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豪宅大王秦錦釗告滙豐索逾3億
聲稱未按指示滙貨款招致損失
曾坐擁逾百豪宅的前「豪宅大王」秦錦釗,其旗下兩間從事金屬買賣的公司,周五入稟高等法院,控告滙豐銀行去年11月未有按照指示,滙款予銅原料供應商,令兩間公司被控違約,且失去購入兩批廢銅賺錢的機會,故要求滙豐賠償4300萬美元(約3.35億港元)。滙豐發言人回應說,案件已交由法庭審理,故不適宜評論。
滙豐︰海關查原告 戶口凍結
原告分別為Yinggao Resources Limited及其附屬公司Winbest Resources Limited,入稟狀透露,原告於去年10月及11月訂購兩批共重1.56萬噸的廢銅,打算轉售後賺錢,但滙豐卻聲稱,原告的銀行戶口因受到海關調查而被凍結,故不能為原告滙款予供應商,結果交易因而告吹。
其後原告向律政司查詢,卻獲悉根本並無任何限制令正在生效,原告不滿滙豐未經查明事實,便拒絕按照指示付款,是違反銀行與原告的合約,此舉令原告未能賺錢之餘,更因違約而要向供應商及買家賠錢,總損失達到4300萬美元,故入稟向滙豐追討損失。
現年57歲的秦錦釗,背景可說相當傳奇。他於21歲偷渡來港,先後做過裝修學徒及經營工程機械廠,1980年代投資香港房地產致富,至1996年大舉進軍豪宅市場,尤其偏愛半山帝景園,一度擁有逾60個帝景園單位,令他成為除發展商新鴻基地產(00016)外的第二大業主,亦因此而令帝景園呎價在一年間急升1倍,至2萬元。
金融風暴清袋 淪為踢契王
1997年樓市高峰期,秦錦釗的名字,在地產界幾乎無人不識,其手持物業市值逾50億元,但其後一場亞洲金融風暴,令他「一鋪清袋」,更因連番向賣家踢契,由「豪宅大王」淪為「踢契大王」。自1999年起,秦錦釗捲入多宗官司,先被稅務局追款2300萬元,其後又被包括新華銀行在內的多位債權人追債逾23億元,至2002年他旗下的建萊資源及建萊集團,正式被法院頒令清盤,豪宅王國遭銀主接管;他自己於2004年更因串謀下屬及新華銀行3名前高層,騙取新華逾2億元信用狀貸款罪成,判囚6年半,期間遭頒令破產,2005年上訴後獲減刑1年,出獄後他改為從事出入口貿易及買賣廢銅生意。
14 Feb 2015
信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