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

內地客沽御金.國峯蝕逾90萬


內地客沽御金.國峯蝕逾90萬
房產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近日樓市氣氛已冷卻下來,住宅樓價在3月略為回軟,相信樓市將繼續調整;內地客則看淡後市,蝕讓西九龍御金.國峯,另支付額外印花稅(SSD)費用,預料虧損逾90萬元;。
樓市淡靜,心急沽貨業主不惜蝕讓,市場消息指出,御金.國峯錄得一宗二手成交,屬7座頂層F室以600萬元售出,建築面積403方呎(實呎323),原業主為內地客,建築呎價14888元(實呎18576元)。區內代理指出,同類低層單位放盤普遍逾700萬元,故上述單位成交價相當低水。
單位於2012年年初以637.5萬元購入,賬面已蝕37.5萬元,由於持貨未滿2年,原業主須支付5%的SSD,加上其他行政支出,預料是次該內地客蝕逾90萬元。
市場消息指出,香港仔深灣9號8座低層B室,以公司轉讓形式以3260萬元售出,建築呎價20136元(實呎25669元),避過SSD;原業主2011年以2886萬元入市,賬面獲利374萬元,升值13%。
政府近月推出多輪樓市措施,終令樓市熾熱的氣氛有所減緩,曾俊華昨天出席立法會會議時表示,過去數年流動資金充裕、低利率及樓宇供應失衡,樓市表現與經濟基調背道而馳,泡沫風險加劇;但在政府陸續增加供應及管理需求措施配合下,市場情緒已現變化,氣氛明顯冷卻,買家入市趨審慎,在初步數據顯示,住宅樓價在3月略為回軟,相信樓市將繼續調整。
他重申,政府將密切監察市場情況,有需要時便推出進一步措施,確保樓市健康發展,並籲買家入市前要量力而為。



信報

25 April 2013

不實資訊誘人購買 屬違法



不實資訊誘人購買 屬違法
2013年04月25日 星期四
《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主要針對樓盤賣方,但其中有關廣告、虛假陳述及誤導的範疇,被監管的人士不限於賣方,還包括代理及傳媒等中介及傳播媒介,只要所發放的資訊不屬實,並誘使他人購買入市,即屬違法。
包括發展商代理傳媒等
下周一生效的《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在樓書、價單、銷售安排及披露成交紀錄冊等範疇,規管對象只是針對樓盤賣方。
根據定義,賣方包括樓盤樓盤擁有人及發展商,其中發展商是指負責統籌及監管樓盤設計、規劃、建造、裝置、完成及/或銷售的人,而非個別參與發展的專業人士,例如設計師、建築師、測量師、律師及承建商等。
根據《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若果樓盤擁有人及發展商高級人員,即是公司董事、經理及秘書等,涉及協助、教唆、慫使、促致或誘使下觸犯法例,或同意或縱容下觸犯法例,或罔顧實情或罔顧後果而觸犯法例,亦需要負上法律責任。
不過,法例設有免責辯護條文,只要被控告的樓盤擁有人及發展商高級人員,能夠證明自己已經採取所有合理的預防措施,並且亦已作出所有應有的努力,以避免觸犯法例,即可以作為免責辯護。
規管廣告誤導虛假陳述
除了樓書、價單、銷售安排及披露成交紀錄冊等監管之外,《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亦有就廣告、虛假陳述及誤導的範疇作出規管,而且監管對不限於樓盤擁有人及發展商高級人員,而是泛指任何人士,包括代理及傳媒等中介及傳播媒介。
例如,若果代理及傳媒在知情下,以蓄意漏報重要資訊、不具名方式發布虛假的樓盤銷情等,便有機會觸犯法例,除非有關報道經由複製、轉述或直播,才可作為免責辯護。
房委會違規 高層負刑責
另一方面,獲得豁免於大部分法例條文的房委會,亦須遵守有關廣告的規定,一旦旗下樓盤觸犯失實陳述或傳布虛假或具誤導性資料,其高級人員,即房委會董事、秘書或經理等,亦有機會要負上刑事責任。(系列之九)
撰文: 古廣榮
25 April 2013
經濟日報 

低於300萬上車盤 市區重現 業主終肯減價 得寶放盤多年初3倍


低於300萬上車盤 市區重現
業主終肯減價 得寶放盤多年初3倍
2013年04月25日 星期四
二手市場經過兩個月淡靜期後,近日小業主終按捺不住肯減價放盤,令幾近絕迹的300萬元以下市區上車盤重現,大型屋苑以牛頭角得寶花園盤源較多,較年初旺市時急增3倍,而隨着樓市逆轉,料市區上車盤續增加。
牛頭角上車樂園得寶花園,於旺市時只得兩、三個質素較差300萬元以下放盤單位,但近日300萬元以下放盤單位已增至約16間,較旺市時急增約3倍。區內代理表示,由於得寶花園收租客持貨多,個別積極減磅下,近日叫價調低5至10%,新放盤叫價「2字頭」盤源增加。
出招前屋苑平價盤,主要集中於低層、連租約望樓景單位。而目前「2字頭」盤源中層亦有選擇,如得寶花園G座中層04室,實用面積253平方呎(建築面積343平方呎),擁開揚景,屬中等質素,目前以280萬元放盤。另有交吉戶如B座中層08室,向東南望泳池景,亦正以285萬元放盤。
淘大幾乎跌穿300萬元
另同區實用呎價曾突破萬元、兩房單位造價曾逾400萬元的淘大花園,單位造價亦幾乎跌穿300萬元水位。市場指出O座中層單位,凶宅同層戶以305萬元放盤,料議價空間增加下,單位有機會低於300萬元沽出。
至於港島區「2字頭」,主要集中於香港仔及北角等單幢物業。以北角區為例,出招後約有15個「2字頭」盤源,較以往10個以內升約5成,如叫價再跌1成,料盤量可增至約20個。
「貴價」居屋 造價回落
隨着樓市轉勢,個別市區「貴價」居屋,造價亦從高位回落,惟盤源不多,落幅不算大。如鑽石山龍蟠苑重現「2字頭」放盤,世紀21林偉雄指,現低於300萬元放盤僅兩伙,包括A座低層1室,實用353平方呎,1房,叫價280萬元。
另樓齡較舊的天馬苑兩房戶,實用338平方呎,月前造價曾達310萬元,現有1伙A座低層4室,以250萬元放售。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個別細價屋苑的投資者比例較高,落價速度會相應較快,另個別質素較遜的單位,亦會在弱市時率先減價求售,從而引伸低價成交或放盤。
本月暫756買賣 佔整體4成
在政府連番出招,令換樓鏈斷裂下,300萬元以下上車盤成為市場主導。香港置業統計數據顯示,本月至今(截至23日)暫錄1,860宗二手註冊,當中300萬元或以下中小型物業註冊暫錄756宗,佔整體二手註冊比率為40.6%,較上月的35.4%,按月回升5.2個百分點之外,並創本年新高。(系列二)
撰文: 文倩婷、李彤
系列名: 樓市轉勢系列

經濟日報 

25 April 2013 

公司轉讓增 地監局指風險高 去信提醒業界 須諮詢法律意見



公司轉讓增 地監局指風險高
去信提醒業界 須諮詢法律意見
2013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雙倍印花稅實施後,不少投資者透過公司股權轉讓形式交易以避稅。近日地產代理監管局向測量師行等代理發通告,提醒代理在沒有法律意見下安排股權轉讓為不適當,極具風險。業內人士分析,買賣公司涉及成本不輕及過程繁複,故只會出現在大額買賣上。
過程繁複 可能存有債務
據業界透露,近日外資測量師行及代理行等,均收到由地監局發出的電郵通告,內容提及有關安排客戶以轉讓股權形式買賣物業。地監局留意樓市措施後,有持牌人安排客戶以買賣公司形式進行物業交易,故提醒各持牌人,在沒有法律意見下安排股權轉讓是不適當,並有高度風險,涉及買家可能在股份轉讓同時,接管該有限公司債務及責任。
地監局接受本報查詢時,指出過往已有向代理發出有關以轉讓股權形式買賣物業的執業通告,近來只是再向代理提醒有關指引。
有測量師行代理指出,不時會為客透過買賣公司作物業轉手,但指出只有少數成交才會以此安排,因為買賣公司前,買賣雙方需要得悉對方身份,多涉及較知名及有地位人士,才有信心進行交易。此外,買賣公司需要多位律師及會計師,以核實公司所有數目,涉及專業費用成本不輕,過程繁複,中下價物業成交也不會以此方法,僅出現在大碼豪宅及工商買賣上。
孖沙街轉讓 省8.5%釐印費
事實上,出招後工商大額買賣大跌,僅餘的買賣中,不乏以公司轉讓股份。如月初中國星(00326)以7,633萬元,購入上環孖沙街舖位,便是以買賣公司形式交易,可省卻8.5%釐印費。另外銅鑼灣霎東街sharp多層單位摸貨,同樣以此形式作交易。
撰文: 梁建國

