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7日 星期三

每日地產新聞

市場對美國聯儲局減息預期雖然正升溫,然而,限制樓價反彈動力的3大趨勢,現時尚未見扭轉迹象,包括1.轉買為租潮持續、2.劈價風蔓延,以及3.庫存量續高企,使新盤有低開壓力,將繼續遏抑銀行估價走勢。
買轉租 減價出貨 庫存高企

銀行估價升跌一向以市場成交作基礎,並取決銀行對樓市前景的判斷。而受制於近年息口高企,市民轉買為租成為趨勢,令樓價在缺乏資金推動下,持續備受調整壓力。

據代理行一項統計顯示,反映住宅租務及買賣情況的住宅租售比率(即住宅租務佔住宅租務及買賣的比率),在7月錄得高見77%,除較6月錄74%,按月再增加3個百分點,更創9個月新高,反映樓市前景明朗化之前,市民仍傾向暫時租樓觀望,資金重返樓市信心薄弱,將導致樓價及估價均缺乏回升動力。

再者,小業主減價壓力持續有增無減,變相拖累樓價及影響銀行估價。以反映小業主放盤叫價取態的「美聯信心指數」為例,截至最新一周雖然終止9連跌,按周持平於52.3點,惟仍遠低於60點的平均值水平,顯示二手業主劈價出貨仍是主流,續為樓市產生下行壓力,遏抑銀行估價走勢。

最後,新盤庫存量高仍是制約樓價的一大關鍵因素,截至上月止,新盤累積餘貨仍達約2.2萬個,若加上獲批預售而未應市單位逾1.4萬伙,合共更積壓逾3.6萬伙待售,庫存量未能回落,變相令發展商短期難以改變低開銷售策略,繼而對二手樓價衝擊將持續,既抵銷往後減息的部分利好作用,也令銀行估價難一鼓作氣上升。



樓市撤辣後,二手樓價指數走勢未如理想,加上多個發展商以震撼價推售細價單位,個別新盤餘貨甚至劈價47%重推,雪球效應令新界區二、三綫屋苑跌勢加劇,屯門龍珠島別墅3房單位呎價低至4,545元,與深圳樓價相若。

成交單位為,屯門龍珠島別墅東座中層B11室,實用面積594平方呎,屬於3房間隔,可望海景,業主去年放盤一度叫價688萬元,惟數度調整價格後,上月中減至330萬元,吸引用家洽購,最終減至270萬元易手,呎價4,545元,與深圳樓價相若。

資料顯示,龍珠島別墅東座則屬於大單位為主,一共48個單位,實用面積介乎576至594平方呎,由於單位大涉及樓價較高,龍珠島別墅東座二手交投相對疏落,最近一宗買賣追溯至2022年,高層B8室以505萬元易手,呎價8,767元。而上述B11室,原業主早於2012年以約243萬元購入,持貨12年,帳面僅升值11%。

屯門萬寶2房 放盤2天198萬售

其次,屯門青海圍萬寶大廈低層F室,實用面積263平方呎,原裝屬於2房間隔,業主叫價200萬元放盤,放盤僅2日即獲承接,以198萬元易手,呎價7,528元,屬屋苑近10年首次跌穿200萬元關口。

其次,北角嘉富大廈低層B室,實用面積222平方呎1房,以270萬元承接,呎價12,162元,售價跌穿2012年280萬元低位。

至於大型屋苑方面,元朗尚悅2房370萬元沽為近7年低位,中原地產副區域營業經理車子毅表示,尚悅12座中層E室,實用面積356平方呎,2房間隔,開放式廚房,向西南,景觀開揚。原業主叫價390萬元,議價後以370萬元沽出,呎價10,393元。新買家為年輕租客。原業主於2013年2月以337.1萬元一手買入,持貨逾11年帳面獲利32.9萬元,單位期內升值9.8%。



餘貨盤頻減價推售,星星地產 (01560) 發展的元朗雨後,將16伙3房累減約0.8%至9.7%,同時增設傢俬組合優惠,買家可選擇直接扣減樓價15萬元,令部分單位折扣連優惠共減價近25%。

