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0日 星期五

利用DSD漏洞 買家購兩屋避125萬稅

利用DSD漏洞 買家購兩屋避125萬稅

立法會仍在審議雙倍印花稅(DSD),惟市場已出現投資者利用「漏洞」避交DSD個案,一名早已沽清手上物業的投資者,剛斥5900萬元,購入屯門豪宅星堤兩座洋房收租。據悉,由於買家以一份文書購入上述兩個單位,故能避過第二項物業要繳交DSD的規定,涉及稅款約125萬元。

有議員促政府盡快作出修訂,以堵塞漏洞。沽清物業再入市 一文書過購買辣招推出後,過往買家多以買賣公司形式以避過政府稅項,但由於是次星堤兩物業均以私人名義持有,故無法以賣殼形式出售。

據了解,由於是次星堤買家現時並未持有物業,故屬首次購入住宅物業,將毋須繳DSD,並透過條例容許首次購入單位以同一買賣文書(即與同一賣家簽訂的合約)購入多個單位都豁免DSD的做法,決定以此方法減省DSD支出。

以物業成交價5900萬元計算,假設該名買家分開兩張文書購買單位,第二間洋房便須繳DSD,若以平均價2950萬元計算,買家須多繳約125萬元DSD,若以一份買賣文書,則可避免此部分的DSD。

陳家強指修訂涉及複雜問題事實上,早前立法會審議DSD條例草案時,在委員會會議上已有議員指出,如果在同一文書同時購買多項物業,只一次過徵稅實為漏洞,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當時回應指出,若向以同一文書同時購買多套物業的人徵收DSD,涉及複雜改動,間接表明政府無意作出修訂。

立法會議員謝偉俊解釋,現時印花稅是依照買賣合約而徵收,若買家在一份正式買賣合約,列明同時購入兩個單位,則只須繳交一次印花稅,若以上述情況為例,該名買家相當「着數」,確可避免第二個物業被徵收DSD。對於會否引致更多其他買家效法,謝偉俊稱這要視乎樓市氣氛,是否有買家願意大手入貨作投資。

謝形容,此漏洞有違政府立例希望打擊炒樓活動初衷,希望政府就有關方面作出修訂。中原地產分行經理何建輝表示,屯門青山公路一帶屋苑受惠早前國際學校進駐,區內租務成交活躍,租金水漲船高,新近有投資者斥5900萬元購入兩間星堤相鄰洋房收租。

據悉,兩物業在一年前放盤叫價8000萬元,但原業主長期身處海外,寧願將單位賣出套現,直至上月已減至6800萬元,最終累劈26%易手。購星堤收租 回報2.9厘兩洋房面積相同,實用面積均是1903方呎(建築3060方呎),附1035方呎花園,折算平均實用呎價15502元(建呎9641元)。現時兩洋房均連7萬及7.5萬元租約,租金回報約2.9厘,以豪宅計算回報算是不俗。

資料顯示,兩物業在2012年由同一名業主合共斥5308萬元購入,賬面獲利592萬元。該名「首置買家」相當富貴,因物業按揭成數最高只有樓價5成,首期金額便需要2950萬元;以最長還款期30年,利率為最優惠利率2.15厘計算,每月供款11.1萬元,租金收入足以抵銷供款。

31 May 2014

信報

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雙倍印花稅 撤「先訂立後審議」

雙倍印花稅 撤「先訂立後審議」

【本報訊】為加快「辣招」審議進度,政府決定放棄在雙倍印花稅法案內加入「先訂立後審議」機制,日後修訂「辣招」須按一般修訂草案程序進行,審議過程動輒幾個月,靈活性大減。

政府冀草案盡快通過為了增加調節「辣招」時的靈活性,政府在買家印花稅、加強版額外印花稅及雙倍印花稅,引入「先訂立後審議」機制(Negative Vetting),令當局能夠在宣布措施後,即時令新稅率生效,毋須等待立法會漫長的審議過程,減少不明確性。

不過,「先訂立後審議」的機制卻引起立法會政黨的爭議,因此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昨日致函立法會,決定作出「讓步」,不再堅持在買家印花稅草案內引入「先訂立後審議」機制,當政府日後擬對雙倍印花稅作出調整時,會沿用過往藉條例草案方式提交立法會審議。

