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6日 星期日

大鴻輝突放售30億工商鋪物業

 

大鴻輝突放售30億工商鋪物業




(星島日報報道)大鴻輝興業旗下一批工商鋪物業,市值逾30億,近日突然放售,該集團主席梁紹鴻表示,在全面通關、市況步向復常之際,正是買賣好時機,集團套現非核心物業,趁市況未升時,換貨吸納住宅地盤。
近日市場流傳大鴻輝一張放售清單,共有13項物業,市值由3700萬至11億不等,金額高達31億,該集團主席梁紹鴻回應本報指,近年集團轉型當發展商,需要龐大資金增加土儲,因而把握時機沽貨。「若稍待一段日子,或者下半年才賣,價錢一定賣得高些,不過,將白白錯過入貨時機!」
「地價跌幅快過樓價」

梁紹鴻指,近期大型地盤頻流標,地價跌勢快過樓價,市場不乏銀主貨,正是吸納地盤時機,「地盤資金龐大,集團因而大手套現!」他的目標為住宅地盤,皆因剛性需求強,得以貨如輪轉,規模則視乎套現多少而定;除了住宅外,他不沾手寫字樓,皆因供應過剩。

他認為,今年上半年,香港仍有2次加息機會,預期有機會升至3至4厘水平,仍跟美國5厘至5.5厘有距離,香港明年中才有條件減息,沽賣物業,不用靠銀行安排資金,現時並非1厘至2厘的低息年代。
「明年中有減息空間」

他又說,市場本來預期年中開關,不料,通關來得突然,他亦要迅速行動。他看好鋪市,現時到港的內地客,只是疫情前的20%,但廣東道已見排隊人龍鋪位租售價有大升空間,雖然如此,他樂於沽售鋪位換貨,皆因當發展商的空間更大。

現時放售一批貨源,不少為早年購入,大鴻輝(元朗)大廈於2006年以6000萬購入,現時估值4.4億,大廈聚集教育等民生行業,收租穩定,他說,已接獲數名準買家洽購;至於香港仔添喜大廈基座,於2004年以1億多元購入,回報6至7厘,近年區內變天,港鐵能抵達,潛力大爆發

星島日報


美聯:周末10大屋苑錄25宗買賣 按週升逾66% 重返20宗水平

 

美聯:周末10大屋苑錄25宗買賣 按週升逾66% 重返20宗水平


據美聯物業分行統計,剛過去週末 (2月25日至26日),10大二手指標屋苑錄得約25宗買賣成交,按週回升約66.7%,連續13週錄得雙位數,並重返20宗以上水平。若按15大屋苑計算,週末兩天則錄得約28宗買賣成交,按週亦升約27.3%。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表示,「通關」後樓市已經復常,上週公佈的「財政預算案」更主動降低印花稅,為樓市「添一把火」,直接引爆更多購買力,令新盤及二手的週末成交齊齊暢旺。上週五開賣的藍田新盤銷情理想,另一屯門新盤收票尤其火熱;二手非但未有被新盤搶去注意力,反而有更多上車客藉樓價未回巔峰,搶先入市把握「執平貨」的最後機會,週末多個藍籌屋苑的睇樓量活躍,成交絡繹不絕。布少明預期,隨著市面復常,可吸引更多國內資金回流本港,資產價格定必水漲船高,多個新盤已經部署開售,將同步推旺二手,料本月一手成交可錄2,500宗;二手更可錄5,000宗,按月上升約4成,季內樓價將升約5%。

按美聯物業10大屋苑中各區指標屋苑剛過去週末成交量分佈統計,港島區交投出現驚人的反彈,3個指標屋苑包括太古城、康怡花園及海怡半島週末共錄7宗成交,按週增加4宗或逾1.3倍。九龍區4個指標屋苑包括麗港城、黃埔花園、新都城及美孚新邨合共錄得約11宗成交,按週增加3宗或37.5%。至於新界區3個指標屋苑包括映灣園、沙田第一城及嘉湖山莊則合共錄得約7宗成交,較上週末回升75%。

經濟日報


23 FEB 2023


NOVO LAND 2B兩日兩加推共206伙 昨第二度加推折實均呎逼1.4萬 1房429萬起

 

NOVO LAND 2B兩日兩加推共206伙 昨第二度加推折實均呎逼1.4萬 1房429萬起


【明報專訊】全面通關後樓市回勇,曾經沉靜多月的新盤市場亦見熱鬧,上周三(22日)預算案公布後首個周末,兩大新盤連環加推,其中去年新地(0016)大賣的屯門NOVO LAND系列,2B期於預算案公布前夕推出首批單位後,過去兩日兩度加推共206個單位,連同首張價單,合共已公布352伙售價,佔該盤單位總數729伙近半。項目至昨日暫收逾5000票,超額逾13倍。若連同會德豐藍田KOKO ROSSO上周六兩度加推的168個單位,上述兩樓盤過去兩日合共公布374伙價單。

NOVO LAND第2B期昨日第二度加推的3號價單,涉及103伙,涵蓋1房及2房單位,當中1房佔34伙,2房佔69伙,以折實價計算(假設選用「現金付款計劃」及「 家具獎勵積分」),折實均呎13,988元,整批單位折實價約429.42萬至629.17萬元,折實實呎13,174至14,530元。

