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洪水橋建新界最大商業區
提供樓面逾2000萬呎 新增職位15萬
繼新界東北後,洪水橋新發展區最後階段公眾諮詢周內展開,6萬伙住宅有望上馬,並研提供商業樓面逾2,000萬平方呎,勢成新界最大新商業區,新增職位多50%至15萬。
政府積極增土地供應,洪水橋新發展區佔地達826公頃,面積相等於13個香港濕地公園(香港濕地公園面積約61公頃),規模比新界東北新發展區還要大,已獲政府今年的《施政報告》,劃作為本港首個「棕地」的發展試點,研究將區內現有分散的貨櫃場及回收場等,重新規劃及遷至分層大廈,以騰出土地作住宅及商業等發展。
第3階段諮詢 周內展開
據了解,洪水橋新發展區第3階段的公眾諮詢將於本周展開,為期約2至3個月,興建約6萬個單位,公、私營房屋比例會維持在51:49,跟第2階段的諮詢相若,居住人口約21.8萬。
不過,考慮到該發展區的地理優勢,而且亦有鐵路接駁,政府研究加強發展區內的商業角色,藉此增加區內新增的就業職位,預計商業樓面面積逾2,000萬平方呎,規模將會跟啟德新發展區相若,將會是新界最大型的新商業區,估計新增的就業職位會由原本的10萬,大幅增加至15萬,增幅達50%。
圍繞2西鐵站 發展市中心
洪水橋新發展區會分為6個發展特色區(簡稱DCA,Development Character Area),其中DCA4及DCA5,即是擬建的西鐵洪水橋站及現有的西鐵天水圍站位置,將會分別發展為洪水橋的主及次市中心,鐵路站旁的土地會預留作商業用途,計劃興建寫字樓、酒店及商場等,成為區內主要商業中心區。
業界:樓面地價2000元呎
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總經理陳超國表示,由於洪水橋有西鐵接駁,位置亦鄰近邊境,故相信區內的寫字樓會有一定的市場,預期會吸引不少中港貿易公司租用。但由於屬新興的發展區,預計樓面地價約2,000元,地價比其他新界區,例如葵青及荃灣等區的同類項目低。
除了兩個市中心區之外,政府亦研究將鄰近的港深西部公路的DCA3,劃作為西北面物流和科技區,佔地合共約72公頃,會用作物業及高增值的工業用途,例如數據中心,而受影響的貨櫃場及回收場營運商,可搬遷至區內的分層大廈繼續經營。
撰文:古廣榮
16 June 201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