據接近政府消息解釋,今次讓步純粹回應議員訴求,希望減少爭議,促使草案盡快獲得通過。選擇減辣時機更審慎有關讓步會否對政府對「辣招」部署構成不便?消息指,效果肯定會較差,即使政府想「減辣」,屆時亦不能夠即時生效,稅務局會向市場繼續徵收雙倍稅,會影響市場運作,期望議員屆時會盡快作出決定,而當局在選擇「減辣」時機時,亦會更為審慎。

早前表明反對「先訂立後審議」的民主黨涂謹申歡迎有關讓步,更表明該黨會支持「辣招」通過;而測量及建築界議員謝偉銓認為,政府日後靈活性肯定有所減少,但能夠避免引起削弱立法會權力的爭議。

同時,會計界議員梁繼昌建議,豁免連續自用兩年的商家能夠就非住宅物業申請退稅,不過政府認為現行印花稅制度不區分自用或投資用途,而稅務局如要逐個覆核是否自用在執行上亦會有困難。

28 May 2014
經濟日報

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

太古城撻訂戶 減價100萬沽

太古城撻訂戶 減價100萬沽

【本報訊】中價樓造價受壓,太古城美菊閣有單位撻訂重售,較去年低100萬元沽出,成交價1,688萬元。

美聯物業首席高級營業經理吳肇基指出,該單位為美菊閣中層H室,實用面積1,114平方呎,建築面積1,237平方呎,去年10月份單位以約1,788萬元獲承接,但最終買家撻訂離場。1688萬成交 呎價15153單位業主去年11月份以1,780萬元把單位再放盤,近日累減92萬元,時隔約半年後,再以1,688萬元再度沽出單位,惟較撻訂價低100萬元,實用面積呎價15,153元,原業主2006年以835萬元購入。

太古城本月已錄38宗成交,單日錄3宗成交,包括景天閣中層C室,實用面積707平方呎,以939萬元沽出。

盤源少二綫單位獲承接,市場珀麗灣疑似凶宅戶沽出,為2座中層單位,實用面積531平方呎,減價15萬元以375萬元沽出,較市價低近1成。

另邊廂公屋造價有支持,根據EPRC經濟地產庫資料顯示,沙田廣源邨廣橡樓高層9室,以303萬元(已補地價)沽出,創屋苑造價新高。

27 May 2014

經濟日報

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10大屋苑兩日13成交 按周跌28%

10大屋苑兩日13成交 按周跌28%

惟港島3屋苑回勇 太古城5宗最多

新盤分薄二手購買力,過去周末新界及九龍區屋苑交投失色,惟3個港島區主要屋苑錄9宗成交,按周多兩倍,其中太古城兩天錄5宗成交。

麗港城黃埔映灣園 零成交中原地產指出,該行錄得10大屋苑過去周末兩天有約13宗成交,按上周的18宗少27.8%。

過往支撑大市成交的新界區兩個主要屋苑,沙田第一城及嘉湖山莊合共只錄3宗成交,交投按周大跌50%及75%。另外,麗港城、黃埔花園及映灣園更未錄成交。

另外,美聯物業指過去周末錄17宗成交,無升跌。至於利嘉閣地產分錄得19宗按周增加約27%,香港置業錄得約13宗,按周升約85.7%。新盤對港島區交投影響明顯較少,政府修訂雙倍印花稅後第二個周末,買家入市決定加快,3個港島區屋苑太古城、康怡花園及海怡半島,合共錄9宗成交,較上周的約3宗多出兩倍。海怡本月至今 暫錄28交投過去周末太古城錄約5宗成交,屬自2013年1月份第3個周末以來最多。

中原地產太古城副區域營業經理趙鴻運表示,氣氛帶動買家加快入市,由於盤源缺,5宗成交中只有寧安閣高層G室是交吉戶,單位實用面積530平方呎(建築面積628平方呎),以750萬元沽出,原業主於2007年12月以約400萬元入市。

相較早前同座同室較高層一個連約戶,成交價約698萬元,交吉單位造價高出近52萬元。另本月太古城暫錄34宗成交,已超過4月全月的32宗。

另鴨脷洲海怡半島本月至今暫錄約28宗,較上月全月多約10宗,過去兩天錄3宗成交,包括16座極低層C室,實用面積621平方呎(建築面積767平方呎),成交價620萬元。

