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活躍於九龍區的鍾姓投資者,去年底在二手市場掃入70至80個單位(包括大角咀港灣豪庭、將軍澳城中及馬鞍山嵐岸),涉及數億元,至今帳面雖然仍有利潤,但「短炒」獲利的如意算盤,卻打不響。 業界指,該鍾姓投資者去年8月開始大手出擊,在港灣豪庭購逾30伙,由於入市較早,部分單位入市價僅180餘萬元,故至今帳目上仍有利潤。惟他未能在旺市時出貨,惟有轉租。據稱其持有大部分已出租,回報約4厘。 不過,上述投資者在將軍澳區,因入市稍慢,心態過雄故損失較大。據知,該投資者於發展商去年7月間減價促銷城中撻定單位時,購入約10戶,呎價約 4,500元。到10月樓價上升,帳面每個賺數十萬元。於是,他再加注,以高價在二手市場再購約30個單位,且大部分是優質大單位,涉約2億元。 今年3月樓市整固,加上城中入伙,他在持貨多的情況下,被迫蝕讓部分單位,如城中8座極高層H室,去年11月410萬元購入,今年4月400萬售,蝕10萬。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