馬時亨3500萬購浪琴園 買殼避DSD



馬時亨3500萬購浪琴園 買殼避DSD
2013年04月24日 星期三
【本報訊】喜愛投資物業的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或有關人士,早前以「買殼」形式購大潭浪琴園物業,作價逾3,500萬元,成功避免繳交近300萬元雙倍印花稅(DSD)。
節省825萬稅項
成交單位為浪琴園3座高層B室,實用面積1,674平方呎(建築2,054平方呎),由恒圖投資有限公司持有。消息稱,單位在上月底至本月初期間以公司股權轉讓形式易手,售逾3,500萬元,實用呎價近2.1萬元(建築呎價1.7萬元)。
據該公司註冊資料顯示,原本的葉姓董事已在本月15日辭任;同日接替的新董事為馬時亨、馬王培琪。
據知,馬氏向來喜投資物業,是次入市成功避開原本接近300萬元的DSD,同時可免卻15%(即525萬元)的買家印花稅(BSD)便可透過公司名義持有單位。
據知,馬時亨並非首次以公司轉讓形式進行買賣,去年10月初就以同樣手法,將中半山澄碧閣物業轉售予莊士集團的高層。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星展集團高層伍維洪等人購同區紅山半島棕櫚徑一幢雙號屋,作價6,900萬元,實用面積2,583平方呎(建築2,588平方呎),實用呎價2.67萬元(建築呎價2.66萬元)。
大坑慧景園1座中高層A室,實用面積1,193平方呎(建築1,533平方呎),連車位售2,560萬元,實用呎價2.14萬元(建築呎價1.67萬元)。
經濟日報 

23 April 2013 

防跌市重演 還看政府應變



防跌市重演 還看政府應變
2013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過往多次樓市轉勢,包括97年金融風暴及08年金融海嘯,均由外圍經濟波動引發,但是次樓市轉勢,則主要由政府政策所致,令樓市基調改變,抑壓換樓及上車需求,主要由本地用家需求主導。
有別於由外圍引發轉勢
由於本港屬於外向型的經濟體,並以金融、貿易為主,故此過往樓市的表現很受外圍經濟及金融市變動影響,在過去20年兩次最明顯轉勢,分別在97年及08年出現,均是從亞洲金融風暴及環球金融海嘯引發。
現時歐美及中國經濟環境均未見急速惡化,從經濟增長、失業率等數據可見本港經濟基本面實際變化不大,反而近年影響樓市走勢的最大因素,則在於政府政策變化,「政策市」主導後市走勢。
頻打壓「只升不跌預期」
由於近年市場開始形成「樓價只升不跌的預期」,而這種心理預期正是近期支持樓價上升的主要因素,為遏止這種心理預期持續發揮作用,政府不斷地出手打壓,一招未能遏止升勢,就即時再加推辣招,先後推出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及雙倍印花稅(DSD)等措施,其中後兩招更是在不足半年內連環推出。
從政府出招的步伐,市場心理預期開始出現改變,逐步形成一種當樓價持續上升隨即會惹來政府打壓的心理預期,並感受到政府「辣度」會一步步提升,最終必定壓低其他利好樓價的因素,導致樓市進入長期調整。
需求萎縮削市場承接力
這種心理相信未來一段時間仍然會主導樓市走勢,令投資者以至用家亦不敢於短期時間內入市,令樓市需求大幅萎縮,削弱市場承接力,令樓價逐步出現明顯調整。當加息周期日漸步近,加上一手樓供應量增加,樓價下跌速度將會進一步加快。
屆時政府能否適時,因應樓市變化而作出政策調整,放寬過往一直不利於樓市的措施,將會考起一眾官員。
撰文: 余敏欽

樓市亮5紅燈 18年來首次



樓市亮5紅燈 18年來首次
將踏入調整周期 年內恐跌價1成
2013年04月24日 星期三
樓市經歷連續10年牛市,但近期5大樓市訊號均呈不利現象,包括:(1)樓價指數、(2)住宅註冊量、(3)供樓負擔比率、(4)租金回報率及(5)新盤餘貨量,5訊號同時轉勢屬於近18年以來首次,顯示樓價將進入調整周期,料今年住宅樓價跌幅達1成。
市場較廣泛採用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上周五報120.12點,連續4周跌幅達2.86%,跌幅之急屬於08年金融海嘯後首見。而過往樓價出現單月急跌的情況不多,若果翻查過往18年資料,有23個月份樓價跌幅達3%或上,其中有15個月份樓價在1年內持續下跌,而且大部分按年跌幅超過1成,因此估計今年有機會重演樓價跌1成的情況。
其次,住宅成交註冊量亦是觀察樓市走勢的重要數據,反映市場承接力,當持續一段時間處於承接力不足的情況下,樓價會自然作出調整,例如亞洲金融風暴後的97年12月至98年2月,註冊量維持在3,700宗至6,000宗的低水平,而在98年全年樓價跌幅更逾3成。
供樓負擔率達51% 超警戒綫
觀乎今年首3個月,受到政府連番出招影響,住宅成交註冊量已經兩度低於5,000宗,其中去年12月錄得3,004宗,更創18年按月新低,若果未來兩個月成交量均維持在5,000宗界綫下,樓市將要較大的調整才能夠令市場重獲承接。
過去10年,樓市進入反覆向上的升市,其中一個主因正是低息環境帶動,供樓負擔比率跌至極低水平,如自01年起12年來,供樓負擔比例均處於50%的警戒綫以下,情況直到去年初開始扭轉並逼近警戒綫,甚至在過去兩個月已越過警戒綫達到51.5%。
由於現時供樓負擔比率,仍然是以實際息率2.3厘計算,市場預計未來1至2年息口已經會開始回升,一旦加息3厘至5.3厘,負擔比率將逼近7成,相當於98年水平,而當時樓價需要調整逾兩成,才能夠得以企穩。
租金回報率 跌至2.9%低位
租金回報率亦是觀察樓市走向的重要指標,近期住宅物業租金回報率跌至2.9%的歷史低位,樓價升勢缺乏實際租金支持,呈現危險訊號;若然將回報率減同期按揭利率,所推算出「淨回報率」更已跌至不足1厘,根據歷史走勢,在加息潮到臨後,淨回報率跌至負值,樓市將進入調整周期。
此外新盤去貨能力大減,一手累積餘貨數目開始增加,上月餘貨量達3,236伙,屬連續3個月上升,亦是12年1月以來新高,由於今年落成量大增,預計年內推盤及餘貨數量亦會上升,屆時發展商亦促銷,甚至有機會以低於二手價推盤,影響整體樓價下跌。(系列一)
撰文: 余敏欽
23 April 2013