星星地產銷售及市場推廣董事總經理李平山表示,以雨後9樓J室為例,實用面積592平方呎,現時折實價約627萬元,折實呎價10,593元,相較去年3月成交,並低一層的8樓J室,當時其成交價約833.9萬元,呎價14,087元,現時低出近25%。項目同時公布新銷售安排,周日以先到先得形式,推售41伙,當中包括11伙已減價及新增優惠的3房單位,折實價由614萬至682萬元,折實呎價由10,336至11,513元。

親海駅I最後一伙3房 送金龍

其次,長實 (01113) 發展的油塘親海駅I,再增優惠吸客,長實營業部經理陳詠慈表示,該盤尚餘最後一伙3房戶,為1座1樓B室,由本周日起直至下月8日,購入該單位的買家,可獲額外3.5%折扣,現時其折實價為1,093.9萬元,折實呎價15,005元,買家同時可獲價值約9.98萬元的足金金龍一隻。

全新項目繼續軟銷,宏安地產 (01243) 旗下鰂魚涌FINNIE進入銷售直路,將於日內上載樓書,預計下周開放示範單位。宏安地產執行董事程德韻表示,項目涉90伙,標準戶實用面積245至364平方呎。樓盤正申請綠建環評的銅級評級,廚房使用法國品牌De Dietrich的家電。

啟德天璽‧天 今公布銷售部署

新地 (00016) 旗下啟德天璽‧天今公布銷售部署,項目第1期涉及906伙,早前已獲批售樓紙,可望於本月內作銷售。同系沙田瓏珀山,昨日以招標形式連沽2伙,包括Crown Tower的11樓C室,實用面積1,494平方呎,成交價2,700萬元,呎價18,072元,另一宗為King Tower 1,的9樓B室,實用面積943平方呎,3房1套間隔,成交價1,594.3萬元,呎價16,907元。該盤於10周內累沽67伙,套現逾13億元。

再者,會德豐地產發展的啟德MONACO MARINE,其1B座20樓E室,實用面積449平方呎,屬2房連開放式廚房,成交價1,121.3萬元,呎價24,973元。據悉,買家為新香港人。

火炭星凱‧堤岸 單日沽3伙

另外,中洲置業旗下火炭星凱‧堤岸,單日連沽3伙,中洲置業營銷策劃總監楊聰永稱,其中3座49樓H室,實用面積755平方呎,屬3房連套房設計,成交價1,478.4萬元,呎價19,581元。同時亦加推3伙高層戶於周六銷售。該盤於8月已錄7宗成交,套現8,261萬元,樓盤開售至今累售1,174伙,佔全盤1,335伙近88%。



樓市再度向下,部分名人加大減價力度沽貨。有「古典才女」之稱的廖碧楨(廖創興銀行創始人廖寶珊孫女),剛累減350萬元,以1,850萬元賣出鴨脷洲南灣單位,除較銀行網上估價低9%外,亦較市價賣平逾1成。

1850萬易手 呎價17257

據市場消息指,南灣10座高層A室,實用面積1,072平方呎,1房間隔,原以2,200萬元放售,新近累減350萬元,減價達15.9%,方以1,850萬元售出,呎價17,257元,對比同類單位現時市價約2,100萬元,低11.9%。參考滙豐銀行網上估價系統,上述單位目前估價為2,033萬元,意味成交價對比估價,也低183萬元或9%。

據了解,上述物業原由廖碧楨及她的已故丈夫胡興正,於2010年聯名斥資1,786.1萬元購入,隨着胡興正離世後,該單位最後轉至由廖碧楨以個人名義持有,而是次售出價,對比二人當年入市金額,高63.9萬元,升值3.6%。

持貨4年 帳面賺64萬元

廖寶珊家族是本港老牌大家族,該家族成員一向活躍於樓市,例如廖寶珊三子廖烈武的遺孀陳嘉綿,曾在2021年動用5,391萬元連掃大嶼山愉景灣4伙;而另一家族成員廖坤城,就於2022年以6,650萬元購入中半山君珀低層A室4房連2個車位,實用面積1,753平方呎計,呎價37,935元。



二手樓價指數走勢反覆,豪宅市場也出現低價買賣。市場消息透露,薄扶林貝沙灣一個3房單位,以2,900萬元易手,較同坐向同質素單位相差約1年,造價相差1,000萬元,即約26%。

