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逾半市民 估兩年內樓價跌
「無殼蝸牛」悲觀 料10年難上車
樓市轉勢,市民入市趨審慎,花旗置業調查顯示,首度出現過半數(52%)被訪者認為未來兩年樓價下跌,較上季(29%)增8成,比例屬4年新高,逾7成指現時非置業時機。
花旗銀行委託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按季進行的「2015香港市民置業意向調查」,今年9月透過電話隨機訪問500名年齡介乎21至60歲市民。
74%受訪者:現非置業時機
其中,52%受訪者認為未來兩年樓價下跌,較認為上升(30%)的高出22%,餘下18%則表示樓價平穩。相對上季6月結果,當時覺得「下跌」的被訪者比例僅29%,一季內上升23%,升幅近8成,比例為2012年紀錄以來新高,顯示市民於季內對樓價走勢看法逆轉。
對於現時是否屬置業好時機,74%受訪者選擇「不是」,只有3%認為屬於適合時機,其餘逾兩成認為「一般」。選擇非置業時期的受訪者比例較上季增加2%,重回2013年3月調查的紀錄高位。當時正值金管局先後推出「三辣招」,包括買家印花稅、加強版額外印花稅及雙倍印花稅。
市場潛在買家 料達8.2萬人
市民對上車置業感到悲觀,今年3次調查共1,500名受訪者中,840人(佔56%)未持有自己物業。當中58%(487名)被訪者認為未來10年只可繼續當「無殼蝸牛」,比重為4年來新高,認為自己可於10年內上車的,只有18%(151人)。
而今季受訪者中,平均只有約14%表示有意置業,同時持有足夠資金可付首期及供樓。
花旗銀行環球個人銀行服務市務部市場研究部主管周偉傑指,以此推算,市場潛在買家可達8.2萬人。而加息對市民置業心理有影響,但並非單一因素,環球及整體經濟氣氛等負面因素,對樓市看法及置業意慾有所轉變。
花旗:累加息2厘 最快2018
花旗銀行環球個人銀行服務零售業務主管林智剛估計,年底出現首次加息機會大,惟加息步伐緩慢,料明年中才進行第二次加息,每次溫和加幅約0.25厘,若本港要累積加息達2厘,相信最快為2018年。
他亦指出,本港樓市由第三季9月起出現轉勢,預期至明年第一季,樓價累跌約7%,不過由於房屋需求仍然龐大,加上加息等不明朗因素將會消除,市民對市場及購買物業的信心恢復,預計來年第二季樓市會出現反彈回升,全年樓市發展平穩,甚至有約3%的升幅。
撰文:
鍾綺敏
4 Dec 201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