經濟日報 

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細節未釐清 發展商「明哲保身」



細節未釐清 發展商「明哲保身」
2013年04月23日 星期二
《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下稱新例)將於下周一(29日)正式生效,發展商僅餘最後的「黃金周」促銷新盤餘貨,惟發展商就新例仍有不少細節未清晰,故面對刑事及監禁的懲罰下,寧願「明哲保身」,令新盤出現銷售真空期。
涉及刑事 「寧願遲些賣」
「新例尚未釐清,點敢賣樓?」一家大型發展商高層說。根據新例,若果發展商(任何人士)牽涉發放失實陳述、虛假及誤導資訊的人士,包括協助、教唆或同意,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500萬元及監禁7年。
正因為新例涉及刑事及監禁的懲罰,發展商均戰戰兢兢,絕不會掉以輕心,同時,定必要釐清新例,並確保符合所有條例,方可推出一手項目,否則「寧願遲些賣」。
當新例「死綫」愈臨近,發展商在更新樓盤過程中,才愈發現一些推售細節的問題,例如住宅項目內的商業部分,如何在售樓書內演繹?物業之平面圖要多詳細,是否有需要列出各層會所之用途?甚至「銷售地點」可否在「coffee shop」等(見表),一連串的問題仍有待釐清。
銷監局未回覆 進度受阻
然而,發展商多番就一些推行的細節,要求政府當局釐清,仍未能獲得答案,就如地產建設商會上周與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監管局會晤後,向局方提出一些落實推行的細節問題,並提出折衷方法,如簡化賣方的附屬公司高級職員等的買樓申報程序。
惟現距新例生效只有一周,仍未獲有關當局回覆,令發展商無所適從,因而拖慢發展商過渡銷售新盤。
有關當局實應正視發展商的疑慮,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向發展商解答一些銷售的細節,以免令一手樓銷售真空期延長,最終出現樓宇供應滯後,甚至一手樓短暫供應失調,與政府藉增加供應相違背的情況。
撰文: 馮玉萍

新例前7天 僅兩盤公布樓書 一手現真空期 6千餘貨下周一停售


新例前7天 僅兩盤公布樓書
一手現真空期 6千餘貨下周一停售
2013年04月23日 星期二
《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下稱新例)尚有一周便正式生效,暫僅有兩個新盤可順利過渡新例,市場上仍有逾80個一手餘貨盤未有提供新樓書,預計將有約6,000伙在新例首天(29日)停售,出現新盤真空期。
新例下周一全面正式生效,發展商如要在29日當天如常賣樓,最遲昨天要上載樓書到樓盤網頁,並在售樓處擺放樓書印本讓公眾取閱;然後於今日將樓書交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監管局(下稱銷監局)。
逸峯Dunbar Place 350伙可售
銷監局發言人接受查詢時表示,截至昨日下午5時半為止,局方僅收到來自兩個新盤的新版本樓書。據了解,該兩個樓盤就是香港小輪(00050)旗下粉嶺逸峯,以及太古地產(01972)的何文田全新樓盤Dunbar Place,而至昨天為止,兩盤合共可供出售的單位僅約350伙。
可售單位已餘不足300伙的逸峯,消息稱,周日當晚上載新的電子版樓書後,售樓處即場僅得不足20本樓書印本分發予各代理行,但昨日已有大量印本樓書運抵現場,足可應付外界需求。
恒地(00012)營業部總經理林達民指,樓書印本的安排順利,而逸峯的新版價單將最遲在本周五公布,務求令項目可在下周一新例實施當天即時過渡,繼續發售。據悉,該盤的售樓處營業時間暫維持在早上10時開放,晚上8時關門。市場稱,逸峯昨日售出最少2伙;系內長沙灣曉尚昨天則賣出2伙。
此外,太古地產的Dunbar Place繼周日晚趕及上載電子版樓書後,發展商並未公布具體的開售時間表,但據區內代理透露,樓盤設在鰂魚涌太古城中心的示範單位及售樓處,最快可在今天正式對外開放。也因為發展商未公布樓盤推售日期,有可能毋須趕在昨日於售樓處範圍內準備樓書的印刷本。
趕推餘貨 樂天峯特色戶獲洽
據代理指,目前正在發售又未沽清的餘貨盤有逾80個,單位總數估計約6,000伙;當中為市場熱推或餘貨較多的項目,最少有30多個,涉逾5,500伙。
另一方面,市場上繼續有大銀碼的一手餘貨趕在新例前售清,合和(00054)跑馬地樂天峯一個頂層特色戶,實用面積2,507平方呎(建築面積3,234平方呎),意向建築呎價近4萬元,折算意向價約1.29億元,消息指,單位已獲洽至最後階段,料周內可落實成交。
撰文: 呂勁康

2013年4月17日 星期三

地監局:銷售資料須列來源



地監局:銷售資料須列來源
2013年04月18日 星期四
為配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下稱:新例)本月底實施,地產代理監管局(下稱:地監局)推出執業通告,規定代理為買家提供銷售資料,均要列明資料來源,代理違規或會受到雙重處罰。而四大代理均就新例作出部署。
地產代理監管局因應新例,向代理發出一份新執業通告,提供代理在新例下推銷一手住宅須注意事項,並於新例生效(本月29日)當天同步實施。通告規定代理為買家提供的成交資料及樓盤資料,均要有清晰資料來源作根據,例如告知準買家某單位銷售情況時,須先從成交紀錄冊核實,亦規定代理在未有價單前不能收票或預留等。
同時,代理行要作出多方配合,例如須在開售前為員工準備樓盤簡介會,保存紀錄以確保每個參與銷售的代理亦曾參與;開售時則須委任一名員工在售樓處監督銷售情況,並向地監局提供人員聯絡資料。
地監局行政總裁伍華強指出,該局會巡查一手樓銷售地點及代理廣告,如發現代理未能遵守,或遭受監管局紀律處分,最嚴重會撤銷牌照,若果當中涉及失實陳述,或受新例處分,故出現雙重處罰的情況。
4大代理 部署迎新例
4大地產代理行亦就新例作出部署,美聯(01200)住宅部行政總裁陳坤興認為,新例生效初期,當局應密切檢討運作。而中原住宅部亞太區董事總經理陳永傑稱,公司舉行跨部門會議,下達連串指令,包括將舊有新盤資料「下架」等。


利嘉閣行總裁廖偉強指,會觀察各分行的業績約兩個月,表現差劣的分行將不續租。港置方面,高級執行董事伍創業指,前綫分行已提早在本月15日起將舊式資料「下架」,另即將為員工舉辦新例培訓。
撰文: 余敏欽、呂勁康

18 April 2013
經濟日報 

地建會倡新例簡化附屬公司董事申報

地建會倡新例簡化附屬公司董事申報
房產

《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的主要內容將在本月29日正式生效,最受影響的發展商一直關注條例和相關指引的內容,並多番與運輸及房屋局討論。地產建設商會昨天與政府進行條例生效前最後一次會議,並建議簡化附屬公司董事的申報程序。
發展商代表逾40人與會
昨天的會議歷時超過4小時,出席的地建會會員共約40多人,以執委會主席梁志堅為首,其餘包括恒地(012)、新地(016)、會德豐(020)、信置(083)、嘉華國際(173)、麗新發展(488)、嘉里建設(683)、太古地產(1972)、南豐發展、華懋和香港置地等,多家發展商更派出多個部門的代表。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監管局專員馮建業則與多位局方的代表出席。
梁志堅在會後指出,法例由於已經獲通過,將沒有修訂的餘地,是次會議主要是就指引和作業備考的內容與官方交換意見,尚有8至10項建議政府須再作考慮,預料在未來數天會有答覆。他表示,仍待官方回覆的部分主要涉及樓書和廣告等,其中業界對樓書的要求已接近清晰。梁志堅強調,有關資料只涉及指引等,希望找一些方法可以較簡單處理。
新例要求發展商需要披露董事等及親屬購入旗下物業的資料,連附屬公司高層也需要披露相關資料,地建會建議簡化做法。梁志堅指出,部分會員旗下公司逾1000家,要全部詢問後才出售單位有實際困難,故提出折中方法。
地建會建議,發展商應在網頁刊登告示,要求旗下的附屬公司高層或親屬,若有興趣購買母公司或同系的一手物業,應通知母公司;新盤銷售時,賣方也將詢問買家,若買家屬附屬公司高層或有關人士,發展商將作披露。
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監管局發言人表示,昨天會議主要就指引、作業備考和常見問答等與商會開會,加深業界對條例的認識和理解。發言人指出,截至昨天,暫未接獲由賣方按新例提交的價單、樓書和相關文件,局方預計,賣方會在稍後方向該局提交有關文件。
冀盡早收回辣招
樓市近期轉趨淡靜,二手市場更時有減價個案。梁志堅相信,政府短期內不會收回已推出的多項「辣招」,地建會也將在未來二至三個月觀察市況,但期望若政府認為辣招目的已達到,應開始進行檢討,盡早收回辣招。


