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30日 星期一
2019年12月29日 星期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2月30日
2019年12月28日 星期六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2月28日
| ||||||
|
2019年12月26日 星期四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2月27日
| ||||||
|
2019年12月23日 星期一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2月21日
| ||||||
|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2月23日
| ||||||
|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2月20日
| ||||||
|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2月13日
| ||||||
|
2019年12月11日 星期三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2月12日
| ||||||
|
2019年12月9日 星期一
2019年12月8日 星期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2月9日
| ||||||
|
2019年12月6日 星期五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2月7日
| ||||||
|
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2月6日
| ||||||
|
2019年12月4日 星期三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2月5日
| ||||||
|
2019年12月3日 星期二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2月4日
| ||||||
|
2019年12月2日 星期一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2月2日
| ||||||
|
2019年11月18日 星期一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1月16日
| ||||||
|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1月18日
| ||||||
|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1月19日
| ||||||
|
2019年11月14日 星期四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1月15日
| ||||||
|
2019年11月8日 星期五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1月8日
| ||||||
|
2019年11月6日 星期三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1月7日
| ||||||
|
2019年11月3日 星期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1月4日
| ||||||
|
2019年10月17日 星期四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0月18日
| ||||||
|
買800萬·樓可借9成 政府:非托市
買800萬·樓可借9成 政府:非托市