成交單位為貝沙灣1期7座高層B室,實用面積1,409平方呎,業主原本叫價3,300萬元放盤,議價後連車位以2,900萬元易手,呎價約20,581元。原業主早於2003年沙士期以約847萬元購入單位,持貨約21年帳面獲利2,053萬元離場。

高層1409呎 呎價20581

據悉,新買家為同區租客,見屋苑造價回落轉租為買。事實上,同座一個稍低約5層的B室,去年3月才以3,900萬元易手,同坐向同質素單位相差約1年,造價相差1,000萬元,即約26%。

華翠園相連 賺2740萬

其次,西半山華翠園高層E、F室相連單位,實用面積共約2,493平方呎,原本叫價6,000萬元放盤,議價後以約4,820萬元易手,呎價約1.9萬元。原業主早於2004及2005年先後購入上述2個單位,涉資約2,080萬元,其後打通為相連單位,是次易手帳面獲利約2,740萬元。

至於其他豪宅方面,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亞皆老街君柏5座低層B室,實用面積1,611平方呎,屬於4間隔,日前以2,500萬元易手,呎價15,518元,與不少大型傳統屋苑相若。原業主早於2018年高峰期以3,570.3萬元購入單位,是次易手帳面蝕讓約1,070萬元,單位於約6年間貶值30%。

再者,世紀21奇豐行經理胡國強表示,馬鞍山迎海.御峰10座中層B室,實用面積1,554平方呎,屬4房2廳間隔,原叫價2,798萬元放盤,減188萬元至2,610萬元連車位獲買家承接,實用面積呎價16,795元。原業主於2021年5月購入上址,當時作價3,048萬元,持貨3年至今沽售,賬面虧蝕438萬元,單位期內跌14%。



租務需求有增無減,租金趨升,大額租務亦受到追捧,啟德新區啟德1號(II)一個4房特色戶以13.6萬元租出,媲美豪宅價。

呎租56元 租金回報2.1厘

市場人士透露,啟德1號(II)低座15座複式戶,實用面積2,414平方呎,4房間隔,以13.6萬元租出,呎租56元,租金貴絕同區。原業主於2017年以7,604.1萬元購入,以購入價計算,租金回報率約2.1厘。

啟德新區最多新樓供應,故租務市場向來不俗,上月錄得逾180宗租務成交,涉及租金的廣泛。然而「大租」成交較罕見,對上1宗為今年3月天寰2座頂層複式單位,實用面積2,399平方呎,屬4房間隔,以13.7萬元租出,呎租約57.1元。

另外,租務旺季,住宅租務更趨活躍,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以美聯物業促成的住宅租務及買賣個案作計算,美聯住宅租售比率(即美聯物業促成的住宅租務佔住宅租務及買賣的比率)7月錄約77%,較6月約74%按月增加約3個百分點,創9個月新高。

若將7月10大屋苑劃分,租務個案合共錄415宗,較6月396宗按月上升約4.8%,連升3個月,並創11個月新高,其中康怡花園租務宗數按月升幅最大,錄28宗租務,較6月急升約86.7%。



拍賣場再錄成交,忠誠拍賣行昨日舉行拍賣會,並在場內以低價沽出2項住宅,其中一個單位位於南丫島大灣新村26號1樓,屬遺產貨,建築面積500平方呎,採2房間隔,原開價130萬元,每口叫價5萬元,吸引6組客爭購,最後搶高約65%至215萬元沽出,呎價約4,300元,較市價有約20%折讓。

據悉,單位最後由一對外籍夫婦買入,代理透露,他們十分鍾情區內環境,是次競投可謂志在必得。

而原業主亦為一名外籍人士,於2020年以290萬元購入上述單位,但他近日已在外地離世,目前沽出帳面貶值約26%。

屯門興發大廈低層 251萬售

另一在場內拍出的物業位於屯門興發大廈低層D室,屬於銀主單位,實用面積約241平方呎,連803平方呎平台,開價195萬元,最後搶高約29%至251萬元出售,呎價約10,415元。同類中層單位在2023年初曾以260萬元成交,僅較最新單位成交價相差僅約3.5%。

