓供應,將可能導致樓價不穩定及租金上升。

【蘋果日報】稱,啟德1號呎售3萬破頂,媲美半山豪宅價,傳首置客買入。沙塵滾滾的啟德新發展區,港鐵等配套未齊,但中海外(688)單憑描繪出一幅藍圖,已令買家瘋狂搶「港人港地」啟德1號,項目2期昨更以呎價逾3萬元售出1伙低座四房單位,再創成交呎價新高,媲美半山豪宅價之餘,已等同九龍站豪宅價。高價效應下,推使嘉華國際(173)區內新盤嘉匯乘勢計劃周內開價。

【晴報】報導,美加息料提速,陳德霖:小心風險。全球面臨不明朗的經濟環境,金管局總裁陳德霖預料,美國加息的速度會較市場預期的為快,今年的加息次數料為3次,當香港跟隨美國利率正常化,資金將逐步緩慢流走,提醒市民香港面對的金融風險正增加,須小心應對。至於未來樓市走勢,他指仍需時間觀察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