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二手市場出現價跌量升局面,10大屋苑中有8個平均呎價回落,跌幅由1%至6%不等,其中美孚新邨3房戶以約450萬元易手,呎價跌穿7,000元。憧憬減息效應下,部分買家趁低吸納,帶動交投按月升6%,當中8個屋苑成交量按月升近1至8成,業界預期,二手量、價走勢,取決於美國會否減息。
據本報統計,10大屋苑8月(截至29日),8個平均呎價下跌,跌幅由1%至6%不等,海怡半島呎價按月跌6%,而沙田第一城屬唯一按月量價均錄增長屋苑。而10大屋苑暫錄132宗成交,為近2個月以來單月高位,按月升幅達6%,當中8個屋苑成交量較7月上揚7%至80%,又以鰂魚涌康怡花園反彈力最強,而荔枝角美孚新邨月內成交量最多。
美孚3房450萬售 呎價6757
美孚新邨本月成交量亦重上2字頭,已屬近3個月以來單月高位,惟個別單位以低價沽售,如5期蘭秀道14號低層D室,實用面積666平方呎,3房戶,市場消息指以約450萬元易手,呎價6,757元,跌穿7,000元,同座同室高6層單位,於2010年以488萬元易手,可見樓價返回14年前水平。據悉,原業主於1997年約以380萬元購入,因急走而減價沽貨,持貨27年帳面獲利70萬元。
至於康怡花園月內暫錄9宗成交,其中剛易手的康怡花園N座中層11室,實用面積461平方呎,2房,連租約,以同類單位近3年低價沽出,成交價550萬元,呎價11,931元。據悉,單位現已出租,月租約15,500元計,料新買家可享租金回報3.4厘,而原業主於2001年6月以205萬元購入,轉手帳面獲利345萬元。
相比之下,10大屋苑月內僅2個屋苑平均呎價有所增長,沙田第一城更為唯一量、價齊升屋苑,呎價按月升幅達6%,但整體造價與7月相若,2房成交中半數造價不足400萬元,惟7月出現呎價低於1萬元成交拖累平均呎價,至令本月呎價出現戲劇性回升。
代理:減息效應 加快入市
至於龍頭屋苑鰂魚涌太古城,雖然月內總成交量僅次於美孚新邨,但持續筍價出現下,呎價仍未能重上1.4萬元水平,按月跌2%。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隨着減息趨勢愈來愈濃,出現部分準買家趁低吸納,帶動二手交投回升,而減息似乎事在必行,料更多準買家會加快腳步入市,令交投量在9月上半月會有所增加,但樓價預料仍會受壓,極其量只能趨向平穩或減緩跌勢,畢竟新盤存量多仍為一大隱憂,此將決定於新盤定價,若一手開價仍然低企,二手樓價難以回升。
8月份二手市場出現價跌量升局面,10大屋苑中有8個平均呎價回落,跌幅由1%至6%不等,其中美孚新邨3房戶以約450萬元易手,呎價跌穿7,000元。憧憬減息效應下,部分買家趁低吸納,帶動交投按月升6%,當中8個屋苑成交量按月升近1至8成,業界預期,二手量、價走勢,取決於美國會否減息。
據本報統計,10大屋苑8月(截至29日),8個平均呎價下跌,跌幅由1%至6%不等,海怡半島呎價按月跌6%,而沙田第一城屬唯一按月量價均錄增長屋苑。而10大屋苑暫錄132宗成交,為近2個月以來單月高位,按月升幅達6%,當中8個屋苑成交量較7月上揚7%至80%,又以鰂魚涌康怡花園反彈力最強,而荔枝角美孚新邨月內成交量最多。
美孚3房450萬售 呎價6757
美孚新邨本月成交量亦重上2字頭,已屬近3個月以來單月高位,惟個別單位以低價沽售,如5期蘭秀道14號低層D室,實用面積666平方呎,3房戶,市場消息指以約450萬元易手,呎價6,757元,跌穿7,000元,同座同室高6層單位,於2010年以488萬元易手,可見樓價返回14年前水平。據悉,原業主於1997年約以380萬元購入,因急走而減價沽貨,持貨27年帳面獲利70萬元。