累推352伙 雷霆稱「性價比十足」

事實上,項目上周二(21日)公布的首張價單146伙,折實均呎13,288元,更於上周六隨即加推2號價單,103伙折實均呎13,838元;昨日加推的3號價單,折實均呎分別較首兩張價單高出約5%及1%。不過,新地代理總經理陳漢麟表示,NOVO LAND第2B期是次屬原價加推,而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則指出,項目自上周開價以來,市場反應熱烈,故一連兩日加推共206伙,項目已公布的3張價單,合共涉及352伙,佔項目單位總數729伙近50%,折實均呎13,616元。他形容,首三張價單定價屬「性價比十足」。

兩大新盤周末共加推374伙

陳漢麟補充,上述三批單位,包括61伙1房、249伙2房及42伙3房戶,以定價計,市值超過25億元,他又表示,項目至昨日下午4時已收逾5000票,相信未來數天會有更大進展,若以已公布價單之單位計,暫超額逾13倍,集團將盡快落實銷售安排。雷霆補充,本港現已全面通關,社會復常,經濟逐漸復蘇,樓市氣氛熾熱,政府數字及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亦上升。另外,去年成交主要為「剛需盤」,今年初豪宅成交量上升,高價住宅市况向好,集團未來兩季主要集中於大埔白石角University Hill及天水圍天榮站項目的銷售部署。

除NOVO LAND外,KOKO ROSSO繼上周五首輪發售148伙並即日沽清後,上周六單日已兩度加推合共168伙價單,並即日公布銷售安排,將於本周三次輪銷售160伙,折實663.2萬至1098.8萬元,實呎19,780至25,727元,折實均呎20,954元。


27 FEB 2023


明報



2023年2月23日 星期四

皇璽相關人士5500萬購砵蘭街舖

 

皇璽相關人士5500萬購砵蘭街舖


【明報專訊】通關後零售及餐飲市道復常,有用家恐舖價大幅反彈而轉租為買,去年租用旺角砵蘭街一個地舖開設「大呷台灣」的皇璽集團(8300),其相關人士就以5500萬元購入上述舖位。

資料顯示,砵蘭街185號地舖,面積約1071方呎,本月中以5500萬元售出,呎價約5.14萬元,買家明德資本有限公司,董事包括皇璽集團主席、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王文威及其妻李穎妍。資料顯示,皇璽集團去年與上述舖位原業主羅桂球簽訂租約開設「大呷台灣」,租約期至2025年8月,月租13萬元,呎租約121元。原業主羅桂球2001年995萬元入市,帳面獲利4505萬元或4.5倍。

另近期遭入稟呈請清盤的凱施餅店,旗下的旺角花園街45至47號地下B舖,面積約2000方呎,本月中以1.148億元售出,呎價5.74萬元,登記買家為承博發展有限公司,董事包括盧芝蘭及呂肇頴,與永豐金融集團要員姓名相同,料為該集團購入。


永豐金融相關人士近2億掃兩舖

凱施餅店2011年1.8億元購入該舖,現成交價較購入價貶值6520萬元或36%,現由運動品牌adidas以月租52萬元租用,租金回報約5.4厘。事實上,同由凱施餅店或有關人士持有的大圍金禧花園地下9號舖,上月同由永豐金融或相關人士以8000萬購入,即該等人士在不足1個月已斥約1.95億元購兩個原由凱施餅店持有舖位。另消息指華懋持有的土瓜灣下鄉道36號兩舖,以共3250萬元易手。


24 FEB 2023

明報




新盤搶攻/飛揚2期部署下月出擊

 

新盤搶攻/飛揚2期部署下月出擊


樓市連環報佳音,新盤起哄搶攻。長實(01113)夥新地(00016)合作發展的屯門飛揚項目,再有新動作,第2期部署下月出擊。

  長實營業部助理首席經理楊桂玲稱,飛揚項目工程進展順利,第1及2期地盤均已拆除棚架,前者預料上半年申請入伙紙,後者則估計下周公布最新銷售部署,及計劃下月發售。同時相信財政預算案提到調整印花稅新稅階,有助上車客置業,而飛揚亦會受惠。資料顯示,屯門飛揚分2期發展,各設400伙,當中第1期單位實用面積263至722方呎,提供1房至3房,累售229伙。

  雨後戶型曝光 最細276呎

  另邊廂,星星地產旗下元朗新盤雨後率先向傳媒公布項目戶型。項目屬單幢樓,提供335個住宅單位,標準分層單位佔項目整體單位約90%,共設有5種戶型,涵蓋開放式、1房(開放式廚房)、2房(開放式廚房)、2房連書房(開放式廚房)及3房1套連儲物房(獨立廚房)間隔,實用面積276至約720方呎不等;餘下約10%為特色單位,多元化的單位間隔切合不同追求優質品味生活的年輕家庭及人士的居住需要。

  超級豪宅續有成交。嘉里(00683)旗下位於龍駒道緹山一周連沽3伙,吸金近2.2億元。包括昨日售出第1座1樓A及B室分層大宅,實用面積分別1743及1683方呎,同為3房3套房間隔,各連同1個住宅停車位,各沽7568萬及7308萬元,呎價43419及43422元。據市場消息指出,該2伙由同一組買家買入。

  二手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針對千萬元以下物業調減釐印費,細價樓氣氛即時升溫,上車盤重鎮元朗區於預算案公布後即日錄得6宗成交,其中樓齡49年的新裕樓1伙面積425方呎頂層連天台單位,以280萬元沽出,料買家以首置身份入市,只須付100元印花稅,對比舊稅節省4.19萬,幅度近99.8%。

大公报


24 FEB 2023



Bal Residence均呎逼2萬 1房581萬起

 