施政報告放寬首置按揭保險,即日生效。特首林鄭月娥表示,放寬按保不等於要即時入市,希望讓首置人士,可毋須依賴由一手樓發展商提供的額外按揭,有更多買樓選擇。
經按證提供的按保計劃,首置人士(即申請時並未持有任何本港住宅物業)最高可申請9成按揭,樓價上限由現時400萬放寬至800萬元;申請最高8成按揭貸款,則由600萬提升至1,000萬元,包括自用樓換樓按揭。
林鄭昨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題為《珍惜香港共建家園》。她表示,房屋是香港社會目前面對最嚴峻的民生問題,也是部分民怨的根源,對此從不掉以輕心。
對於放寬首置按揭保險,政府消息人士昨強調,此措施不是「托市」,目的是幫助首置市民上車。林鄭在記者會上表示,在近月社會紛爭下,本地經濟有下行壓力,過去數月(6至10月)樓價累跌約5%,市民入市須視乎個人能力考慮。
金管局則指,按保計劃與逆周期措施目標並不相同,有留意到樓市近期成交量減,但調整幅度輕微,未能確認樓市已進入下行周期,現階段不宜「減辣」,但會繼續密切留意市場發展。
樓花不適用 二手物業受惠
新按保僅適用已落成住宅單位,包括私樓(現樓契)、村屋,意味樓花物業按揭只可沿用原有計劃,也不適用於轉按個案,估計將以二手物業受惠為主,新措施昨日(16日)生效,銀行及按證將以業主申請按揭日期為準。
按證亦配合調整新按保的入息限制審批要求,供款佔收入比率(DSR)不可高於50%,比原有放寬5個百分點。按證補充,新按保計劃須增付15%按保費用,若業主未符合通過銀行壓力測試,仍可酌情處理批出,惟視乎個人還款能力及借貸紀錄等作額外保費調整。
值得留意的是,因應金管局指引,現時銀行審批樓按須進行加3厘壓力測試,作為風險管理防守,即業主申請新按保計劃,仍要考慮壓測的規限,即加3厘後,供款佔收入比率不高於60%限制。
假設還款期30年、息率2.375厘計,若採用新按保,800萬元物業可借9成按揭,首期由原先320萬元(6成按揭)減至80萬元,家庭月入多於5.6萬元便符合按保要求(見表)。而新按保費須按揭成數及供款年期額外加15%,以上述例子計,一次性原先保費為5%,即約10.8萬元。
太古城最平2房 首期80萬可上車
8成按揭方面,1,000萬元物業可借8成按揭、即800萬元,首期由500萬元(5成按揭)降至200萬元,月入要求則須提升至不少於6.2萬元。
受惠放寬按保措施,市民要購買大型中產屋苑上車機會大增,以鰂魚涌太古城為例,2房普遍高於900萬元,以往均不適用承造按保。中原放盤網顯示,最新叫價低於1,000萬元的太古城2房戶有14個,最平為800萬元,換言之,該批單位現可借足8成、甚至9成按揭。
作者:鍾綺敏
責任編輯:劉婉雯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
| ||||||
|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8月30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8月30日
【文匯報】報導,中原: CVI料下試20點,樓價跌勢顯。樓市走勢持續向下,銀行估價亦調頭回落。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本周中原估價指數(主要銀行)CVI最新報24.22點,較上周的32.16點再跌7.94點,是匯豐宣佈上調封頂利率及削減現金回贈後首周市況。目前CVI已連跌3周共18.88點,今周更向下迫近20點水平。相信CVI跌勢未止,即將跌穿20點,預示樓價跌勢將會明顯化,結束現時窄幅回軟的局面。
【HK01】稱,馬鞍山峻源主打大單位,最快下周開價及開示位。中信泰富(0267)旗下馬鞍山新盤「峻源」剛上載樓書,共提供148伙。集團物業代理董事關潔瑩表示,項目以大單位為主,目標客源為換樓客及家庭客,定價會參考同區豪宅,最快下周會開價及開放示範單位,又對下半年樓市會平穩發展。
【信報】指,渣打傳加H按封頂息削回贈。恒生銀行(00011)擬下月起不再為轉按客戶提供現金回贈,市場人士指出,部分銀行亦醞釀將樓按現金回贈調整,惟減幅未必太大,以維持競爭力。據悉,渣打於本周初已把部分新造的同業拆息按揭(H按)的鎖息上限調整,部分新造樓按的現金回贈亦有所下調,調整後現金回贈介乎1%至2%。