至於康怡花園月內暫錄9宗成交,其中剛易手的康怡花園N座中層11室,實用面積461平方呎,2房,連租約,以同類單位近3年低價沽出,成交價550萬元,呎價11,931元。據悉,單位現已出租,月租約15,500元計,料新買家可享租金回報3.4厘,而原業主於2001年6月以205萬元購入,轉手帳面獲利345萬元。
相比之下,10大屋苑月內僅2個屋苑平均呎價有所增長,沙田第一城更為唯一量、價齊升屋苑,呎價按月升幅達6%,但整體造價與7月相若,2房成交中半數造價不足400萬元,惟7月出現呎價低於1萬元成交拖累平均呎價,至令本月呎價出現戲劇性回升。
代理:減息效應 加快入市
至於龍頭屋苑鰂魚涌太古城,雖然月內總成交量僅次於美孚新邨,但持續筍價出現下,呎價仍未能重上1.4萬元水平,按月跌2%。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隨着減息趨勢愈來愈濃,出現部分準買家趁低吸納,帶動二手交投回升,而減息似乎事在必行,料更多準買家會加快腳步入市,令交投量在9月上半月會有所增加,但樓價預料仍會受壓,極其量只能趨向平穩或減緩跌勢,畢竟新盤存量多仍為一大隱憂,此將決定於新盤定價,若一手開價仍然低企,二手樓價難以回升。
美國最快下月減息,發展商已開始部署9月推盤,其中,九龍建業 (00034) 發展的西營盤高街6號住宅項目,正式命名為半山名滙(Upper Manor),最快下月底推售,單位實用面積約221平方呎起。
樓高26層共111伙
九龍建業市務及銷售部助理總經理陳淑芳表示,半山名滙稍候將上載樓書,定價會參考鄰近項目樓盤的價格,有機會在9月底至10月初期間推售。項目樓高26層,提供111伙,其中標準戶涉110伙,提供1房至3房戶型,另設1伙頂層連天台特色單位,全盤單位實用面積由221至740多平方呎。
項目命名為半山名滙(Upper Manor);其中「名滙」凸顯項目滙聚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鄰近知名學府,集結完善社區配套於一身;而「Upper Manor」代表延續集團其他住宅項目63 Pokfulam及加多近山系列的優勢,亦標誌着項目聳立西營盤半山矜貴黃金地段。
半山名滙由兩個舊樓地盤合併而來,發展商藉併購奪得發展權。同系將軍澳海茵莊園,於今年已沽出306伙,套現逾16億元,尚餘約380伙待售。此外,集團將於2026年部署推售牛池灣住宅項目。對於後市走勢,她表示,減息後樓市會較為穩定。
資料顯示,牛池灣項目於2021年完成補地價,發展商與政府磋商逾20年,當時補價約96.5億元,以可建樓面約216.3萬平方呎計,每呎樓面補價約4,464元。
政府重啟東九龍及啟德的綠色集體運輸系統計劃,運輸及物流局等就兩項目邀請營運商等提交意向書,分別在10月底及11月初截止,當局建議兩項目各自由單一機構設計建造,設約20至30年營運期。
受到地勢未能以重鐵形式興建的東九龍綠色集體運輸系統,政府指,現時目標爭取2026年招標,並在2027年批出建造合約,全長約7公里,擬設8個車站,由港鐵彩虹站至油塘站,走綫途經彩雲、順利、順安、秀茂坪、寶達及馬游塘,採用專屬高架道運作,由馬游塘至油塘近藍田北的一段則建議以隧道形式運作,但亦會探討非隧道形式的可行性。
啟德項目 提前明年招標