18 April 2013

信報

地監局發執業指引29日實行

地監局發執業指引29日實行
房產

因應一手住宅銷售條例月底實施,地產代理監管局昨天發出最新執業通告,並在本月29日正式推行時,不設緩衝期。業界人士普遍表示歡迎,但建議設立半年緩衝期,讓業界適應。
是次地監局推出新一份執業通告外,同時連同執行指引清單及「問與答」,一併上載局方網站。新一份執業通告包括資料發放及銷售安排兩部分,要求地產代理在銷售一手住宅時只能提供單位的實用面積,也要提醒買家留意售樓書列明的實際面積等;此外,地產代理在新盤公布價單或物業開售前,不可接受預留。指引並指明,代理在刊登任何廣告前,須獲發展商書面同意並確認資料,廣告中也不可對樓盤周邊環境有任何誤導陳述。
地監局表示,代理若未能遵守指引,或將受到紀律處分,最嚴重可能被撤銷牌照。
代理冀設半年緩衝期
地監局行政總裁伍華強指出,執業通告在本月29日生效,不設緩衝期,局方已向業界提供執行指引清單和舉辦工作坊。
該局執業及考試委員會主席梁永祥表示,代理若從其他途徑得到較新資料,也要向買家提供資料來源,不可提供未經核實的資料。
多家代理行歡迎新指引,香港置業高級執行董事伍創業認為,局方不宜即時強硬實施新指引,呼籲設立半年緩衝期,讓業界適應。
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指出,隨着新例實施,營運成本將上升,主要是法律部門及後勤人員的數目需要增加,同時亦要增加資源培訓現有員工,確保在銷售新盤時符合法例要求。



信報

18 April 2013

昇柏山首批折讓逾3%推 恒地兩盤變相減價

昇柏山首批折讓逾3%推 恒地兩盤變相減價
房產

有機會成為《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實施後首個推售新盤的荃灣昇柏山,發展商長實(001)昨天公布最新部署,雖對意向價三緘其口,但表明首批單位作價將有最少3%至4%的折讓;此外,市場人士指出,恒地(012)深水埗曉尚及九龍城曉薈,昨天以補貼傢俬優惠方式,每方呎回贈500至1000元,並加送基本印花稅,變相減價逾10%推售貨尾。
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表示,昇柏山最快月內可獲發售樓紙,視乎新例下批出售樓紙是否有附加條件,預料有機會5月下旬推售,極有可能為新例下首個一手盤;配合新例,發展商不透露意向價,但按集團一貫做法,首批較二手市場有3%至4%的折讓。
趙國雄坦言,不希望新例後第一個新盤便觸犯法例,對於新例仍有灰色地帶,他表示沒有人能100%清晰,早前研討會上亦沒有清晰答案,但條例有其合理性,集團亦有法律顧問,最重要增加透明度,幫助市民了解樓盤,不擔心觸犯法例。
發展商表示,昇柏山將較二手市場有最少3%至4%的折讓,長實高級營業經理封海倫表示,目前荃灣兩房戶建築呎價約9000元(實用1.2萬元)。
新盤續趕在新例前推售,市場消息指出,恒地昨天急召代理公布曉尚最新計劃,除原有的優惠不變外,按每伙建築面積計算,每方呎提供1000元的傢俬優惠,以回贈形式給予買家,同時亦送基本印花稅,介乎3%至3.25%,即變相減價11%至12%,以17樓D為例,建築面積597方呎(實呎429),定價688.4萬元,買家可回贈59.7萬元。至於九龍城曉薈,每方呎回贈金額為500元。
另一方面,凱成置業跑馬地壹鑾計劃在6月至7月開售,發展商代表兼項目經理鄺德權表示,壹鑾將參考新盤及同區二手價,預料建築呎價介乎2.3萬至2.5萬元,入場費將逾1000萬元,兩個頂層複式戶以洽購形式發售,估計項目可套現15億至17億元,高層單位有機會保留收租,示範單位最快下月開放予VIP參觀;一手新例下,推廣費料增加三分之一。
新例疑慮未清,立法會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議員謝偉銓擔心,負責監管的人士並不明瞭售樓的運作,法例也傾向寫得過於詳細,令條款中有很多不實際的要求,市場訊息變得混亂,反而影響消費者;一些早年落成的項目,負責的則師或已離職,接手同事隨時因而負法律責任,物色其他人接手或有難度。
仲量聯行香港董事總經理曾煥平表示,新例相信對發展商推盤影響不大,惟在推銷盤時受較多掣肘,對於升值潛力及周邊環境亦要小心敍述。


信報

17 April 2013

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交投低迷 5屋苑周末零成交 細價樓受捧 嘉湖15宗易手

交投低迷 5屋苑周末零成交
細價樓受捧 嘉湖15宗易手

房產

樓市膠着情況未有改善,買賣雙方僵持,令交投仍在低位徘徊,代理物業報告指出,過去2天十大屋苑稍見好轉,共錄得20宗成交,按周大幅上升67%,細價樓屋苑天水圍嘉湖山莊表現可說一枝獨秀,共錄得15宗成交,為屋苑8個月來成交最多的一個周末,但十大屋苑仍有5個屋苑包括太古城「捧蛋」。有業界人士表示,由於市場並無利好或利淡消息,只能吸引上車客入市。
中原物業報告指出,十大屋苑以嘉湖山莊表現最為突出,共錄得15宗成交,為屋苑今年來首個周末突破10宗買賣,亦創過去8個月來的新高,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本月市場上無利好利淡消息,業主減價只能吸引上車客入市,故上周末成交只集中於新界區入場銀碼較低的細價物業,買家入市態度審慎,交投氣氛持續低迷。
天水圍嘉湖山莊過去2天成交量達雙位數,為今年來首次,祥益高級分行經理蕭嘉偉表示,屋苑交投增加,但當中不乏減價個案,其中樂湖居7座中層G室,實用面積548方呎,4月份2次減價,由原來315萬減至310萬元,最終議價至308萬成交,減幅2.2%,實用呎價5620元;另外翠湖居5座天台戶則連SSD成交,該單位實用面積為449方呎,另附連312呎天台,還價後最終由282萬減至273.8萬成交,實用呎價6098元。
維景撻訂成功再售
其他屋苑只有鴨脷洲海怡半島、美孚新邨、麗港城及新都城錄得零星成交,太古城、康怡花園及黃埔花園等共5個屋苑仍錄「零」成交,中原地產康怡及鰂魚涌區副區域營業經理楊文傑表示,過去周末康怡花園雖然睇樓人流大增;不過,因買家過於積極還價,縱然有入市意欲,亦因開價未符合業主預期,令雙方僵持,窒礙成交步伐,以致屋苑未錄成交。
此外,美聯高級區域經理馬立成指出,將軍澳維景灣畔13座低層A室,建築面積905方呎,實用面積666方呎,以650萬元成交,該單位於上月初曾以657萬元售出,後買家撻訂賠訂約80萬元,原業主於3月中重新以叫價700萬元放盤,最後減兩口價以650萬元成交,低市價2%至3%。
另一方面,住宅投資者近日亦稍有動作。市場指出,鰂魚涌華蘭花園芝蘭閣中層A室,以460萬元成交,較原業主本來叫價490萬元減30萬。據悉,原業主早年購入華蘭花園逾10個單位,自去年初陸續放盤,至今已售出4個,當中除2伙暫保留收租外,餘下7個單位亦於市場連約放盤,叫價介乎455萬元至490萬元不等。
祥益地產營業經理袁思賢則指出,屯門市廣場1座中層G室,日前獲一名區內業主客以254萬元購入作收租之用,是次成交價低巿場10%,並需要繳付雙倍釐印費。
 