【星島日報】曰,白建時道16號獲10億洽購。整體市場觀望氣氛仍然濃厚,惟罕有豪宅物業仍受實力買家追捧。市場消息指,由浙江富商虞松波等人士持有的渣甸山白建時道16號,獲準買家出價約10億洽購,以該獨立屋面積約8351方呎計算,呎價約12萬。
【東方日報】指,新盤反高潮月銷1400伙。本月新盤市場走勢逆市做好,全月成交量料近1,400宗,較上月更多,帶動今年首八個月一手交投增至約1.43萬宗,佔去年全年成績約九成。業界預期,發展商下月將全面加速推盤,開價勢必更加貼地,料全年新盤成交量可達1.8萬宗或以上,較去年至少多出約15%。
【明報】稱,銅鑼灣商場9月減租三成渡時艱,金百利帶頭,東角Laforet租戶聯署要求減租。本港示威活動持續近3個月,零售大吹逆風,據本報取得的文件顯示,永寧地產旗下的銅鑼灣金百利商場主動向租戶提出減免9月份租金三成,與租戶共渡時艱。一門之隔的東角Laforet,亦有十數商戶在8月初主動向業主、打響「反送中」頭炮的華置大股東劉鑾雄(大劉)發出聯署信件要求減租,惟據稱未獲接納。該場商戶明言生意已大挫近七成,在旅客「失蹤」、本地消費急降下,望業主能減租至少五成,助渡過難關。
【蘋果日報】報導,Marini超購13倍,遠遜同系Montara。會德豐(020)將軍澳日出康城Marini前後推500伙,將於今日開售,昨午5時截票,市場指項目累收逾7,000票,超額認購13倍,遠遜同系四月推盤的Montara,當時收1.86萬票。
【晴報】稱,MARINI今售500伙,攻中產換樓客。新盤供應重鎮日出康城今日再有新一輪銷售。會德豐地產與港鐵合作發展的MARINI(日出康城第9A期)今日將會推售首輪500伙,首批收票逾7,000張,超購逾13倍,入場費約520萬起,主打中產換樓客。
2019年10月13日 星期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0月14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0月14日
【文匯報】報導,學者:房策全面「新加坡」化,居屋公屋私樓「442」。樓價與市民購買力嚴重脫節,已衍生種種社會及經濟問題,是香港的深層次矛盾之一。政府如果不下決心解決,勢成一個計時炸彈。有學者認為,政府只着眼於增加土地供應並不足夠,建議香港房屋政策要全面「新加坡」化,未來居屋、公屋、私樓的供應比例可訂在四四二比,居屋供應可多於私樓1倍,讓市場有更多可負擔住屋。
【蘋果日報】報導,甲級商廈冰封,負吸納66萬呎,十年最差,受累跨國企業暫緩擴充。政治風暴擾攘4個月,本港經濟轉差,跨國企業放慢擴張,嚴控開支,對甲級寫字樓的負面影響逐漸浮現。中資大幅放慢擴充,加上「去中環化」,過去一年中環、灣仔/銅鑼灣及尖沙嘴等傳統核心商業區,錄約66.8萬方呎負吸納量(遷出騰空的樓面多於新租出樓面),成2009年以來新低。
【信報】指,旺角吉舖短期拆租,月收30萬。零售前景不明朗,核心零售區「吉舖」開始增加,為避免舖位長期丟空,有業主變陣,改為吸納短期租客進駐。旺角西洋菜南街及奶路臣街交界單邊舖王,原租客遷出丟空近3個月後,終短租予電話配件特賣場,估計月租約30萬元。
【東方日報】指,零售商悲觀,六福傾減租。香港社會愈來愈亂,零售商業務備受影響。六福集團(00590)執行董事黃蘭詩接受本報查詢時稱,零售店舖人流比以往大降。市民消費意欲疲弱,加上近年十一長假期對銷情的刺激效應已有所減弱、金價持續高企,集團對短期業務表現持審慎態度。
【星島日報】曰,新盤兩日錄27宗成交,按周下跌約13%。多區持續爆發激烈的示威衝突,打亂樓市日常交投活動,更直接打擊市場購買力,在政府《施政報告》公布前夕,過去2日假期新盤僅錄約27宗成交,對比上周三日假期的31宗成交,按周下跌約13%,並為2個月以來新低紀錄。
【明報】稱,愉翠苑3房840萬,低高峰價一成。示威衝突延伸至全港多區,二手成交量持續低迷,部分屋苑續錄減價成交。其中,曾屢創新界居屋新高紀錄的沙田愉翠苑,有3房戶跌穿900萬,較高位回落逾一成。沙田居屋愉翠苑有3房戶,曾於今年4月以破頂價960萬沽出,一度登上新界居屋王寶座,惟同類單位做價新近已回落逾一成。
