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力壓12財團 6.7億奪沙田商貿地
2015-10-21
(星島日報報道)政府大舉加快推地步伐,各類地皮亦成市場競逐對象,剛於上周截標的沙田石門商貿地,由近年積極投地的新地,力壓其餘十二家財團奪得,樓面呎價三千八百八十六元,貼近市場估值範圍上限,發展商預期,項目總投資額約十三億元,落成後將以分拆形式出售。
地政總署昨天公布,上周五截標的沙田石門商貿地皮,由新地以最高價取得發展權,至於該地盤共吸引十三家財團爭逐,主要為本地財團,除了傳統大型發展商參與外,亦吸引多家中型發展商加入戰團,在入標反應不俗的情況下,今次再由近年積極投地的新地,成功擊退其餘財團,以六億七千五百五十萬元奪得地皮。
今次沙田石門地皮樓面呎價三千八百八十六元,與之前市場估值每方呎二千五百至四千元計算,中標價乃市場估值的上限範圍水平,而入標競投的財團中,有發展商曾表示,以高價入標作競投發展數據中心用途,但仍不敵新地出價奪地。
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表示,集團對於能夠取得該石門商貿地皮發展權感到高興,並對該區的發展前景感信心,他指出,該區商業的配套成熟,而且交通亦十分方便,預算集團總投資額約為十三億元,料未來建成物業後,會作分拆出售用途。
萊坊估價及諮部主觀林浩文表示,是次新地以樓面呎價約三千八百元投得該地,屬合理市場價水平。最近政府銳意發展新界區的土地,而石門區更為商貿發展重地之一,因此該區有很大的商業發展潛力,並預料日後若把樓面拆售,呎價料可達八千至九千元水平,並能夠吸引中小型公司買家等。
對於非核心區將有大量商業樓面供應,林浩文表示,由於本港未來對商貿地的需求將會持續上升,因此,不會對石門區的發展造成影響,並且相信能夠吸引不同的客源。他並表示,該區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他指現時的發展配套已相當完善,若政府繼續在該區推地,將會產生協同效應,有助該區商貿地發展。
理想城市業務發展總監及企業估值部主管張聖典表示,該區鄰近大型屋苑,擁地理位置優勢,過往數年已形成一個商貿區,自成一國,配套齊全,看好該區的發展前景,因此,認為今次投地的價格水平十分合理。
該石門項目佔地約一萬八千二百九十九方呎,可發展地積比率九點五倍,提供樓面約十七萬三千八百三十九方呎。雖項目發展受限高條款約束,不得興建高於主水平一百一十五米樓宇。
另外,由於項目鄰近港鐵馬鞍山線架空路段,發展商須採取措施避免影響相關路段,惟項目上周截標時,仍接獲十三份標書,入標財團包括長實、信和、嘉華、佳明集團、百保利、K&K Property及金朝陽等。
市場資料指出,區內已有數年未有新供應推出,今次為該區四年來首幅商貿地,其中億京於一一年分別以八億二千萬元,及六億八千零一十萬元投得區內兩幅商貿用地,樓面地價約一千九百二十四及一千九百三十二元;至於再對上一幅批出的同區商貿地皮,則為滙豐銀行於一○年底奪得門的安耀街、安群街與安麗街交界商貿地,成交價逾八億一千萬元,樓面呎價約一千七百七十多元。
今年內地政總署至今共批出四幅商業及商貿用地,包括今年一月連續批出兩幅分別位於葵涌及觀塘的商貿及商業項目,當時合計六十五億四千六百萬元,而今年五月再批出的九龍灣地售價三十億元,連今次售出石門地合計,年內售出四幅商業及商貿地合計逾一百零二億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