代理指由於質素較好的3房戶,近日樓價已升至730至750萬元,相比極低層戶相差近百萬元,樓價筍吸引性大,於過去周末成功沽出。嘉湖連減3口價 削22萬沽新盤搶客下,細價樓減價沽。

祥益地產高級營業經理蕭嘉偉指,天水圍嘉湖山莊樂湖居13座高層B室,實用面積633平方呎,原開價400萬元,連減3口價以378萬元沽出。

另一方面,業界指出,由於環宇海灣定價及間隔,幾乎涵蓋九龍及新界區買家入市預算,吸納兩區大批購買力。相反港島區客源不同,影響較微,加上有修訂稅項的利好消息下,刺激入市,估計短期內九龍及新界區二手交投仍處膠着,二手業主或需減價應市。撰文:文倩婷

26 May 2014

經濟日報

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

南灣地易主 傳馬化騰入市

南灣地易主 傳馬化騰入市

南區除有豪宅地皮批出外,二手市場也有矚目豪宅屋地成交。何世柱家族旗下淺水灣南灣道35號連屋地日前傳出以4.75億元易手,市場昨天再有消息傳出,買家為騰訊(700)主席馬化騰。

此外,英皇國際(163)牽頭財團以樓面地價每方呎逾3萬元投得壽臣山地皮,區內代理表示,現時交投仍然偏低,未有條件反價,但相信業主放售態度轉趨強硬,議價幅度將收窄至不足5%。

區內交投偏低未見反價南灣道35號連屋地以4.75億元易手仍然有待證實,昨天有消息指買家為騰訊主席馬化騰。騰訊發言人回覆查詢時,只說沒有資料提供。

南灣道35號地皮面積8000方呎,另外連10800方呎花園,現址建有1幢物業,提供2伙,實用面積合計約7300方呎。

若有關成交屬實,將是馬化騰2009年後,第二度入市南區物業。資料顯示,馬化騰2009年向華光船務趙世光以4.8億元購入石澳大浪灣道13號,據悉,他購入後一直作自住用途,未有放盤。

在壽臣山地皮昨天批出後,區內代理表示,雖然地皮造價不俗,但對區內樓價刺激有限。利嘉閣地產高級營業董事趙保杰表示,地皮造價理想,加上同區SHOUSON PEAK洋房以創紀錄呎價售出,兩項利好消息連環出現,有機會令準買家加快入市,

但業主放售態度亦相對堅持,料議價空間將收窄,由現時約10%以內,調低至約5%內。美聯物業區域經理高美燕稱,辣招推出後南區交投偏低,雖然利好消息頻現,但現階段暫未有條件反價。

15 May 2014

信報

地價兩極化 壽臣山地兩年升27%

地價兩極化 壽臣山地兩年升27%

政府持續推地,地價兩極化情況愈趨顯著,上周五截標的南區壽臣山豪宅地,由中資財團與英皇集團聯手以每方呎樓面價逾3.08萬元奪得,區內地價兩年升27.7%,並屬本港官地樓面地價第五高;同日開標的屯門限量地,則創12年新低,每方呎樓面地價僅1530元。

業界認為,市區豪宅地供應緊絀,料豪宅地仍將吸引發展商爭奪,但在目前市況下難再創新高,中資也可望繼續投得地皮;新界土地則受供應多影響,隨時再跌破低位。

英皇財團27億奪得地政總署公布,以逾29.4億元批出南區壽臣山和屯門井財街住宅地,批租期各50年,中標者均為出價最高的財團。其中南區用地位於壽臣山道西與黃竹坑徑交界,與近日高價售出洋房的新盤SHOUSON PEAK僅一街之隔,最終由英皇集團牽頭的財團以27.08億元投得,每方呎樓面地價約30888元。

英皇國際(163)執行董事張炳強表示,集團持有用地四成權益,世茂集團主席許榮茂亦以私人名義持有四成權益,餘下兩成則屬內地開發商明發集團(846),許榮茂及明發大股東黃煥明皆來自福建。張炳強預計,用地可發展為提供20至30幢洋房的低密度住宅項目,每幢洋房面積介乎3000至4000方呎,預計2017年落成,地價連建築費等發展成本約37億元。

