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樓價明年轉穩 最多漲5%
近期本港樓市受惠於港元拆息(HIBOR)急降,令住宅「供平過租」行情再現,惟發展商貨量多且要加速賣樓回籠資金,樓價能否止跌回穩或有待明年分曉。
瑞銀香港房地產分析師梁展嘉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該行維持預測今年全年樓價無升跌,相信一手住宅交投會較去年好。
由於龐大的供應量仍有待消化,樓價要等到明年才有望回升,估計明年樓價將持平,或最多漲5%。左右樓市的主要因素關注利率、供需、人口流入及失業率。
HIBOR續低企 維持「供平過租」
在利率方面,瑞銀預測1個月HIBOR在今年底處於2.2厘水平,明年底見1.6厘。梁展嘉指出,現時住宅租金回報率3.6厘,預料今年租金能升1.5%,即回報率處於3.8至3.9厘,按1.6厘的1個月HIBOR加1.3厘計,即按揭利率約3厘,意味能維持「供平過租」大約0.5至1厘。
利率會否回升視乎美國經濟及通脹數據,包括會否因關稅或油價升而出現滯脹,要掉頭加息控制通脹。若美元走強令資金返美,也會推高HIBOR,但相信機會不大。
供應方面,現時新樓一年賣約1.7萬伙,中小發展商尤其高槓桿公司,可售貨值仍有9100伙左右,估計新盤供應明年才開始下跌。需求上,本港280萬戶家庭中約19%租私樓,比加息周期前的16%至17%,多2至3個百分點,故推算可能有5萬至7萬個潛在置業需求,加上專才優才及內地學生愈來愈多,都是樓價向上的利好因素;地緣政治風險緩和也會令買家較踴躍入市,例如早前推售的西沙新盤有不少承接力較強的本地買家。
潛在需求會否入市,取決於每個人對工作前景的信心,最新失業率微升至3.5%,今年底可望見底,而IPO較暢旺及內地經濟沒有想像中差,希望下半年失業率受控下,買樓需求會出現較明顯恢復,但樓價仍因發展商「等錢使」要以較大優惠價賣樓而未必回升。
個別發展商坦言早年高地價買入的項目正蝕本出售,梁展嘉指出,發展商仍會繼續平賣去貨。樓價已自高位累挫三分一,部分項目要面臨虧損,為求還息可能蝕本也要賣,而貸款對抵押品價值比例(LTV)通常五至六成,不是蝕讓太多的話,清償貸款後仍可回籠部分資金,有助現金流。
潛在供應充足 樓市難返高峰
二手樓價指數開始呈止跌回穩跡象,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按周升0.32%,連續三周報捷,共漲0.73%,較2021年8月高位的累計跌幅,由3周前的29.1%收窄至28.6%。
對於現時是否入市的時機,梁展嘉認為,長遠樓價升幅一定不如2003年至2018年那一輪周期,主因政府表明若樓價升勢過急或考慮重推「辣招」甚至空置稅,而且目前政府造地不似以往困難,北部都會區有逾50萬伙供應摩拳擦掌,庫房多錢時又可重啟明日大嶼,雖然為保稅收及銀行穩定,政府不會令樓價大跌,理想狀態是讓往後幾年樓價微升;而現時地價太低,當局為了令地價回升,短期也不會推出大量土地。
目前大部分地產發展股的市賬率低,如果未來住宅暢旺及商廈很多大額成交,這類股份其實有重估空間。至於本港零售市場也接近見底,5月零售數據轉正,預料全年零售銷售會持平,若美元對人民幣繼續貶值,將利好明年零售市道。
採訪、撰文:陳遠威
7 July 202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