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現「十七按」居屋 淪為銀主盤
荔欣苑432呎叫345萬 低市價逾1成
近日屢創天價的居屋,在財務公司積極「放水」下,「多按」居屋盤數量趨增,荔枝角居屋荔欣苑驚現「十七按」單位,終無力償還貸款而淪為銀主盤。
市場消息透露,荔枝角荔欣苑B座低層14室,實用面積432平方呎,單位可間兩房,日前以銀主盤形式推出,叫價345萬元(自由市場價),呎價7,986元。若參考去年A座高層戶,面積約428平方呎,以395萬元(已補地價)沽出,呎價9,229元,是次叫價較市價低逾1成。
近年多間財務公司轉攻居屋物業按揭及借貸市場,居屋業主借錢門檻低,上述荔欣苑單位自2006年至2013年7年間,便錄得16次以該居屋作為抵押的借貸及按揭紀錄,連同2001年時向銀行申請的首次按揭,共錄「十七按」,堪稱近年最多「按」物業。
資料顯示,原業主於2001年10月,向房委會以76.43萬元(綠表價、即未補地價)購入荔欣苑單位,並向銀行申請按揭,涉及貸款60萬元。惟2006至2013年,疑業主需資金周轉,先後以該物業作為抵押品,向11間財務公司及個人人士借貸,於2010年至2013年間,業主償還部分貸款後,再向新財務公司舉債,以新債償還舊債,出現「債冚債」的情況。
財務公司批貸鬆 增債務危機
值得一提的是,單位於2012年8月27日獲批解除轉讓限制,即向房委會補地價,單位可於自由市場上放售,市值因而提高。業主同日再向兩間財務公司申請一按及二按,並獲批核,反映出財務公司對批出借貸極為鬆手,業主可輕易借貸,間接令市場潛在更多債務危機。目前單位仍有四宗按揭貸款尚未清還,加上業主已申請破產,故單位終淪為銀主盤,並以345萬元放售。
就財務公司是否過度濫借,中原財務董事總經理梁理中指出,近年政府收緊按揭借貸成數,為財務公司帶來商機,相信財務公司認為有水位才會借錢,故不認為現時市場不健康。至於業主賣樓後,財務公司能否回收借貸,要視乎樓價升幅,每宗個案不同。
經濟學者關焯照認為,現時9按或以上的借貸屬非常個別的情況,即使市況逆轉,業主資不抵債,其影響只局限於涉及的財務公司,並不會對本港的傳統銀行體系或樓市造成影響。
青衣青雅苑三按盤 叫價450萬
近日市場上續現多重按揭的居屋單位放盤。利嘉閣地產高級客戶經理彭錦添透露,青衣青雅苑現時僅3個單位放盤,叫價最平的便是一個三按單位。該單位為高層19室,實用面積443平方呎,業主於自由市場放盤叫價450萬元。資料顯示,原業主於2001年以106萬元購入單位,當時一按向渣打銀行借入74.2萬元,二按向房協借31.8萬元。至去年5月及10月業主分別向不同財務公司申請三按,惟沒有披露借貸額,相信業主急於償還債項而決定賣樓。
其次,屯門兆安苑C座低層6室,實用面積495平方呎,現時以320萬元放盤,資料顯示,單位同樣向不同財務機構借貸。
撰文:文倩婷、黎煥成
13 Feb 201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