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調整緩慢 細價樓主導跌勢
加息及經濟放緩的陰霾下,美聯集團(01200)董事總經理黃靜怡預計,樓價將呈「慢動作調整」,跌幅介乎5%至10%,而細價樓更會主導跌勢。
料樓價跌幅5至10%
影響樓市的三大基本因素,包括經濟表現、息口及供求情況,當中經濟增長及息口將會是今年關鍵。
黃靜怡認為,買樓最關鍵是工作收入穩定,才會考慮置業,但現時本港經濟4大支柱旅遊、零售、金融及地產,均進入整固期,銀行及零售等行業裁員,難免影響置業意慾。
同時,上月美國啟動近10年首次加息,黃靜怡指出,低息環境由08年維持至今,初次加息樓市會較敏感,是加息周期開始的信息,雖然加息步伐預期較長,每次或增0.25厘,亦難免有準買家未能承擔加息後的壓力測試,需求會有調整。
樓價微調減上車負擔
另外,今年本港按息預計最多上升0.5厘至0.75厘,若果樓價能夠回落5%至10%,供樓負擔比率,將維持在42%至44%,較現時相若甚至輕微下調,反而有助減輕新置業人士的供樓負擔。
因此,在加息及經濟放緩的夾擊之下,黃靜怡認為,樓價呈「慢動作調整」,跌幅最多1成,當中近年受追捧的細價樓,將會主導跌勢。「近兩年見到有人借到盡去買樓,所以財務公司才活躍,很多渠道提供融資,但如果經濟欠佳,從事銷售行業的,佣金收入減少,或需要劈價賣樓套現。」
新盤今年料約2萬宗
另一方面,今年樓市將會繼續由新盤市場主導,一手成交量約1.8萬至2萬宗,二手交投則與去年相若。
「一手繼續搶走二手購買力是必然,然而發展商之間的競爭亦大,以往買地,以四大發展商為主,現時有中小型發展商、內地發展商加入。在賣樓的時候,無論在定價、樓盤質素亦會有很大競爭。」
今年定價會貼市,甚至平過二手,發展商仍然貼近市價推盤,過去幾年新盤溢價的階段,但2014年溢價已經收窄,去年更與二手睇齊,今年將會貼市價或者進入負溢價的階段,她認為,發展商屬市場機制,樓市調整最大關鍵始終是經濟及息口。
對於有意上車入市的準買家,黃靜怡提醒,須注意兩個「保本」,一是做好自己份工作,「保住本業」,二是資產保本,也即是留意即使買樓「供貴過租」,但供樓是供入本金,屬於資產保本。如有意置業者應適應心態,趁現時調整市,選擇增多可能反而是置業的好時機。
5 Jan 2016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