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政府5.4億連太古城中心10層交換太地統一康和業權 重建露曙光
太古地產(1972)昨天公布,已與特區政府(由財政司司長法團為代表)達成協議,落實購入鰂魚涌太古坊康和大廈約8層樓面的權益,太古地產將以鰂魚涌太古城中心3座10層樓面作交換,並向政府支付5.37億元現金補償和其他相關金額。
隨着購入有關樓面,太古地產掃除重建大樓的主要障礙,令籌備多年的重建計劃得以落實。
該協議是以太古城中心3座約20.5萬方呎,換取由政府持有的康和大廈約8層樓面,包括7至14樓(連同14樓的平台)、1樓A室,和1樓F1及F2號上落貨車位,共約18.7萬方呎。業界人士估計,上述太古城樓面每方呎估值約1.4至1.5萬元,即該批單位估值逾30億元 。
除交換樓面外,太古地產亦須支付5.37億元的現金補償,在重建完成後,再提供一筆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編制的甲級寫字樓價格指數變動而計算的額外款項。此外,太古地產也會全費負責按政府辦公室規格裝修所交換物業,並償還進行這項物業交換而引致的相關開支,預計將不遲於2016年12月30日前完成。
將建兩座甲級商廈太古地產行政總裁郭鵬指出,這可讓太古地產能夠重建現有的3幢工業大廈為2座甲級辦公樓,進一步改造太古坊。政府發言人表示,康和大廈樓面供六個政府部門使用,包括政府物流服務署的印務工場。受影響的政府部門會按運作需要,遷往其他合適的地方或太古城中心3座,強調有關部門的運作將不會受影響。
高緯環球香港執行總監蕭亮輝認為,政府雖然早前曾主動出售花旗銀行大廈部分樓層,物業終由大業主購得並統一業權,惟是次情況不同,成交涉及交換樓面、現金補償以及其他金額等,情況罕見,現階段難以評估交易是否「好價」,但可以推斷太古地產希望盡快收回康和大廈的業權。
資料顯示,獲批的太古坊重建計劃第1階段,包括把常盛大廈重建為1座51層高寫字樓;次階段則把康和大廈及和域大廈重建成1座46層高的寫字樓,2廈共約200萬方呎,第1座新寫字樓預計於2018年可移交。有關重建計劃亦將提供面積約6.9萬方呎的新園景廣場。
娛樂行MCM 300萬續租此外,由賭王「四太」梁安琪持有的中環娛樂行地庫,面積約8547方呎,現由皮具品牌MCM租用,市傳該品牌最新以約300萬元續租,較舊租約200萬元升50%。
1 Mar 2014
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