信報

15 April 2013

二手交投淡 細行難生存 兩成代理行料短期倒閉

二手交投淡 細行難生存
兩成代理行料短期倒閉

房產

政府連環推出辣招控樓市,地產代理行依賴生存的二手交投急降,隆冬難過,近期大型代理行不斷傳出裁員關舖等消息。事實上,大行尚可藉銷售新盤支撐,相比之下,小型代理行面對的環境更困難。
地產代理聯會發言人郭德亮指出,政府出招至今已有3%至5%代理行結業,情況若未改善,估計未來3個月,代理行業將有20%公司倒閉,並已要求地產代理監管局就政府連番出招對行業的影響作出評估。
連番的辣招對地產及相關行業帶來極大影響,郭德亮對本報表示,市場已有小型代理行縮分行減人手,部分甚至已結業。他指出,已向地產代理監管局要求,希望局方就政府連番出招對行業的影響作出評估。
地舖業務轉「上樓」
據了解,代理行主要集中縮減舊區地舖的分行,當中一家位於旺角、專營唐樓套房租務的小型代理行,近月已結束地舖業務。記者致電查詢時,職員指,公司已把業務轉到辦公室,坦言盤源已較設地舖時大幅減少。
此外,另一家位於觀塘區、原租用主要街道大單邊地舖的代理行,近月亦搬至鄰近橫街地舖繼續營運。
北角區是少數仍以中小型地產代理為主的地區,香港地產代理商總會主席朱建蘭旗下的寶豐物業,該公司由原來11間分行,縮減至現時6間,減幅達45%。雖然當中不少是自置舖位,減少了租金所帶來的壓力,但朱建蘭稱,由於近月公司業務大減,不少分行錄得極低成交量,感到無法維持,在極為無奈的情況下,惟有結束部分分行業務,將地舖轉為收租用途,以維持其他業務。
十名代理爭一交易
市場消息指出,北角區有中小型代理行在二手交投低迷下,把部分員工轉為無底薪制,部分代理因此自然流失。北角區也有另一家細行直接縮減代理人手,以繼續營運。
郭德亮補充,目前成交量低迷,早前有同業指出,現時情況與2003年沙士爆發期間相約,以代理人數約3.7萬名計,即平均每月每10名代理爭一宗交易,自政府推出額外印花稅(SSD)後,二手交投已告收窄,對細型代理行影響巨大。
相比之下,大型代理行住宅部代理尚可轉攻一手盤,小型代理行則惟有兼營工商舖業務。近月政府對工商舖推出雙倍印花稅(DSD),本港整體物業買賣交投再下跌。
郭德亮稱,政府出招至今已有3%至5%代理行結業,估計代理業未來3個月將有20%公司倒閉。


信報

15 April 2013

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政府消息 半年內不撤「辣招」


政府消息 半年內不撤「辣招」
2013年04月12日 星期五
樓市交投淡靜,二手樓價紛現「劈價」,市場觀望政府何時收回針對高樓價辣招。接近政府消息人士指出,市場供應仍偏低,政府未有「收招」打算,半年內也不可能調整。之後倘若「縮招」,額外印花稅(SSD)及雙倍印花稅(DSD)或應最先考慮。
消息人士指,了解市場有人期望政府在樓市回落時放寬辣招,但因房屋仍求過於供,加上低息環境,未聞政府檢討辣招措施,要待供應充足,樓市相對穩定時才可考慮,相信未來半年都不是時候。
若「收招」 先檢討SSD及DSD
倘若真的考慮「收招」,估計政府會先考慮撤回或放寬針對港人買家的SSD及DSD,以釋放本地購買力;而限制境外購買力的買家印花稅(BSD),相信仍會持續一段時間。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昨日舉行會議,有議員關注近日樓市降溫,問政府會否採取「活化」措施。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回應稱,業主減價賣樓是個別情況,政府觀察需時,除非樓市出現重大變化,否則暫不改變調控樓市政策。
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委員蔡涯棉稱,3月樓市成交大減、二手樓價跌了4至5%,辣招初見成效,但不認為政府應於此時收招:「二手樓價下調後,相信成交會回升,這是政府渴望的降溫效果。」他說,現時供應仍少,不相信辣招會推倒樓市。
另一委員劉炳章認為,辣招是過渡性及迫不得已的臨時措施,但現時樓價仍高,樓市未去到政府要馬上調整措施的地步:「之前樓價一年升了逾兩成,還未計累積升幅,現在雖回落了一成多,但價仍然高,政府不應這麼快收招!」
另一委員蘇偉文表示,別期望政府短時間內作急速改變,SSD乃為不鼓勵短綫炒賣而設,收回意味鼓勵投資入市,必須小心處理。
房協:綠悠兩周內可售罄
此外,房協綠悠雅苑昨日第4天揀樓,280個中籤名額中只有123人到場,成功售出105個單位,購買率37.5%,較前天47%為低。房協發言人表示滿意去貨情況,購買率與過往夾屋相若甚至更理想,預計綠悠雅苑988個單位可在兩星期內售罄。
撰文: 辛佩蘭、譚敏聰

明年私樓落成逾1.5萬伙 八年新高

明年私樓落成逾1.5萬伙 八年新高
要聞

政府近年陸續增加房屋土地供應,效果逐漸顯現,差餉物業估價署預料,今年私宅落成量約1.3萬伙,按年增33.5%;其中新界區佔總量約83%;明年落成量將進一步增至逾1.5萬伙,創8年新高。業界指出,落成量仍未足夠,預料2016年可達2萬伙較合理水平,但政府出招打擊入市需求,或成後市隱憂。
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公布《香港物業報告2013》初步統計數字顯示,去年私宅落成量約10149伙,較原預測減少14.6%,較2011年則增7.4%;其中49%來自新界區。署方預計,今年落成量將增至13551伙,明年再增至15820伙,較去年的落成量增約55.9%。
新界今年佔83%
今年的「重災區」是西貢和元朗區,兩者合共將有約6789伙落成,佔今年的總量約50%,也帶動新界區的落成量佔全港約83%。明年新界區的比例將回落至56%;其中元朗和荃灣的落成量預計共約4300伙。
資料顯示,新地(016)近期積極推售的元朗爾巒,將於今年落成;至於新世界發展(017)正待批預售樓花同意書的元朗龍田村溱柏和大道村溱林,則屬明年落成的主要屋苑。實際上,由於新盤往往以樓花形式推出,今年和明年預測落成量中相當單位,可望提前推出或已售出。
業界:短期未足夠
住宅落成量陸續回升,主要受到政府近年推地轉趨積極,以及多個近年完成補地價的住宅項目陸續發展所帶動,業界人士認為,短期內落成量仍未足夠。
泛海(129)執行董事關堡林表示,今明兩年的私宅落成量只有1.3萬及不足1.6萬伙 ,以過往吸納量計,仍然不足夠。不過,他指出,政府推出買家印花稅(BSD)及雙倍印花稅(DSD)等,投資者入市意欲降低,買家心態也因為觀望政府會否繼續推出措施及樓價變化,入市步伐減慢,故實際需求減少,上述落成量能否滿足市場需求,仍有待觀察。
二手升勢料緩和
住宅需求下降,但新供應則密密增加,對整體住宅市場的樓價預料造成壓力。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周滿傑認為,私宅落成量回升勢頭已成,預測落成量的升幅顯著,可預期發展商未來兩年的新盤推售步伐將加快,發展商也會有促銷壓力,並間接令中長線的二手住宅樓價升勢因而緩和。
年內西貢區和元朗的預測落成量最多;其中西貢區住宅較密集的將軍澳區,近年多幅用地密密售出,中原地產助理區域營業經理徐志強表示,該區落成量多,預料令租盤陸續增加,對租金有較大壓力,但樓價的影響則有限。
經濟學者關焯照表示,未來新盤供應量較多的元朗區,二手市況將受壓,目前樓市轉弱,該區的回調幅度會比其他地區大;他預計,今年整體樓價將跌10%至15%;而元朗及將軍澳區回調幅度會再多3至5%;然而,即使供應增多,樓市仍會供不應求,而樓價回落,只會令部分人觀察,延遲購買單位。