資料顯示,原業主在2019年斥約520萬元購入單位,意味目前出售單位帳面大幅貶值約52%。



隨着北部都會區發展陸續落實,政府亦展開收地。據地政總署資料顯示,今年至今首7個月發出的收地通告,合共涉及294公頃,屬於逾20年最多。隨着新田科技城等上馬,料收地規模將持續增加。

根據地政總署就着土地徵收發出的政府公告,今年首7個月大約有6份主要的收地公告,合共涉及294公頃,相較去年全年收地規模亦只是約4.1公頃,大增70倍,屬於超過20年以來最多。

事實上,按照當局早前今年預算,因應工務工程計劃收地規模將達330公頃。政府收地規模大增,正反映當局加速發展北部都會區,不少項目正進入收地發展階段。

主要涉洪水橋古洞北兩區

至於上述294公頃的收地規模,主要涉及洪水橋及古洞北/粉嶺北兩區,分別涉及176公頃及110公頃。當中古洞北/粉嶺北餘下階段的原址換地期限在去年底結束,政府進場收地收回,包括恒地 (00012) 被收回13.5公頃農地,涉及18.6億元賠償。

除了收地通告之外,地政總署今年亦發出4份的收地建議,合計涉及188.1公頃,若果有關項目最終落實收地,相信未來一段時間,大規模收地情況仍然會持續。

例如,今年3月時候,當局便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擬議收回新田171公頃私人土地,作為新田科技城1期,主要集中在新田公路以北用地,用作為創科產業發展。



中環甲廈租務淡靜,業主惟有變陣。中環長江中心全層,曾由共享空間用租用,遷出交吉半年後,業主沿用裝修自家營運共享工作空間並進行招租,獨立辦公室每人月租約7,000元起。翻查資料,該單位於6年前,一度成為全港最貴租商廈單位。

中環超甲廈長江中心45樓全層,面積逾2萬平方呎,2022年尾,共享空間THE GREAT ROOM擴充業務,當時提供22間私人辦公室,當中包括兩個企業辦公室,另有流動辦公桌,以及共享工作廳。私人辦公室會籍月租由1萬元起。至於流動辦公桌的每月會籍由3,600元起。當時辦公室除了有豪華裝修外,賣點之一因物業位於中環核心,地點優越以及享全維港海景。

創「CK Office Suites」 租4千元起

據了解,該商戶年初時已退租,相關樓面交回業主手上,並重新進行招租,惟目前甲廈需求仍疲弱,業主見該層樓面未獲承租,兼仍有豪華共享空間辦公室設計及裝修,業主決定創立「CK Office Suites」,開拓共享空間業務。據代理提供放租單位圖,該層樓面基本上沿用上手裝修,續定位為高級共享空間,享全維港海景。叫價方面,辦公室獨立單位,每人平均收費約7,000元起,而其他流動位置,則約4,000元起,相信已因應市況,較兩年前上手營運商調整。

翻查資料,該層單位亦曾見證商廈最高峰之時。2018年整體商業氣氛理想,甲廈優質單位供不應求,美資機構BitMEX原預租長江中心高層半層樓面,面積約1萬平方呎,呎租逾205元,及後因為業務尚有擴充空間,加上業主可以安排更大樓面,最終預租物業45樓全層,呎租高見225元,不僅打破長江中心紀錄,一度成為中環以至全港歷來最貴呎租單位。



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或相關人士近期沽出多項物業,最新以1.48億元售出西環香港工業大廈兩間地舖連車位,相較18年前購入價大賺1.35億元,新買家為法定機構職安局。

18年賺1.35億 新買家為職安局

香港工業大廈位於德輔道西444至452號,早年楊受成或相關人士購入部分工廈地舖及樓層單位,其中地下A及B號舖連7個車位,最新以1.48億元沽出,相較2006年1,300萬元購入價,持貨18年帳面賺約1.35億元,期內升值逾10倍。

至於新買家則為由政府成立的職業安全健康局,屬於法定機構,主要經費來源為僱員補償保險徵款、訓練課程收回部分成本等。

除了上述舖位外,同一工廈的17樓全層,原本亦由楊受成所持有,亦在今年初以8,288萬元沽出,相較購入價600萬元,帳面大賺7,688萬元。單是上述香港工業大廈兩宗成交,楊受成已經成功套現2.3億元,目前仍然持有香港工業大廈部分樓層的若干單位,以及地下兩間舖位。