張炳強指出,近日區內有其他樓盤以每方呎實用面積約8萬元售出,相信日後壽臣山道西用地建成的單位,如以相若造價售出,可以獲得可觀利潤。測量師對壽臣山用地的估價,介乎24.6億至30.7億元不等,雖然是次地盤造價只屬市場預期的中游,但以用地的每方呎樓面地價計,成交價已足以晉身為由政府批出地盤中的第五貴地皮。

樓面地價全港第五高同區對上一幅矚目地皮,屬是次開標地皮以西的深水灣徑8至12號地盤,由南豐發展於2012年5月投得,當時每方呎樓面地價約2.4萬元,意味壽臣山一帶的地皮價值,在兩年間已漲升27.7%。實際上,政府雖然推出不少地皮招標,但港島區用地少之又少,故每次有港島區地皮推出,都吸引發展商蜂擁入標,是次用地收到16份標書,也屬於港島區反應最佳的住宅地。

對於港島豪宅地和新界限量地招標反應和成交價迥異,學者相信與供應量極有關係。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姚松炎表示,港島豪宅用地新供應不多,發展商雖然估計樓價未必大升,但仍屬於「做得過」,故豪宅地仍受歡迎,情況未來也將持續,但造價料在市場預期之內。至於屯門、大埔和元朗等「重災區」,由於大量供應將推出市場,發展商預期這些區域會「消化不良」,地價可能進一步下跌,兩極化的局面將更明顯。今次大型發展商未有成功奪得土地,姚松炎認為大型發展商對地價看法更趨審慎,一些持有較少本港地產業資訊的中資財團,由於其融資成本或低於本港發展商,加上希望取得地皮進入本港市場,故出價較為進取,更易取得土地。

另外,高緯環球大中華區評值及專業顧問部董事張翹楚指出,中港財團合作取得壽臣山用地,反映全國而言,本港位置優異,加上法制完善,吸引中資財團來港投資,豪宅更可以看高一線,由於不少超級豪宅受內地客青睞,本地發展商與中資合作,可以更了解目標顧客群對物業的需要。

15 May 2014

信報

君滙港特色戶6600萬沽

君滙港特色戶6600萬沽

大角咀君滙港最近連錄多宗大碼成交,新近屋苑一個特色戶,以6600萬元售出,實呎2.44萬元(建呎1.95萬元)。

利嘉閣地產分區董事馮樹勳表示,君滙港新近1座極高層A室特色單位,剛連車位以6600萬元售出,單位實用面積2707方呎(建呎3385),為五房單位,成交實呎24381元(建呎19498元)。原業主於2007年以3395萬元購入單位,是次易手賬面獲利3205萬元,升值94%。

實際上,近日君滙港已接連錄得數宗大碼成交,如日前2座中層D室四房單位,便以2750萬元售出,實呎1.63萬元。

擎天半島減10%賣市場消息指出,九龍站擎天半島1座中層D室,實用1344方呎(建呎1805),剛以約3060萬元易手,折合實呎2.28萬元,據悉,單位原以3400萬元放售,減幅約10%。

原業主在2004年以734.2萬元購入,賬面獲利逾2300萬元;毗鄰凱旋門觀星閣中層F室,實用420方呎(建呎562),則輕微減價40萬元,以1060萬元易手,折合實呎2.5萬元(建呎1.9萬元),原業主持有物業約7年,賬面賺522萬元。

15 May 2014

信報

2014年5月12日 星期一

DSD換樓期限擬延長 樓價影

DSD換樓期限擬延長 樓價影響微2014年5月13日

DSD換樓期限擬延長 樓價影響微

政府近數年以辣招及金管局收緊樓按雙管齊下壓抑樓價飆升,已初見成效,惟市場亦響起「減辣」呼聲。市場消息指出,政府有意今日公布延長換樓客繳付雙倍印花稅(DSD)之寬限期,令二手及新盤均同樣受惠。不過,有市場人士認為,有關的寬限期只延長約兩個月,作用有限,料對樓價影響輕微。

立法會今日將繼續審議《二○一三年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當中針對延長樓花換樓期的建議,有消息指出,政府有意把6個月換樓期由簽臨約起計6個月,改為物業簽訂正式買賣合約時、交吉或物業落成後才開始計算。不過,早前建議把6個月限期延長至9個月或1年的立法會議員表示,不會接納有關修訂。但審議印花稅委員會成員黃定光,表示支持政府放寬DSD換樓限期。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今日將到立法會,將逐點回應議員對草案的各項修訂建議。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則表示,很多市場人士對建議中的稅花稅徵收事宜有太多疑問,必須解釋給他們知道,否則令業主不敢買賣;政府一定經過全面思考,但該會不敢猜測是否市況變壞。