至於啟德項目方面,政府採用創新的推展方式,包括提前招標並將部分法定程序安排與詳細設計階段同步進行,提前於明年招標,以期望於2026年批出項目建造合約,全長約3.5公里,擬設5個車站,採用高架專屬車道,即採用高架橋或軌道系統等形式設計。
運物局發言人說指,透過邀請提交意向書,進一步掌握市場對建造及營運這兩個系統的意向及能力。政府建議這兩個項目各自由單一機構負責系統的詳細設計、建造,以及約20至30年的合約期內的營運及維修保養,並在合約期結束時將系統移交政府,亦即是類似「建造、營運、轉移(BOT)」模式。政府指,將來的營運商須以商業模式運作,並以公眾可接受的票價提供服務,若有需要政府會探討資助方案,包括批出車廠用地的物業發展權。
華潤隆地今年吸納兩項商場舖位,消息指,該集團正在港物色多項大型商場及商舖,包括旺角MPM文華商場一半業權,總樓面約3.6萬平方呎,涉及約10億元。
近日市場傳出,華潤隆地積極進軍本港商舖市場,收購核心區及非核心區商場及舖位,名單包括有尖沙咀K11商場、太古城商舖等。此外,消息指,該集團亦有洽購投資者黎永滔持有旺角砵蘭街MPM商場一半業權,涉及約10億元。該商場位處朗豪坊對面,人流極為暢旺。商場樓高6層,涉及多個舖位,目前由日式超市、快餐店、化粧品店等租用,尚有部分舖位交吉,現時商場每月租金收入約700萬元。
翻查資料,旺角MPM商場前身為新文華戲院,2005年由資深舖位投資者黎永滔夥拍大鴻輝以3.98億元購入,及後改造成為MPM商場。
此外,市場亦傳出,華潤隆地向多個大型發展商洽購項目,當中包括向新世界 (00017) 洽購尖沙咀K11 Art Mall,涉及34萬平方呎樓面,屬集團旗下核心商場之一。較早前,集團接受訪問時指K11購物藝術館過去5年轉型後雖經歷新冠疫情,但商戶出租率一直保持接近100%。
今年已購藍塘傲葵芳匯商場
此外,消息指該集團亦向太古地產 (01972) ,洽購太古城屋苑地下的商舖物業,料涉及約10萬平方呎。
華潤隆地今年先後在港收購兩商場,包括以5.4億元,購入將軍澳藍塘傲基座。至於年初,集團以3.1億元,向資深投資者羅守輝購入葵涌葵芳匯多層舖,面積約2.2萬平方呎。
近期整體商廈交投有所增加,消息稱,凱龍瑞基金沽出灣仔333 Hennessy多個單位,合共涉資約1.4億元,由內地投資者承接。
呎價8千 基金沽清單位
凱龍瑞發展的333 Hennessy商廈,於兩年前拆售,並沽出部分樓面。消息指,近日一內地投資者,向凱龍瑞購入該廈所有剩餘單位,涉及多個全層,面積合共約1.8萬平方呎,部分單位連同租約,成交價逾1.44億元,呎價約8,000元,意味該基金已沽清該廈單位。
翻查資料,兩年前項目拆售時,單位呎價約1.5萬至1.7萬元,而銷情因整體商廈市況轉弱而放緩。按最新成交價計,已較之前大幅下跌一半。
物業樓高23層,地下至10樓為商舖用途,11至23樓為商業用途,每層面積約1,200至1,600平方呎。
翻查資料,物業前身為商住大樓軒轅大廈,2016年9月廠家約2億元把軒轅大廈售予投資者林子峰,林購入後原打算重建,惟2017年初市況向好,即以3.2億元沽出,由凱龍瑞基金承接,並斥資進行重建。
新世界 (00017) 去年曾就元朗十八鄉路比鄰恆香製餅廠用地,申請改劃發展2幢住宅,提供約1,116個單位,城規會今日(30日)將截收公眾意見,截至昨日,合共接150份意見,近乎全數反對申請,當中包括恆香餅家東主及其廠房用地業主等人。
擬建2幢住宅 提供1116伙