由會德豐地產收購的黃竹坑合隆工業大廈,今日進行強拍,底價7.28億元。

項目位於黃竹坑道52號,早於1971年落成,現為1座13層高的工廈。發展商於2022年為項目申請強拍,當時已集合項目約85%業權,其地盤面積約7,830平方呎,假設以最高地積比率約15倍重建為新式工廈,總樓面面積約11.7萬平方呎。



過去半個世紀,每次樓市大蕭條會維持多久?筆者翻查資料,做了些研究,發現大部分情況下,這種大規模的淡市,最多會維持約6年。1980至1986年期間,中英就香港問題談判,造成社會很大動盪,並引發了地產及金融的危機,整整維持了約6年。由1997至2003年,香港先後受亞洲金融風暴及沙士的衝擊,這段期間樓市跌幅最大,整體下挫了約7成,這次跌市歷時約6年。

到了今次的蕭條期,大體上由2018年的中美貿易戰開始,之後接連出現社會運動、新冠疫情,以及連環加息,經濟和樓市都遭遇強震;到了今年,樓價的調整仍未完成,但重點是也剛好已經有6年。就看看今年之後,樓市及樓價會否重新振作,大家拭目以待。

目前,市場的負面消息仍然有很多,香港經濟疲弱,零售及餐飲業面對巨大的挑戰,香港人的消費力不斷轉到在內地,令香港經濟寸步難移。港人的負面情緒擴散,並且在網上放大及互相感染。這些年,港人聚在一起閒談時,話題總離不開內地的消費有多划算,服務有多好;試問在這種氛圍之下,香港的經濟又怎會不雪上加霜呢?

未來每年料增2.5萬人 住屋需求大

不過,縱使經濟受重壓,樓市也不是從此就一沉不起的。長遠看,香港樓市仍有很大的需求,只是大家都要熬過當前的難關。政府統計處的文件顯示,預計香港人口將由2019年的751萬,增加至2046年的819萬,合共估計增加68萬人,即是每年平均增加25,185人。這些新增人口對居住絕對有剛性的需求,但目前香港的每年供應量,並不能夠滿足這個增長速度,所以樓價和租金在未來必定繼續有上升空間。

其實,筆者絕不反對香港人到內地消費,這個趨勢已形成。北上消費幫助香港人用較少的成本去紓緩生活壓力,這也絕對是好事。不過,香港始終是我們的根,所以也不忍心讓香港一直差落去。要激活香港經濟,總不能只靠外力,香港人也應該同舟共濟,多一些留港消費,多給香港商家機會,說好香港的故事。只要大家能夠集氣,香港才可以逐漸「康復」過來。正如樓市一樣,筆者相信「六六無窮」的定律,樓市經過了6年的困境,必定可以否極泰來。



尖東區商廈續受追捧,當中吸引不少用家入市。三鐵滙聚交通便利,成為該區賣點,加物業價格相宜,可選擇的單位面積亦相對較多,有業主趁勢放售尖東新文華中心A座大面積相連單位,呎價僅約8,900元。

備裝修實用 正向電梯位

中原(工商舖)寫字樓部高級分區營業董事許榮偉表示,獨家代理項目位於尖沙咀東科學館道14號新文華中心A座7樓11至17室,面積共約6,900平方呎,意向價約6,141萬元,平均呎價僅約8,900元。單位目前由業主自用,備有寫字樓裝修及佈局,四正實用,正向電梯位,將會以交吉形式出售,其市場租金水平約為每平方呎25至28元,以意向價計,新買家將單位出租,可享逾3.3厘租金回報。若遇誠意準買家,業主更會擴大議價空間,務求互惠互利。

許氏表示,新文華中心位於尖東人流最暢旺的核心區域。大廈交通便捷,臨近港鐵站及渡輪,享尖沙咀、尖東及紅磡站三鐵滙聚優勢,過海巴士站亦近在咫尺,為企業帶來強大地利之便,而東鐵過海段自通車後已大大縮短往返港島及新界時間,前往港鐵會展站只需5分鐘。此外,大廈低層地庫設有停車場,提供約150個車位,方便駕車人士前往。