信報

12 April 2013

豪宅空置新高 揭炒賣嚴重

豪宅空置新高 揭炒賣嚴重




2013年04月12日 星期五
去年全港逾9,000伙大單位空置,空置率高達一成,創歷年新高,揭示豪宅炒賣嚴重,內地豪客購入單位投資後,不租不住空置的情況趨嚴重,迫使政府亦要連番推出「辣招」打擊,導致豪宅樓價面臨下調壓力。
據差估署公布的《香港物業報告2013年》初步數字,去年整體空置單位維持在4.8萬伙水平,而空置率亦只有4.3%歷史低位,當中中小型單位空置情況降至3.9萬伙,空置率3.8%的低位,顯示整體市場需求仍然相對緊張,亦印證去年樓價急升26.5%,背後除了存在資金炒賣外,亦有實際供求失衡的問題。
空置逾11% 內地客不租不住
值得注意的是,據統計顯示,2012年實用面積1,076平方呎或以上的空置量達9,140伙,按年增加1,220伙,增幅更高達15%,以空置率計算更是達到10.7%,打破2009年紀錄,創歷年新高,情況與整體物業市場走勢明顯不同,當中豪宅炒風嚴重。
事實上,去年多個大型新盤入伙,如黃大仙現崇山、西九龍御金‧國峯等,都吸引大批投資者及內地客入市,當中部分內地炒家更是沒有入住也不放盤放租,形成大量單位空置的情況。
由於內地客在豪宅市場上的炒風嚴重,故此政府在去年底就針對此徵收買家印花稅(BSD),亦令豪宅市場受到較大衝擊,導致成交量大減。
隨着當局在年初再推「雙倍印花稅」,最高稅率達8.5%,對於豪宅市場可以說是受到進一步打擊,相信豪宅炒家要「脫身」出售單位遇到難度增加,而樓價下調的壓力加劇。
撰文: 余敏欽

豪宅空置新高 揭炒賣嚴重


豪宅空置新高 揭炒賣嚴重
2013年04月12日 星期五
去年全港逾9,000伙大單位空置,空置率高達一成,創歷年新高,揭示豪宅炒賣嚴重,內地豪客購入單位投資後,不租不住空置的情況趨嚴重,迫使政府亦要連番推出「辣招」打擊,導致豪宅樓價面臨下調壓力。
據差估署公布的《香港物業報告2013年》初步數字,去年整體空置單位維持在4.8萬伙水平,而空置率亦只有4.3%歷史低位,當中中小型單位空置情況降至3.9萬伙,空置率3.8%的低位,顯示整體市場需求仍然相對緊張,亦印證去年樓價急升26.5%,背後除了存在資金炒賣外,亦有實際供求失衡的問題。
空置逾11% 內地客不租不住
值得注意的是,據統計顯示,2012年實用面積1,076平方呎或以上的空置量達9,140伙,按年增加1,220伙,增幅更高達15%,以空置率計算更是達到10.7%,打破2009年紀錄,創歷年新高,情況與整體物業市場走勢明顯不同,當中豪宅炒風嚴重。
事實上,去年多個大型新盤入伙,如黃大仙現崇山、西九龍御金‧國峯等,都吸引大批投資者及內地客入市,當中部分內地炒家更是沒有入住也不放盤放租,形成大量單位空置的情況。
由於內地客在豪宅市場上的炒風嚴重,故此政府在去年底就針對此徵收買家印花稅(BSD),亦令豪宅市場受到較大衝擊,導致成交量大減。
隨着當局在年初再推「雙倍印花稅」,最高稅率達8.5%,對於豪宅市場可以說是受到進一步打擊,相信豪宅炒家要「脫身」出售單位遇到難度增加,而樓價下調的壓力加劇。
撰文: 余敏欽

豪宅空置率高見10.7﹪

豪宅空置率高見10.7﹪
要聞

私人住宅落成量呈升勢,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顯示,中小型住宅(實用面積1076方呎以下)去年落成量約7730伙,佔總量76%,今年將躍升至90.5%水平。
空置率方面,整體住宅和中小型單位的空置率保持低水平,但豪宅的空置率則由2011年的9.5%增至去年的10.7%,並屬2000年以來新高。
中小型單位空置率跌
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顯示,中小型住宅的落成量今明兩年將屬高水平,今年落成量預計約12270伙,明年則升至13750伙,佔總量分別約90.5%和86.9%;豪宅供應則徘徊在低水平,今年約1280伙;明年升約六成,至2070伙水平。
署方表示,去年的入住量為7550伙,較同年的落成量低,但空置率至去年年底仍只有4.3%,與2011年相若,並屬於過去5年中第三年處於此低水平。中小型住宅供應較多,空置率去年則為3.8%,較2011年微跌0.1個百分點;大單位的空置量則顯著增加15%,至去年的9140伙;空置率也升至10.7%,升破2009年10.5%的千禧年以來高位。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認為,中小型住宅和大單位的空置率走勢背馳,顯示中小型單位具實質住屋需求,大單位空置率高則與去年大單位落成量大增;其中不少買家購入作投資用途等影響。
對於中小型住宅落成量比例較高,城大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認為,豪宅供應量過往不算多,情況與以往相若。



12 April 2013

信報

2013年4月8日 星期一

買家審慎 新舊樓成交挫兩成 二手以減價單位為主


買家審慎 新舊樓成交挫兩成
二手以減價單位為主

辣招效應持續,加上疫症危機擴大,市場未見利好消息,令準買家入市態度更顯審慎。代理行數據顯示,過去兩天十大屋苑僅有12宗成交,按周再減少20%,成交單位均以減價成交為主;一手市場同樣慘淡,兩日成交連預留個案合共約33宗,按周跌23.3%。

中原地產表示,周末兩日十大屋苑共有12宗成交,較上周末15宗減少20%。本周有3個屋苑捧蛋收場,藍田麗港城更是五個周末零成交;鰂魚涌康怡花園本周已是最活躍的屋苑,兩日錄得3宗交投。美聯物業則表示,周末兩天15大屋苑錄10宗,按周跌41.2%。

太古城買賣雙方拉鋸

中原地產副區域營業經理趙鴻運表示,鰂魚涌太古城過去兩天睇樓氣氛一般,準買家還價幅度甚深,買賣雙方拉鋸,成交的單位以減價單位為主,如銀星閣中層D室,建築面積843(實用757)方呎,單位原叫價1250萬元,連減5口價以1098萬元成交,建築呎價13025元(實呎14505元)。

細價樓成交量也未見起色,美聯物業高級營業經理陳國良說,沙田中心唐寧大廈低層A室昨天以380萬元成交,單位在3月中開始以430萬元放盤,減幅11.6%,建築呎價7495(實呎9744)元;該行首席高級營業經理黃錦瀚表示,沙田第一城19座中層E室,最新以460萬元成交,較1月開價500萬元減約8%,屋苑兩天只有2宗成交,交投慘淡。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大角咀柏景灣10座中層單位以650萬元易手,建築呎價10078元(實呎13948元);區內代理透露,因屬事故單位成交價略低市價。

美聯集團(1200)執行董事兼集團住宅部行政總裁陳坤興認為,辣招威力持續;加上疫症陰霾影響,股市大幅下挫,樓市面對多項負面消息,雖然部分業主議價空間擴大,但買家入市態度仍然審慎。

yoo Residence加價2%

一手市場本周以單幢豪宅盤銅鑼灣yoo Residence主導,成交連預留個案共約9宗,項目昨天加推4伙,建築呎價24050元至25830元(實呎32925元至36021元),發展商稱,單位已提價1%至2%;昨天市場並流傳長沙灣一號.西九龍有準買家大手洽購7伙。此外,新地(016)聯席主席郭炳江及郭鄺肖卿昨天到集團旗下元朗爾巒的示範單位巡視。

信報 

8 April 2013

財爺:停按保非理想做法


財爺:停按保非理想做法

政府近月多番以需求管理措施調控樓市,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表示,目前已看到多輪需求管理措施的累積效果,強調按保計劃的目標和需求管理措施一致,並認為一刀切叫停按保計劃,並非理想做法。

