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不吃不喝17年 方能置業
調查:港連續5年 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
有機構調查發現,香港住宅樓價連續5年蟬聯全球最難負擔城市,樓價入息比率更由14.9倍,升至17倍,達極難負擔水平,即連續17年不吃不喝才能置業。
美國顧問公司Demographia公布第11份《全球樓價負擔能力調查》,去年第三季統計包括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香港及新加坡在內全球378個城市。
入息年增6% 港樓價卻急升22%
報告發現,去年主要城市住宅樓價負擔能力均有所惡化,樓價入息比率(樓價中位數除以家庭全年入息中位數)中位數由4倍,增至4.2倍,屬極難負擔的城市則維持24個不變,當中以香港位列樓價最難負擔城市第一名,樓價入息比率高達17倍,即須連續17年不吃不喝才能置業。
報告根據去年第三季資料顯示,本地家庭年入息中位數為28.7萬元,按年增加6%;但樓價中位數升幅更驚人,按年急增22%至489.2萬元,令樓價入息比率由2013年的14.9倍,上升至去年的17倍,創該報告設立11年以來的新高。
據該報告提出的可負擔水平,樓價在家庭年收入3倍或以下屬「可負擔」標準,而佔家庭年收入3.1至5倍則屬於「難以負擔」或「甚難負擔」,至於比例達5.1倍或以上,則屬「極難負擔」。
值得留意的是,報告於去年第三季統計,至今本港樓價持續上漲,升幅近6%,相信現時樓價入息比率或再進一步上升。
溫哥華10.6倍排第二 遭拋離
若以樓價入息比率增加幅度計算,香港同時屬於十大樓價最難負擔城市增長最快的地區,進一步拋離第二位的加拿大溫哥華(10.6倍),及第3位的澳洲悉尼(9.8倍)。
雖然該報告調查的中國城市只有香港,但報告認為,引述早前《經濟學人》研究,深圳的樓價入息比率達19.6倍,而研究選取深圳住宅面積達1,076平方呎,較本港的484平方呎為大,顯示當地樓價中位數實際應遠低於香港。
報告又指,去年第三季接近48%住宅成交價逾500萬元,比2013年同期家庭收入微升,只有30%住宅成交價逾500萬元為高。
關焯照:收入追不上樓價升幅
經濟學家關焯照表示,報告反映家庭收入遠遠追不上樓價的升幅。他指早前政府已指房屋短缺接近尾聲,反映政府亦無意在短期再推出「辣招」或「加辣」,相信只會在金管局以收緊按揭成數做法着手。
撰文:余敏欽
20 Jan 201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