【HK01】稱,新盤低開搶客,十大屋苑周末僅錄6宗成交,一半屋苑「捧蛋」。一手盤低開搶客,二手市場淡靜。中原地產十大屋苑本周末錄得6宗成交,較上周末回升一宗或20%,當日有一半屋苑錄零成交,成交集中於新界區,佔3宗。錄得成交的屋苑包括太古城﹙1宗﹚、美孚新邨﹙1宗﹚、麗港城﹙1宗﹚、嘉湖山莊﹙2宗﹚及映灣園﹙1宗﹚。康怡花園、海怡半島、黃埔花園、新都城及沙田第一城則「捧蛋」。
2019年10月12日 星期六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0月11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0月11日
星島日報】曰,朱葉培:樓市步入短線調整期,料全年樓價零升幅。各區示威衝突及中美貿易戰連環夾擊,令近月樓市持續受壓;嘉里發展執行董事朱葉培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近期連串利淡因素無疑對樓市具相當大影響,二手交投下跌,但並非「插水式」下滑;展望年底前樓價有機會「抵銷」上半年的升幅,料全年樓價「零升幅」。至於一手市場,料發展商將「隨行就市」推盤,若非同期蜂擁推出,相信仍具承接力。
【明報】稱,房地產協會籲空置學校建過渡屋。新一份《施政報告》將於下周出爐,香港房地產協會昨日提出短中長期增加土地及房屋建議。該會會長黃俊康表示,市場房屋需求殷切,特別是劏房戶,故短期而言,建議政府將現時空置學校,以組裝合成建築法興建過渡性房屋,預計能提供4700伙,同時亦建造可居住用的躉船,解決短期房屋供應。
【HK01】稱,第三季私宅買賣按季急挫40%,每宗均價回落逾一成。上季二手私宅買賣按季急挫40%至7,449宗!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第三季樓市因社會運動而遇冷,料第四季將持續受困,情況料更嚴峻。根據土地註冊處最新數據,2019年第三季全港共錄7,449宗二手私宅買賣登記,較第二季的12,457宗大跌40%,為今年以來表現最差的季度,反映了第三季社會運動爆發及中美貿易戰纏繞的影響。成交總值方面,第三季較次季歷史高位的1,202.50億元回落47%,僅得643.15億元。至於今年第三季平均每宗二手私宅登記涉資約863.41萬元,較次季歷史高位的965.32萬元,回落10.6%。
【東方日報】指,匯璽III加推178伙,愛海頌今收票。九龍區新盤競爭急速升溫。長實集團(01113)的長沙灣愛海頌,昨日起開放示範單位吸客,單日料錄近6,000人次參觀,發展商今日起開始收票。同時,鄰近的新鴻基地產(00016)旗下西南九龍匯璽III,突加推178伙細單位截擊,料兩盤有機會下周正面對撼。
【文匯報】報導,市場觀望,上月辣稅收入再跌穿10億。社會風波白熱化,稅務局昨日公佈,「三辣稅」持續回落,9月份涉及辣招稅成交涉1,220宗,連跌3個月,創2014年7月後最低,涉及稅收約9.78億元,按月大跌24.24%,創7個月新低,是繼今年2月後,再度跌穿10億水平。
【蘋果日報】報導,兩房樓王失守1,000萬,太古城一年跌三成。樓價連跌兩個月仍未見底,有業主不理賺蝕沽貨離場。指標藍籌屋苑鰂魚涌太古城多達一成放盤減價,兩房樓王已跌穿1,000萬元,一年跌價近三成。元朗樓市亦血流成河,爾巒有業主勁蝕逾800萬元離場,料為今年6月爆發政治風暴後最大宗蝕讓個案。
【信報】指,甲廈租金跌2.2%,創近六年最大。投資市場負面情緒蔓延,上月商廈市場淡靜,在業主紛紛擴闊租金議幅空間下,甲和乙廈租金遭遇大幅下跌。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的《商廈快訊》報告指出,9月指標甲廈租金按月下挫2.2%,創近6年來最大單月跌幅,乙廈租金按月也下跌1.4%。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0月12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0月12日
【星島日報】曰,《施政報告》出台前夕,屋苑預約睇樓全線跌。政治事件持續,中美貿易戰發展亦充滿變數,加上近期有新盤出擊搶客、以及部分買家觀望下周《施政報告》內容,在多項不明朗因素夾擊下,令本周末大屋苑預約睇樓量幾乎全線下跌,整體按周下跌約5%,其中藍薵屋苑鰂魚涌太古城下挫約6.7%,至於天水圍嘉湖山莊更跌約30%,而問盤情況亦轉靜。