Bal Residence均呎逼2萬 1房581萬起


【明報專訊】預算案公布後隨即有全新盤開價,麗展(0488)及市建局合作的觀塘恒安街新盤Bal Residence,昨上載樓書及開放示範單位,並隨即公布首批56伙價單,折實均呎19,554元,較上周開價的會德豐藍田KOKO ROSSO,首批折實均呎17,973元高約8%。若與同區半新盤凱滙近日二手均呎約17,388元比較,是次開價亦較之高出12%。

高凱滙二手呎價逾一成

該盤成為過去一周內,市場上第三個開價的新盤。麗展高級副總裁潘銳民表示,定價參考同區一手、二手成交價,屬平「衡」時空價;而項目亦即日起對外開放位於油塘Ocean One的示範單位,並開始接受認購登記,料最快下月開售。翻查資料,麗展2019年以8.83億元投得市建局恒安街重建項目,可建總樓面約7.2萬方呎,折合每方呎樓面價約1.23萬元。

4年前每呎樓面地價約1.2萬中標

首張價單推出的56伙單位全數為標準1房戶,實用面積介乎338至349方呎,價單定價由658萬至880.3萬元,價單呎價19,136元至25,516元;以120天即供付款最高直減折扣11.75%計,折實價由580.69萬至776.87萬元,折實呎價由16,888元至22,518元。入場單位為5樓A室,實用面積338方呎,1房套間隔,即供折實價580.69萬元,折實實呎約17,180元。


若採建築期付款計劃入市的買家,最高折扣較即供少3個百分點,可獲最高8.75%直減折扣,以此計算,建期折實價由600.43萬至803.28萬元,全數低於900萬元,除可納入高成數按保範圍外,亦直接受惠最新的首置印花稅寬減。

Bal Residence 由1座27層高住宅大廈組成,提供156伙,實用面積由300至793方呎,涵蓋1房至3房1套連士多房戶型,當中1房戶佔150伙或約96%。發展商於展銷廳設置兩個1房間隔的交樓標準示範單位,分別以實用340方呎的18樓E室及實用349方呎的18樓F室為藍本。項目預計關鍵日期為明年3月底,樓花期約13個月。


明報 24 FEB 2023

KOKO ROSSO六日收6594票 超額逾43倍

 

KOKO ROSSO六日收6594票 超額逾43倍


明報專訊】會德豐旗下藍田新盤KOKO ROSSO今晚展開首輪銷售,至昨晚共6日累收6594票,屬去年8月新地(0016)屯門兆康NOVO LAND 第1B期首輪截收逾1.28萬票後,市場上逾半年首輪收票最多新盤,以首輪148伙計,超額認購逾43倍。

今批單位實用由268至497方呎,涵蓋1房至2房間隔,折實售價由554.5萬至921.5萬元,折實呎價17,158元至22,209元,當中逾九成單位折實售價低於900萬元,可即時受惠於新首置稅階。

逾半年來收票最多新盤
綜合市場資訊,本月至今整體新盤成交累積錄約595宗,已超越上月全月約500宗近兩成。新盤豪宅交投持續暢旺,嘉里(0683)九龍半山龍駒道現樓緹山,以招標方式連售兩伙單位,套現1.48億元。代理透露,兩伙單位由同一組買家購入。項目自2019年開售至今累售44伙,累計套現67億元,目前僅餘1伙標準分層戶待售。

大手客近1.5億連掃緹山2伙

另外,華潤置地(海外)、保利置業(0119)合作的啟德跑道區澐璟,昨新錄2宗成交、吸金逾9596萬元。澐璟去年11月推出至今累沽約69伙,吸金約33.8億元。

明報


24  FEB 2023


派券五千振消費 開心香港谷市道

 

派券五千振消費 開心香港谷市道


財爺:籌辦市集嘉年華燈光騷 為市民提供多元玩樂選擇

經過3年新冠疫情的洗禮,香港正步入復甦,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發表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其中公布推出多項針對性措施以鞏固經濟復甦勢頭,帶旺香港市況,包括即將啟動以港人為對象的「開心香港」活動,聚焦美食體驗、愉快遊樂與文青創作等。同時,鑑於過去派發電子消費券均能刺激本地消費市道,政府再向每名合資格的18歲或以上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兩期發放合共5,000元電子消費券,透過不同入境計劃在港居住及來港升學的合資格人士則獲發半額2,500元消費券。政府會先通過去年計劃的登記資料,在今年4月發放首3,000元消費券給合資格人士,餘額會與新符合資格人士一併在今年年中發放。整個計劃涉及330億元,料能為本地生產總值帶來0.6%提振作用。

◆香港文匯報記者 聶曉輝、劉明

陳茂波在宣讀新年度財政預算案時表示,相信今年香港經濟會明顯復甦,前景樂觀,惟目前仍在復甦初始階段,市民和企業在3年疫情打擊後亦需固本培元,因此決定在顧及財政承擔能力下推出一系列針對性措施,以支持市民和企業,鞏固經濟復甦的勢頭,包括繼過去兩年分別向逾600萬名合資格市民發放5,000元及1萬元電子消費券後,今年再度派發兩期、共5,000元電子消費券。

分兩期派發 4月先發3000元

是次5,000元消費券會分兩期發放。政府消息指出,為了讓首筆消費券趕及於今年4月發放,因此會沿用去年第二階段的安排,即當時符合領取條件的人士,屆時可直接獲發新一輪首3,000元消費券而不需作任何申請,適用的電子支付工具不變,即八達通、支付寶香港、微信支付香港、拍住賞Tap & Go、BoC Pay及PayMe,此輪市民無法「轉會」。與過往一樣,不能用於支付政府或公共事業收費等,只能用於本地零售商。若市民遺失八達通卡或已取消之前領取消費券的支付工具,政府會預留兩三星期予他們更新資料。