喜雅特色戶未獲上會撻訂辣招及收緊樓按控制樓巿,亦「衍生」出部分問題,房協於2012年發售的私人住宅喜雅早前入伙,當中2座頂層特色戶因承造按揭問題未能上會,業主王先生遂延長成交期,至上月仍未能獲銀行承造按揭,終決定撻訂,損失金額包括樓價10%(即125.8萬元)的首期,連同其他雜費等估計損手約130萬元【表】。

從事設計業務的王姓業主表示,原來與家人居於同區物業,由於家庭需要所以打算購入喜雅的3房單位作換樓之用,可惜只抽中兩房戶,考慮後決定購入單位(2座高層D室),其後房協推出特色戶,由於為4房間隔單位,王氏於同年6月購入自用。

王先生指出,按當時7成樓按計算,入息仍然「供得起」,惟當時未有選用即供付款,購入單位數月後,金管局推出收緊按揭成數的措施,令他大失預算。王先生為求上會,不惜四出奔波,並出售舊居,同時以「一筆過」方式購入喜雅2房單位(按土地註冊處資料,該單位成交價為498.6萬元),至於頂層單位則因收緊按揭下,按揭成數最多只有50%,即使延長上會期但亦沒法應付,業主於上月初無奈決定撻訂,損手離場。

王先生指出,現時購入的喜雅高層2房戶,由於「未夠用」故已轉作出租,而他們一家人則另租地方居住。王先生直言「辣招是好事」,但卻打擊他這類換樓客,他認為政府是「策略失誤,殺錯良民」。他說,正諮詢法律意見,由於買樓時政府未有推出辣招,而後來推出的政策最終令他未能上會,有意採取法律行動追討損失。有業界表示,喜雅事件只屬冰山一角。 

13 May 2014

2014年5月11日 星期日

陽明交投旺 中層呎售2.5萬

陽明交投旺 中層呎售2.5萬

二手豪宅交投持續低位徘徊,其中以南區大潭陽明山莊交投一枝獨秀,市場指屋苑15座中層單位,以約5200萬元易手,為近一個月來第7宗成交。

市場指出,陽明山莊易手單位為15座中層83室,實用2067方呎(建呎2611),以成交價計算,折合實呎2.52萬元(建呎2萬元),原業主以私人名義於2006年以2890萬元購入,持貨逾7年,賬面大幅獲利2310萬元。

此外,近期南豐主力推售跑馬地雲暉大廈一手單位,二手市場鮮有成交,利嘉閣地產助理分區董事章穎鈞表示,已「賣散」的雲暉大廈C座,剛錄得成交,為中層1室,實用1303方呎(建呎1597),單位原以3100萬元放售,後調低至2800萬元易手,減幅近10%,折合實呎2.15萬元(建呎1.75萬元)

輝煌臺高層平7%賣減價成風,中原西半山高級分區經理周耀棠表示,區內輝煌臺高層C室,實用431方呎(建呎570),剛以730萬元易手,折合實呎1.7萬元(建呎1.28萬元),低市價易手,同屋苑今年2月份一個位於上述單位上一層的單位則以約780萬元易手。換言之,不足3個月跌價7%。現時市場仍有7個同類型放盤,叫價由760萬至810萬元。

中原北角半山高級分區聯席董事區國良說,北角半山寶馬山花園本月租務交投不俗,迄今已錄約5宗,最新成交為1座高層C室,實用830方呎(建呎1030),以每月租金3.3萬元獲承接,折合實呎租金40元,屬市價水平。  

信報

12 May 2014

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

名城首4月52宗成交僅三成半獲利大圍盛薈買賣九成蝕錢

名城首4月52宗成交僅三成半獲利大圍盛薈買賣九成蝕錢

名城屋苑因位置較近大圍站,內地客業主較多,自入伙以來蝕讓個案源源不絕。綜合土地註冊處及代理行數據顯示,今年首4個月,名城買賣個案52宗,蝕讓34宗,比例高達65%;其中,2期盛薈最糟糕,同期蝕讓比例更高達90%。