港鐵三綫滙聚 交通便捷

新文華中心由A座及B座組成,設有10層寫字樓,每層樓面接近約2萬平方呎,屬區內具規模商廈,基座設有商場。大廈保養不俗,設有中央冷氣及合共6部客貨升降機。物業間隔呈正方形,內籠實用,而大部分單位屬長形,景觀方面以A座面向百周年紀念花園單位較為優勝。今次放售的A座7樓相連單位,更屬對正電梯口大單邊戶,附設企理寫字樓裝潢,間隔四正,投資自用皆宜。

許氏續指,新文華中心目前市場放盤單位呎價大部分於1萬元以上,而據中原(工商舖)資料顯示,新文華中心今年內僅錄得1宗買賣成交,屬細單位,面積約487平方呎,成交價約540.5萬元,呎價約11,099元。相比是次放售單位呎價約8,000餘元,顯示出業主誠意十足,加上尖沙咀區寫字樓市場近月進入回暖期,加上物業放售面積屬市場矜罕單位,合不少企業作據點之用,相信今番放售會獲實力企業洽詢。



仲量聯行獲業主委託為拍賣人,公開拍售觀塘偉業街133號全幢商廈,為區內罕有大樓面兼全層海景商廈,項目將於9月4日(星期三),上午11時正拍賣。

罕有大樓面 擁全海景

仲量聯行香港主席曾煥平表示,觀塘為本港核心商業區之一,憑藉其便利的交通、緊密的商業聯繫以及合理的辦公空間價格,已成為本地和國際企業的理想辦公地點,升值潛力不容忽視,而是次拍賣的項目,為觀塘偉業街133號全幢商廈,該廈於1969年落成,樓高13層,並連天台,總建築面積約為192,857平方呎,基本樓面面積為14,710平方呎,提供區內同類型商廈少有的大樓面設計,並有罕有的全層海景商業樓層。

根據改動及加建圖則,地下連儲藏室可作商舖用途,1至2樓可作餐廳及廚房用途,而3樓至12樓及天台頂層可作辦公室用途。物業配備4部載客電梯、1部服務電梯以及連接地下至2樓的一對扶手電梯,並提供10個私人停車位及6個上落貨車位。項目將9月4日上午11時正於鰂魚涌英皇道979號太古坊一座7樓仲量聯行辦事處公開拍賣該物業。

該物業坐落於轉角地段,擁有寬闊的臨街窗戶,坐擁開揚海景景致,提供舒適寬敞的辦公空間,適合各行各業使用。此外,物業位處九龍東核心商業區,區內雲集眾多甲級寫字樓和商場,各式零售店舖及食肆林立,商業氣氛濃厚。交通方面,物業距離港鐵牛頭角站僅2分鐘步程,四周更有完善的巴士及道路網絡,方便往來香港各區。物業將按「現狀」連租約及/或許可證(如有)出售,並將連同其內的附著物、裝置及動產一併出售。

曾氏續指,該物業盡享地利優勢,有利吸引優質租客進駐,相信亦將受投資者追捧,作長綫投資以獲取穩定的租金回報。



自上星期日本宣布加息,以及美國宣布失業率上升,憂慮經濟出現衰退,觸發日圓套息交易持續拆倉,日圓由低位161升至141;短短一星期,升值13%非常驚人。

環球股市在星期一遭到嚴重拋售,最誇張是日股,日經指數可以一天內下跌4451點跌幅達12%,南韓綜合指數也跌超過9%,台灣加權指數下跌超過8%,澳洲普通股指數跌超過3.5%。星期一晚上,美國道指低開681點後,最多曾跌1237點。除了股票市場風聲鶴唳之外,其他資產,石油、礦產、加密貨幣Bitcoin也跌穿5萬美元,資產市場無一倖免。

今次全球資產風暴,其中一個主要觸發點是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憂慮!筆者今年到過美國兩個星期,已發現消費市道環境不佳;但美國聯儲局卻因通脹數字未達標,而不肯減息,令市場人士非常擔心。恐慌情緒一旦觸發,便愈演愈烈;以日股的跌幅最不合理,日圓與美元息差減少,令日圓拆倉,日圓上升對持有日股的投資者,並沒有滙率變換的影響,不應該令他們需要急急拋售日股!結果日股跌幅最大,拆倉只是導火綫,真正原因可能先是情緒因素,及後觸動電腦程式所致,賣盤互相踐踏造成。