已移居外地或以「永久離港」為由提早提取強積金者,並不符合領取消費券條件,但消息人士指為了可盡快發放,只要他們於去年第二階段仍符合領取資格,則仍可於今年獲發首階段3,000元消費券。

至於餘下2,000元消費券會與新符合資格人士一併在今年年中發放。消息人士表示,目前仍在探討派發方式、用途限制及適用的支付工具,詳情將於今年年中前公布。消息指出,今年的消費券將涉及330億元,當中包括4億元用以支付人手、臨時服務中心租金等行政費。

派券助提振0.6%本地生產總值

陳茂波曾經表示,2021年派發5,000元消費券後,市民實際消費時約會額外多花4,000至5,000元,經濟提振效果理想。政府消息人士昨日補充,經濟顧問估算去年派發10,000元消費券,能對本地生產總值提振1.2%,故粗略估計今次派發消費券可帶來0.6%提振作用。

在繼續派發消費券的同時,新年度預算案亦宣布將啟動以市民為對象的「開心香港」(Happy Hong Kong)系列活動。陳茂波指出,活動聚焦美食體驗、愉快遊樂、文青創作等活動,除讓市民有多元化的本地玩樂選擇外,亦有助刺激本地消費和經濟。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將負責統籌相關活動,包括未來數個月會在全港多個地區舉辦大型「美食市集」,匯聚內地、本港及海外美食,讓市民及旅客享受中外美食。

另一亮點是旅遊發展局在夏季籌辦以維港為舞台的大型海陸嘉年華,邀來全球不同地方的表演團體來港呈獻舞蹈、音樂、街頭表演等演出,並會上演全新的維港燈光匯演,有關詳情稍後公布。政府消息指出,整個項目預計涉款2,000萬元。

陳茂波透露,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迪士尼樂園、海洋公園、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以及科技園公司等機構亦會響應是次活動,將在今年內舉辦有主題特色的市集、嘉年華或其他活動。

文匯報

23 FEB 2023

推新投資移民計劃 門檻增高買樓不算

 

推新投資移民計劃 門檻增高買樓不算


不適用內地人士 資產需有助港長遠發展

為了進一步豐富人才庫及吸引更多新資金來港,促進本港經濟長遠發展,財政預算案昨公布重啟停辦了8年、俗稱「投資移民」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政府指出,新的投資移民計劃投資金額預期會較舊有要求的1,000萬元倍增,當中不包括物業投資,投資者亦不包括內地人士,投資資產除金融資產外,也會考慮如初創、創科等有利香港長遠發展的行業。有市場人士則提議,資產類別還可考慮金融科技、生命健康科技等方面的投資。

◆香港文匯報記者 蔡競文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出席預算案論壇時指,重啟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不適用於內地人士。陳茂波表示,「什麼人符合條件是跟上次計劃一樣,上次計劃不包括內地人,所以就是不包括,這是第一點。第二點,投資物業不包括在內。第三是投資門檻我們會大大加高,希望他帶多些資金來。第四點,我們會要求他把部分的錢投向我們希望導向的產業,例如支持初創、創科。」

部分資金冀投向創科等產業

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昨在記者會補充,政府2003年曾推行相關計劃,但在2015年結束,目前正就相關細節作考慮例如是申請資格等,而投資金額相對上次的1,000萬元會有倍數增加,不包括物業投資,包括金融資產之餘,亦會考慮其他與香港長遠發展相關、有益的資產。

政府消息人士指出,政府重啟「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目的是希望引進外來資金進入香港市場,以及滿足香港長遠發展需求,但投資類別則不包括物業投資,主要是不想影響較為敏感的樓宇市場。至於可以投資哪些資產,消息人士稱會以幫助到香港經濟長遠發展為主,包括創科。

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最初自2003年起實施,讓資本投資者自行選擇獲許投資資產類別的投資項目,藉此取得居港資格,而無須在香港開辦或合辦業務,最初投資門檻為650萬元,及後到2010年10月提升至1,000萬元,而且房地產暫停列為該計劃下獲許的投資資產類別,而可投資的資產則有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股票、債券和存款證等。該計劃實行了11年之後到2015年停辦,昨日的財政預算案公布重啟投資移民計劃。

德勤:可配合家族辦公室業務

德勤中國稅務合夥人潘宗杰認為,新「投資移民」計劃的具體投資金額及資產類別,相信政府需要進行全面的研究及諮詢,以達到有助香港長遠發展為目的作針對性部署。但他認為,資產類別方面政府或可考慮有關創新科技、金融科技、生命健康科技等方面的投資,以引入更多資金投資發展這些行業。另外,政府亦可研究該投資移民計劃如何與家族辦公室業務配合,加上即將出台針對單一家族辦公室的稅務豁免優惠,去吸引更多家族辦公室在香港成立,鞏固香港的資產管理中心地位。

美聯:投資額應維持在一千萬

美聯移民顧問高級策略總監鄭天殷昨表示,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可進一步填補本港人口流失及充實人才庫,但需較其他地區例如是新加坡的移民政策更吸引,故建議全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應保持投資金額於1,000萬元不變,並同時享有其他人才計劃的福利。

政府需向投資產品實施監管

至於投資產品及資金分配方面,鄭天殷認為新加坡政府對投資產品有監管要求,他建議香港政府需要向投資產品實施監管,申請人的資金投資可考慮分配於指定投資產品,例如50%為投資已成立10年的基金,以及50%為政府發行指定債券,藉此保障投資移民人士所承擔的風險。

