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人幣明「入籃」 引爆23萬億商機 直擊亞歐美各大離岸中心 先合作再競爭

人幣明「入籃」 引爆23萬億商機
直擊亞歐美各大離岸中心 先合作再競爭

人民幣明日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簡稱SDR)籃子貨幣,標誌國際化新里程的同時,亦意味未來10年3萬億美元(約23萬億港元)的人民幣業務商機爭奪戰開打。

本報記者走訪歐美亞三大洲的金融中心,一連多日追蹤報道各離岸中心的獨特優勢,探討各國如何在合作與競爭之間,在人民幣構建的平衡木上翻騰跳躍。

人民幣入籃,環球認受性全面提升,開始引領龐大的資金流改道。各國央行及主權基金擁有上萬億元計的儲備,將是今次資金流改道的旗手。在倫敦,渣打(02888)就預期,每年會有780億美元相關資金流入人民幣債市。緊隨其後的,將是私營資金。渣打預計,未來商機隨時達3萬億美元,即高達逾23萬億港元生意。

陳德霖:港資金池優勢強大

天文數字的商機,巨額的資金流動,已成為國際金融巨擘的聚焦點。在英國,滙豐(00005)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總監兼歐洲人民幣業務發展主管霍蓉蓉接受本報訪問時就預期,如果內地資本市場開放程度達其他新興市場一半,至2025年,將會帶來1.2萬億美元資金流出中國,但可吸引1.8萬億美元境外資金進入內地資本市場。

「要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在乎你有多小實力,沒有錢(流動性),海外企業不會來。」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在德國出席一個推介香港的會議上就直指,香港擁全球最大人幣資金池,優勢強大。

倫敦亦沒有放軟手腳,近年逐步趕上,已超越新加坡成為環球第二大人民幣交易量最高中心。中行(03988)倫敦分行副行長王化斌就向本報表示,倫敦可藉全球最大外滙交易中心地位「推出離岸人民幣期權期貨」,讓財資市場有更多對冲人民幣空間。

互聯互通 港保龍頭地位絕招

至於亦敵亦友的美國,近日亦現突破。國務院9月委任中行為紐約人幣清算行,同日美國亦獲批2,500億元人民幣的人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渣打亞洲外滙策略主管羅銘勤(Robert Minikin)認為,美國在人幣投資上可望成一大新勢力。

一爭長短前,各地亦明白有合作空間。陳德霖說:「現時香港與其他離岸中心談不上競爭,未到爭生意階段,各地區應先造大個餅,暫時仍在互利互惠階段。」渣打羅銘勤稱,「即使倫敦為第二大人民幣外滙交易中心,但倫敦人民幣成交量有近半為與香港交易,故倫敦壯大,香港亦會同步受惠。」

能穩住香港龍頭地位,其實還有另一絕招互聯互通。由於投資內地要靠有額度額制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或新放寬的內地銀行間債市,但同樣需要內地監管機構審批,令香港獨有的滬港通及即將開放的深港通成為一大亮點。(系列之一)

30 Sep 201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