該用地位於十八鄉路丈量約份第120約多個地段,即恆香製餅廠旁邊,面積約6.8萬平方呎,當中近一半屬於政府地,新世界於去年初擬以地積比率約6倍發展2幢29至35層高的住宅,及1幢2層高用作社會福利設施的大樓,但其後於去年6月修訂申請,改為削去用作社福用途建築,並僅興建2幢樓層相同的住宅,總樓面約40.6萬平方呎,提供約1,116伙。按規劃文件,項目將分兩期發展,首期涉616伙,第2期佔500伙,兩期平均單位面積分別約391平方呎,及332平方呎。
截至昨日,城規會共接150份意見,近全數反對,當中恆香餅家東主鄭鴻杰及關聯人士強烈反對申請,因為申請影響廠房貨運行車專用出入通道、其專用垃圾站及公用綠化地段。
而恆香製餅廠的用地業主亦表示反對,因為申請與廠房用地極近,令廠房看起來變得矮小,影響採光,並予人一種不好的感覺,而且擬建項目對周邊構成負面視覺影響,建議申請人重整座數的坐向及是否有需要調整其高度。
另外,有大旗嶺村民聯名簽署反對申請,因申請對於村民路口出入有極大影響,亦有個別人士認為申請原本坐落於鄉村式發展地帶,規劃上不容許興建逾3層的建築物,而該帶的道路交通及社區設施亦不可滿足居住發展。
新一份《施政報告》已展開諮詢,筆者草擬了房屋政策的革新方案,希望給予政府和市民參考,建議的房屋政策目標是「人人買到樓,風險可承擔,利益均分配,化深層次矛盾。」建議如下:
1.縮窄抽居屋的抽籤範圍,令最需要的人士獲得更多機會,有助政策精準針對及目標化。當資源不足的時候,正確是要將資源集中分配給最需要的人,但香港很多房屋政策都是錯誤地反其道而行,讓更多的人可以合乎資格去抽籤或者輪候,玩這些「五餅二魚」遊戲,可悲的也是將最需要人士的機會稀釋。
以申請居屋為例,之前家庭收入達6.2萬元也可申請,這收入可買到樓價約690萬元的單位並過到入息要求,現在只需450萬至500萬元更可買到嘉湖山莊質素較佳的單位。於是真正需要的人士的機會就被稀釋,最需要而又未得到上車機會的人只會愈積愈多了。
2.鼓勵擁有多個物業的人士減少持有量,增加置業率。既然逆周期措施可以在旺市的時候實施,令「增加持有物業人士交重稅」,當然也可以在市道淡靜的時候「對減少持有物業人士減稅」。在同一市場中,很多政策對窮人和富人其實同樣有利,我們不可因為對富人有利,從而否定一些對窮人也有利的政策。
優化公私營比例 激活二手流轉
3.公私營房屋七三比優化。所謂公私營房屋七三比,其實即是以三成私人樓的收益去「供養」或資助七成公營房屋的成本。在招標地連串失敗之後,顯然政府會出現財政赤字,如果仍然堅持七三比供應的話,那麼很大機會進一步不斷消耗庫房,而且終有一日會消耗完的。解決以上困境的方案應該是經營好整個樓市,不應只以新的供應去滿足房屋需求,二手樓的轉流率是可以產生很多供應和滿足很多需求的。
4.重啟「租者置其屋計劃」,筆者認為「租者置其屋計劃」是政府多年來其中一個最成功的房屋政策,有多個成效是其他政策不能做到,將本來「蝕本」,即收租少同時折扣率大,涉及龐大維修費用的舊公屋出售讓市場去承擔。在目前政府財政欠佳及需要大量興建公屋的情形之下,將財政負擔轉嫁給一向優秀的市場,這也是將財富平均分配的方法。雖然有人批評有關人士享受雙重的房屋資助,但筆者認為效益是遠比其副作用大,政府應該把握時間去研究令到政策更臻完美。
5.將房產證券化,香港有很大量有形及無形資產是可以房產證券化,例如居屋未補地價部分就是一個有用的資產,筆者認為應該善用可以增值的各種資產配合證券化概念,增加上車機會及提供更多投資產品。
私人屋苑均價相繼跌穿1萬元心理關口,老牌洋房屋苑元朗錦綉花園8月均價都失守1萬元,最新均價報9,967元,據悉為近8年均價首度跌穿1萬元。
出現插水價 返5年前