目標同樣是為本港引入新資金的家族辦公室業務,昨日的財政預算案透露已於去年12月向立法會提出法例修訂,為單一家族辦公室在香港管理的家族投資控權工具的合資格交易提供利得稅豁免。在立法會通過建議後,相關寬減將適用於2022年4月1日或之後起計的任何課稅年度。

此外,政府在未來3年會向投資推廣署提供1億元,吸引更多家族辦公室來港。財庫局已成立督導小組,重點項目包括於3月底舉辦「裕澤香江」高峰論壇,以及為相關財富管理人員提供專門培訓。

文匯報


23 FEB 2023




首置客減印花稅 300萬元樓交100元

 

首置客減印花稅 300萬元樓交100元


政府:五方面監察樓市 無需「減辣」

財政預算案維持樓市「辣招」不變,但就調低上車盤的從價印花稅(第二標準稅率)稅階,減輕首置客負擔,令市場有少許驚喜。當中,300萬元樓劃一交100元,較調整前慳4.49萬元;400萬元樓交6萬慳3萬、800萬元樓交24萬慳6萬,措施即日生效。政府指出,有五方面指標監察樓市,相信減首置印花稅不會引發炒風。業界認為,今次減首置印花稅可惠及千萬元以下的物業,有利增加樓市交投,但由於省下金額不多,對樓價實質影響不大。而是次調整亦適用於非住宅物業。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黎梓田

過往樓價200萬元或以下的住宅單位,從價印花稅才適用100元,新一份預算案將適用範圍放寬至300萬元或以下的單位,由舊制稅款4.5萬元大減至新制下只需100元,慳稅4.49萬元。至於樓價400萬元單位,舊制涉稅9萬元,新制下降至6萬元,減少33%或3萬元。而800萬樓舊制稅款為30萬元,新制減少6萬元或20%至24萬元。

去年成交 九成人屬首置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於記者會上解釋指,是次調整住宅物業從價印花稅,是調整附表二,即並非投資或境外需求,是針對本身沒有物業、即俗稱的首置人士。他指,觀乎去年樓市成交量,有九成人為首置人士,且大部分為中小型單位,冀能減輕相關人士負擔。

他又指,此前已經看過「上車盤」或「大少少(面積)」單位的價錢,而印花稅稅率也很久沒有作修訂(自2010年以來),故決定修訂,「減一啲,用來做裝修費也好」。對於樓市影響,他回應指,措施不會刺激樓市,因現時如要「短炒」是需要付額外印花稅,又指現時樓市經過調整後,已趨向平穩,故現作調整時機較為合適。

料3.7萬人受惠 少收19億

政府消息人士補充,在稅階調整後,樓價200萬至1,008萬元物業的稅款會有所減少,預計這項措施將令3.7萬名買家受惠,政府每年因而少收約19億元。消息人士指,受惠人數的預計是基於去年物業成交量而定,去年住宅物業成交量約3.25萬,而非住宅物業約4,500宗。又透露,2021/22年度物業印花稅收入共328億元,2022/23年度則錄138億元,按年度大跌58%。

至於為何沒有「減辣」,政府消息人士則指,政府一直密切留意樓市情況,並從五大方面去觀察,包括樓價變化速度及幅度、未來供應、外圍經濟、樓市氣氛以及成交量,強調政府非一成不變,並重申沒有減辣時間表,但會一直監察市場情況而調節。

該人士又提到,過去兩年樓市平均成交量,與引入辣招後20年相比,平均成交量仍然相若,而目前市民的供樓開支偏高,供樓開支佔入息中位數百分比仍處高水平,因此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仍視之為有效,不會因單一因素(如樓價或成交量下跌)而撤辣。

省錢不到樓價1% 影響有限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昨指,調整印花稅階不是撤辣,因本身不是需求主導計劃的一部分,調整是幫助上車客,但對樓市的刺激作用有限,例如800萬樓只慳約6萬元稅,買家不會因為節省幾萬元稅而買樓,但可幫助上車買家減輕生活負擔。

他認為,樓市表現與息口的關聯性更高,政府現階段不撤辣是正確做法,加上政府重啟投資移民,現時大環境貿然撤辣未必適合。如果撤辣,應該撤特別印花稅,如果業主買樓後,一旦在短期內遇上經濟困難,就可以賣樓套現。

高力亞洲估價及諮詢服務行政董事周若瑜亦認為,新措施讓自住買家減輕負擔,對偏遠及新發展區內的中小型單位較受惠。政府用意雖好,但所省下的金額不到樓價的1%,實際對樓價影響不大。

文匯報


23 FEB 2023




下年度賣地目標破2萬伙 5年新高 陳茂波:賣地收益料850億 超本年度20%

 

下年度賣地目標破2萬伙 5年新高 陳茂波:賣地收益料850億 超本年度20%


明報記者 甘潔瑩

發展商將於今日公布新一年度賣地計劃。陳茂波指,除住宅地外,下年度政府尚會推出3幅商業地及3幅工業地,分別提供215.28萬及185.99萬方呎,連同將推出的12幅住宅官地,預計下年度的賣地收益約850億元,較本年度修訂的預算711億元高20%。陳茂波亦稱,今年度賣地收入減少,主要由於部分土地成交價較預期低,及部分地皮流標,屬於短期影響,年度地價收入修訂為711億元,較去年2月預算的1200億元減少489億元或40%;若與去年度收益1411.08億元比較,則減少700.08億元或50%,未能維持千億元水平。