【HK01】稱,第三季私宅買賣按季急挫40%,每宗均價回落逾一成。上季二手私宅買賣按季急挫40%至7,449宗!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第三季樓市因社會運動而遇冷,料第四季將持續受困,情況料更嚴峻。
【東方日報】指,愛海頌收300票,周末或加推。九龍大型新盤認購不俗。長實集團(01113)長沙灣愛海頌昨起收票,首張價單推出180伙,料錄逾300張入票,最快下周開盤。
【信報】指,蔚藍灣畔770萬沽年半低,將軍澳二手交投縮四成,劈價破僵局。二手樓被「冷落」,交投再縮水。將軍澳本月至今成交量按月急挫42.9%,區內二線及新晉屋苑齊靠劈價打破僵局,蔚藍灣畔2房戶兩個月削價150萬元,以770萬元易手,創屋苑逾一年半新低;海天晉3房單位僅賣1080萬元,造價創屋苑同類二手新低。
【明報】稱,海鑽特色戶4439萬沽,5年實蝕200萬。本港反修例風波仍未止息,示威衝突更因《禁蒙面法》而再度升溫,局勢持續不穩,市場錄得蝕讓成交。原業主2013年底以4317.13萬元購入單位上址,其後於2014年初再以122萬元買入上述車位,合共4439.13萬元,與今次成交價相同,但若計及釐印費等料實蝕約200萬元或4.5%離場。
【蘋果日報】報導,觀塘兩工廈申放寬地積比。土地供應短缺下,活化或重建工廈成為近年主要增加供應的方向。原為工業區的觀塘連連有工廈向城規會申請改劃或放寬地積比,最新錄得兩宗申請放寬地積比,涉及34萬方呎的樓面面積。
【文匯報】報導,莎莎棄租西洋菜南街旗艦店。多寶地產董事總經理陳志寶透露,莎莎化妝品位於旺角西洋菜南街13-15號好望角大廈的地舖日前已結業,相信是打算縮舖(減少分店),並於昨日起進行清拆工程,現已由新租客頂手。據悉,該舖位建築面積約6,474方呎,本屬莎莎的旗艦舖,每月租金為200萬元,呎租約309元,由2016年10月起租。
2019年10月9日 星期三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0月9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0月9日
文匯報】報導,上月5樓盤申預售「零的突破」。地政總署公佈,9月份共有5個新盤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合共涉及1,452個單位;惟當中英皇國際旗下屯門澄麗路9號(8伙)為重新遞交申請項目,若扣除此重複項目後,即4個新申請項目涉及1,444伙,打破8月份「零」新申請的情況,並創5個月新高,當中新地佔了3個項目,天水圍濕地公園路9號第2期(699伙)、屯門海皇路23號第2期(406伙)、沙田多石街33號第1期(195伙)均申請預售。
【東方日報】指,舖位售價跌3.7%,創逾兩年新低。局勢動盪打擊零售市況,舖位價值受拖累。據差餉物業估署資料,截至八月份,私人零售舖位售價指數報556.1點,為二○一七年六月後新低,按月跌約3.7%,而與去年十一月高峰期比較,則回落達7.5%。
【明報】稱,上月5住宅樓花申預售,涉1452伙,5個月最多。樓市氣氛疲弱,但無損發展商部署推售新盤。地政總署於上月收到5個新盤申請預售,共涉1452伙,打破今年8月零申請,更為近5個月來申請單位數目最多。5個申請預售的新盤中,新地(0016)佔3個,涉及1300伙,佔全月申請單位數目的近90%。
【HK01】稱,環海.東岸低層1房減43萬沽,仍有170個單位放售,入場費418萬。利嘉閣地產環海東岸分行經理黃旨焌透露,市場新近錄得紅磡環海東岸1A座低層A室的二手成交,單位實用面積約296方呎,一房間隔,享泳池景。單位原叫價628萬元,經議價後減43萬元或6.8%,最終以585萬元以交吉形式成功沽出,折合實用面積呎價約19,764元。
【信報】指,本地家庭1260萬購維港灣三房。大角咀維港灣1座中高層C室,實用面積647方呎,3房套房間隔,景觀開揚,吸引本地家庭承接,成交價1260萬元,實用呎價約19474元。美聯物業表示,原業主於2006年12月斥約450萬元購得,是次轉手賬面獲利810萬元,升值約1.8倍。