及早減息 令經濟軟着陸

其實,2021年美國通脹已經很厲害,鮑威爾卻遲遲不肯加息,結果要在2022年大幅加息去遏抑通脹。今次經濟受到高息影響,應該及早減息,令經濟可以軟着陸。現在又一次重蹈覆轍錯失時機,最後可能又要加速大幅減息。有人預計,美國聯儲局可能在下星期舉行特別會議減息。但筆者認為以鮑威爾保守的性格,年內減息1.25厘可能性極低,而減息0.75厘至1厘卻機會大增。

加速減息,對香港物業市場當然是及時甘露。大家可能認為香港最優惠利率未必會立即跟隨減息,但減息令發展商的利息支出立即下降,發展商的資金壓力減少的話,自然不會劈價求售,對穩定大市有非常大的幫助!無論如何,金融市場瞬息萬變,大家投資時務必小心為上。



英國倫敦Zone 1鄰近多個交通樞紐及核心商業區,故住宅向來為實力買家所追捧。是次介紹該區的現樓豪宅盤The Sky Residences,屬摩天混合項目One Bishopsgate Plaza的住宅部分,賣點為戶戶享開闊倫敦市景,以及備有高級物業管理服務;當中1房戶入場價約116萬英鎊(約1,155.1萬港元)。

位於利物浦街的One Bishopsgate Plaza,為英國倫敦Zone 1首個混合豪宅及高級酒店的摩天大廈項目,由UOL Group Limited負責發展,目前已屆現樓。

現樓推售 1房1155萬起

其中,項目的酒店部分位於大樓下半部分,為全歐洲首間泛太平洋酒店,由室內設計公司Yabu Pushelberg設計,備有237間客房,已於2021年9月起營運,今年暑假的每晚平均房價約495英鎊(約4,929港元);住宅部分則名為「The Sky Residences」,位處大樓的21至41樓,提供160伙1房至3房單位,實用面積由580至1,632平方呎不等。

發展商目前委託中原地產(海外)負責推售其1房及2房單位,當中1房戶實用面積介乎580至638平方呎,售價由約116萬英鎊(約1,155.1萬港元)起,呎價則介乎1,827至2,396英鎊(約18,181至23,844港元);2房戶入場價則約180萬英鎊(約1,792.4萬港元),呎價介乎1,927至2,453英鎊(約19,176至24,411港元)。所有業主均享999年租賃業權。

首個混合豪宅酒店項目

項目由PLP Architecture建築公司負責設計,每戶均設有偌大玻璃窗,以享受最佳的採光度及空間感;同時均享雙朝向,可將附近泰晤士河、塔橋、小黃瓜大樓及聖保羅大教堂等地標盡收眼底。

自身配套方面,住客會所備有圖書館、酒吧、私人會議室、空中露台及多用途活動室等設施;住戶亦可享用大廈下半部分酒店的豪華設施,包括游泳池、健身中心、餐廳等。另外,項目由泛太平洋酒店提供管理服務,除了24小時禮賓服務,其星級禮賓及專業家政團隊,亦可於住戶外出期間,處理家居清潔、植物澆水、收發郵件、寵物看護等服務,貼心照顧住戶生活需要。

交通方面,項目所在的核心地段「平方英里(Square Mile)」,距離利物浦街車站(Liverpool Street Station)僅約兩分鐘步程;同時亦鄰近歐洲之星(Eurostar)、倫敦城市機場(London City Airport)及希斯羅機場(Heathrow Airport),不論往返市內或出國旅行均相當方便。



近期歐洲多國的移民政策不斷收緊,最新西班牙最近更已正式啟動廢除「黃金簽證」的流程。有移民顧問建議,有意移民者宜盡快遞交申請,以免錯失良機。

立法程序料9月展開

由佩德羅‧桑切斯(Pedro Sánchez)領導的社會黨及左翼Sumar黨組成的西班牙政府,日前向議會提出一項修正案,旨在廢除所有透過投資獲得西班牙居留身份的途徑。雖然現時相關修正案的具體文本尚未公開,惟消息來源表明,該修正案旨在廢除第63至67條,有關未來授予任何新黃金簽證的可能性,包括房產、股票、基金及公共債務的投資。