政府消息:流標非地價訂得太進取

陳茂波其後出席另一場合時指,政府目標是提供足夠的土地,讓住宅供應可持續,不希望短期波動打亂計劃,而波動僅屬短期,應對未來房屋供應有信心。政府消息人士指,地價收入減少,並非地價訂得過於進取,流標存在很多因素影響,而政府每次在截標時才制定底價,並強調不會賤賣土地。至於下年度推地,會視乎地皮位置、質素而評估批出地價,強調會隨行就市。資料顯示,今年度賣地計劃中,尚有6幅官地未推,如啟德第2A區2號及3號住宅地,預計將滾存至下年度賣地計劃內。


下年度推3幅發展商參建資助房屋地

戴德梁行環球董事趙錦權表示,有鑑於最近多次賣地出現流標,建議政府適時檢討標準地價及政府招標價,以確保價錢緊貼市場實况。萊坊專業服務董事總經理陳致馨則指,環球經濟不明朗下,發展商對投地非常審慎,預計今年投地仍抱謹慎態度,因此對政府能成功拍出地皮不感樂觀,預料將影響房屋供應量和庫房收入。

另政府消息亦指,預期未來5年透過賣地計劃及鐵路項目,向市場提供不少於7.2萬個私宅的土地,當中近六成土地供應來自新發展區及新市鎮,例如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元朗南及東涌新擴展區等,餘下四成則屬官地及鐵路物業。此外,政府去年推出全新的「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資助房屋先導計劃」,將在下年度起分批推出3幅土地,預計興建約3000至4000伙。據悉,政府將制訂有關政策框架,如銷售對象、價格等,目標今年次季完成。

明報 

23 FEB 2023




Bal Residence快開價趁勢推售



(星島日報報道)新盤餘貨銷情加快,加強發展商推售全新盤信心。由麗新及市建局合作發展的觀塘Bal Residence,發展商今日率先向傳媒開放示範單位,並且有機會開價,首批單位多數折實價料低於900萬。

資料顯示,Bal Residence屬單幢式住宅物業,合共提供156伙,涵蓋1房至3房戶型,項目去年底已獲批預售樓花同意書,發展商曾透露已經準備就緒,只要獲批售樓紙便可推出市場。麗展高級副總裁潘銳民表示,項目首批推出單位,預計多數折實價將低於900萬。
愛海頌特色戶1668萬沽

事實上,近期新盤餘貨持續獲用家承接,長實與市建局合作發展的長沙灣愛海頌,其中3座40樓B室,面積785方呎,天台面積571方呎,3房間隔,剛以1668萬售出,呎價21248元。

成交紀錄冊資料顯示,新地發展的元朗Grand YOHO第2期,昨日錄得6宗成交,成交價介乎985.28萬至1423.04萬,合共涉資6458.48萬,其中3座46樓F室,面積724方呎,以1423.04萬售出,呎價約19655元。
Grand YOHO單日6宗成交

恒基旗下粉嶺ONE INNOVALE系列,昨日連錄5宗成交,當中ONE INNOVALE-Bellevue佔4伙,其中C座7樓8室,面積458方呎,成交價704.71萬,呎價15387元。ONE INNOVALE-Cabanna則售出1伙,為D座3樓7室,面積339方呎,成交價481.09萬,呎價14191元。

睿峰銷情穩限量加推標售

 

睿峰銷情穩限量加推標售


(星島日報報道)受惠不斷有利好消息,新盤餘貨交投加快。由鼎珮集團持有的長沙灣現樓新盤睿峰,農曆年後持續獲年輕上車客及換樓客承接,集團昨日公布將加推14伙以招標形式發售。

鼎珮合夥人馬宣義表示,睿峰於不足3周累沽27伙,合共套現近3億,平均成交呎價約22700元,最高成交呎價達24441元。其中,成交價最高單位為東翼35樓A室,面積639方呎,3房間隔,以逾1520萬成交,呎價約23837元。他又說,售出的單位中,逾50%為2房,3房亦佔逾20%,反映市場對大單位需求熱烈。
年輕上車及換樓客佔60%

客源方面,馬宣義表示,項目有60%買家為年輕上車客及換樓客,而準買家中有50%來自九龍區,新界及港島區準買家則各佔25%。現時該盤累沽217伙,餘下200伙待售,估計市值約25億至30億。

鼎珮董事總經理陳玉成表示,項目加推的14伙單位,主要位於西翼高層,戶型涵蓋1房至2房連開放式廚房,本周日(26日)起以招標形式發售。陳玉成又說,現樓單位成交中,約10%屬睿峰業主或相關人士於入伙後,再增購作自住或出租用途,並對2房單位需求尤為殷切。 
不少業主增購自住或出租

昨日睿峰開放現樓會所「天睿薈」供參觀,項目設有全區罕有的雙住客會所,包括位於3樓的天睿庭及36樓的空中會所天睿臺,會所面積逾5100方呎,連同公共花園及遊樂地方總面積超過1萬方呎。會所設施包括長度約達28米的室外泳池、兒童俱樂部、24小時天際健身室及VR動感訓練間等。

睿峰位於長沙灣東京街29號,屬區內大型單幢式住宅,分為東西兩翼,合共提供414伙。標準單位面積由224方呎至639方呎,戶型涵蓋開放式至3房。另外設有平台特色戶,面積由203方呎至758方呎,平台面積由62方呎至375方呎不等,多元化戶型間隔,能迎合不同人士需要。

星島日報

23 FEB 2023

預算案後細價新盤齊升溫

 