曾俊華在網誌撰文指出,短期炒賣、外地和公司買家已大幅減少,認為多輪需求管理措施推出的效果逐漸可看到,新住宅供應也在大幅增加土地供應下已回升。

不過,他重申,外圍經濟環境仍十分波動;加上銀行按揭利率向上,準買家入市前須小心行事和量力而為。政府會密切監察本港樓市的發展,按揭證券公司也會以適當措施管理風險。

按揭保險計劃近月被部分人士批評在目前樓市下助長需求,與現有措施方向不同。曾俊華並不認同,表示計劃在不增加銀行風險的前提下減輕具足夠還款能力買家的首期,至今已逾10萬個家庭受惠,絕大部分屬首次置業者。

對於全面暫停按保計劃的建議,他指出,政府在防範風險進一步上升的同時減低部分買家的入市意欲,令計劃自住的本地買家可以優先購入單位,非一刀切地壓抑需求,故全面暫停按保也非最理想的措施。

信報 

8 April 2013 

2013年4月4日 星期四

新盤零星成交 假期沽14伙



新盤零星成交 假期沽14伙
2013年04月05日 星期五
【本報訊】樓市淡靜,新盤市場交投平穩,各區新盤紛錄零星成交,而昨日假期一手合共沽出約14伙。
據悉,恒地(00012)及新世界(00017)元朗尚悅昨售3伙,為昨售出最多單位新盤,單位分布1座、9座及12座。而新世界沙田溱岸8號昨有換樓客購1伙2座高層A室,售2,219萬元涉雙倍印花稅189萬元。
奧朗中層420萬售
至於信置(00083)旗下兩盤昨亦錄成交,其中與市建局合作的大角咀奧朗‧御峯獲一本地客購入1伙中層E室,單位定價420.2萬元,而系內The Avery則售1伙。
據悉,資本策略(00497)旗下尚家生活及德祥(00199)yoo Residence昨再售兩伙,分別為定價約1,187萬元的中高層D室1房及定價約1,657萬元的中層E室2房,兩伙實用呎價約3.4萬及3.1萬元(建築呎價約2.4萬及2.2萬元);項目昨再加推1伙28樓G室,定價約1,333萬元,實用呎價約3.8萬元(建築2.7萬元)。
耀爵臺高層獲預留
另市傳光萬投資九龍塘耀爵臺一高層獲預留,單位建築面積約1,605平方呎,建築呎價約1.9萬元,料涉逾3,000萬元;另邊廂,香港小輪(00050)粉嶺逸峯昨沽2伙,長實(00001)荔枝角一號‧西九龍沽1伙,而新地(00016)元朗RESIDENCE譽88則售出2伙。

內地客沽天璽蝕200萬


內地客沽天璽蝕200萬
2013年04月05日 星期五
九龍站天璽有內地客劈價620萬元出貨,單位造價2,730萬元,實用呎價3.17萬元,業主持貨剛逾2年,現帳面蝕50萬元,連同使費料損手約200萬元。
日鑽璽高層 實用呎價3.17萬
上述蝕讓單位為日鑽璽高層D室,實用面積859平方呎(建築1,237平方呎),消息稱,去年5月起以3,350萬元放售,近日業主減價620萬元沽出,作價2,730萬元,大幅減18%,實用呎價3.17萬元(建築呎價2.2萬元)。
賣方為一名金姓的內地客,2011年3月斥2,780萬元入市。
貝沙灣複式售 勁賺半億
另一方面,薄扶林貝沙灣傳出大額成交,貝沙灣4期8座複式A室,實用面積3,739平方呎(建築面積4,805平方呎),消息稱,以1.15億元售,實用呎價3.07萬元(建築呎價2.39萬元)。賣方在09年斥6,036萬元入市,現帳面賺約逾5,460萬元。
另香港置業陳紹眉表示,有內地客購入紅磡半島豪庭2座高層F室,實用面積718平方呎,單位成交價935萬元,涉及BSD及DSD稅共約210萬元。
中原高級分區聯席董事余社朝指,九龍塘又一村桃苑中層C室,實用面積約499平方呎,以月租1.75萬元租出,實用呎租逾35元。

地皮頻流標 2萬供應未達標 上年度批出土地 僅可建約1.6萬伙



地皮頻流標 2萬供應未達標
上年度批出土地 僅可建約1.6萬伙
2013年04月05日 星期五
上年度受港鐵(00066)多個項目流標拖累,令政府每年供應2萬伙目標終告流產。上年度政府批出土地僅可建約1.64萬伙,較目標少近兩成。業界認為,盡管供應不達標,但觀望氣氛不會因而改變,樓市僵局仍會持續。
上年度(2012至2013年度)剛結束,年度內已展開招標程序的住宅用地,只剩餘將軍澳第65區及屯門虎地兩幅用地還未批出,但估計最多只有約670伙供應。即使上述兩幅地皮順利批出,政府上年度經由賣地計劃、鐵路項目、市建局、私人市場補地價及舊樓重建項目,所批出的住宅用地供應合共亦只有約1.64萬伙,跟2萬伙供應目標少近兩成,亦按年下跌近16%。
大圍站項目 補價未達共識
其中港鐵上年度推出招標的馬鐵大圍站及天水圍天榮輕鐵站,均由於補地價過高,而以流標收場,所涉及的住宅供應合共達4,500伙,是政府未能達到2萬伙供應目標的主要原因。
消息人士透露,港鐵現時仍然未能就大圍站項目補地價,跟政府達成共識,故在短期內重新推出市場招標的機會甚微,但政府有機會改推元朗朗屏站南面用地,項目合共涉及約720伙,其中近60%為中小型單位,實用面積少於500平方呎,樓面面積涉及約52.39萬平方呎,項目將於2017年落成,估值約17億元,樓面呎價約3,300元起。
陳致馨:樓市僵持短期難改
萊坊估價及地產拓展顧問部主管陳致馨認為,面對政府已推出多項辣招遏抑市場需求,加上亦有銀行加息,故樓市氣氛並不明朗,相信即使土地供應未能達標,市場觀望情緒仍然持續,並不會因此而加快入市步伐,樓市僵持的局面短期難以改變。
他建議,政府應仿效西鐵項目,採用價高者得方式招標,並將分紅比例劃一在固定水平,以簡化整個招標程序,發展商日後毋須考慮補地價、入場費及分紅比例等多項因素,只要出價達到底價便可批出項目發展。同時政府應該加快填海及開發新發展區等步伐,長遠才能夠確保每年的供應量能夠達標。
事實上,隨着政府恢復定期賣地之後,發展商已明顯減慢補地價步伐,截至今年2月中,上年度從發展商補地價項目所得的住宅供應只得700伙,比2011年至2012年單是首3季所錄得的4,100伙供應,已大幅減少近83%,所以若果政府不加快開拓土地的步伐,中、長期可供發展的住宅用地只會更加之少。
撰文: 古廣榮