區內代理指出,由於消耗了不少低價盤,其他放盤業主未感到有急於沽貨的壓力,本月交投料進一步萎縮,惟業主提供可議價空間,料蝕讓個案陸續有來。盛薈低層賣殼微蝕沙田大圍馬鐵車廠的上蓋項目名城,分3期發展,分別命名為名城、盛薈及盛世。

今年首4個月成交計算,1至3期的業主蝕讓個激增,其中第2期盛薈表現最差,首4個月共有20宗成交,其中18宗買賣為原業主須損手離場,蝕讓比例達九成;名城1期緊隨其後,16宗買賣中,12宗虧損,佔75%;

樓齡較新的3期盛世由於開售時樓價較前兩期低,故同樣16宗成交中,只有5宗交易原業主錄得虧損。若以月份計算,名城的成交主要在過去兩個月出現,其中3月份共有24宗,4月份則跌25%,至18宗水平,並有約半數業主蝕讓離場。

屋苑最新成交個案亦出現損手散貨。美聯高級營業經理譚志強表示,盛薈2座南翼低層D室,實用面積680方呎(建呎903),原業主今年1月以780萬元放售,直至日前減至760萬元以公司轉讓形式售出,實用呎價11176元(建呎價8416元)。

原業主與恒輝數碼老闆羅慶滔同名,在2010年以730.5萬元入市,賬面雖獲利約29.5萬元,但扣除行政費等,實際蝕讓約5.5萬元【表】。美聯首席高級營業經理談澤成表示,名城1至3期目前仍有399個放盤,入場單位索價750萬元,以現時普遍提供5%議價空間計,約5%放盤扣除議價金額後或會蝕讓,故相信屋苑仍有業主面臨損手離場的情況。

溱喬蝕逾60萬甩貨豪宅市場也屢現蝕讓個案,西貢豪宅溱喬剛錄得本年首宗買賣,但亦要蝕賣,中原地產高級分區經理黃明珠表示,屋苑單號屋開價3600萬元,新近大幅減價14%以3080萬元售出,洋房實用1855方呎(建呎2882),實呎1.66萬元(建呎1.07萬元)。

單位2007年以3000萬元購入,賬面雖賺80萬元,但連同其他行政費計算,蝕逾60萬元。北角賽西湖大廈則有劈價個案,中原地產副區域聯席董事區國良說,屋苑13座中層單位,實用1090方呎(建呎1260),最新劈價15%以1818萬元售出,實呎1.67萬元(建呎1.44萬元)。

薄扶林貝沙灣昨連錄兩宗買賣,市場指6期8A座一個極低層B室信報低層A室,實用1752及1741方呎,分別以4300萬及4460萬元售出,實呎2.45萬及2.56萬元。

2 May 2014

信報

貝沙相連戶1.05億易主


貝沙相連戶1.05億易主
2014-05-02

        (星島日報報道)豪宅名廈成交持續,港島區豪宅交投活躍,其中,薄扶林貝沙灣錄得一日四宗成交,其中三宗均位於同一幢物業。
        
        市場消息指出,薄扶林貝沙灣六期八A座,高層AB室製相連戶,實用面積共三千四百九十三方呎,以一億零五百萬元成交,折合呎價三萬零六十元。據悉,原業主於○九年五月,以約五千四百萬元購入上址,是次轉手升值五千一百多萬元,持貨五年,物業升值接近一倍。
        
        同座物業的低層B室亦錄成交,單位實用面積一千七百四十十方呎,成交價四千四百六十萬元,折合呎價二萬五千六百三十萬元。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原業主於一○年十月,以三千八百萬元以公司名義購入,為中發置業,其中董事為資深投資者翁文通,是次轉手獲利六百六十萬元,持貨約三年半,物業升值百分之十七。
        
        另外,相同座數之低層A室亦錄成交,單位實用面積一千七百五十二方呎,以四千三百萬元成交,折合呎價二萬四千五百四十三元。
        
        

賽西湖呎價17981元成交


賽西湖呎價17981元成交
2014-05-02

        (星島日報報道)美聯首席高級營業經理胡宗樂表示,北角賽西湖大廈一座中層C室連車位成交,單位實用面積一千零九十方呎,以一千九百六十萬元成交,折合呎價一萬七千九百八十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