預算案後細價新盤齊升溫


(星島日報報道)《財政預算案》後,主打細價樓兩個焦點新盤即時受帶動升溫。新地旗下屯門NOVO LAND第2B期推出首張價單後,仍有待進行數票,項目昨日續開放示範單位供公眾參觀,現場再度出現大排長龍情況,單日錄逾萬參觀人次;會德豐地產旗下藍田KOKO ROSSO入票情況持續,截至昨晚,累積收票已超過5500票,以明日進行首輪銷售148伙計算,超購36倍。
屯門NOVO LAND第2B期開價後,發展商昨日繼續開放位於九龍站環球貿易廣場示範單位供參觀,位於3樓升降機大堂,繼續出現大批市民到場參觀,情況相當理想。

新地代理總經理陳漢麟表示,項目昨日開放示範單位供公眾參觀,參觀人潮非常踴躍,開放僅3小時,便錄得逾3000個參觀人次,料這兩天參觀人次將過萬,項目明日起開始接受認購登記,將視乎收票反應再決定加推部署。

對於《財政預算案》公布調低印花稅階梯,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表示有助項目銷情。
NOVO LAND明起接受入票

項目示範單位愈夜愈多市民到場,情況相當墟冚。發展商晚上公布,項目昨天單日料很大機會錄得逾1萬個參觀人次。樓盤可謂未收票先哄動。

NOVO LAND第2B期日前公布首張價單,合共推出146伙,單位面積305至703方呎,以最高15%折扣計算,折實平均呎價13288元,較去年7月首度推售第1期首張價單折實平均呎價13188元,每方呎僅高出100元。

首批最平單位為1B座3樓H室,面積305方呎,屬1房戶,折實入場費425.51

萬,呎價13951元;最貴單位為2座33樓A1室,面積703方呎,屬3房戶,折實售價947.32萬,呎價13475元。
KOKO ROSSO超購36倍

藍田KOKO ROSSO入票持續,發展商昨晚表示,項目截至昨日傍晚,累積入票已達5500票,以明日進行首輪銷售的148伙計算,超購36倍,項目將於今日截票。

星島日報 23 FEB 2023


2023年2月20日 星期一

星展料港今年樓價企穩 豪宅有望升5%

 

星展料港今年樓價企穩 豪宅有望升5%


星展銀行(香港)研究部董事丘卓文去年曾預計今年樓價會向下調整5%,但他昨表示,內地與香港全面通關較預期來得早,成為本港樓市止跌轉捩點,通關令本港買家預期經濟復蘇、股市好轉及樓價下跌空間有限,不再靜觀樓市而改為採取行動。雖然目前內地來港人流只回復兩成多水平,相信未來愈來愈好下,本港樓價今年有望企穩,以往交投較慢的豪宅物業更有望升5%

去年港樓價跌15%,當中13至14%在下半年出現。丘卓文指去年影響樓市地緣或環球因素持續,但影響較大仍是加息,並預期今年本港最優惠利率(P)將升至約6厘水平,並會維持一段時間,按揭息率則升至近4厘水平,將較影響樓市。

他指出去年發展商因應樓市反應而將新盤減價或彈性定價,卻發現這些招數並不奏效,2022年全年新樓銷售僅1萬伙水平,較以往每年賣1.5萬至1.8萬伙低。今年在通關下,正面因素較多,加上供應並不算太多,認為發展商不着急散貨,亦不心急加價。

至於地價過去已跌三成水平,政府賣地又不時出現流標,丘卓文認為是正常現象,因流標項目多為百億級,以往亦有類似流標情况。加上內房不再在港搶地,本港有實力發展商無必要太進取買地,而且流標部分原因是入標價未符政府預期,認為政府或要調整預期。

料商廈空置率年底升至9%

他又提到,本港住宅地因周期較短,地產商所承受的風險只約數年,但商業物業發展周期長、規模大及投資大,認為規模愈大或估值過百億級的項目仍存在流標風險。至於本港商廈空置率去年底已達8.8%,今年中環續有長江中心二期、恒基(0012)美利道項目「The Henderson」等推出,以及九龍東供應不絕,料空置率年底續升至9%。

21 FEB 2023

明報


雨後批預售月內上樓書

 

雨後批預售月內上樓書


(星島日報報道)樓市交投氣氛升溫,發展商趁勢加快推盤步伐,其中星星地產發展的元朗雨後有望於下月出擊。

發展商昨日表示項目已獲批預售樓花同意書,將會在今個月上載樓書,最快下月中前開價,定價將參考區內物業成交價,料首批單位不少於67伙。
首批不少於67伙

星星地產主席及首席執行官陳文輝昨出席活動時表示,項目已獲批售樓紙,會於月內上載樓書,最快3月中前開價,首批單位將不少於67伙。星星地產銷售及推廣董事總經理廖漢威補充,首批定價將參考同區一手及二手成交價。

雨後採單幢式設計,合共提供335伙,標準單位面積介乎約270方呎至約710方呎,涵蓋開放式至3房套間隔,主打1房戶型,佔總伙數約42%;餘下約10%為特色單位,面積260方呎至900方呎,預計關鍵日期為今年12月底。


為配合項目銷售部署,美聯宣布於港鐵朗屏站設立「雨後ATR專門店」。美聯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昨稱,雨後主打一房戶型,相信可迎合年輕上車客置業需求。期望即將公布的財政預算案讓香港經濟加快復常,料2月樓價會有1%至2%升幅。

美聯住宅部營運總監張子存亦指,去年元朗區(不包括天水圍)全年新盤成交戶型以一房及兩房單位為主,反映區內中小型單位交投熾熱,相信雨後戶型正好迎合買家所需。

星島日報

21 FEB 2023


NOVO LAND趁勢今開價

 

