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瘋升 金管局如何再出招?
收緊按揭礙上車 投資者購二套房成目標
樓市陷入「瘋升」狀態,金管局早前聲言或再推出「逆周期」措施。本報分析金管局7個出招方向利弊,再收緊按揭成數空間有限,恐礙上車客入市,反而收緊二套房按揭較為合適。
金管局自09年至今,先後推出6輪「逆周期」的管理措施,分別針對按揭成數、供款與收入比率、外地收入來源、非自住業主、多重按揭、以資產為基礎貨款及按揭年期上限7方面,收緊銀行審批按揭(見表)。
7方向管控 加辣空間有限
當中按揭成數及供款與收入比率,直接影響用家、投資者,若進一步收緊,理應最能在短期冷卻樓市。不過,由於現時銀行提供按揭成數已經相當嚴謹,再收緊恐礙上車客入市,與政府避免打擊用家的取態不符,而且現時新批按揭的供款入息比率平均僅35%,遠低於金管局規定上限50%,再收緊供款入息比率對遏抑樓價的作用不大。
至於收緊外地買家按揭方面,在買家印花稅實施後,內地客佔樓市比率已減至4%至5%,餘下內地客財力豐厚,再收緊按揭的意義不大。另外3項針對投資者的規定,當中非自住按揭現時劃一只有5成,以資產為基礎貨款申請更只有3成,進一步收緊空間有限。
反而,在多重按揭方面,金管局過往收緊審批時,只是降低供款與入息比率的上限,未有直接將按揭成數下調,細價樓仍能借足7成按揭,故此仍有空間進一步收緊。
按揭年期降 減加息衝擊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認為,金管局就按揭規管相當全面,不容易再作大調整。較大機會確是收緊「二套房」的多重按揭成數,抑制個別長綫投資者高價入市。
隨着樓價續升,不少上車客為能夠通過壓力測試,延長供款年期,由2011年的平均23年,增加至去年底的25.8年,金管局在第5期出招時,將新批按揭年期上限定成30年。
因此,金管局若再從按揭年期上限着手下調至25年,雖然增加買家上車難度,但能增加其面對息口上升時的緩衝空間。
此外,金管局曾要求使用「內評法」的銀行,將風險加權比率提高至15%,「曲綫」迫銀行加息。雖然措施不受大型銀行歡迎,但不排除金管局重施故伎。(系列二之一)
撰文:余敏欽
系列名:辣招加不加系列
10 Feb 201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