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居屋免補地價入息上限大增至4萬

居屋免補地價入息上限大增至4萬 要聞 特首梁振英7月上台後隨即推出5000名白表人士免補地價購買居屋,居屋樓價應聲炒上,措施即將落實,消息人士指出,合資格的家庭及單身人士收入上限,將大幅調高至4萬及2萬元,令合資格人士大幅增加,包括部分有能力購買私樓的市民。有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擔心,家庭入息上限大幅放寬,將剝削部分人士的置業機會。有業界則擔心,措施弄巧反拙,令居屋樓價再度上升。 居屋價料再升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本周四將召開會議,討論白表免補地價購買居屋二手巿場單位的入息和資產限額。據了解,二人家庭的入息限額將調高至4萬元,較以往的居屋調高48%,資產限額則由53萬元增至83萬元,增幅達57%;單身人士的入息和資產限制則分別為2萬和約41.5萬元。 消息人士指出,房署參考最新的入息資料和生活水平後,得出最新的建議;其中住屋開支由2010年的11722元增加約44%,至16884元;非住屋開支則由13600元增至19800元,升幅約46%。另外,因應部分合資格人士須繳稅,是次也加入薪俸稅作為計算的一部分,涉1439元。 資產限額方面,當局參考新界及市區樓齡約10年、面積約431方呎的物業售價,樓價由2010年初219萬元增至今年第三季的328萬元。資產限制也增30萬元,至83萬元。據悉,資產限額增加,除因應樓價上揚令首期金額增加外,也由於一定金額以上所繳的印花稅增加。 文件中並未提及調高收入上限後,有多少家庭及市民因而被扯入購買圈內,但消息人士指出,以往只要申請人或家人為本港永久居民,最新則申請人須為本港永久居民。 憂剝削市民入市機會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文裕明不支持把入息上限放寬至4萬元,認為加幅過大,表示月入4萬元已可購私人住宅,擔心此將加強二手居屋的競爭,剝削部分人士的入市機會。 另一委員蔡涯棉則認為,金額調升證明通脹和樓價升幅顯著,令收入2萬至3萬元的人士置業困難。他表示,近月約八成的二手居屋交易涉樓價100萬至300萬元,樓價較低;加上可承造90%按揭,反映每年5000個白表申請者可免補地價購買二手居屋的重要性。他估計,每年5000個名額可能會出現僧多粥少的情況,冀樓宇新供應穩定後,政府可推出置業貸款助公眾購私人物業。 委員楊倩紅表示,委員會計算自用、非住屋開支及備用金等費用後,認為在通脹高企環境下;加上政府已設下最低工資,決定上調白表居屋入息上限,個人及家庭入息上限分別提高至2萬及4萬元,這更符合實際情況。楊氏相信,首批名額2500個,將吸引很多人申請,相關細節本周四將再討論。 本周四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亦會討論公屋最新輪候情況,據了解,房署為打擊濫用公屋,更派員抄水錶,循低用量的單位作調查,藉此收回700個公屋單位。 27 Nov 2012 信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