【蘋果日報】報導,劏房盤連環見血,加多利軒蝕百萬,珀.軒跌兩成,迎豐400萬易手。近年先後有多個劏房盤出籠,隨着供應激增,用超高呎價購納米樓的業主淪「劏房苦主」。何文田「馬桶盤」加利多軒一單位最近竟劈價三成以488萬元轉售,業主恐蝕逾百萬元,炒燶高鐵概念的佐敦珀.軒,亦在五年大跌兩成。
【星島日報】曰,新盤稍低市價推,剛需帶動具承接。雖然近期政治事件持續,以及中美貿易戰夾擊,直接影響樓市,恒基營業(二)部總經理韓家輝接受本報專訪時認為,新盤市場自6月起,所推出的項目,若然以稍低於市價推出,均獲市場承接,部分項目更接近沽清,始終本港住屋供應量仍不足,剛性置業仍強烈,展望往後樓價走勢,除非經濟進一步轉差,否則樓價將平穩發展,長遠依然保持樂觀。
2019年10月7日 星期一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0月5日
今日地產新聞摘要2019年10月5日
【明報】稱,CCL四大指數齊跌6周,海嘯後首見,禁蒙面法影響料最快月底反映。由反修例風波到港府訂立《禁蒙面法》,引發的社會衝突不斷惡化,對本港經濟、樓市的影響立竿見影,中原昨日最新公布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四大整體指數齊跌6周、即約1個半月來持續下挫,亦是過去566周、即約11年來首見,意味屬2008年金融海嘯後再現;當中除CCL(大型單位)外,其餘3項整體指數均屬24周、即約半年來新低。
【星島日報】曰,各區示威活動升溫,今明預約睇樓量急跌。政治事件加劇,示威遊行遍地開花,加上政府由今日起實施《禁蒙面法》,令市場氣氛更轉趨緊張,旋即打窒周末屋苑預約睇樓量,並呈現急挫,有不少睇樓客因擔心周六日持續出現示威浪潮,以及外出交通受阻,紛煞停睇樓活動,觀望局勢後再作決定。
【蘋果日報】報導,地產股捱沽新地最差。昨日政府引用《緊急法》推行《蒙面法》,勢令本港情況進一步惡化,對局勢敏感的本地地產股昨日近乎全線下跌。四大地產商中,新地(016)報110.9元,挫2.9%,為表現最差藍籌;恒地(012)跌1.8%,報36.2元。不過,早前率先表態要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新世界(017),以及長實(1113)就較具抗跌能力,分別跌1.1%及1.4%,報10.4元及52.85元。
【東方日報】指,新地南生圍項目擬增千五伙。香港住屋供應緊張,部分發展商提高建築密度以興建更多單位。新鴻基地產(00016)的元朗南生圍東成里地皮,提出興建多幢住宅大廈,樓高達31層,涉1,955伙,較獲批方案勁增1,500伙或3.3倍。據城市規劃委員會資料,該地盤佔地約35.2萬方呎,位於山邊村以東,現為「未決定用途」,是次申請引入「跨代共居房屋」概念,計劃興建8幢住宅,樓高由8層起,包括兩層地庫。而涉及的住宅地積比率達2.68倍,總樓面約94.4萬方呎,另有約4萬方呎作社福設施等用途。
【文匯報】報導,長沙灣貨倉改建項目申增建507伙。新地、嘉里及華潤旗下長沙灣嘉里鴻基貨倉及潤發倉庫碼頭,去年已獲城規會批建3,140伙,但發展商剛呈交新計劃,在總樓面約204萬方呎不變的情況下,將單位供應增加至3,647伙,較已獲批舊方案增加507伙或16%。另外,馬頭角9至17號工廈業主亦剛聯合入紙,向城規會申建960個單位及304個安老院舍床位。
【信報】指,玖瓏山東環四銀主貨叫5030萬。由投資者持有的3個沙田玖瓏山及一個東涌東環II單位,近日淪為銀主盤,銀主現以合共5030萬元放售。消息指出,銀主單位包括玖瓏山天瓏閣1座高層B室3房戶、兩伙日瓏閣2座高層D室兩房戶,實用面積735至986方呎,放售叫價分別為1260萬、1270萬及1680萬元,呎價17039至17279元。
【HK01】稱,東濤苑B座低層三房戶,738萬元沽,半年前高一層單位售838萬元。港島居屋屋苑東濤苑,剛錄一宗未補價第二市場成交。據市場消息,屋苑B座低層9室,實用面積為638平方呎,為三房間隔,原開價750萬元,最終減價12萬元,以738萬元沽,為同類型單位今年造價新低,呎價為11,567元。在今年4月,上址對上一層單位以833萬元成交,即半年跌價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