近年來,隨着該國房地產市場的投機行為增加,加上住屋壓力加大,且歐盟成員國對移民政策批評日增,西班牙政府開始考慮取消或調整此項政策。整個立法過程預計在9月展開。

已生效簽證 可續簽

不過,官方消息指出,投資者將來仍可透過以下方式獲得「黃金簽證」,包括於該國金融實體銀行存款,或公司股票投資達100萬歐元或以上,或者對西班牙公共債務投資200萬歐元或以上;又或者於該國開展有利當地的商業項目,從而創造就業機會,以及促進技術、科學創新,並對當地社會經濟產生正面影響。與此同時,目前已生效的黃金簽證可以續簽,且繼續有效。

美聯移民顧問高級策略總監鄭天殷預計,關停「黃金簽證」乃勢在必行,且範圍將由原本的「關閉購房選項」,擴大至「關閉所有投資選項」。她續指,申請者目前透過50萬歐元買樓的方法,仍可申請西班牙黃金簽證;又建議有意通過投資移民取得歐洲居留權,或是有意在歐洲長期發展的本港投資者,態度宜更積極,一旦決定申請,宜盡快準備所需材料,以免因政策突變而失去機會。



政府撤辣效力減退,樓價更已蒸發撤辣帶來的升幅,拖累銀行估價節節後退。10大屋苑最新有6個屋苑估價跌穿撤辣前水平,佔4個較撤辣前估價低5%或以上,最多一個更大幅低近9%。分析指,銀行估價短期勢續偏軟,直至本港經濟有明顯起色,以及銀行開始減息方有轉機。

本港樓價於今年3月及4月短暫回升2個月後,近月隨即再掉頭向下,據代理統計的樓價指數顯示,最新樓價指數已較撤辣前低1.3%,令銀行估價取態漸趨向審慎,並有反覆下調估價之勢。

本報連月追蹤10大屋苑部分單位網上估價走勢,不論中銀 (02388) 或滙豐銀行,本月均再度調低多個單位估值。其中中銀下調單位共6個,削幅1.6%至4%,而滙豐同期降3個單位估值,幅度介乎1%至3.1%,當中鴨脷洲海怡半島29座中層E室3房,以及東涌映灣園6座中層A室3房,更同時遭到上述2間銀行調低估價,降幅分別0.9%及4%。

值得留意是,隨着近期樓價再度尋底,除令銀行估價升勢不保,佔多達6個屋苑最新估價,更已跌穿今年2月底樓市撤辣前水平,較當時的估價分別低0.1%至8.8%。

其中,市區藍籌屋苑成為重災區,包括海怡半島、荔枝角美孚新邨、藍田麗港城,以及鰂魚涌康怡花園共4個屋苑的估價均回落至低於撤辣之前,回落幅度最勁為前述海怡半島29座中層E室3房,實用面積687平方呎,中銀及滙豐目前對該單位網上估價各錄得790萬及853萬元,比起撤辣前已低8.8%及4.4%。

東涌映灣園 估值回落5%

緊隨之後累積跌幅較大為美孚新邨百老滙街108號中層B室,實用面積1,373平方呎,上述兩間銀行於今年2月底撤辣前,對該單位估價分別達1,650萬及1,646萬元,但現時估價已各降至1,599萬及1,563萬元,分別較撤辣前估價低3.1%及5%。至於新界藍籌屋苑則以東涌映灣園估價回落情況較明顯,涉及單位為6座中層A室,實用面積894平方呎,兩間銀行現時估價錄926萬及824萬元,相對撤辣前已低3.9%及5%。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直言,近月樓價升勢無以為繼,令銀行因應市況再調整估價,而基於目前樓市欠缺實質利好因素,令二手減價潮持續,均有機會拖累銀行估價短期繼續反覆偏軟,直至本港經濟有明顯起色,以及本港銀行首度減息,屆時方對市場帶來實質提振作用,銀行估價有機會隨之扭轉跌勢。


只作內部傳閱及參考用途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