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屋申請表破97紀錄
新一批居屋獲市民蜂擁遞交申請表,房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昨天下午5時,已經接獲11.83萬份申請,超額近54倍,申請數目更打破1997年的11.4萬份紀錄,再創新高;白表申請達10.74萬份,即每124位白表申請者爭1個單位。
房委收11.83萬份
房委會表示,樂富居屋中心單日再點算到5500份申請,絕大部分屬於白表申請,令總數達11.83萬份,當中白表申請共10.74萬份,申請比例佔近90.8%;綠表申請則維持約1.09萬份,即約8位綠表申請者爭1個單位。
資料顯示,居屋申請的原紀錄為1997年7月第19期甲居屋申請,當時收到逾11.4萬份申請表,但由於房委會當時推出近1.09萬個居屋單位,超額認購僅約10.5倍,當中約六成屬白表申請;當時綠白表的單位配額比例則為八、二之比。
新一批居屋反應佳,加上房委會研究推出綠表置居計劃,相關官員多番被問及會否調整居屋單位綠、白表配額比例。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指出,居屋已停售一段時間,是次反應顯示市民對居屋的需求殷切,但對申請數量不感到突然。
他重申,每次政府推售居屋時都會檢討綠白表比例,加上若將來推出綠表置居先導計劃,居屋綠表比例亦可能有變數,但如果改變,到時才考慮。房委會策劃小組昨日開會,張炳良表示,會上大部分委員支持綠表置居計劃的方向,但就選址和定價等細節,房署稍後會有建議書提交資助房屋小組討論。
張炳良指出,有委員認為應就先導計劃的細節想得更透徹,包括與其他資助房屋項目的關係和公平性等。房委會財務小組委員會主席蘇偉文表示,公屋建築成本視地盤位置和單位大小而定,一般公屋單位建築成本約為70萬元,認為出售公屋應以不蝕本為原則。
25 Jan 201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