2013年4月3日 星期三

yoo Residence入場1085萬 呎價貴同區一成


yoo Residence入場1085萬 呎價貴同區一成
房產

儘管樓市吹淡風,發展商仍繼續高價推盤。資本策略(497)旗下尚家生活及德祥地產(199)合作發展的銅鑼灣單幢盤yoo Residence昨天發出首張價單,建築呎價22233元(實呎31392元),一房入場費近1085萬元,貴同區項目最少10%。市場消息指出,項目有近15伙獲預留,有一組買家預留中層兩伙。
首批30伙 深夜加推1 伙
尚家生活董事總經理方文彬表示,yoo Residence昨天發出的首張價單,涉及30伙,平均建築呎價22233元(實呎31392元)。首批單位將在本周五發售,售樓處及示範單位設於金鐘美國銀行中心,示範單位仍在趕工中,備有一房及兩房設計。目前項目已接獲1000個查詢,有30%為非本地客,主要為外籍買家。
發展商在深夜再加推1伙,為25樓B室,建築呎價22590元(實呎31580元),定價1254萬元。
yoo Residence位於銅鑼灣道33號,毗鄰聖保祿醫院,方文彬表示,首批單位景觀主要望向大球場,估計未來推出海景單位時將有30%至40%溢價,目標呎價3萬元。
另外,項目頂層特色單位有買家以建築呎價5萬元洽購,但與發展商意向價仍有距離;另有數組買家有意洽購全層單位,每組涉資約1億元。集團傾向把一半單位保留作收租用途,代理估計,呎租可達80至100元。
不補貼印花稅 傳獲預留15伙
價單顯示,首批單位分布於6樓至22樓,建築面積介乎495至761方呎(實呎349至539),全屬標準單位,屬一房及兩房間隔;建築呎價介乎20670及24570元(實呎29097至34849元)。
售價最低的單位為6樓D室,建築面積495方呎(實呎349),定價約1085萬元,建築呎價21910元(實呎31076元)。項目只設建築期付款辦法,發展商表示,不提供二按付款,亦不會補貼買家印花稅(BSD)及雙倍印花稅(DSD)。
據代理透露,物業截至昨晚已有近15伙獲預留,有一組買家預留中層C、D室兩伙,涉資2773萬元。
資料顯示,同區的一手樓盤如銅鑼灣曦巒及大坑瑆華等,建築呎價介乎1.7萬至2萬元(實呎2.3萬至2.8萬元);入伙不久的大坑尚巒,二手呎價則約1.6萬元(實呎2.1萬元)。
區內代理指出,本月同區暫未錄得二手成交,估計在目前疲弱市況下,加上有發展商推售新盤,預料二手將維持淡靜局面。


3 April 2013

信報

辣招漸適應 山頂南區睇樓升



辣招漸適應 山頂南區睇樓升
2013年04月03日 星期三
10大豪宅在過去的一個月,僅錄得零星的成交個案,個別屋苑如中半山的帝景園及何文田的君頤峰等,更是有兩至三個月,未見任何買賣個案。
以山頂、南區為例,3月全月只錄得3至4宗買賣個案,相對08年9月金融海嘯時的5宗低位,交投之慘淡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美聯物業(01200)山頂和福道分行助理聯席董事方富義指出,看2月22日公布針對樓市的新措施後,區內的成交即時被「煞停」。出招之初區內成交銳減7成,惟至出招後近1個月,睇樓客開始已漸適應DSD(雙倍印花稅)及BSD(買家印花稅),睇樓量則略為回升,比出招之初回升5成。
目前市場的睇樓客主要分兩批,大部分買家睇到合適的單位也不會還價,寧等業主將叫價下調才作部署;另一批願意還價,但幅度極深,約10至15%不等。
然而個別業主只肯減價3至5%,以致區內成交拉鋸。而現時大部分的放盤業主,也不願減價,只有部分將原來高於市價的叫價回落,惟原本接受的底價,依然未見讓步。
3月份錄得的3至4宗易手個案,其中佔2至3宗是紅山半島。事實上,不論是分層戶,還是洋房,也屬入場版,即分層戶實用面積呎價在2.3萬元以下,洋房則為3萬元以下。
紅山半島洋房 6900萬沽
其中,紅山半島洋房,棕櫚徑雙號,實用面積2,583平方呎,建築面積2,588平方呎,作價6,900萬元,實用及建築面積呎價,分別為26,713及26,662元。據了解,對上一宗棕櫚徑同類洋房成交,已是去年7月,當時洋房內附靚裝,成交價也只為7,000萬元。故剛承接的洋房,造價仍屬合理。
另外,陽明山莊13座中層73室,實用面積2,307平方呎,建築面積2,787平方呎,望山景,戶主早於10年2月,已在市場租、賣兼放,不久已獲承租。新近至11年3月再度放售,至同年5月將叫價上調至4,700萬元,目前連車位以4,620萬元沽出,上址主要以望山景為主,現時單位尚有租約,月租為11.3萬元。
據了解,同類單位於市場以4,865萬至5,800萬元放售不等。
經濟日報 

3 April 2013 

20伙傳預留 多涉港島豪宅客



20伙傳預留 多涉港島豪宅客
2013年04月03日 星期三
銅鑼灣yoo Residence在復活節假期內加速部署,市場至今已有逾20個流傳單位獲預留,代理指,準買家主要來自多個港島豪宅區,料因出招後資金欠出路而四出尋找投資工具。
多數屬長綫投資為主
剛過去的復活節假期新盤市況為近5年最淡靜,但yoo Residence突然加快部署,而且市場反應不俗,至今已有逾20個單位傳出獲預留。據代理透露,到場參觀甚至預留單位的準買家,多數來自幾個港島傳統豪宅地段,包括南區、東半山及西半山等等,而且目的多為長綫投資為主。
有業界人士分析指出,自從政府過去半年內分別推出買家印花稅(BSD)及雙倍印花稅(DSD)之後,逾1,000萬元的豪宅成交量急降,令一班豪宅買家資金欠缺出路,在二手業主態度強硬,難以還價的情況下,遇到港島區遠期樓花(預計2015年6月底落成)的「投資盤」,加上買家普遍相信港島的樓價,一般比較九龍及新界更具抗跌力,於是購買力便馬上轉投一手新盤。
夥外國品牌增新鮮感
不過,代理也坦言,發展商本身聯同外國品牌yoo合作,在港開發首個yoo系列的住宅項目,或多或少會為準買家帶來一些新鮮感;同時,除發展商本身有不少貴賓前往睇樓外,也有其他城中名人捧場,明星效應對樓盤的銷情也有輕微幫助。
撰文: 呂勁康
經濟日報 

3 April 2013 

yoo Residence推30伙 呎價3.14萬 全港最貴1房 傳迷你複式獲預留


yoo Residence推30伙 呎價3.14萬
全港最貴1房 傳迷你複式獲預留
2013年04月03日 星期三
新盤定價仍然高企,銅鑼灣單幢新盤yoo Residence昨開價,首批30伙,入場價約1,084萬元,實用平均呎價約3.14萬元,貴同區一成。市傳29樓一個複式單位以實用面積呎價43,862元(建築呎價約3.2萬元)獲預留,成全港最貴1房單位。
據了解yoo Residence屬於舊樓重建項目,不受預售樓花同意書條款限制,可以隨時推售。過去數天發展商一直低調接受買家預留單位,其中29樓A室的1房複式單位(見平面圖),實用面積464平方呎(建築面積636平方呎),日前傳出以2,035.2萬元獲預留,實用面積呎價43,862元(建築呎價約3.2萬元),不過有關單位就未包括在首批價單內,日後如交易落實,將創全港1房戶呎價新高紀錄。
有指項目至今累積逾20單位獲買家預留,其中首批價單內的16樓C及D室,由同一名來自港島南區的準買家預留,實用呎價3.1萬及3.3萬元,令市場至今累積有逾20宗預留。yoo Residence昨日公布首張價單,首批涉30伙,全屬建築面積495至761平方呎的1房及2房單位,入場費約1,084.5萬元,實用平均呎價31,392元(建築面積平均呎價為22,233元)。
首批單位景觀向大球場
資本策略旗下尚家生活董事總經理方文彬,以「心動價」形容是次定價,現時也沒有計劃為買家提供任何釐印費或買家印花稅(BSD)補貼。項目將在本周五正式開賣,惟示範單位至今仍未定開放日期。另市傳有不少名人到項目示範單位率先參觀,包括有「六嬸」之稱的方逸華、名模Amanda.S等。
他稱,首批單位景觀屬大球場方向,日後推出海景戶時,定價將比今次高3至4成。
方氏又指,現時項目接獲逾1,000宗查詢,有不少準買家出價洽購,以投資者佔多,大部分來自傳統豪宅區,當中三成為非本地人士。他並引用第一太平戴維斯資料,預料樓盤在2015年中落成後,建築面積呎租可達80至100元。
較銅鑼灣二手價高1成
同時也有數組準買家以全層形式洽購,估計每層總樓價可逾1億元。而位於頂層特色大宅也有準買家出價,以建築呎價5萬元洽購,但仍未達集團意向價。據悉,現時銅鑼灣及大坑一帶新樓,包括瑆華、曦巒及上林等,平均市價約建築面積呎價1.9萬至1.97萬元,即yoo Residence的定價比同區新樓市價高出一成。
業界指出,港島區一向甚少全新項目供應,是次定價雖然比市價高1成,但銷售反應仍算甚理想。
撰文: 呂勁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