出現插水價主要促成1宗超低價,該單位為錦綉花園I段2街雙號屋,實用面積848平方呎,3房間隔,今年3月以1,100萬元放盤,及後調低至850萬,終以770萬元沽出,足足累減330萬元,呎價9,080元等同居屋價,售價重回5年前。
翻查資料,錦綉花園近月來接連錄多宗呎價低於1萬元成交,包括B段1街單號屋,實用面積902平方呎,作價810萬元,呎價8,980元;另M段3街單號屋,實用面積1,245平方呎,作價1,200萬元,呎價9,639元,以及最新易手I段2街雙號屋作價770萬元。
業主年事高 內籠陳舊
原來這些超低價單位絕非凶宅等另類單位,全是正常單位,平賣賤賣只是小業主個人的決定,深究得知部分單位業主年事已高,加上單位內籠陳舊,故賣價上出現超平、低價情況。類似情況在一些高齡屋苑最常見,如美孚新邨呎價約9,000元單位也見怪不怪。
超低價無疑能誘客,特別單位條件差和殘舊單位。查實雖然平賣單位,但這類單位往往於早年購入,帳面有不俗升幅,獲利甚豐,絕對是套現離場。
近期核心零售區錄得數宗大手租務,個案多來自連鎖品牌趁租金回落,進行擴充。
核心區近期連錄大手租務,中環泛海大廈地下及1樓舖位租出,物業面積合共約1.9萬平方呎,新租客為西班牙時裝MANGO。據悉,租約今年9月至明年8月每月約125萬元,明年9月至2026年8月月租約130萬元,最後1年月租135萬元,按年加幅約4%。
MANGO時裝 125萬租中環兩層
該舖位於皇后大道中的中心地段,人流頗旺。該舖早年由中藝租用,2012年各大國際品牌因香港零售生意起飛,以高租金搶舖,TOPSHOP時裝以約300萬元搶奪舖位,其後2017年續租,因應市況租金降至約150萬元。2020年環球疫情爆發,零售氣氛急轉差,TOPSHOP決定撤出香港。近4年該舖多次僅以短租形式租出,包括藝廊等,對上一次短租為今年4月,瑞士護膚品牌la prairie短租約1個月,月租估計約50萬元。若按最新租金約125萬元計,租金較高峰期跌6成。
至於該時裝品牌早年在港租用不少分店,近年大減規模,目前僅在尖沙咀iSQUARE國際廣場開設1間門店,是次租用中環兩層巨舖,屬重新擴充。
另外,近日連鎖時裝店H&M,位於沙田新城市廣場的分店將於月底結業,而另一連鎖時裝店,美式服裝品牌Abercrombie & Fitch(A&F)即時頂上租用,並連同旗下另一品牌HOLLISTER Co.於今年第四季進駐新城市廣場,該店涉及面積逾1萬平方呎,將成為A&F新界區首間全新摩登假日概念店。消息指,該品牌同時租用銅鑼灣希慎廣場1樓,約6,000平方呎舖位,月租料約60萬元。該舖曾由GU時裝租用,早前已預告遷出。
龍豐藥房 增東角道據點
至於近兩年積極擴充的龍豐藥房,近日再增據點。銅鑼灣東角道24號地下G01號舖,面積共約7,200平方呎,以約70萬元租出,新租客龍豐藥房,舖位已圍上廣告板,舖位正在裝修中。該巨舖舊租客為名牌店UPSO,因憧憬通關後旅客生意上升,2022年以約70萬元租用上址,並於年尾開業,惟市況未如理想,決定提早離場,舖位隨即由龍豐集團承租。該舖早年由周大福租用,2013年高峰時月租高達約550萬元。
分析指,隨着旅客相繼重返,服裝、藥房連鎖店均有擴充空間,而核心區大樓面舖位過往動輒月租逾百萬元計,甚至達數百萬元,如今租金回落,即吸引商戶趁機擴充。
鄧成波家族續放售物業,現放售屯門菁雋基座商場,意向價約2億元,較兩年前減價近半。
近4萬呎 減近5成
世邦魏理仕香港資本市場及私募投資部副董事甄梓謙表示,獲業主委託,放售屯門青棉徑2號菁雋T-Plus商業基座及停車場,市場估值約2億元。