NOVO LAND趁勢今開價


(星島日報報道)新地部署多時的屯門NOVO LAND第2B期,落實今日開價,首批推出不少於146伙,並將針對性為上一期向隅客及買家提供優惠。
首批料不少於146伙

新地代理總經理陳漢麟表示,項目鐵定今日開價,首批料推出不少於146伙,將涵蓋1房至3房間隔,同步公布的付款方法,將進行優化,是次亦為上一期已入票但未能購得單位的向隅客及買家提供優惠。

發展商於開價前繼續為樓盤軟銷,陳漢麟表示,項目夥拍九龍巴士推出優惠,買家可以半價購買九巴月票2張。

九龍巴士助理總監(策略規劃)梁領彥表示,運輸署亦已落實於欣寶路增設九巴67A全日,由NOVO LAND途經屯門公路轉車站直達荃灣及葵芳,配合轉乘網絡,住戶可連繫逾40條巴士路,迅達核心商業區及港九新界,項目門外現有的龍運巴士A34及NA33可快捷通往屯赤隧道轉車站及機場,每張月票價值約780元。
涵蓋1房至3房

NOVO LAND去年7月首度推出1A期,首批165伙,折實平均呎價13188元,隨後接力推售的1B期,首批160伙折實平均呎價13998元。

五礦地產油塘蔚藍東岸昨日亦發出4號新價單,涉69伙,涵蓋1房至3房,面積318至845方呎,價單定價856.7萬至2554.9萬,價單呎價25869元至31039元,價單提供6種付款辦法,最高設17%折扣,折實入場呎價21471元。項目並於周五進行新一輪銷售,推出119伙以發價單方式發售,另外44伙以招標方式發售,合共發售163伙。

九建將軍澳海茵莊園昨日發出新一份銷售安排,推出18伙於本周五(24日)進行新一輪銷售,折實售價520.5萬至726.4萬,呎價16626至18853元,項目本月交投趨增,暫沽約49伙,套現逾2.8億。

星島日報

23 FEB 2023




KOKO ROSSO分段提價加推

 

KOKO ROSSO分段提價加推


(星島日報報道)會德豐地產推出今年首炮項目,位於藍田的KOKO ROSSO發售,亦是今年首個以發價單方式推售的全新項目,首批即以低價推售,折實平均呎價17973元,較2年多前推售的第1期項目折讓達10%,發展商明言,低價推售旨在帶動市場氣氛,目標吸納市區年輕上車客及小家庭,加推將逐步加價發售,令項目與第1期的折讓幅度收窄。
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表示,KOKO ROSSO作為今年首個發售的新盤,首批以低價推售,較第1期有約10%的折讓,主要為測試市場,目的期望可帶動市場氣氛,引起市場更多關注,從而吸引市區上車客入市,故以較吸引的售價推售,項目亦針對性地向年輕買家、上車客及小家庭招手,提供相應的付款方法以協助此類預算有限的買家入市。

黃光耀續稱,項目首批集中山景為主,以及樓層較低的單位,項目亦有近一半單位享有維港海景及鯉魚門海景,未來亦會推出海景單位測市,並分階段將加推單位逐步提升售價,以縮窄與第1期的折讓幅度。
首批折實平均呎價1.79萬

樓市經過去年的大跌市後,對市場承受力仍然存在疑問,黃光耀透露,是次推出的第3期,經過去年的市況後,亦留意到市場那類單位較具需求,以600萬至1000萬的細價樓最受追捧,項目亦曾因應市場修改圖則,令項目主打1房及2房細戶,以降低售價,減低入場門檻,集團對項目亦好有信心,相信可「撻着」市場氣氛,故售價亦會逐步提升。

對於今年樓市發展,黃光耀認為,去年樓市受到加息、疫情等因素影響,樓價調整15%,對比股市,樓市的波動較細,事實上去年樓市屬技術上調整,並非出現爆破、出現熊市的情況,現時疫情已過,失業率已回落至低水平,息口方面亦見平穩,加上經濟已逐漸復常,與內地已全面恢復通關有助帶動旅遊、零售及酒店業,去年不利樓市的因素,今年已不復見,今年樓市絕對有條件重拾升軌。
上半年求量為主

黃光耀續說,新盤去年整體交投錄得約40%的跌幅,相信今年上半年仍以求量為主的階段,下半年樓價始有條件錄得升幅,現時市場雖然仍以600萬至1000萬的單位最受關注,但較看好中上價單位,由於此類單位的買家較有實力,受息口因素的影響相對較低,相信下一浪受關注的,將會是樓價1000萬以上的中上價物業,料今年整體樓價會有5%至8%的升幅,當中中上價單位樓價升幅料近8%。

近期出現多幅地皮流標,以東涌小蠔灣項目為例,黃光耀表示,小蠔灣項目規模大,可建樓面達130萬方呎,發展年期較長,發展商除興建物業外,招標條款亦須承擔部分車站工程,增加建造成本,同時令利息支出增多,這些均削弱項目的吸引性。

黃光耀認為,項目若重新招標,港鐵方面可考慮將項目拆細,一如山頂文輝道豪宅地皮,由於規模大,首次招標時亦出現流標,最終地皮一拆為二,令地皮能成功售出,此外,除將地皮拆細外,在承擔車站工程上,港鐵方面亦可考慮更改招標條款,支付相關建造費用,分擔發展商負擔,事實上全部由發展商興建,令成本大增。

星島日報

21 FEB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