是次出售物業包括商場、地舖及停車場3個主要部分,總建築面積合共約39,228平方呎。商場部分包括地下入口、1樓和2樓全層,合共約3,569平方呎。據悉,目前商舖部分交吉。停車場方面,合共提供47個私家車位及5個電單車位,車位寬闊易泊,全部配備電源。
翻查資料,物業由鄧成波家族持有,翻查資料,2年前家族以約3.88億元放售物業,如今降價近半再度放盤。
過去的7、8月是傳統旅遊旺季,除了有全球矚目的巴黎奧運,香港亦響應「盛事之都」舉辦了多項活動吸引旅客到港觀光消費,據香港旅遊發展局公布的數據,7月訪港旅客數字按月升31%達360萬人次。雖然旅客數量增加,但市民整體消費力仍是大打折扣。
就舖市而言,消費力不足使得商舖價格承壓,因此無論是民生或核心區舖位,均有業主擴大議價空間吸引用家及投資者,以價換量的趨勢仍在持續,筆者認為現時租售價已是較低的水平,預計下半年保持橫行。此外,今年的大手買賣市場也呈「量升額跌」的態勢,根據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數據,截至8月15日,今年整體投資市場(包括工廈、商廈、舖位、酒店、服務式住宅、車位、舊樓地盤等)的億元成交宗數共錄51宗,比去年同期微升約4.1%,而成交金額較去年同期下降15.4%,總值約252.94億元,是為有紀錄以來次低水平。
當然除了經濟下行和高息率的影響,銀行取態對工商舖業界也十分重要,近來社會上不斷有聲音呼籲銀行放寬對工商舖物業的按揭取態,金管局早前携各大銀行代表開記者會回應,並宣布成立中小企融資專責小組,實際上已側面應證「Call loan」情況確實存在,只不過可能面對的壓力程度不同。政府出面協調固然好,但筆者相信最後都依靠銀行採取行動,希望銀行對於能夠支付5成首期的買家按照正常息率及加快審批期,將物業轉化為有能力的買家手上,可能才是對於銀行降低風險的做法。
減息後市場「計到數」
迎來9月,值得關注的依舊是美聯儲在月中的議息會議,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8月的全球央行年會中已經釋放出比較明顯的訊號,滿足了市場對9月減息的期待。回顧加息歷程,美聯儲在2022年3月首次開啓加息通道,兩年半來已累計加息11次,導致目前市況疲弱,筆者認為如果9月聯儲局啟動減息,對市場無疑是一支强心劑,但藥效預計要在市場至少經歷5至6次減息,而累計減幅達2厘以上投資回報方開始見效。待之後明確減息幅度及時間表後,相信市場「計到數」,筆者預期下半年商舖市道能夠維持平穩。
離拱北口岸約1公里的珠海物業觀宸246,屬全新項目,近期推售其2、3房單位,售價由208萬元(人民幣,下同),首期約31萬元起。項目預計2026年中落成交樓。
項目位於拱北,香洲迎賓南路西南面與粵海東路北側,屬拱北口岸頭排項目,距離約1公里;離青茂口岸及城際鐵路珠海站各約1.1公里;此外3公里距離可抵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為珠澳同城核心板塊。而物業更是近10年來距離拱北口岸最近純住宅新盤,既有澳門世界級休閒娛樂配套,又有拱北的城市生活,配套齊全。
推2至3房戶 首期31萬人幣起
物業佔地面積約3,15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3.1萬平方米,建有2座物業,合共提供約246個單位,產業年限為70年。據珠海物業的資料顯示,目前在售的2房及3房單位,面積由65至98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均價約3.2萬元,總樓價由208萬元起,首期約31萬起元。
戶型方面,2房面積約65至67平方米,入口設有玄關位置,方便收納;而客廳逾3.3米闊,深8米,兩廳一體設計,空間感闊落;而睡房一大一細,主臥房更設有3.8米闊窗,採光佳,觀景角度大。至於3房戶面積約95至98平方米,兩廳牆距更闊達5米;客、飯廳及廚房一體化設計;廚房設有中島,非常實用;主人房附有獨立衛浴,並預留超大衣櫃空間。
智能家居 一鍵式調控溫度燈光
項目外型具現代美學風格,採用中空玻璃幕牆窗設計,盡顯高雅,並且確保單位內觀景視野擴闊,同具節能保溫功效。觀宸246設有住客社區園林,備有6大空間,包括健景公園、認知花園、萌寵樂園、休閒吧、兒童樂園及天台等。同時亦為住客提供多功能管家服務,而每戶亦有智能家居系統,一鍵式切換多種場景模式,提供冷暖色溫調控和燈光亮度調控。
至於周邊環境,由於位迎賓南路的中心地段,享有成熟的商業配套,包括2公里範圍內的富華里、摩爾廣場等,附近還有近千家的餐飲零售,起居十分方便。教育資源方面,有多間名校環繞,如拱北中學、北嶺小學,就近還有澳門半島的培正學校等國際學校。此外,亦有知名醫院在附近,全天候保障業主健康生活。
澳門二手樓市場近期憧憬減息將至,部分買家開始積極於二手市場尋覓筍盤,趁樓價低位偷步入市。而個別新興住宅區續有筍盤釋出。
據中原澳門資料指出,澳門東方明珠區附有會所的優質屋苑選擇多,向來受年輕家庭追捧,隨市場調整,現時放盤業主議價空間增,部分急於套現的業主更主動減價吸引買家,區內出現不少低價筍盤。
東方明珠區海景戶 減逾2成求售
鄰近港珠澳大橋落腳點的君悅灣,近日有建築面積約1,609平方呎的3房單位減價放售,該室擁全海景景觀,附設大平台,業主原叫價約1,480萬元,現已減330萬至約1,150萬元,減幅逾2成。另外,同區向來自住率高、罕有放盤的寰宇天下,近日亦有望內園3房單位,建築面積約1,800平方呎,叫價亦由約1,320萬元,劈價至約1,100萬元待售。
另外,皇朝區以旺中帶靜,交通方便,鄰近多幢甲級寫字樓、星級酒店見稱,一向深受專業人士及企業高層追捧,尤其區內的地標豪宅壹號湖畔,擁優質管理和會所配套,以往普遍呎價高達1萬元,現時呎價回落至6,000餘元即有成交,吸引不少希望提升生活質素的家庭。
新盤減慢推 購買力回流
中原澳門資料指,壹號湖畔中層望湖景的3房單位,建築面積約1,759平方呎,業主叫價激減200多萬至1,200萬元;另外有大戶型需求的家庭,可選擇中層逾2,500平方呎的4房單位,享開揚煙花海景,業主由去年開價約2,000萬元,減至現時約1,700萬元,呎價僅約6,500元。地產代理稱,減息周期尚未落實,業主目前議價空間仍大。
至於中原澳門二手指標屋苑,8月交投活躍,主要是發展商未有積極加推新盤,購買力回流二手,尤其市場普遍認為未來減息機會大,令部分買家趁樓價調整偷步入市,8月次周(5至11日)累錄4宗成交,按周上升1宗或33%,而近4周統計(7月15日至8月11日)指標屋苑累計14宗成交,較對上4星期數據上升8%。
至於近日交投主要集中氹仔區,如濠尚中層1房單位以約565萬元易手;濠景花園高層3房戶,建築面積成交呎價則約4,670元;花城區利鴻大廈2房單位,成交價約735萬元。至於金峰南岸4房露台大單位,成交建築呎價則約4,670元。
30 Aug 20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